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道地药材黄芪生态种植模式调查整理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春红 徐建平 +3 位作者 王杰 张国俊 李旻辉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0期1212-1216,1224,共6页
目的:在内蒙古固阳县及其周边地区对黄芪的生态种植模式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为内蒙古地区黄芪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及优良种植模式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查阅文献和标本资料,通过与当地技术人员、种养殖大户和中药材种植专家进行沟通讨... 目的:在内蒙古固阳县及其周边地区对黄芪的生态种植模式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为内蒙古地区黄芪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及优良种植模式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查阅文献和标本资料,通过与当地技术人员、种养殖大户和中药材种植专家进行沟通讨论,并前往产区对黄芪的种植现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结果:内蒙古固阳县及其周边地区黄芪"黄芪-马铃薯等农作物-畜牧业"的生态种植模式能够解决制约黄芪种植产业的连作障碍问题,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适用于内蒙古地区黄芪的种植生产。结论:黄芪的生态种植模式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生态模式,应积极推广该种生态种植模式的规范化种植栽培,完善种植管理体制,加强黄芪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利用,促进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黄芪药材 生态种植 调查整理
下载PDF
中药材贮藏过程中“走油”变质的影响因素品质评价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程云霞 刘伟 +2 位作者 王凯 郭兰萍 王晓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6期1134-1138,共5页
“走油”是中药材贮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变质现象,常发生于富含油脂、糖、黏液质、蛋白质、挥发油等成分的中药材。“走油”后的药材轻则药性散失、疗效降低,重则产生毒性,致人死亡。对贮藏过程中药材发生“走油”变质的影响因素、... “走油”是中药材贮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变质现象,常发生于富含油脂、糖、黏液质、蛋白质、挥发油等成分的中药材。“走油”后的药材轻则药性散失、疗效降低,重则产生毒性,致人死亡。对贮藏过程中药材发生“走油”变质的影响因素、“走油”前后品质评价及变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为寻找合适的中药材贮藏条件、规范中药材贮藏管理、制定有效的中药贮藏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贮藏 “走油” 影响因素 品质评价 变质机制
下载PDF
与玉米间作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原因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梅玉 张有 +7 位作者 闫滨滨 万修福 孙楷 康传志 王红阳 吕朝耕 张燕 郭兰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20,共12页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 与玉米间作能够缓解苍术连作障碍,而养分条件变化是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苍术||玉米间作对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为期2年的苍术||玉米间作根际不同分隔处理的田间试验,共设置了4种处理:苍术单作(A)、苍术||玉米间作不隔膜(AI)、苍术||玉米间作隔尼龙膜(AN)和苍术||玉米间作隔塑料膜(AP),分别测定了苍术生物量和4种挥发油成分含量,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根际土壤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因子含量。结果发现,AI和AN处理的苍术根茎鲜重均高于A和AP,且AI与A和AP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苍术4种挥发油含量均表现为AI和AN高于A和AP,其中AI的β-桉叶醇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高128.4%和205.6%(P<0.05),AI和AN的苍术素含量比A和AP显著提高75.0%~875.0%(P<0.05);相比A和AP,AI和AN的苍术根茎4种挥发油成分总含量显著提高82.8%~210.3%(P<0.05),表明苍术||玉米间作的地下根际互作对促进苍术根茎生物量和挥发油积累有重要作用。AI和AN比A和AP苍术根际土壤pH下降0.4%~6.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3.5%~48.1%;AI的苍术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比A和AP显著提高32.8%和36.2%(P<0.05),AN的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1.5%和46.7%(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苍术酮主要与苍术根茎氮磷钾含量和根际土壤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而苍术素主要与根茎钾含量呈正相关。与A和AP相比,AI苍术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23.4%和30.0%(P<0.05);AI和AN的氮和钾利用效率比A显著提高131.3%~222.2%(P<0.05)。综上可知,苍术||玉米间作体系中,与无根际互作(A和AP)相比,地下根际互作效应(AI和AN)可提高苍术根际酸化水平,活化土壤氮磷钾,促进苍术根茎养分吸收利用,进而提高苍术产量,同时影响苍术根茎挥发油积累。本研究揭示了苍术||玉米间作地下根际作用是促进苍术根际养分吸收利用的重要因素,为药用植物生态多样性种植模式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玉米间作 挥发油 根茎生物量 养分吸收 根际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中药生态农业与几种相关现代农业及GAP的关系 被引量:56
4
作者 郭兰萍 吕朝耕 +6 位作者 王红阳 康传志 王升 万修福 张小波 何雅莉 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0期1179-1188,共10页
本文梳理了生态农业、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等几个概念,分析了几种与生态农业相类似的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无公... 本文梳理了生态农业、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生态农业模式、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等几个概念,分析了几种与生态农业相类似的现代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包括有机农业、自然农法、生物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点从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两个方面,比较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及无公害农业,发现:(1)无论是从产地环境还是农业投入品来看,有机农业的标准要求都高于绿色农业,更高于无公害农业。无公害农业对环境的要求低于中药材GAP的要求,无公害农业遵循的是生产合格产品对环境和投入品最低要求,而非优质产品标准;(2)中药生态农业追求"天地人药合一",其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和投入品的管控与有机产品相当。因此在真正合乎规范的操作中,虽然不以认证为目的,但中药生态农业产品在安全上已达到有机产品要求;(3)中药生态农业具有"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的特点,中药生态农业在满足中药材安全,保障中药材质量的基础上,才追求产量。这一点与一般有机农业通常主要关注产品的安全和产量不同;(4)中药材GAP对栽培环境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要求均达到了有机产品和中药生态农业的要求,但对生产中农药、化肥的管理仅达到无公害农业的要求。提出中药材GAP应鼓励模拟中药材原始生境的"拟境栽培",并借鉴国际通行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质量管理思路和技术体系,从而全面实现中药农业的"有序、有效、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种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 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 无公害农业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梦 李静 张小波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其在中药领域种源确定、病虫害及农药检测、采收加工及道地性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前瞻性的展望,为该技术早日应用于中药材的生产实践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研究进展 中药
下载PDF
利用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牵牛子抗炎Q-marker
6
作者 李娟 彭洪兵 +3 位作者 向玉林 刘雪年 孙媛 詹志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UPLC建立了牵牛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了主要抗炎成分的含量.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了“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子对接验证了Q-marker的生物活性,并通过RAW264.7细胞实验验证了抗炎活性.建立了16批牵牛子的指纹图谱,指认出7个共有... 通过UPLC建立了牵牛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了主要抗炎成分的含量.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了“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子对接验证了Q-marker的生物活性,并通过RAW264.7细胞实验验证了抗炎活性.建立了16批牵牛子的指纹图谱,指认出7个共有色谱峰:绿原酸、新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和异绿原酸A、B、C;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7个成分的32个核心靶点和6条关键通路;分子对接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结合能力;一氧化氮(NO)抑制率结果阐明了牵牛子提取物以及7个成分均有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绿原酸、新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和异绿原酸A、B、C可作为牵牛子的潜在抗炎Q-marker,为牵牛子的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子 Q-marker 指纹图谱 绿原酸 咖啡酸 抗炎
下载PDF
枸杞子药材中12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佳兴 周利 +4 位作者 金艳 余意 马方励 杨健 郭兰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344-3349,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枸杞子药材中12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区、品种药材样品的成分含量差异并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水杨酸、香草酸、肉桂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枸杞子药材中12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区、品种药材样品的成分含量差异并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水杨酸、香草酸、肉桂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富马酸、3,4-二羟基苯甲酸、酒石酸、丁香酸和原儿茶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Turbo V^(TM)离子源,电离模式为电喷雾离子化(ESI-),气帘气体积流量为30 L/min,喷雾电压为-4 500 V,雾化气体积流量为50 L/min,加热辅助气体积流量为50 L/min,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离子化温度为550℃。对不同产区、品种药材样品的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并进行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水杨酸、香草酸、肉桂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富马酸、3,4-二羟基苯甲酸、酒石酸、丁香酸和原儿茶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1~1.00μg/mL(r=0.999 9)、0.01~1.00μg/mL(r=0.999 8)、0.01~1.00μg/mL(r=0.996 0)、0.01~1.00μg/mL(r=0.998 2)、0.08~8.00μg/m L(r=0.999 2)、0.08~8.00μg/mL(r=0.998 9)、0.20~20.00μg/mL(r=0.996 0)、0.08~8.00μg/mL(r=0.998 4)、0.008~0.80μg/mL(r=0.996 9)、0.16~16.00μg/mL(r=0.997 5)、0.001~0.10μg/mL(r=0.993 8)、0.008~0.80μg/mL(r=0.995 1);定量限分别为3.20、10.00、8.00、10.00、0.64、0.64、1.60、2.56、8.00、16.00、1.00、8.00 ng/mL,检测限分别为0.80、6.40、0.40、1.60、0.32、0.16、0.20、0.64、0.64、1.28、0.08、1.28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为95.62%~104.65%(RSD为1.23%~3.43%,n=6)。15批药材样品中对香豆酸平均含量最高;新疆产药材样品中总有机酸平均含量最高;宁杞七号总有机酸类平均含量略高于宁杞五号。香草酸含量与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丁香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肉桂酸含量与富马酸和酒石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咖啡酸含量与阿魏酸、酒石酸和丁香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羟基苯甲酸含量与丁香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阿魏酸含量与丁香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3,4-二羟基苯甲酸含量与原儿茶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枸杞子药材中12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不同品种、产区药材样品中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有所不同,且某些成分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有机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康传志 周涛 +2 位作者 江维克 郭兰萍 肖承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 目的:通过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及无机元素对栽培太子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为太子参的合理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采集全国15个产地太子参药材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3种基本养分和5种无机元素以及药材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含量,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省区太子参环肽B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福建省区未检测出太子参环肽B;而多糖含量差异较小(≤30%)。不同太子参栽培土壤基本养分和无机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其中贵州土样中以Pb、Cu和有效硼含量最高,山东土样以Cr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福建土样以Zn和有效钾含量最高。参照《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全国大部分地区太子参土壤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从土壤元素与药材质量相关性来看,太子参环肽B和多糖与土壤中各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太子参土壤中铵态氮、有效钾、速效磷及Pb、Cr、Cu、Zn、B元素并没有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起到直接作用,全国有60%的太子参种植土壤中普遍缺硼。在施肥管理中应适当增加硼元素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土壤 无机元素 药材质量
原文传递
中药海藻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海洋 郭盛 +4 位作者 严辉 伊艳玲 詹志来 朱悦 段金廒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70-1776,共7页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本草,对海藻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药性及功效演变等进行辨析。结果显示,海藻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基原品种相对繁杂,宋代以前的药用海藻除马尾藻科植物外,多与其他科藻类混用,功... 通过系统梳理历代本草,对海藻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药性及功效演变等进行辨析。结果显示,海藻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基原品种相对繁杂,宋代以前的药用海藻除马尾藻科植物外,多与其他科藻类混用,功效与今之海藻相近,自明代中后期《本草纲目》和《本草原始》中出现目前药用品种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urn.)C.Ag.和羊栖菜S.fusiforme(Harv.)Setch.,至民国逐渐作为主要药用品种入药,但历代本草中习用品种仍作为海藻药用。宋以前多记载海藻产于我国东海区域,明代以后延展扩增至我国福建、广东沿海;炮制方法在历代本草中有酒制、蒸制、炒制、醋制等,现主要为洗净切制后生用;海藻药性及功效古今记载基本一致,具清痰软坚、利水消肿之功;《药性论》和《本草汇言》谓其有小毒,但今多从无毒之说,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羊栖菜 海蒿子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中药“辨状论质”的历史、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皓南 田滢琦 +4 位作者 刘大会 马晓晶 詹志来 黄璐琦 杜鸿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3-519,共7页
“辨状论质”是中药材传统经验的总结,是鉴定中药品质真伪优劣的重要方法。“辨状论质”可以减少中药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有利于现代中药的发展应用。因此,该文将对“辨状论质”进行探索,剖析其本质与科学内涵,挖掘其历史发... “辨状论质”是中药材传统经验的总结,是鉴定中药品质真伪优劣的重要方法。“辨状论质”可以减少中药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有利于现代中药的发展应用。因此,该文将对“辨状论质”进行探索,剖析其本质与科学内涵,挖掘其历史发展进程,系统地梳理总结国内外这一理念最新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当前“辨状论质”理论发展的概况,深入阐述该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介绍传统到现代之间的演变与互补,并对未来中药“辨状论质”的应用进行展望;针对性地选择中药进行性状和品质关联分析;传统方法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从而制定“辨状论质”标准的科学发展路线。以期将经验“辨状”转变为客观“辨状”,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中药“辨状论质”的科学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状论质” 经验鉴别 中药品质评价 质量控制 性状鉴别
原文传递
茯苓主要使用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与质量标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剑 钟灿 +6 位作者 池秀莲 谢景 邓杰鹏 戴甲木 周伟良 杨光 张水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344-351,共8页
茯苓是我国大宗药食同源药材之一,畅销国内外市场。2011—2020年,我国茯苓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伴有少量进口。在此期间,我国内地(大陆)茯苓年出口总量总体下降,2018—2020年出口量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4×10^(6)kg/年左右。茯苓主要... 茯苓是我国大宗药食同源药材之一,畅销国内外市场。2011—2020年,我国茯苓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伴有少量进口。在此期间,我国内地(大陆)茯苓年出口总量总体下降,2018—2020年出口量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4×10^(6)kg/年左右。茯苓主要出口至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其出口量累计占出口总量的97.50%。出口茯苓来源于我国内地(大陆)29个省份,主要为广东、安徽、广西、湖北、四川和湖南,占出口总量的84.14%。茯苓进口来源于朝鲜、马达加斯加、韩国,主要进口省份是我国吉林、辽宁、安徽、江苏和河北,2020年茯苓进口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欧洲质量标准中基原、性状、鉴别、浸出物和标志物含量测定、二氧化硫、重金属、农药残留限量比较发现,各国家和地区质量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加快制定统一的茯苓药材和饮片国际标准,保障其产品质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进口 出口 国际贸易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色差仪法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杰 李锬 +6 位作者 周利 蒋待泉 梁玖雯 杜用玺 曾燕 王升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49-285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黄芩药材的化合物含量和色度的测定,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黄芩化合物含量,同时采用色差仪法测定药材色度。结果:不同产地和等级黄芩的黄芩苷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黄芩粉末颜色与其等级... 目的:通过对不同黄芩药材的化合物含量和色度的测定,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黄芩化合物含量,同时采用色差仪法测定药材色度。结果:不同产地和等级黄芩的黄芩苷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黄芩粉末颜色与其等级有较明显关系。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色差仪法可为评价黄芩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超高效液相色谱 色差仪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安息香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宗梅 姚玲玲 +4 位作者 邹宇琛 陈春燕 张薇 詹志来 刘洋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56-4164,共9页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息香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天麻硫熏标志物和硫熏药材水提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14
作者 康传志 吕朝耕 +6 位作者 王红阳 王升 王铁霖 孙嘉惠 万修福 周利 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40-2844,共5页
目的:评价确证天麻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和硫熏天麻水提物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CCK-8试验方法,考察天麻硫熏标志物和水提物不同剂量下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人正常肝细胞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 目的:评价确证天麻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和硫熏天麻水提物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CCK-8试验方法,考察天麻硫熏标志物和水提物不同剂量下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人正常肝细胞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情况,计算相应的细胞活力,并根据相对增殖率进行细胞毒性评级。结果: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对于人体2种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且参照《美国药典》的毒性分级法,得出该标志物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安全剂量范围为0~1000μmol/L。另外发现,硫熏天麻水提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与硫熏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得出该标志物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安全剂量范围为0~2.5μg/mL。结论:在正常的浓度范围内,硫熏标志物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和硫熏天麻提取物均无细胞毒性,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硫熏标志物 p-hydroxybenzyl hydrogen sulfite 水提物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基于ICP-MS的不同产地丹参元素差异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15
作者 王巧 于永杰 +5 位作者 王紫怡 杨程远 周利 郝庆秀 杨健 黄璐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4-2232,共9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40个无机元素含量,研究元素分布差异,并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收集来自5个丹参主产区的31批467份样品,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产地鉴别分析和差异...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40个无机元素含量,研究元素分布差异,并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收集来自5个丹参主产区的31批467份样品,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产地鉴别分析和差异元素筛选,通过计算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并根据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和致癌风险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四川丹参的稀土元素La、Ce含量最高,山东丹参的无机元素Na、Sr、Nb和Cu的含量最高,其余元素以河南和陕西丹参的含量相对较高。不同产地丹参无机元素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对丹参元素产地的判别效果最佳,其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安全性评价表明大部分样品污染状况均处于安全状态。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结果显示使用丹参无明显健康风险,但个别基地的As暴露引起的致癌性健康风险需要被关注。结论:不同产地丹参无机元素分布具有特征性,可利用这些特征进行产地鉴别。丹参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安全水平,并无明显健康风险。本研究为大宗药材丹参溯源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健康风险评估和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ICP-MS 化学计量学 无机元素 健康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宽叶山蒿叶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
16
作者 李双鸽 李慧 +4 位作者 黄璐琦 雷咪 马琳 吴婷 刘大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5-400,共6页
目的:比较宽叶山蒿叶和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叶中的挥发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宽叶山蒿叶和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对其共有峰进行聚... 目的:比较宽叶山蒿叶和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叶中的挥发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宽叶山蒿叶和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对其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宽叶山蒿叶中挥发油得率在0.16%~0.23%,平均得油率仅为4种艾叶的12.03%~25.33%。2种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64种组分,共有组分10种,部分共有组分21种。宽叶山蒿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艾叶中为桉油精、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聚类分析将宽叶山蒿叶的湖北蕲春种源1(S_(1))和蕲艾(S_(8))聚为一类,其余3种宽叶山蒿叶和3种艾叶分别聚为一类。结论:宽叶山蒿叶和艾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艾叶中桉油精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艾叶。宽叶山蒿叶中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艾叶,艾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含有呋喃类成分,但艾叶中未检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宽叶山蒿叶 挥发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柴黄赞育方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失败后男性肾虚肝郁型不育症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刘煜 王福 +3 位作者 杜冠潮 张继伟 康利平 郭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24-327,332,共5页
目的观察柴黄赞育方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后男性不育症(肾虚肝郁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 目的观察柴黄赞育方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后男性不育症(肾虚肝郁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门诊的IVF-ET/ICSI失败后男性肾虚肝郁型不育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试验组给予柴黄赞育方,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口服液。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每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精液参数、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PR级精子、PR+NP级精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PR级精子、PR+NP级精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精子浓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精子浓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精液量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妊娠率20.00%(7/35),对照组妊娠率14.29%(5/35),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12周后,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试验组提高精子浓度、PR级精子、PR+NP级精子及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柴黄赞育方治疗IVF-ET/ICSI失败后男性肾虚肝郁型不育症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肾虚肝郁 IVF-ET/ICSI失败 柴黄赞育方
下载PDF
家鸡GBE1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袁铭君 李军德 +1 位作者 李颖 张恬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克隆1,4-α-葡聚糖分支酶1(GBE1)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以及差异表达分析。方法:根据家鸡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扩增GBE1的全长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qRT-PCR法检测基因在家鸡6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得... 目的:克隆1,4-α-葡聚糖分支酶1(GBE1)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以及差异表达分析。方法:根据家鸡转录组数据,利用PCR扩增GBE1的全长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qRT-PCR法检测基因在家鸡6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得到全长为2145 bp GBE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130 bp,编码709个氨基酸。GBE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1.993,理论等电点6.25,稳定指数为35.40,平均亲水性值为-0.484,属于稳定酸性亲水蛋白;GBE1蛋白含有67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跨膜区域与信号肽序列,主要定位在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胞液中;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三级结构表明为单体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家鸡中GBE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珠鸡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表明,GBE1基因在家鸡心、肝、脾、肺、肾、鸡内金6个组织内均有表达,但在肝脏和鸡内金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脏器。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家鸡GBE1基因的功能及其对葡聚糖分支酶的调控机制积累了必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鸡 鸡内金 GBE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履巉岩本草》山黄杨的本草考证
19
作者 孙丽丽 俞冰 +1 位作者 黄璐琦 张水利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80-2084,共5页
为明确《履巉岩本草》一书中所载药物山黄杨的植物基原,通过查阅古籍著作和现代本草书籍,综合植物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药物名称、性味功效以及实地考察对其进行考证,确定《履巉岩本草》山黄杨的原植物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北江荛花Wiks... 为明确《履巉岩本草》一书中所载药物山黄杨的植物基原,通过查阅古籍著作和现代本草书籍,综合植物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药物名称、性味功效以及实地考察对其进行考证,确定《履巉岩本草》山黄杨的原植物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北江荛花Wikstroemia monnula Hance.。本研究可将此物种的文献始载从1878年提前至1220年,将北江荛花始载年代追溯到了南宋时期,同时提供了北江荛花的第一幅本草彩图,为进一步挖掘北江荛花潜在的药用价值提供本草学依据,为考察南宋杭州药物情况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巉岩本草》 山黄杨 本草考证 北江荛花
原文传递
世界卫生组织的六大区域对草药的监管概述
20
作者 于金倩 段文娟 +3 位作者 王志伟 闫慧娇 王晓 黄璐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9-1579,共11页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六大区域主要国家对草药的监管情况。方法通过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检索,对WHO六大区域主要国家对草药的监管概况进行介绍,包括草药的监管法规、分类、销售、使用的国家药典、专论等...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六大区域主要国家对草药的监管情况。方法通过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检索,对WHO六大区域主要国家对草药的监管概况进行介绍,包括草药的监管法规、分类、销售、使用的国家药典、专论等。结果截止2018年已有124个WHO成员国拥有草药的监管法规,其中欧洲区域是拥有草药监管法规数量最多的地区(45个国家,占该区域国家总数的85%),其次为非洲区域(20个国家,占该区域国家总数的35%),美洲区域(18个国家,占该区域国家总数的33%),东部地中海区域(18个国家,占该区域国家总数的75%),西太平洋区域(13个国家,占该区域国家总数的48%),最后是东南亚区域(10个国家,占该区域国家总数的91%),且35个国家拥有草药的专属监管法规。结论由于不同国家对草药的监管法规及标准不同,导致草药的定义、应用范围、质量标准等均各不相同,使得草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使用等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亟需一部世界各国认可的草药典对草药的定义、分类、鉴定、质量标准等实施统一管理,解决目前草药监管存在的弊端,实现草药的全球统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 六大区域 草药 监管法规 药典 概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