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评《脊柱外科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彦东 韩斌 金添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I0002-I0002,共1页
《脊柱外科新进展》由叶启彬、匡正达、陈扬、吴占勇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11468。本书囊括了国内外骨科临床上的骨科疾病诊疗技术、护理方法,重点对脊柱部位疾病类型、病理性原理、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阐... 《脊柱外科新进展》由叶启彬、匡正达、陈扬、吴占勇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11468。本书囊括了国内外骨科临床上的骨科疾病诊疗技术、护理方法,重点对脊柱部位疾病类型、病理性原理、手术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其中,重点提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均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主要实施方法,从治疗效果上来讲,2种治疗方法各具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何扬长避短,是骨科临床医生探讨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着《脊柱外科新进展》中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章节内容进行研读,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提出二者应用建议,从而促进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合理运用,形成一些医学研究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柱外科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骨科疾病 骨科临床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章节内容
下载PDF
多面观脊柱:或直或弯均有道
2
作者 孙建峰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从正面或背面看,正常人体在站立位或坐位时,脊柱从上至下为一条直线,并且躯干、肢体两侧对称。从侧面看,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即颈椎和腰椎前凸、胸椎和骶椎后凸。这四个生理弯曲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直立活动,保护胸腹部脏器,缓冲外力对... 从正面或背面看,正常人体在站立位或坐位时,脊柱从上至下为一条直线,并且躯干、肢体两侧对称。从侧面看,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即颈椎和腰椎前凸、胸椎和骶椎后凸。这四个生理弯曲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直立活动,保护胸腹部脏器,缓冲外力对脑部的震动而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弯曲 腹部脏器 站立位 腰椎前凸 脊柱 两侧对称 正常人体 骶椎
下载PDF
经筋刀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海军 高春雨 +4 位作者 顾树明 于杰 朱立国 张威 杨克新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刀疗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收治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以下腰痛为第一主诉的中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 目的观察经筋刀疗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收治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以下腰痛为第一主诉的中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接受腰背部经筋刀松解治疗,对照组接受腰椎牵引、中频理疗等治疗,观察组每周治疗1次,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每周治疗3次,14天为1个疗程,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积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VAS评分、JOA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有效率为65.1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筋刀松解治疗下腰痛疗效肯定,随访期内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筋刀松解 经筋刀 下腰痛
下载PDF
跖骨远端截骨加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京峰 申杨勇 +1 位作者 崇辉 孙建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治疗的[足母]外翻16例(25足),采用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6... 目的评价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治疗的[足母]外翻16例(25足),采用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16例(25足),优24足,良1足;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均未发生跖骨截骨处骨不愈合、局部感染及第1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等情况。治疗后患足穿鞋痛、第一跖趾关节痛与前足走路痛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5足[足母]外翻角及第1、2跖骨夹角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性跖骨远端截骨与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足母]外翻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较小,跖骨头成形充分,由于使用了可吸收螺钉,术后无需外固定,且不需要二次取出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外翻 可吸收螺钉 软组织松解 跖骨远端截骨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无神经症状Ⅲ期Kummell病预后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京峰 孙建峰 崇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5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 对比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伤椎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术两者治疗方案对无神经症状Ⅲ期Kummell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的50例神经症状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案不同... 目的 对比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伤椎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术两者治疗方案对无神经症状Ⅲ期Kummell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的50例神经症状Ⅲ期Kümmell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其中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8例,计为A组;采用伤椎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术22例,计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 d、1年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伤椎与邻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 B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1年,B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1年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所丢失,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1年,两组Cobb角均降低,且B组Cobb角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A组Cobb角均比术后1 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虽有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B组出现2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均未出现再骨折和邻椎骨折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伤椎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Ⅲ期Kümmell病均可有效缓解患者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脊柱功能,且并发症均较少;但相对于前者,后者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Kummell病 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后路融合固定 无神经症状 预后
下载PDF
5步防治颈椎病
6
作者 肖京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0期51-51,共1页
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同时,汽车、电脑等逐渐家庭化,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调查表明,50岁以下的人群有25%患过或正在患颈椎病。颈椎病的防治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那么,哪些人群容易患颈椎病呢?
关键词 颈椎病 防治 生活节奏 家庭化 发病率 调查表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肖亚杰(综述) 刘士臣(校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目前,经皮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PELD)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既往关注技术的改革创新、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1,2],手术并发症关注较少[3]。随着内镜技术... 目前,经皮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PELD)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既往关注技术的改革创新、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1,2],手术并发症关注较少[3]。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治疗适应证的扩大,其并发症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总结PELD常见的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皮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外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杨勇 白子兴 +4 位作者 陈京峰 崇辉 李治斌 吴长喜 孙建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术治疗(足母)外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行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7例(62足)(足母)外翻病例资料。随访6~24个月,通过美国足踝...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术治疗(足母)外翻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行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7例(62足)(足母)外翻病例资料。随访6~24个月,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d评分系统(Maryland Foot Score, MFS)评分,评价拇外翻术后畸形纠正情况、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足母)外翻角(HVA)10.6°~20.2°(15.1°±5.3°)较术前25.2°~40.5°(34.5°±5.4°)明显减小,(足母)外翻畸形明显矫正;第一、二跖骨间夹角(IMA)6.8°~10.1°(6.2°±2.7°)较术前11.3°~15.3°(12.8°±3.3°)恢复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满意。未出现截骨端不愈合、畸形复发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结合可吸收钉内固定术治疗(足母)外翻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可有效维持术后矫正状态、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畸形 截骨术 可吸收钉
原文传递
保健篇--怎样保护膝关节
9
作者 周建伟 申杨勇 《保健与生活》 2014年第9期5-5,共1页
膝关节的任务繁重,营养又相对较差,所以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劳损和运动伤发病率都排在首位。那么,如何保护膝关节呢?
关键词 膝关节 保护 保健 发病率 运动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