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对儿童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伴尺神经损伤的效果
1
作者 罗丽华 王雨生 +1 位作者 李剑锋 董继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对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青少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与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治疗的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儿童青少年49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对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青少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与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治疗的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儿童青少年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治疗组(n=25)。对照组采用蜡敷治疗和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熏蒸、关节松动术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肘关节评定表(HSS)和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报告(MCRR)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显著升高(|t|>8.345,P<0.001),治疗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536,P<0.001),治疗组治疗前后HS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t=3.717,P<0.05)。治疗组尺神经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5.975,P<0.05)。结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可改善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青少年的肘关节功能,促进尺神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肱骨髁上骨折 尺神经损伤 肘关节功能障碍 早期综合康复
下载PDF
特定电磁波谱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张艳明 罗丽华 +2 位作者 王慧鸽 董继革 王雨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62-165,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谱(TDP)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4例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谱(TDP)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4例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疾病后遗症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TDP照射八髎穴,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的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局部体征轻重分级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局部体征轻重分级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P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改善老年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寒湿瘀滞型 桂枝茯苓胶囊 电磁波谱治疗仪
下载PDF
脑机接口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及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佳丽 董继革 黄富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通过不同的采集方式收集患者的脑电信息,通过解码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外部命令,提供给患者丰富的反馈,包括触觉、视觉及听觉反馈等。脑机接口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且有研究表明其治疗...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可通过不同的采集方式收集患者的脑电信息,通过解码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外部命令,提供给患者丰富的反馈,包括触觉、视觉及听觉反馈等。脑机接口训练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脑卒中患者,且有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具有长期效应。不同反馈方式的脑机接口设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粗大动作及精细动作,并在改善脑卒中痉挛方面展现出潜力。目前的研究对于改善脑卒中上肢感觉功能的关注较少,然而躯体感觉信号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这可能是脑机接口未来的发展方向。脑机接口能够增加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强度,诱导皮质结构重组并促进大脑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形成由中枢到外周的闭环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上肢功能。经颅直流电刺激可促进运动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脑机接口准确性,这两种策略的整合有望在未来发挥出更大的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卒中 上肢 大脑可塑性
下载PDF
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继革 谢红志 +2 位作者 仇园园 于洪侠 李国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了解心功能三级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康复疗效,为临床心脏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60名患者分为动功治疗组(40例)、静功治疗组(40例)、动静治疗组(40例)... 目的了解心功能三级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康复疗效,为临床心脏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160名患者分为动功治疗组(40例)、静功治疗组(40例)、动静治疗组(40例)及常规康复治疗组(40例),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6周后采集数据,对各组的MMPI临床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练功6周后静功组与对照组相比Si有显著差异(P<0.05),静功组优于对照组;②动静组练功6周后Pd、Pt、Sc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③静功组练功6周后Hy、Pd、Pa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④动功组练功6周后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⑤对照组练功6周后Pd、Sc与练功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不同气功功法对心功能三级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气功功法 比较 人格评价
下载PDF
冰红消肿膏联合冲击波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红志 董继革 +4 位作者 王小斌 邸保林 孙爽 李硕 刘秀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7期1360-1363,1367,共5页
目的探讨冰红消肿膏联合冲击波对冻结肩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冻结肩提供临床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冻结肩恢复期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冰红消肿膏联合冲击波对冻结肩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冻结肩提供临床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期间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冻结肩恢复期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冲击波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冰红消肿膏治疗。治疗5周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集肌力、疼痛(VAS)、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CMS)、肌骨超声肩胛下肌肌腱(Subscapularis tendon,SubS)、三角肌肌腱(Deltoid tendon,Dt)、冈上肌肌腱(Supraspinatus tendon,SupraS)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32/35)较对照组80.00%(28/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腱厚度SubS、Dt、SupraS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红消肿膏联合冲击波治疗冻结肩,冲击波治疗后,对肩关节粘连松解明显,采用冰红消肿膏消肿、镇痛,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药 穴位 冻结肩 冲击波 运动疗法
下载PDF
冰硝散外敷联合康复指导在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对踝足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国斌 张杰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1期1821-1824,1829,共5页
目的 观察冰硝散外敷联合康复指导在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对踝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康复指导干预,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冰硝散外敷。2组均治疗1... 目的 观察冰硝散外敷联合康复指导在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对踝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康复指导干预,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冰硝散外敷。2组均治疗10周。比较2组术后2、6、1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肿胀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31/4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12周疼痛VAS及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本组术后2周降低(P<0.05),2组术后12周均较本组术后6周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6、12周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术后6个月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术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踝关节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AOFA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冰硝散外敷联合康复指导能减轻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促进踝足功能恢复,疗效较好,安全性佳,在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骨折 外科手术 敷贴疗法 康复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马淑琴 董继革 黄富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5期18-21,共4页
衰老导致的身体各方面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慢性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运动训练是维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有氧运动、阻力运动。在常规的训练方法中,往往需要中等至高等的运动强度才能显现效果,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且伴... 衰老导致的身体各方面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慢性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运动训练是维持健康、延缓衰老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有氧运动、阻力运动。在常规的训练方法中,往往需要中等至高等的运动强度才能显现效果,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且伴有部分基础疾病,常常无法忍受剧烈运动,轻度的运动又无法满足维持健康所需的运动强度,因此在血流限制条件下运动作为一种安全新颖的运动方法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该条件下进行运动训练,即使是低强度的运动强度也可以达到与传统中高等运动强度类似的训练效果,并且较传统训练也更安全,或许是更适合老年运动者的运动方案。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总结该训练方法对老年人各个方面功能和能力的影响,希望日后在临床中能够更高效地为老年群体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老年人 功能
下载PDF
史赛克单边外固定架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彭雪洲 刘莹 +2 位作者 孔得宇 蔡志娟 张婷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研究史赛克单边外固定架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80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史赛克单边外固定架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80例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史赛克单边外固定架,均干预3个月。统计2组患者干预1、2、3个月时骨痂X线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腕关节主动活动度(背伸、掌屈、尺偏、桡偏)。统计干预3个月时2组Gartland-Werley(G/W)评分优良率及干预期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1、2、3个月时骨痂X线评分逐渐提高,且观察组各时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2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活动度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W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史赛克单边外固定架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恢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康复 单边外固定架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站立姿势稳定性和步态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雨生 李晓 +1 位作者 展嘉文 董继革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5-252,共8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站立姿势稳定性和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科选取43例单侧重度膝骨关节炎行TKA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训练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站立姿势稳定性和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科选取43例单侧重度膝骨关节炎行TKA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3)。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6周的康复训练,其中对照组执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执行系统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案。应用DC-G-150-F2足底压力测试与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6周对两组患者睁眼和闭眼站立状态的姿势稳定性与10 m直线行走过程的步态功能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睁眼和闭眼站立状态的患侧足底压力百分比、重心移动轨迹的长度(Length)、包络面积(Area)、侧向偏移(Sway-ML)及纵向偏移距离(Sway-A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步行过程中的摆动时间变异性(swing time variability,STV)、步态不对称指数(gait asymmetry index,GAI)、步长、步幅、步频、步速及患侧支撑相和摆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6周,观察组睁眼站立状态的患侧足底压力百分比、重心移动轨迹的Length、Area、Sway-ML及Sway-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侧足底压力百分比和Sway-A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心移动轨迹的Length、Area及Sway-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闭眼站立状态的患侧足底压力百分比、重心移动轨迹的Length、Area、Sway-ML及Sway-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侧足底压力百分比及Sway-A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心移动轨迹的Length、Area、Sway-ML及Sway-A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行过程中的STV、GAI、患侧支撑相和摆动相、步幅、步宽、步频及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步行过程中的STV、患侧支撑相和摆动相、步幅、步频、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TV、GAI、患侧摆动相、步幅、步宽、步频及步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单侧TKA患者的站立姿势稳定性和步态功能,在其康复方案中应积极纳入,同时应充分应用足底压力测试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开展全面深入的疗效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本体感觉 姿势平衡 步态
原文传递
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于洪侠 孔得宇 +2 位作者 李媛媛 董继革 杨凡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康复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本...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康复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本体感觉训练的52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的50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比较2组患者肢体偏瘫状况、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ROM)]、肢体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肢体偏瘫状况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ROM评分、FMA评分、BBS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频电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肢体偏瘫状况,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频电疗法 本体感觉训练 肢体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