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陶永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估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视网膜敏感度及固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10在我院确诊为DME的患者40例40眼,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20例20眼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消肿方治疗3mo,对照组患者20例20... 目的:初步评估消肿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对视网膜敏感度及固视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10在我院确诊为DME的患者40例40眼,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20例20眼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消肿方治疗3mo,对照组患者20例20眼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安慰剂治疗3mo。观察两组患者BCVA(ETDRS视力表检查)、CRT(OCT检查)情况,并采用MAIA微视野计检测视网膜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P1、P2)。结果:治疗3mo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BCVA分别较基线提高4(-1,11.5)、0(-4,0.75)字母(P<0.05),CRT分别较治疗前下降123.5±42.61、18.1±12.84μm(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网膜敏感度均轻度增加,但两组间无差异,且对照组治疗后视网膜敏感度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2mo时视网膜敏感度(20.11±4.98dB)最高。治疗后两组患者P1、P2值均显著增加,且治疗2mo时治疗组P1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P2变化值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提高DME患者固视稳定性,联合消肿方治疗有助于维持固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消肿方 微视野 固视稳定性
下载PDF
微视野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其诊断、随访需要适当的视功能检查,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的安全性需要精确地评估。视网膜成像技术的进步使当前眼科诊断产生巨大革新,使医师可以发现早期视网膜改变,并记录治疗效果。然而,将视功能的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影响视功能,其诊断、随访需要适当的视功能检查,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的安全性需要精确地评估。视网膜成像技术的进步使当前眼科诊断产生巨大革新,使医师可以发现早期视网膜改变,并记录治疗效果。然而,将视功能的主观改变与临床变化相联系仍充满挑战。微视野计使获得眼底相关量化的视网膜敏感度成为可能,正在改变着当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的研究。本文对微视野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评估、早期诊断、治疗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功能 微视野计
下载PDF
生蒲黄汤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11期1031-1033,共3页
接传红教授认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出血,是由于阴虚火热上扰迫血妄行所致,宜采用凉血止血散瘀法。故将生蒲黄汤加减应用于PDR玻璃体切除围手术期,并且强调辨病(中西医)-辨证(全身)-辨症(眼部)相结合,以"... 接传红教授认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出血,是由于阴虚火热上扰迫血妄行所致,宜采用凉血止血散瘀法。故将生蒲黄汤加减应用于PDR玻璃体切除围手术期,并且强调辨病(中西医)-辨证(全身)-辨症(眼部)相结合,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玻璃体切除围手术期使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散血的生蒲黄汤加减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蒲黄汤 玻璃体切除术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基因TNFAIP6的鉴定及验证
4
作者 雷蕾 吕玉欣 +1 位作者 张晶 陈陵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2,共9页
目的鉴定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并验证其对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个独立的滑膜组织微阵列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1919... 目的鉴定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并验证其对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个独立的滑膜组织微阵列转录组测序数据集(GSE1919、GSE55235、GSE55457、GSE77298)和1个滑膜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集(GSE192504),利用差异基因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特征基因。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 alpha induced protein 6,TNFAIP6)在人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系MH7A体外模拟炎症环境下的表达水平。MH7A转染si-TNFAIP6进行基因沉默,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TNFAIP6对MH7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联合差异基因分析、WGCNA和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确定了1个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基因(TNFAIP6)。RT-qPCR和Western blot显示,与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处理比较,10 ng/mL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上调MH7A细胞TNFAIP6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CCK-8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在MH7A细胞敲低TNFAIP6的表达后,敲低组(si-TNFAIP6)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相较于对照组(FAM-si-NC)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TNFAIP6在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促进其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可能是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异常活化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干眼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玮琼 吴正正 +2 位作者 接传红 李军 严京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索糖尿病性干眼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方法糖尿病性干眼、糖尿病无干眼、非糖尿病性干眼、正常人各20人(40只眼),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测定客... 目的探索糖尿病性干眼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方法糖尿病性干眼、糖尿病无干眼、非糖尿病性干眼、正常人各20人(40只眼),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测定客观散射指数(OSI),分析糖尿病性干眼患者OSI与血清IL-1β及TNF-α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性干眼者的血清IL-1β、TNF-α及OSI分别为(69.63±12.02)pg/ml,(57.67±11.98)pg/ml,1.53±0.35;糖尿病无干眼者为(53.45±9.21)pg/ml,(52.20±6.39)pg/ml,0.93±0.30;非糖尿病性干眼为(58.41±7.77)pg/ml,(53.98±7.20)pg/ml,1.12±0.22;正常人为(48.69±7.49)pg/ml,(44.94±3.9)pg/ml,0.64±0.18。正常人的血清IL-1β、TNF-α以及OSI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糖尿病性干眼者的OSI值与血清IL-1β呈正相关(r=0.771,R^2=0.594,P<0.001),与血清TNF-α亦呈正相关(r=0.762,R2=0.581,P<0.001),得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OSI=0.541+0.032×IL-1β(F=70.330,P<0.001);OSI=-1.994+0.083×TNF-α(F=23.878,P=0.001)。正常人组的血清IL-1β、TNF-α浓度与OSI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体内持续微炎症状态在糖尿病性干眼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干眼 白介素-1β(IL-1β)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下载PDF
微视野计下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孟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7-600,共4页
黄斑疾病随着中心暗点发展,可引起中心视力丧失、阅读速度及固视稳定性下降。目前,退行性黄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无令人满意的效果,多项研究证实生物反馈治疗对视觉康复的有效性。微视野计利用黄斑疾病患者对中心暗点的大脑皮质可塑性... 黄斑疾病随着中心暗点发展,可引起中心视力丧失、阅读速度及固视稳定性下降。目前,退行性黄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无令人满意的效果,多项研究证实生物反馈治疗对视觉康复的有效性。微视野计利用黄斑疾病患者对中心暗点的大脑皮质可塑性和神经感觉适应可提高视功能,并为更新、更易管理的视觉辅助治疗奠定基础。本文从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中心暗点的研究、视觉皮质可塑性、微视野计下低视力康复训练机制及临床研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康复 黄斑疾病 微视野 生物反馈 优选视网膜注视点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早期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经23G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早期术后玻璃体积血(PV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69 例(69...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经23G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早期术后玻璃体积血(PVH)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PDR患者69 例(69 眼),根据有无术后早期PVH将其分为早期PVH组(19 例)和无早期PVH组(50 例),分析人口学资料、全身疾病及眼部情况。采用t检验或χ2 检验比较2 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早期PVH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早期PVH的发生率为28%,该组平均年龄(49.6 ± 8.7)岁;无早期PVH组平均年龄(57.3 ± 10.0)岁,早期PVH组年龄较小(t=-2.969,P=0.040),而其他全身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PVH组和无早期PVH组眼部因素中晶状体状态(χ2=3.933,P=0.047),术前是否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χ2=4.784,P=0.029),眼底是否有纤维血管膜增殖(χ2=8.180,P=0.004),术中是否发生视盘新生血管出血(χ2=11.147,P=0.001)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眼部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盘新生血管出血、纤维血管膜增殖OR值分别为6.249(P=0.012)、4.833(P=0.028)。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PVH主要发生在眼底病变严重的PDR患者,视盘新生血管出血和纤维血管膜增殖会增加术后早期PV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G玻璃体切割术 术后玻璃体积血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切术后视力不佳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伟 接传红 陶永健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8期592-595,共4页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病情平稳但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9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病情平稳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视力恢复情况病例分为视力改善组和无改善组。术后随访6—12个月,...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病情平稳但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9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病情平稳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视力恢复情况病例分为视力改善组和无改善组。术后随访6—12个月,分析影响视力恢复及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视力无改善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21±1.57)%明显高于视力改善组(7.11±1.1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视力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术后黄斑水肿与肌酐水平有关。结论血糖水平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恢复不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 增生性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玮琼 吴正正 +1 位作者 接传红 李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9-704,共6页
目的运用中药熏蒸法和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探讨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门诊糖尿病性干眼患者84例(1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84眼)。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滴眼... 目的运用中药熏蒸法和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探讨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门诊糖尿病性干眼患者84例(1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84眼)。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组予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1个月后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睑板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56眼,有效20眼,无效8眼,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20眼,有效36眼,无效28眼,有效率66.7%,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BUT、SIT及睑板腺功能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干眼 中药熏蒸 睑板腺按摩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