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动物粪便类药物治疗脾胃病机制探讨
1
作者 张凯轩 卿香丽 +3 位作者 王琳 杨洋 苏晓兰 魏玮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动物粪便类药物是由哺乳动物的排泄物加工而成,作为天然的肠道菌群调节剂,是经过实践检验确有疗效的药物,但因该类药物来源的特殊性而导致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和粪菌移植的研究为粪便类药物提供了现代支持,助推了该... 动物粪便类药物是由哺乳动物的排泄物加工而成,作为天然的肠道菌群调节剂,是经过实践检验确有疗效的药物,但因该类药物来源的特殊性而导致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和粪菌移植的研究为粪便类药物提供了现代支持,助推了该类药物的发展。临床上配伍使用粪便类药物可靶向调节肠道微环境,为临床脾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粪便 脾胃病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根据脾脑相关性从脾胃论治情志病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嘉鑫 郭宇 +2 位作者 顾然 王庆国 魏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726-729,共4页
魏玮教授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深受路老"治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之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魏玮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脾在志为思,为情志之本,二者常相互为患。故从脾胃论治情志病,具有调节... 魏玮教授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深受路老"治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之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的影响。魏玮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脾在志为思,为情志之本,二者常相互为患。故从脾胃论治情志病,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防止病情演变的作用。从脾脑相关理论出发,探讨脾胃与情志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身心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情志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病-体-证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良登 魏玮 +3 位作者 孙晓红 宋熠林 冯兴中 姜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3期5296-5302,共7页
目的:调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医病-体-证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针灸科、骨科等住院患者,对NAFLD患者中医病症、体质、证候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调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医病-体-证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针灸科、骨科等住院患者,对NAFLD患者中医病症、体质、证候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共有98例NAFLD患者的调查结果进入统计分析,总体而言,大部分NAFLD患者肝功、血脂、生化、血常规等中医微观病证信息大致未见显著异常;体质为痰湿质占34.7%,湿热质占16.3%,血瘀质占16.3%,气郁质占10.2%,阳虚质占6.1%,平和质占6.1%,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各占3.1%;辨证属于痰湿内阻证占31.6%,湿热蕴结证占23.5%,痰瘀互结证占20.4%,湿浊内停证占13.3%,肝郁气滞证占8.2%,肝郁脾虚证占3.1%.结论:NAFLD以湿、热、痰、瘀四大证素为主,具体表现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三种体质及其兼夹体质以及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湿浊内停证四类证型,尚无特异性指标针对NAFLD患者进行充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体-证 中医论治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根据“心胃相关”理论从心论治脾胃病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嘉鑫 郭宇 +2 位作者 顾然 王庆国 魏玮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64-1467,共4页
通过心胃在位置、经脉、功能等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与联系,阐述心胃相关理论。结合名师从心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即从泻心、养心、宁心、化瘀等方面论治脾胃病,进而探讨心与脾胃病的内在关系,探索从心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为... 通过心胃在位置、经脉、功能等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与联系,阐述心胃相关理论。结合名师从心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即从泻心、养心、宁心、化瘀等方面论治脾胃病,进而探讨心与脾胃病的内在关系,探索从心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为临床从心论治脾胃病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胃相关 脾胃病 胃病治心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特色与优势 被引量:33
5
作者 苏晓兰 国嵩 +1 位作者 张涛 魏玮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患病率逐渐增高,但仍存在诊疗体系复杂、药物治疗局限、缺乏长期管理等问题。中医药在维持缓解和预防复发方面优势凸...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患病率逐渐增高,但仍存在诊疗体系复杂、药物治疗局限、缺乏长期管理等问题。中医药在维持缓解和预防复发方面优势凸显。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多维度诊疗模式、中医复方与单方和内外治结合的确切疗效、改善体质、防止复发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IBD的特色与优势进行评述,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IBD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中医药 诊治现状 特色 优势
原文传递
桂枝汤调升降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嘉鑫 顾然 +1 位作者 王庆国 魏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897-900,共4页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有"群方之祖"美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临床疗效确切,备受后世医家推崇。以新的视角,从整体观念出发,以气机升降出入理论为切入点,阐述桂枝汤治疗脾胃病的机制,提出调升降治脾胃病的新观点。对充实...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有"群方之祖"美誉,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临床疗效确切,备受后世医家推崇。以新的视角,从整体观念出发,以气机升降出入理论为切入点,阐述桂枝汤治疗脾胃病的机制,提出调升降治脾胃病的新观点。对充实脾胃理论、拓宽胃肠疾病的诊疗思路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升降出入 脾胃病
下载PDF
魏玮教授调理脾胃论治疾病核心要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欣 魏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1352-1354,共3页
魏玮教授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总结出疾病论治的三大核心要素:"能量、动态、平衡"。中医药论治疾病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无论是论治脾胃病还是其他疾病,都要以恢复人体内的能量和... 魏玮教授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总结出疾病论治的三大核心要素:"能量、动态、平衡"。中医药论治疾病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无论是论治脾胃病还是其他疾病,都要以恢复人体内的能量和动态作为基础和核心,并以达到平衡为最终的目的,即恢复人体正常有序的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学术经验 核心要素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势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玮 罗晓颖 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组脑肠互动异常的消化系统疾病,由生理、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该类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疾病所致身心负担沉重,疗效欠佳,中医辨证论治颇有疗效,但评价方...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组脑肠互动异常的消化系统疾病,由生理、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该类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疾病所致身心负担沉重,疗效欠佳,中医辨证论治颇有疗效,但评价方法欠规范,循证证据级别普遍偏低,机制未清楚阐明,临床上难以推广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可同时改善FGIDs患者心身症状,研究证实其机制为同时作用于脑、肠轴,故归纳创新提出“脑肠同调”的治则,规范了中医药治疗FGIDs治则治法,有助于中医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对胃肠微生物组的广泛关注促使FGIDs机制研究更加深入,由神经、内分泌、免疫信号等连接的“脑-肠-微生态”轴已然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肠道菌群、免疫调节等中医药作用的潜在靶点,应用新理念、新技术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脑-肠-微生态”轴关键环节在中医药疗效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将成为中医药在FGIDs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中医药疗法 脑肠同调 脑-肠-微生态
原文传递
中医“促动力药物”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毛心勇 郭宇 +3 位作者 国嵩 张涛 刘倩 魏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期193-196,共4页
功能性胃肠病(FGIDs)又称为肠-脑互动异常,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胀和功能性便秘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代表。胃肠动力紊乱是这类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例如诊... 功能性胃肠病(FGIDs)又称为肠-脑互动异常,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胀和功能性便秘为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代表。胃肠动力紊乱是这类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例如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中25%~35%表现为胃排空延迟,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传输减慢,功能性便秘的患者普遍存在结肠区域的传输延缓。现代医学对胃肠动力障碍的机制研究较为深入,但在治疗药物方面有明显不足,促动力西药的副作用明显,长期服用存在可能的心血管、神经系统或消化系统的不良影响,疗效欠佳,故临床应用范围有限。而中医对FGIDs胃肠动力障碍的认识主要有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肝郁气滞等方面,相应的中药对改善消化道传输异常具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高,已经有较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总结,分别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对FGIDs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促动力药物 功能性胃肠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桂枝汤类方在脾胃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爱丽 苏晓兰 +4 位作者 郭宇 杨洋 张旖晴 史海霞 魏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34-36,共3页
介绍桂枝汤及其类方在脾胃疾病中的应用指征。认为其可补益中焦,临床运用应熟练掌握"人—症—方—药"的诊疗思路,经方选择与药味加减须有确定的指征。并举典型医案2则。
关键词 胃溃疡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疾病 桂枝汤 桂枝汤类方 方证
原文传递
浅谈中医音乐疗法在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中的价值与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熠林 苏晓兰 +3 位作者 郭宇 李依洁 李建松 魏玮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802-804,共3页
中医音乐治疗作为心理疗法和传统医学治疗体系中的一部分,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和自然观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特色,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独特的实践方法,尤在调节情志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集中体现了"医以疗心"... 中医音乐治疗作为心理疗法和传统医学治疗体系中的一部分,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和自然观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特色,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独特的实践方法,尤在调节情志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集中体现了"医以疗心"的治病思想。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疾病,心理、精神等外界因素均可影响胃肠运动和感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运用中医音乐疗法辨证施治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消极情绪,改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其在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音乐疗法 五音 功能性胃肠病 精神心理
下载PDF
浅谈魏玮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经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博宇 苏晓兰 +3 位作者 郭宇 朱佳杰 张嘉鑫 赵鹏程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050-1051,共2页
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在治疗脾胃病的用药上学验俱丰,治疗用药注重调理肝气,调肝擅用花类药;讲究有是证用是药,随证用药轻灵灵活又不拘泥于常量;重视"能量、动态、平衡"的中医生命观;重视运用多维度心身诊疗模式治疗脾胃病... 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在治疗脾胃病的用药上学验俱丰,治疗用药注重调理肝气,调肝擅用花类药;讲究有是证用是药,随证用药轻灵灵活又不拘泥于常量;重视"能量、动态、平衡"的中医生命观;重视运用多维度心身诊疗模式治疗脾胃病。用药、诊治看似平淡,其中却别有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临床经验 用药轻灵
下载PDF
魏玮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浅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熠林 苏晓兰 +1 位作者 郭宇 李依洁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69-471,共3页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具有组成结构简单、配伍取效特点明确的优势,有着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继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疾病论治方面&...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具有组成结构简单、配伍取效特点明确的优势,有着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继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疾病论治方面"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学验颇丰,治病用药以培固脾胃阴阳正气为基础,着眼整体,注重调畅气机,顾全润燥,气血并调等,擅用经方化裁,遣方讲求配伍严谨、精简有道、尊古而不泥古,其常用药对体现着其学术思想和用药原则,具有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玮 药对 脾胃病 经验
下载PDF
低FODMAP饮食和消化病的中医食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博宇 金虹 +3 位作者 潘雨烟 罗梦雪 方霜霜 魏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32-34,共3页
FODMAP饮食是指可酵解的寡糖、单糖、双糖和多元醇饮食,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快速的可发酵性和很差的吸收性,导致肠道气体产生增加和肠管扩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减少FODMAP饮食可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本文着重探讨低FODMAP饮食... FODMAP饮食是指可酵解的寡糖、单糖、双糖和多元醇饮食,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快速的可发酵性和很差的吸收性,导致肠道气体产生增加和肠管扩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减少FODMAP饮食可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本文着重探讨低FODMAP饮食和中医食疗的联系,中医体质在FODMAP饮食引起消化道症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可通过中医饮食的预防和调理,最终使个体逐步摆脱对低FODMAP饮食的禁忌,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FODMAP饮食 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 食疗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并见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玉容 陈格格 魏玮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现代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呼吸道疾病存在密切联系,GERD会通过微吸入、喉咽反流和神经反射等机制加重或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会通过影响膈膜运动、产生胸腔负压及食管-支气管神经串扰等加重或造成反流的发生。这种... 现代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呼吸道疾病存在密切联系,GERD会通过微吸入、喉咽反流和神经反射等机制加重或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会通过影响膈膜运动、产生胸腔负压及食管-支气管神经串扰等加重或造成反流的发生。这种胃食管反流与呼吸系统的联系符合中医“肺”“胃”脏腑间相互关联的理论基础,二者共病以气机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存在虚、热、痰等不同的证候要素。中医治疗时,以调节气机、调和肺胃为基本治法,日常可调息以达养生调护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 发病机制 调息
原文传递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治疗胃肠疾病伴失眠经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梦茜 张涛 +5 位作者 张格知 王琳 卿香丽 龚卓之 魏玮 苏晓兰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胃肠疾病致失眠的中医理论基础。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失眠症状。魏玮教授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认为胃肠疾病伴失眠的病机为气血不化...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胃肠疾病致失眠的中医理论基础。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常伴有失眠症状。魏玮教授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认为胃肠疾病伴失眠的病机为气血不化、营卫失和;胃肠不和、神明不安;肝胃不和、上扰心神;升降失常、阴阳失交。提出从补气血以助睡眠、调营卫以促安寐、和胃肠以安神明、和肝胃以安心神、调升降以复阴阳5个方面调和胃肠、调节睡眠,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 胃肠疾病 魏玮
原文传递
魏玮教授基于“湿热致病”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17
作者 王琳 卿香丽 +4 位作者 张涛 张格知 姚梦茜 苏晓兰 魏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1737-1740,1775,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无湿不成泻”“泻痢皆本于脾”的前人经验,结合“湿邪致病”理论,魏玮教授认为UC的病机涉及内湿和外湿,内外湿邪合而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无湿不成泻”“泻痢皆本于脾”的前人经验,结合“湿邪致病”理论,魏玮教授认为UC的病机涉及内湿和外湿,内外湿邪合而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湿久化热,湿、热久羁肠腑不去,损伤肠膜脉络。因此,“湿热致病”是UC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关键环节。在对UC认识过程中,“湿热”不论是在UC的发病还是治疗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临证中魏玮教授以清热化湿为基本治则,辅以健脾祛湿,而健脾又细分为健脾消食、疏肝健脾、温肾暖脾,灵活选用,效如桴鼓,将其总结如下,以期为中医治疗UC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致病 病因病机 清热化湿
下载PDF
从“胃不和则卧不安”认识胃食管反流病伴失眠
18
作者 姚梦茜 吕咪 +4 位作者 张涛 王倩影 钟卓泰 魏玮 苏晓兰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6,共6页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胃肠疾病影响睡眠的总体病机概括,亦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伴失眠症状发生的中医理论依据,其内涵与胃食管反流病致失眠的西医学机制亦高度契合。本文通过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重新认识GERD及其相关失眠的发...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胃肠疾病影响睡眠的总体病机概括,亦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伴失眠症状发生的中医理论依据,其内涵与胃食管反流病致失眠的西医学机制亦高度契合。本文通过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解,重新认识GERD及其相关失眠的发生机制,即脾胃失常的“胃不和”状态可发生GERD,GERD又可通过多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睡眠。根据其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在治疗此类GERD伴失眠时,当以调和脾胃为根本,包括补益脾胃使机体正气充足,能量有源,运行有序;消除壅滞胃腑之实邪,使邪散神自不扰;同时需配合疏肝和胃及心理疏导之法,使患者心情舒畅胃和卧安。当GERD致患者夜间喘息、咳嗽等不能平卧间接影响睡眠时,需顺肺降逆,和胃化痰,标本兼顾方能使人夜能安卧。此外,临床实际中仍需根据失眠症状灵活运用安神类药物,从多维度综合治疗,方能显出最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不和 卧不安 胃食管反流病 失眠 临床诊治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张旖晴 杨洋 +3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孙晓红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温肾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及胃肠激素[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IB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IB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HT、VIP、SP、SS、CC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VIP、SP、C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应用于IBS-D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温肾健脾法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胃肠激素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急性胃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王帅 王亮 +8 位作者 秦鑫鹏 韩凌 包永睿 李天娇 王萍 杨洋 张涛 魏玮 孟宪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气滞胃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采用70%乙醇诱导大鼠急性胃炎模型,给药治疗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SOD、TGF-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INOS、HIF-1α、IF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气滞胃痛颗粒组大鼠治疗后,急性胃炎大鼠胃出血斑点较模型组有了较大改善,胃部褶皱逐渐恢复,色泽更为光亮。胃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主细胞数量略有缺失,组织间隙分布有少量血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整体结构比较完整。大鼠血清中TNF-α和TGF-β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SOD的含量则明显上升(P<0.05)。胃组织INOS、HIF-1α、IFNG(IFN-γ)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对大鼠急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HIF-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急性胃炎 HIF-1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