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9年中医风湿免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浩东 唐晓颇 +4 位作者 姜泉 程增玉 李达 庞枫韬 武诗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1期188-192,共5页
目的了解2010—2019年中医风湿免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并进行特点分析。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共享服务网”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近10年中医(中医内科和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领域获得... 目的了解2010—2019年中医风湿免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并进行特点分析。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共享服务网”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近10年中医(中医内科和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领域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9年10年间共资助389项,资助金额16906万元。获得资助项目数靠前的机构分别是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的中医药大学。获得两次以上项目资助的单位则以浙江中医药大学(9人,20项)、福建中医药大学(5人,14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6人,13项)、北京中医药大学(5人,11项)、南方医科大学(4人,11项)等为前5位。资助项数排名前6位的病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医风湿免疫领域的资助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多,因部分中医药大学和医院基础深厚、重视学科发展而获得资助项目较多,受资助项目病种并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 风湿免疫 资助情况
下载PDF
47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析 被引量:143
2
作者 姜泉 蒋红 +1 位作者 曹炜 焦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475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X线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证型在病程、病情活动情况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年龄、主要实验室指标、放...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475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X线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证型在病程、病情活动情况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年龄、主要实验室指标、放射学改变方面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75例患者中,湿热痹阻型最多,占41.7%;其次为湿热痹阻合并瘀血阻络型,占10.9%。结论湿热痹阻型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并易与瘀血相合致病,故临床RA活动期多见湿热痹阻合并瘀血阻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痹病 症状 治疗
下载PDF
中医内治外敷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焦娟 殷海波 姜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32,共5页
评价以雷公藤为主药的中药复方外敷制剂,配合内服中药汤剂的中医内治外敷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62例湿热瘀阻型活动期RA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随机对照单盲前瞻性研究,采用国际公认推荐的RA疾病疗效标准、生命质量评... 评价以雷公藤为主药的中药复方外敷制剂,配合内服中药汤剂的中医内治外敷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62例湿热瘀阻型活动期RA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随机对照单盲前瞻性研究,采用国际公认推荐的RA疾病疗效标准、生命质量评估问卷表以及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改善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RA中医证候疗效标准作为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示:中医内治外敷法取得较好疗效,达到ACR20标准的病例为34.3%,中医湿热瘀阻证候总有效率达75.8%;且起效快,平均在1周之内迅速减轻局部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对关节局部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中医内治外敷法治疗活动期RA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既减低了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又弥补了内治疗法起效慢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内治外敷法 湿热瘀阻证 雷公藤
下载PDF
中医辨治产后风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清林 曹炜 +4 位作者 冯兴华 刘鹏霄 智恺 郜亚茹 王海霞 《河北中医》 2016年第7期1112-1114,1117,共4页
产后风湿病为产褥期妇女出现关节或皮肤肌肉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病情恢复较慢,对产后妇女形成困扰,加重其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在此方面尚无好的方法,而中医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我们通过研究古籍记载及... 产后风湿病为产褥期妇女出现关节或皮肤肌肉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病情恢复较慢,对产后妇女形成困扰,加重其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在此方面尚无好的方法,而中医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我们通过研究古籍记载及现代文献报道,对产后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的进展作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 产褥期疾病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0
5
作者 冯兴华 姜泉 +13 位作者 刘宏潇 王海隆 何夏秀 张华东 唐晓颇 许凤全 刘健 周翠英 刘维 周彩云 高明利 李振彬 姜楠 曹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评价中药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优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354例活动期肾虚瘀阻证和湿热瘀阻证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 目的评价中药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优效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354例活动期肾虚瘀阻证和湿热瘀阻证AS患者随机分入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采取辨证论治,分别予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加减,西药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疗程24周,采用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价(asessment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AS)工作组制定的ASAS20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以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综合评价中医辨证治疗AS的临床疗效。结果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AS患者24周后,ASAS20的达标率为86.7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5.47%,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BASM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和PGA,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活血立法处方的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AS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评价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从湿热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48
6
作者 姜泉 周新尧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4期279-280,287,共3页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多属湿热痹阻型,且痹病必挟瘀,因此湿热瘀阻是RA的核心病机之一,治当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在RA病机和治疗方面,脾胃都至关重要,治疗上须坚持以脾胃为本的理念,在健脾和胃同时,还需要以外治佐内治及注意生活调...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多属湿热痹阻型,且痹病必挟瘀,因此湿热瘀阻是RA的核心病机之一,治当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在RA病机和治疗方面,脾胃都至关重要,治疗上须坚持以脾胃为本的理念,在健脾和胃同时,还需要以外治佐内治及注意生活调摄,祛邪扶正,实虚兼顾,共同作用,以缓解RA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病 湿热瘀 清热活血 脾胃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血管栓塞3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夏秀 曹炜 +1 位作者 姜泉 冯兴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管栓塞 四肢关节肿痛 地塞米松 每日1次 面部浮肿 医院就诊 县医院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关节炎证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查青林 何羿婷 +10 位作者 闫小萍 苏励 宋跃进 曾升平 刘维 冯兴华 钱先 朱婉华 林色奇 吕诚 吕爱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证候疾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397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 目的: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证候疾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397例确诊为活动期RA的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治疗前后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西医疾病诊查指标,治疗效果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改善标准(the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20,ACR20)判断,抽取患者初诊时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在SAS8.2上实施。通过单因素探索性分析,计算疗效与变量的比数比,以P<0.2作为入选模型的标准;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疗效为分层变量,随机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占75%)和验证集(占25%),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数据分析模型中,中药治疗组共纳入18个变量,西药治疗组纳入24个变量。中药治疗组中,晨僵、关节肿胀数、免疫球蛋白M、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和关节疼痛等与疗效正相关,病程和夜尿多与疗效呈负相关。西药治疗组中,血沉、腰膝酸软、苔白、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和关节肿胀等与疗效呈正相关,苔黄、舌红、白细胞检测与疗效呈负相关。在随机选取的验证集患者中,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作用表现为:RA中药治疗方案使用中,可预测20%患者有效率达到90%;RA西药治疗方案使用中,可预测20%患者有效率达到100%。结论:根据证候疾病信息与中西医疗法疗效的临床数据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显示证病信息对疗效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模型 类风湿关节炎 预测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布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雍明 殷海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6-17,45,共3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194例就诊于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的AS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分期、骶髂关节分级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S中医证候与年龄...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194例就诊于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的AS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分期、骶髂关节分级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S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早中晚分期及骶髂关节分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疾病的活动期、非活动期间存在不同。在实验室指标上,各证候之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有差异,血常规各项无明显差异。结论AS中医证候分布在活动期以湿热痹阻证多见,非活动期肾阳亏虚证较多。湿热痹阻证ESR、CRP与其他证候相比,明显较高。各证候在不同年龄段、早中晚分期、骶髂关节分级等方面分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证候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路氏滋燥饮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华东 边永君 +3 位作者 于志谋 路洁 唐晓颇 姜泉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第12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路氏滋燥饮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服用6周路氏滋燥饮,经过2周洗脱期,后6周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先服安慰剂,再服路氏滋燥饮。... 目的:探讨路氏滋燥饮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服用6周路氏滋燥饮,经过2周洗脱期,后6周服用安慰剂;对照组先服安慰剂,再服路氏滋燥饮。观察两组患者的口干症状疗效及免疫、炎性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口干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组治疗后14周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ESR明显降低,P<0.05,余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路氏滋燥饮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炎性指标改善明显,对免疫指标疗效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燥痹 路氏滋燥饮 口干 免疫指标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瘀阻病机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石英杰 姜泉 殷海波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5期344-346,共3页
在对47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历代文献,传承我院名医治痹经验,结合目前临床上RA的发病特点,认为热毒、瘀血在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湿热瘀阻是RA活动期的病机关键,湿热瘀阻证是RA活动期的常见证型。针... 在对47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历代文献,传承我院名医治痹经验,结合目前临床上RA的发病特点,认为热毒、瘀血在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湿热瘀阻是RA活动期的病机关键,湿热瘀阻证是RA活动期的常见证型。针对这一病因、病机特点,拟定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的中药复方,在临床上治疗湿热瘀阻型活动期RA,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湿热瘀阻 病机 治则
下载PDF
《素问·痹论》与现代风湿病学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冯兴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素问》 风湿病学 痹论 风湿性疾病 关节肌肉疼痛 《黄帝内经》 关节畸形 现代医学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海南 殷海波 刘宏潇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11期872-874,880,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1]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风湿性疾病,是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病变,属于中医学"骨痹""、筋痹""、鹤膝风"范畴。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医药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论治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梓淞 张华东 +2 位作者 黄倜 王振兴 李晶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2年第1期74-75,共2页
总结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分别从气血阴阳、脏腑及三焦三方面讨论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进展。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气血阴阳论治脏腑论治 三焦论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药研究与治疗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殷海波 周庸名 焦娟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1期70-7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改变,肥胖人群增多,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使上述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明显增...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改变,肥胖人群增多,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使上述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明显增,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高尿酸血症无特效疗法,西药虽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但停药后常易反复,不良反应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华东 周广军 +1 位作者 赵冰 朱建贵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7期1312-1313,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各证型与病程之间差异不大;各中医分型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从其趋势上可看到寒湿痹阻证组低于其他3型组,似与寒湿痹阻证出现在AS急性期较少有关,其病例数量少于其他3型组,可能与寒痹日久化热,或虚痹多夹寒并易外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证型分布 Bath指数评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兴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5-586,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治疗方法 历代医家 RA患者 中药治疗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论治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慧英 冯兴华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牙齿片状脱落成猖獗性龋齿,眼干、少泪,或者兼见皮肤干燥、瘙痒,鼻腔干燥、鼻衄,阴道黏膜干燥、瘙痒等。本病亦可累及...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牙齿片状脱落成猖獗性龋齿,眼干、少泪,或者兼见皮肤干燥、瘙痒,鼻腔干燥、鼻衄,阴道黏膜干燥、瘙痒等。本病亦可累及到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论治进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运用“根结”理论治疗产后风湿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桂琴 顾一煌 《河南中医》 2009年第4期399-400,共2页
"根结"法的运用必须辨虚实、辨经络、辨脏腑。本法适用于虚证,运用"根结"法调经补气后,不仅经络症状好转,而且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也得以恢复。运用"根结法"治疗产后风湿病时,取穴不宜太多,操作上要... "根结"法的运用必须辨虚实、辨经络、辨脏腑。本法适用于虚证,运用"根结"法调经补气后,不仅经络症状好转,而且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也得以恢复。运用"根结法"治疗产后风湿病时,取穴不宜太多,操作上要以补法为治疗原则,同时先刺"根"穴,后刺"结"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 产后风湿病 虚证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使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调查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学武 姚海红 +85 位作者 梅轶芳 王辉 高娟 林志国 张海宏 王言 赵彦萍 王亮 李洋 李英楠 聂英坤 徐亮 舒强 刘花香 李向培 厉小梅 徐晋 刘璘琛 王艳艳 沈友轩 冷晓梅 吴庆军 王立 赵岩 丁进 李治琴 牛敏 冯媛 陈倩蕴 冷南 王聪华 刘湘源 王芳 王秀娟 张舸 刘宏潇 周惠琼 王丽英 赵千子 李胜光 段婷 周明珠 赵义 黄彦弘 路跃武 黄桂芬 韩峰 戚务芳 张娜 董笑影 孙文闻 高丽霞 王俊祥 陈海英 顾光 李芳 姜国平 刘涛 王晋平 陈雁飞 王晓云 刘斌 李法新 夏丽萍 张榕 赵丽娟 张冶宇 郭韵 薛江霞 刘冬梅 王岩岩 戴冰冰 刘伟 刘畅 华冰珠 丁从珠 顾菲 孙怡宁 莫凌菲 张斌 宁旺斌 潘静 沈凌汛 连莉 黄文辉 林泽英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及骨量调查,了解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1)所有调查患者中,主要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1 069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983例)。3 136例患者中90%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其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41.4%。44.7%的患者在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用量(等效于泼尼松)>7.5 mg/d,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剂量≤2.5 mg/d者仍有58.5%存在骨质疏松。(2)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小于30岁的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为74.4%。(3)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男性,平均停经年龄低于正常人群(45.8岁)。(4)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不规范,32.7%的患者从未预防性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在T<-2.5的患者中,35.6%未给予预防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用药为钙和维生素D,20.9%的患者仅给予钙剂单独治疗,仅有4%使用膦酸盐类药物。结论我国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预防性用药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