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与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饶向荣 王丽 戴希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9-763,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随着时间的迁延而不断进展,临床治疗的评价主要是观察肾功能减退速度和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为了使试验得以进行,需要引出"替代终点",即:以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科...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随着时间的迁延而不断进展,临床治疗的评价主要是观察肾功能减退速度和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为了使试验得以进行,需要引出"替代终点",即:以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科学证据为基础,用于代替临床终点(结局)的生物学标志,以预测有无临床效益或损害。本文旨在说明替代终点的定义,讨论慢性肾脏病可能使用的替代终点:如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斜率以及结局发生时间分析。通过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需要改进,主要是引入替代终点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终点 慢性肾脏病 中医药研究
下载PDF
2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丽 杨喜梅 +5 位作者 窦存瑞 饶向荣 占永力 赵宇 韩东彦 张改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中医证候特征 肾损害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原发性小血管炎 肾脏受累 韦格纳肉芽肿 治疗方法
下载PDF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侯丕华 方静 +2 位作者 李深 邵明晶 史载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高血压分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等主要预后指标的相互关系,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的规范化和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154例经肾脏病理确诊...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高血压分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等主要预后指标的相互关系,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的规范化和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154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高血压分级、CKD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在154例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最多,共146例(94.81%),分别为脾肾两虚58例(37.66%),肾气阴两虚48例(31.17%),肝肾阴虚40例(25.97%)。其中虚中夹实者80例(54.79%);纯实证者共8例(5.2%)。高血压3级最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中。CKD4期脾肾两虚证最多见,CKD1~2期肾气阴两虚证多见,肝肾阴虚证主要分布在CKD1~3期。中医证型与24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脾肾两虚、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证是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虚中夹实最多见;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高血压3级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CKD1~2期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CKD1~3期多见于肝肾阴虚证,CKD4期多见于脾肾两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 中医证型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肾损伤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畅 饶向荣 +4 位作者 安成 吴继明 王丽 韩东彦 占永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各证候要素与肾损伤分子-1(Kim-1)的相关性。方法:整理1980年~2008年核心期刊上明确提出ARF/AKI辨证分型的文献,对AKI目标证候要素进行确立。收集符合AKI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对...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各证候要素与肾损伤分子-1(Kim-1)的相关性。方法:整理1980年~2008年核心期刊上明确提出ARF/AKI辨证分型的文献,对AKI目标证候要素进行确立。收集符合AKI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对其中医临床症状及证候要素进行积分统计,并收集其尿液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Kim-1水平;观察各证候要素与Kim-1的相关性。结果:46例患者中,本虚的证候要素以气虚所占比例最大,共43例,占93.5%;标实证候要素以湿热所占比例最大,共40例,占87.0%;AKI患者尿液中Kim-1水平较健康人尿液中明显升高;Kim-1水平与气虚、湿浊、湿热、火毒证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气虚、湿浊、湿热、火毒临床症状表现的程度可能与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据此应注重益气、清热、解毒、祛湿、降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证候要素 肾损伤分子-1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浊毒证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23
5
作者 占永立 魏连波 +4 位作者 李平 余仁欢 方敬爱 刘伟敬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656-658,共3页
慢性肾衰竭(CRF)浊毒证是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候,具有病位广泛,病机复杂,症状叠出,病势急剧,易入险生变之临床特点,治疗最为棘手。本次论坛特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占永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魏连波教授,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 慢性肾衰竭(CRF)浊毒证是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候,具有病位广泛,病机复杂,症状叠出,病势急剧,易入险生变之临床特点,治疗最为棘手。本次论坛特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占永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魏连波教授,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李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余仁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玉宁教授、刘伟敬副教授等肾脏病领域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对CRF浊毒证的概念、证候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地剖析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日友好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 广安门医院 证候特点 西苑医院 浊毒证 慢性肾衰竭
下载PDF
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认识及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丽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随着临床和病理研究的进展,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概念及其理念的推广,对DKD领域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给中医药治疗DKD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良好的研... 随着临床和病理研究的进展,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概念及其理念的推广,对DKD领域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给中医药治疗DKD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良好的研究设计,合理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能够反映DKD病理生理的恰当的生物学标记物以及有说服力的反映疾病转归的硬终点,进行足够疗程的观察,是未来进行DKD临床试验,科学地评价中医药治疗DKD效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中医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从糖肾方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药多中心RCT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丽平 路晓光 +1 位作者 占永立 李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375-376,共2页
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和科学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大难题。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目前评价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金标准,符合CONSORT声明的高质量研究报告已经成为评价一项研究内部真实性和外在真实性的依据。
关键词 中医临床研究 RCT 多中心 中医药 糖肾方 CONSORT声明 中医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丽平 占永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中医药治疗 临床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继发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进展综述 发病率
下载PDF
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孙雪艳 杨丽平 +1 位作者 路晓光 李平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957-959,共3页
笔者查阅了该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复制及改良方法、发病机制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抗胸腺细胞抗体 大鼠模型 中医药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药规律及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琳洁 刘文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90-2493,2498,共5页
目的: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19年12月CNKI、VIP、WanFang收录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证候和方药规律。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文献中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 目的: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19年12月CNKI、VIP、WanFang收录的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证候和方药规律。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文献中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的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临床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3篇,通过整理分析得出39个中医证候,其中脾肾两虚、风盛血热、气不摄血、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血热、风热、瘀血、湿热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脾虚、阴虚、气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肾、脾、肺、肝四脏;共得方剂145首,其中自拟方53首,成方92首,二者以补益剂、清热剂、理血剂、祛风剂为主;中药206味,分为13类,以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茯苓等为常用药。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位在肾、脾、肺、肝;风、热、湿、毒、瘀、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兼以应用祛风药;治疗中应采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医证候 中药 方药分析 聚类分析 回顾性资料分析 文献检索
下载PDF
自噬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宇阳(综述) 张浩军(综述) +2 位作者 路晓光(综述) 刘童童(综述) 占永立(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自噬作为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细胞内降解途径,能够清除体内异常蛋白、衰老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属于细胞自我保护机制。本文以肾固有细胞为切入点,在深入理解该领域国...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自噬作为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细胞内降解途径,能够清除体内异常蛋白、衰老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属于细胞自我保护机制。本文以肾固有细胞为切入点,在深入理解该领域国内外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自噬在DN中变化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出自噬有望成为DN的潜在防治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自噬 足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表观遗传
下载PDF
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丽 占永立 +8 位作者 饶向荣 李深 赵宇 李秀英 刘文军 吴瑞英 岳玉和 韩东彦 张改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延缓慢性肾衰竭(CRF)病程进展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方法,对84例以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为主治疗36月以上CRF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第6、36月,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湿浊证...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延缓慢性肾衰竭(CRF)病程进展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方法,对84例以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为主治疗36月以上CRF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第6、36月,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湿浊证、血瘀证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第3月时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第6、12、24、36月,分别有73.97%、61.22%、33.33%、41.67%患者b值为正值。治疗第36月时,Scr倍增8例(9.5%)、终末期肾病(ESRD)6例(7.1%)、联合终点(Scr倍增、ESRD)10例(11.9%)。结论: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能改善CRF(气虚血瘀、湿浊内停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还可延缓CRF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治法 益气活血法 利湿降浊法
原文传递
IgA肾病证候要素及其与血清分泌型Ig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韦冰心 饶向荣 +4 位作者 韩东彦 王丽 占永立 张改华 刘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IgA肾病患者证候要素特点及各证候要素积分与血清分泌型IgA(SIg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整理2000—2010年核心期刊上明确提出IgA肾病辨证分型的文献,确立IgA肾病证候要素。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1例IgA肾病患者中医四诊资... 目的:初步探讨IgA肾病患者证候要素特点及各证候要素积分与血清分泌型IgA(SIg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整理2000—2010年核心期刊上明确提出IgA肾病辨证分型的文献,确立IgA肾病证候要素。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1例IgA肾病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证候要素及对应积分的统计,并收集其血液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SIgA水平;观察各证候要素积分与SIgA的相关性。结果:本虚证候要素有:阴虚、气虚和阳虚,以阴虚为主;标实证候要素中风热、血瘀、湿热较为常见;IgA肾病患者血清SIgA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SIgA与湿热积分呈负相关。结论:SIgA水平代表的是机体邪正盛衰的整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证候要素 SIGA
原文传递
6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东彦 刘宇 +2 位作者 占永立 王丽 饶向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预后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6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资料。结论:临床病理特点: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比例偏高,60岁以上患者肾功能水平更为低下。绝大多数患者(81.5%)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预后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6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资料。结论:临床病理特点: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比例偏高,60岁以上患者肾功能水平更为低下。绝大多数患者(81.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1/3的病人在肾穿时处于CKD3期及以上。病理分期以Ⅰ、Ⅱ期病变为主(80%),多数患者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肾脏病变多趋向于活动阶段。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提示:本研究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中位数是2.718g/d,蛋白尿定量大于4g/d的病例数并不多。本研究中尿β2-MG值的中位数为191.60μg/L明显高于正常值。通过对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与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其肾功能也更为低下。以病理分期为分组依据,选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H检验,对eGFR、血ALB及Upro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理分期的分布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病理分期与预后无明显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病理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外邪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冒慧敏 杨丽平 占永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935-936,共2页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免疫病理表现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其临床表现为血尿,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若治疗不当或病程迁延,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目前对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指免疫病理表现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其临床表现为血尿,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若治疗不当或病程迁延,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目前对IgA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普遍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IgA肾病的发病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环节:IgA分子在外周血液循环中的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发病机制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 外邪 肾功能受损 慢性肾衰竭 病理表现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证治初探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雪霞 饶向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90-91,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ARAS)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又缓慢的过程,对其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ARA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即使介入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ARAS)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而又缓慢的过程,对其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ARAS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即使介入治疗也不能解决主要临床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方面所取得的疗效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但笔者通过系统检索只发现2篇涉及ARAS领域的中医研究文献,可见其相关中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跟从导师饶向荣临证过程中,总结了导师对ARAS的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慢性肾炎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冒慧敏 杨丽平 +1 位作者 占永立 李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1033-1034,共2页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极为保守的通路。其功能涵盖了生物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分化、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等。在肾脏方面,Wnt/β-catenin通路亦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该通路在肾...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极为保守的通路。其功能涵盖了生物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分化、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等。在肾脏方面,Wnt/β-catenin通路亦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该通路在肾脏肿瘤的发生和发展[1]、急性肾小管损伤时肾小管的再生与修复[2]以及多囊肾的发病机制[3]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NIN 慢性肾炎 Wnt 信号通路 肾脏肿瘤 急性肾小管损伤 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阿霉素肾病 生物生长发育
下载PDF
缓衰方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肾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深 宋锦叶 +3 位作者 孟立强 饶向荣 屈磊 李晓玫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67-87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复方——益肾缓衰口服液对肾大部切除(SNX)大鼠残肾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假手术+自来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n=20):5/6肾切除+自来水1...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复方——益肾缓衰口服液对肾大部切除(SNX)大鼠残肾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假手术+自来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n=20):5/6肾切除+自来水10ml·kg-1·d-1灌胃;缓衰口服液组(n=20):5/6肾切除+益肾缓衰口服液10ml·kg-1·d-1灌胃;氯沙坦钾组(n=20):5/6肾切除+氯沙坦钾40mg·kg-1·d-1灌胃。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肾组织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进行APP、FN和Col-Ⅳ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评价肾小球微血管面积和肾间质微血管数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FN和Col-Ⅳ)表达的关系。结果:在大鼠SNX模型中,残余肾间质毛细血管数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与Col-Ⅳ、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01,P<0.001);缓衰口服液组和氯沙坦钾组其微血管丢失和ECM积聚程度较轻。结论:在SNX大鼠中,缓衰口服液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具有相似的减少肾内微血管丢失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大部切除 微血管重塑 缓衰口服液 氯沙坦钾
下载PDF
IgA肾病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0
19
作者 饶向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IGA肾病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终末期肾病 世界范围 病程观察 良性 中约
下载PDF
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丽平 占永立 +3 位作者 李秀英 饶向荣 李深 王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M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7例HBV-MN和3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等方面的异同。结果:(1)临床表现:HBV-MN组发病年龄明显低... 目的:探讨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M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27例HBV-MN和3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中医证候等方面的异同。结果:(1)临床表现:HBV-MN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IMN组(P<0.05);两组临床表现构成比经Fisher精确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肾脏病理:两组均以Ⅰ期、Ⅱ期膜性肾病常见,肾脏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检查,两组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肾血管等各项病理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荧光检查,HBV-MN组表现为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而IMN组主要以IgG、C3在上皮下和基底膜高强度沉积。(3)中医证候:本虚证中,两组均以脾肾气虚所占比例最高,而且两组本虚证候分布及各项本虚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实证中,HBV-MN组湿热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IMN组(P<0.05),而IMN组中血瘀证和水气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HBV-MN组(P<0.05)。HBV-MN组湿热证候积分明显大于IMN组(P<0.05),而IMN组血瘀证候积分明显大于HBV-MN组(P<0.01)。结论:HBV-MN多发于男性中、青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为多种免疫复合物、多部位、高强度沉积,以Ⅰ期、Ⅱ期膜性肾病常见;中医证候以脾肾气虚挟湿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