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朱晓新课题组介绍及学术研究进展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315-1326,共12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中药研究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药研究所经历60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质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中药研究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药研究所经历60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质量标准、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等的科技骨干。全所现有职工200余人,拥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研究所 科研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 中药资源 研究计划 学术研究 合作中心 炎症细胞 提取物 免疫活性
下载PDF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的事业单位科研绩效考核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治 李雪瑶 +2 位作者 洪宝林 陈燕军 李烨涵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900-903,共4页
对近五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建立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考核模型与相应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事业单位科研绩效考核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指标的灵活性可确保事业单位根据战略目标进行动... 对近五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建立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考核模型与相应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事业单位科研绩效考核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指标的灵活性可确保事业单位根据战略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在组织管理基础较好、信息化完善程度高的单位,指标数据的收集可实现准确、便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绩效考核模型可较为公正、高效地反映职工绩效,达到激励科研人员的目的。研究提示,事业单位科研绩效考核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绩效 事业单位 KPI绩效考核模型 实证 可行性
原文传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3
作者 杨帆 崔永强 +1 位作者 马梦 赵月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3期585-592,共8页
目的: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的研究进展。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 目的: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的研究进展。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检索2017—2023年专项资助发表的论文,利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软件对论文作者、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701篇,涉及核心作者108位、形成2个较大的研究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包括用药规律、中医证候等中医药临床评价和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疾病包括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等。英文文献732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药物效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等药理学研究是研究热点。结论:在专项支持下,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基于循证医学评价的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方法述要
4
作者 赵辉 张华敏 +2 位作者 张磊 刘思鸿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其在古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期为中医古籍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古籍研究方法 文献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 综述
下载PDF
宣肺败毒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学理论探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敬升 冀祖恩 +9 位作者 庞博 徐英莉 曹姗 张宇 孙绮悦 孙静 李舒冉 张薇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55-58,64,共5页
目的探讨宣肺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学理论,归纳该方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为扩展该方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宣肺败毒方的中医学理论和药理学进展,归纳该方的实... 目的探讨宣肺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学理论,归纳该方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为扩展该方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宣肺败毒方的中医学理论和药理学进展,归纳该方的实验研究。结果宣肺败毒方适用于湿毒郁肺的患者,宣肺败毒方可通过PD-1/IL17A、IL-6/STAT3及CXCL2/CXCR2等通路改善肺损伤,以及NF-κB通路减轻肠道疾病。结论宣肺败毒方是中药和科技结合的产物,既有充分的中医药理论支撑,亦有足够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败毒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湿毒郁肺 中医学 药理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旺明 李玮婕 +2 位作者 王萍 李兵 许海玉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有呼吸道疾病中,由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80%,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呼吸道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有呼吸道疾病中,由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80%,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呼吸道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特效药。由于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在呼吸道病毒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从不同层面对中药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综述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更好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提供有力的证据,以期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及其在呼吸道病毒疾病方面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 中药复方 临床疗效与评价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桑子淇 王汉 +4 位作者 刘玉茹 叶桐 张炜崧 孙鹏 刘铁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45-551,共7页
胃脘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病因繁多,病机复杂且治疗方法不一,病情易反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病的西医疗法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不良反应。本文通... 胃脘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病因繁多,病机复杂且治疗方法不一,病情易反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病的西医疗法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不良反应。本文通过从经典方、自拟方、药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中医治疗胃脘痛注重中焦升降平衡,主要从疏肝、导滞、温中等方向入手;临床多数医家使用经典方或自拟方进行治疗,首选的基础方为柴胡疏肝散、黄芪建中汤。通过对方剂中的药对分析,发现延胡索、川楝子和白芍的使用频次最高,现代药理学发现其均具有镇痛作用。中医针灸、推拿等外治法,针药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治疗胃脘痛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一款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的工艺研究
8
作者 潘福竺 赖华清 +1 位作者 吴宏伟 张建永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目的 优化一款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的处方及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明确巴布剂基质中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的添加量及其对基质性能的影响。并以香榧假种皮、徐长卿和蛇床子... 目的 优化一款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的处方及工艺。方法 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明确巴布剂基质中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的添加量及其对基质性能的影响。并以香榧假种皮、徐长卿和蛇床子为主要原料,同样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标准,确定中药复方在巴布剂中的最优载药量,优化中药复方巴布剂的配方。结果 各因素对巴布剂基质均匀性、涂展性、皮肤追随性、重复粘贴性、膏体残留量及透布程度的综合影响顺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聚乙烯醇>甘油,中药复方巴布剂的最优处方为:聚乙烯醇3.50 g,明胶4.00 g,羧甲基纤维素钠1.50 g,甘油10.00 g,载药量30%。结论 根据优化后的处方,制成的中药复方巴布剂成型性好,涂展性和皮肤追随性适中,揭帖于皮肤后无膏体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布剂 处方优化 单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下载PDF
中药覆盆子及其成熟果实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管咏梅 屈宝华 +6 位作者 王慧 陈丽梅 李慧 郭鑫 刘佳意 刘红宁 张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药食两用产品逐渐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覆盆子作为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中药材覆盆子及其成熟果实的产地、主要成分及两者的差异...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药食两用产品逐渐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覆盆子作为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中药材覆盆子及其成熟果实的产地、主要成分及两者的差异、药理作用,分析了覆盆子的开发趋势,为覆盆子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产品开发
原文传递
“十一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以某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畅 杨洪军 +3 位作者 林娜 刘盈 李韶菁 朱晓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27-928,F0003,F0004,共4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系统)提供的历年基金项目申报及资助数据,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为例,对其2006~2010年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内"十一五"期间进行基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为提升该所今后基金管理工作水平奠定基础,也为广大基金管理同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药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关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喜灵 郑秋生 +2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永华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42-2046,共5页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 通过挖掘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发现中医证候内蕴点集拓扑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可以使证候高阶多维的非线性结构,降阶降维成为一阶一维线性结构,从而展现出证候复杂多变的全貌;可以开展证候的发生规律研究,呈现出证候动态演化过程中子集合的衍生规律,以及证候不同子集合主症与次症的变化规律,来阐释中医证候判定诊断标准的科学内涵;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实现证候"数学结构—物理结构—生物结构"的3个层面客观量化表征;可以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结构进行研究,实现证候不同形式的理法方药精准对应;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建立中医证候治法与方药的仿真数据平台;运用临证数据,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可以实现单一证候、复合证候及其证候群理法方药知识的创新;可以开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研究,明确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多层面多维度的指标体系,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中医学理论的现代语言诠释提供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拓扑结构 发生规律 结构表征 诊断标准 疗效评价 仿真数据平台
下载PDF
《中国中药杂志》双语出版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2
作者 陈玲 吕冬梅 +1 位作者 丁广治 李禾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8期132-137,共6页
【目的】回顾《中国中药杂志》双语出版的现状,分析思考其对国际化推广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分析《中国中药杂志》在中国知网双语平台上的出版成效,统计发文量、下载量、选文方向、零被引等数据。【结果】双语出... 【目的】回顾《中国中药杂志》双语出版的现状,分析思考其对国际化推广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分析《中国中药杂志》在中国知网双语平台上的出版成效,统计发文量、下载量、选文方向、零被引等数据。【结果】双语出版是中文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的有效路径之一,《中国中药杂志》是首批与中国知网双语平台展开合作的期刊,伴随着发文量逐年上升、数据大量积累,发现高下载论文与研究热点相关,论文下载次数与选文方向有关,药理、化学、临床、制剂与炮制等方向下载相对较高。【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在与中国知网双语出版平台合作的过程中应提高选文质量,尽可能主推契合国际研究热点、学术质量高的论文,并及时调整不同学科方向的选文比例。中国知网的双语出版合作对中医药等优势特色学科的国际化推广起到了助推作用。中国知网双语出版平台可以尝试借助智能化翻译、开放获取出版、努力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增强国际宣传等方式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强学术传播力,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出版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出版 下载量 发文量 选题方向 开放获取出版
下载PDF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项目申请与评审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娜 吴曦 +4 位作者 牛英才 朱世杰 刘强 张长城 王昌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的"十一五"规划,2007年基金委对项目的资助格局进行了部分调整,原来的"自由申请"项目改称为"面上项目",仍属于研究项目系列。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学 中药学 项目评审与资助
下载PDF
中药防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英莉 庞博 +7 位作者 曹姗 陈梦苹 孙静 赵荣华 张敬升 周利润 王雅欣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综述中药防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药调节细菌的耐药环节、调节群体感应系统、调节宿主微环境3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与抗生素直接靶向细菌相比,中药... 目的 综述中药防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药调节细菌的耐药环节、调节群体感应系统、调节宿主微环境3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与抗生素直接靶向细菌相比,中药具有来源广泛、多途径、多靶点等作用特点,且具有副作用小、不易耐药、治疗成本低等优势。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灭活酶、调节细菌外排作用、调节群体感应系统、改善宿主屏障作用、调节免疫微环境等环节发挥作用。结论 发掘中医药宝库,研究新型的抗耐药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宿主微环境 群体感应
下载PDF
合理调配内部资源,构建团队,利用微信平台助力科技期刊品牌宣传——以《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广治 陈玲 +2 位作者 马超一 杨驰 刘浩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9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论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助力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可采取的方式、方法,期望能对办刊同仁有所启示。【方法】以《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为例,对编辑部在扩大品牌影响力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诸如资源调配、团队构建等进行归纳总结。【结... 【目的】通过论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助力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可采取的方式、方法,期望能对办刊同仁有所启示。【方法】以《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为例,对编辑部在扩大品牌影响力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诸如资源调配、团队构建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采取了集中有限的资源设立专门新媒体部门,新媒体部门的工作重心是主要利用微信平台扩大期刊品牌宣传,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科技期刊的从业者越来越认识到期刊的品牌宣传对于期刊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利用多手段、多渠道打造期刊品牌。当下所处的数字时代,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宣传自身刊物已成为流行、普遍、行之有效的做法。依托平台,不同的编辑部或出版社依据自身特点与优势采取不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新媒体 宣传 推广 品牌 微信平台
下载PDF
中药靶向递药入脑策略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程怡 刘德文 +7 位作者 欧则民 严林 王艳静 张瑶 王梓丞 仝燕 常鹏飞 王锦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3期686-694,共9页
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层特殊屏障,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稳态,允许正常的神经元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遭毒素、病原体和炎症的侵害。然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特性在保护的同时也极大程度限制了药物分子向内的递送效果。近... 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层特殊屏障,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稳态,允许正常的神经元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遭毒素、病原体和炎症的侵害。然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特性在保护的同时也极大程度限制了药物分子向内的递送效果。近年来,纳米制剂在中药靶向递药领域被广泛应用,较大的系统结构受制于血脑屏障导致疗效并不理想。基于血脑屏障上各种内源性受体及转运蛋白的发现,以及血脑屏障表面荷负电的生理特征,构建安全高效的靶向递药系统,从而设计受体介导、载体介导及吸附介导的转运途径实现血脑屏障的跨越,使药物制剂富集于脑部病变组织,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受芳香中药“通关开窍”的传统功效启发,阐述其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并将这一功效与新兴纳米制剂结合,发挥中药特色进而实现制剂透过血脑屏障入脑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受体介导 载体介导 吸附介导 芳香开窍
下载PDF
中药蟾酥研究进展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17
作者 孙博 王梦晓 +8 位作者 刘玉洋 周严严 魏晓露 王宏洁 姜金铸 李军德 边宝林 司南 赵海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2期2625-2635,共11页
检索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蟾酥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及文献来源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信息提取方法对蟾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经过... 检索了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10年发表的蟾酥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5.8.R3可视化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及文献来源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信息提取方法对蟾酥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经过筛选最终纳入447篇中文文献和316篇英文文献。叶文才是该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分别是发表蟾酥相关中、英文文献量最多的机构;中文领域机构间合作有待提升,英文领域机构间的合作较为普遍。分析中、英文关键词,发现蟾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安全性、质量标准等方面,抗肿瘤机制和毒效成分研究是目前及未来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及中药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1)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关系、可能机制及中药抗HSV-1感染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0日中医、西医关... 目的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Ⅰ,HSV-1)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关系、可能机制及中药抗HSV-1感染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0日中医、西医关于HSV-1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研究及中药防治HSV-1研究的报道。结果HSV-1反复感染可诱导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累积和微管相关蛋白磷酸化(Tau protein phosphorylation,p-Tau)表达增加;ApoE4基因有利于HSV-1进入大脑增加HSV-1诱发AD的风险,Aβ可能是一种诱捕HSV-1的抗菌肽;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单体或复方具有较好的抗HSV-1作用。结论HSV-1感染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Aβ诱捕HSV-1病毒有关,ApoE4基因增加了HSV-1诱发AD的风险,目前中药抗HSV-1感染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从中药筛选抗HSV-1新药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I型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 感染
下载PDF
从脂质代谢途径探讨中药雷公藤“物-效/毒-靶”关联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丁子禾 张彦琼 林娜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5期489-495,共7页
目的从机体脂质代谢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中药雷公藤效/毒相关物质基础的作用途径,探讨其“物-效/毒-靶”关联性,以寻找雷公藤药效和毒性成分的创新研究方法与视角。方法收集并梳理近年来雷公藤制剂及其活性物质在脂质代谢调控方面的相关文... 目的从机体脂质代谢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中药雷公藤效/毒相关物质基础的作用途径,探讨其“物-效/毒-靶”关联性,以寻找雷公藤药效和毒性成分的创新研究方法与视角。方法收集并梳理近年来雷公藤制剂及其活性物质在脂质代谢调控方面的相关文献,在药性理论指导上,结合临床用药实际情况与实验研究结果,构建“物-效/毒-靶”关联性的分析模式。结果雷公藤制剂及活性物质通过参与调控脂肪酸代谢、磷脂类代谢以及固醇类代谢在内的多个关键脂质代谢环节发挥药效作用,但同时也可诱发脂质过氧化物堆积、磷脂类代谢紊乱、胆汁酸淤积等负面途径的致毒反应。结论从脂肪代谢途径解析“物-效/毒-靶”关联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脂质代谢 “物-效/毒-靶”关联 脂肪酸代谢 磷脂类代谢 固醇类代谢 中药药性理论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
20
作者 劳永真 徐凌川 +5 位作者 赵桉熠 苏江敏 郭丛 刘安 章军 刘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目的:探索建立双黄连口服液(SHLO)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并对常见市售8个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分级。方法:建立SHLO中6个指标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从同厂家不同批次、不同厂家角度分析样品含量均一性;用3个质量一致性参数[批内... 目的:探索建立双黄连口服液(SHLO)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并对常见市售8个厂家的产品进行质量分级。方法:建立SHLO中6个指标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从同厂家不同批次、不同厂家角度分析样品含量均一性;用3个质量一致性参数[批内一致性差异(PA)、批间一致性差异(PB)、指纹图谱相似率(PC)]表征不同厂家产品质量一致性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模型提取一致性区分因子(P),实现对8个厂家样品质量一致性分级。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简便且方法学验证合格;40批样品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6~1.25、12.71~21.89、0.39~0.66 mg·mL^(–1),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该制剂的限度要求,非《中国药典》2020年版指标成分新绿原酸、连翘酯苷A、汉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75~1.44、0.07~0.94、0.001 3~1.930 0 mg·mL^(–1),且同厂家样品均一性较好、不同厂家样品存在一定差异;8个厂家样品PA为1.2%~7.7%、PB为16.6%~39.1%、PC为99.3%~99.9%,依据P可将8个生产厂家样品分为3类,其中厂家F、R产品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建立了简便的SHLO多成分定量方法,结合3个一致性评价参数和PCA模型可对不同生产厂家样品质量进行区分,数据结果可为各生产厂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 质量一致性评价 批内一致性 批间一致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