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中小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主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玮 董靓 王喆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2期302-305,共4页
主题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灵魂,总结了国外中小学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群落、学校花园、可持续性、文化与艺术表现、阐释性等5个主题。结合实例分析了国外中小学运用景观艺术和技术的各种方法,因地制宜地使主题的意义得以生动地实现。对我国... 主题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灵魂,总结了国外中小学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群落、学校花园、可持续性、文化与艺术表现、阐释性等5个主题。结合实例分析了国外中小学运用景观艺术和技术的各种方法,因地制宜地使主题的意义得以生动地实现。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的寻找、合适方式的表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中小学 校园景观 主题
下载PDF
中小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晶 《交通企业管理》 2012年第6期59-61,共3页
城市化发展与机动化发展关系密切,二者是决定城市停车设施需求和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凸现,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城市公共停车问题展开研究。停车设施是车辆出行的起点和... 城市化发展与机动化发展关系密切,二者是决定城市停车设施需求和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凸现,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小城市公共停车问题展开研究。停车设施是车辆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综合交通规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对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布局、调节道路交通组织、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设施 布局规划 建议 中小城市
下载PDF
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钟学燕 王贵平 余小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3,共6页
以引导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结合川南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在分析城市群铁路客货运输分布特征及主要客货运走廊基础上,基于"环+放射"铁路网总体架构,按照分层布局思路,从区际骨干... 以引导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结合川南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在分析城市群铁路客货运输分布特征及主要客货运走廊基础上,基于"环+放射"铁路网总体架构,按照分层布局思路,从区际骨干网布局、对接周边次级城市群铁路网布局、城市群内部铁路网布局及川南城市群联络线(专支线)布局4个层次,对川南城市群铁路网进行总体布局,提出构建川南城市群"三主一辅三过境七联(支)线"的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城市群 铁路网规划 分层布局 方案
下载PDF
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喆 王玮 《小城镇建设》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随着近年来西南山地小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功能全面增强,城市交通面临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矛盾。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山地小城镇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了其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布局结构,地形地貌影响下... 随着近年来西南山地小城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功能全面增强,城市交通面临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加快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矛盾。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山地小城镇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了其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布局结构,地形地貌影响下的区域交通发展限制条件,以及忠县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基于公共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公交线网型式选择和层次划分、公交线网规划、公交站场规划和出租车规划。以期对类似其他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山地 小城镇 忠县 公共交通规划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整体网络的市域铁路线路规划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凯宇 姚顺雨 +2 位作者 刘澜 周天星 宋元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2,109,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域铁路发展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制定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影响因素及结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综合线路选择模型与线网规划模型的特点,建立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域铁路发展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制定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影响因素及结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综合线路选择模型与线网规划模型的特点,建立市域铁路线路规划两阶段联合模型,先通过基于自身建设目标的线路规划模型中所得到较优备选线路集合,再联合基于轨道交通整体网络的线路比选模型的二次筛选,得出一个综合优化的市域铁路线路选择方案。以成德市域铁路线路规划为例,验证线路规划结果,为市域铁路线路规划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重要度 线路重要度 复杂网络 比选模型 市域铁路
下载PDF
大城市新型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原则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施路 何汉 +1 位作者 崔文静 刘福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0年第10期1-6,共6页
新型有轨电车线网建设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其近期建设方案的选择不仅对线网建设的可操作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运营效益。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城市已运营的新型有轨电车实际案例,... 新型有轨电车线网建设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其近期建设方案的选择不仅对线网建设的可操作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运营效益。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城市已运营的新型有轨电车实际案例,得出国内大城市在新型有轨电车建设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影响其近期建设规划的各种因素,最终提出城市发展战略优先、需求保障优先、复合功能线路优先、轨道交通接驳优先、可实施性优先、经济性优先、各区平衡七大近期建设规划原则,以期为国内同类城市的新型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有轨电车 近期建设 规划原则 大城市
下载PDF
铁路货场物流中心化改造的规划要点及方案研究——以贵阳改貌北货场改造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焱 《交通企业管理》 2012年第7期67-6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铁路货场由于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设备落后、经营方式滞后等原因,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发展的需求,亟需向现代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铁路货场由于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设备落后、经营方式滞后等原因,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发展的需求,亟需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近年来,很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对我国铁路货场物流中心化的必要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场 物流中心 规划方案 贵阳改貌北货场
下载PDF
铁路客站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万鑫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城市客运交通由多种交通方式构成,城市居民的出行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组合的过程,因此建设铁路车站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组织交通方式换乘,使乘客在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从而提高换乘的效率、减少... 城市客运交通由多种交通方式构成,城市居民的出行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组合的过程,因此建设铁路车站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组织交通方式换乘,使乘客在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内,从而提高换乘的效率、减少换乘的时间损耗。因此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铁路车站客运枢纽的布局、设计等一体化整合,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解决出行换乘问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综合交通规划
下载PDF
感性设计中基于设计师视角的感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玮 王喆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3-47,共5页
目的深化感性设计中的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感性设计中设计师感性形成、设计产品创造及用户感知的联系,通过对概念性公共通勤小型车辆外观设计过程的解读,基于设计师视角的感性分析及设计原理得以揭示。结论感性设计需要从设计师的视角分... 目的深化感性设计中的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感性设计中设计师感性形成、设计产品创造及用户感知的联系,通过对概念性公共通勤小型车辆外观设计过程的解读,基于设计师视角的感性分析及设计原理得以揭示。结论感性设计需要从设计师的视角分析感性,因为设计师感性的形成以及设计产品的创造都会影响用户的感性感知,而其中的启发刺激对于感性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感性工学 感性设计 设计师 启发刺激
下载PDF
物流中心服务范围界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路 崔异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3,共5页
物流中心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条件,确定其主要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建立物流中心吸引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物流中心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考虑周边同类物流节点的竞争能力,利用引力模型计算确定该物流中心的优势吸... 物流中心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条件,确定其主要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建立物流中心吸引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物流中心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考虑周边同类物流节点的竞争能力,利用引力模型计算确定该物流中心的优势吸引范围。以眉山青龙物流中心为例,通过界定该物流中心的重点服务范围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中心 服务对象 吸引力指标体系 引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的园博园中地方展园景观设计分析——以自贡展园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玮 周华溢 王喆 《设计》 2017年第4期134-136,共3页
虽然园博会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不过二十年时间。以园博会为契机,地方展园成为了各城市的设计对象,它们是地区营销的工具,也使参展城市在竞争中展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从历史叙述到现实关照,对园博园及地方展园的建设背景进... 虽然园博会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不过二十年时间。以园博会为契机,地方展园成为了各城市的设计对象,它们是地区营销的工具,也使参展城市在竞争中展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从历史叙述到现实关照,对园博园及地方展园的建设背景进行了梳理。在明确园博园中地方展园景观设计内容和要求的前提下,以自贡展园为例,基于景观符号学从景观符号提取、景观叙事拆解与重组、景观符号句法、景观符号诠释及景观符号编译强化等五个方面,对其景观设计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博园 地方展园 自贡 符号学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城市中小学校园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以绵竹市大西街小学校园场地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玮 董靓 王喆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通过对城市中小学校园场地的实地走访及调查问卷分析,建立了校园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其指标权重,通过适宜性等级划分,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校园场地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最后以绵竹市大西街小学为例,进... 通过对城市中小学校园场地的实地走访及调查问卷分析,建立了校园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其指标权重,通过适宜性等级划分,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校园场地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最后以绵竹市大西街小学为例,进行了该校园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小学 校园场地 适宜性 集对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内江市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爽阳 蔡艳锋 刘福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79,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性、线路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和线网服务的有效性,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及城市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内江城市形态模式选择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区域对外依靠干线铁路及城际铁路,区域范围形成环状放射式的线网形态,引导城市由单中心集中式向多中心分散式的空间形态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形态 城市空间形态
下载PDF
区域轨道交通综合客运枢纽运能瓶颈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锋 余潇 +2 位作者 户佐安 周天星 罗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6期1017-1021,共5页
基于铁路列车到发数据,给出枢纽内铁路运输的旅客到达能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及出租车的疏散能力计算结果,得到运能匹配度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而通过分析全日多种交通方式各时段的匹配度取值结果,识别枢纽多种交通... 基于铁路列车到发数据,给出枢纽内铁路运输的旅客到达能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及出租车的疏散能力计算结果,得到运能匹配度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而通过分析全日多种交通方式各时段的匹配度取值结果,识别枢纽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能瓶颈现象.选取成都东站为例进行验证分析,根据铁路旅客到达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成都东站全日旅客到达人数为149668.7人·次/d,其中19:00—20:00时段到达旅客13021.1人·次/h为全日最高到达时段,为运能匹配度计算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匹配度计算结果显示,成都东站在春运期间早高峰08:00—09:00时段,以及晚高峰19:00—22:00时段部分交通方式匹配度取值程度达到瓶颈标准(≥0.90),尤其是晚高峰时段,成都东站地铁2号线东向匹配度取值为1.10、地铁7号线内环为0.94、地铁7号线外环为1.10、出租车为1.09,已呈现不同程度的运能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轨道交通 综合客运枢纽 运能匹配 瓶颈识别
下载PDF
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元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6,31,共4页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组织特点和城际列车的技术作业要求,在分析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城际铁路中间站不设置到发线的条件,以及不同车站分布和列车间隔条件下,开行大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合理匹配关系。在...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组织特点和城际列车的技术作业要求,在分析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城际铁路中间站不设置到发线的条件,以及不同车站分布和列车间隔条件下,开行大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合理匹配关系。在一定车站分布条件下,根据线路系统设计能力或需要能力,计算得到中间站的合理到发线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中间站 到发线
下载PDF
成灌市域铁路对城市圈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劳亚龙 刘澜 +3 位作者 卢维科 毛剑楠 周天星 宋元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9,共7页
由于国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圈的空间协调发展及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城镇可达性越来越重要。基于交通设施和区域位置的计算方法,采用空间可达性指标对栅格化的市域铁路服务区域的可达性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利用时间差值来表征市域铁路对... 由于国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圈的空间协调发展及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城镇可达性越来越重要。基于交通设施和区域位置的计算方法,采用空间可达性指标对栅格化的市域铁路服务区域的可达性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利用时间差值来表征市域铁路对城镇间区域内可达性的影响。以成灌铁路为例,通过提取成都和都江堰路网信息,以两地各处间联系的最短时间为基本元素,构成成灌铁路开通前后两地可达性矩阵。计算结果表明:成灌铁路对成都和都江堰两地可达性较弱的区域影响较大,成灌铁路站点位置对两地可达性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分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成灌铁路 城市圈 空间可达性 区域位置
下载PDF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区布局方法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旭 岳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枢纽区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是建设的核心。在明确各种交通方式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先核心后配套、先轨道后道路的布局思路。在轨道交通车站布局方法上,着重分析2条城市轨道线路站台平行条件下的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枢纽区各类交通用地的布局是建设的核心。在明确各种交通方式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先核心后配套、先轨道后道路的布局思路。在轨道交通车站布局方法上,着重分析2条城市轨道线路站台平行条件下的换乘方式及使用条件。针对非轨道类交通用地的布局,从功能构成和交通特点入手,提出相应的布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核心交通 配套交通 枢纽区布局
下载PDF
四阶段法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敬春 杨梅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分析我国城市物流规划需求预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四阶段法的特点,提出了四阶段法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思路。针对物流需求预测的特点,分析并探讨了物流需求预测各阶段的预测方法、模型及应用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四阶段法 物流需求预测
下载PDF
梧州地区铁路总图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华伟 《铁道货运》 2020年第5期45-51,共7页
梧州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三圈一带"的交汇点。优化梧州地区铁路系统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梧州地区规划、产业、交通共同发展。分析梧州地区既有线路、客货运量和列车运行现状,提出贺梧城际铁路、柳广铁路引入梧州... 梧州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三圈一带"的交汇点。优化梧州地区铁路系统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梧州地区规划、产业、交通共同发展。分析梧州地区既有线路、客货运量和列车运行现状,提出贺梧城际铁路、柳广铁路引入梧州地区线路的备选方案。经综合比较,选定引入梧州南站方案作为贺梧城际铁路的引入方案,选定沿中线引入梧州站方案作为柳广铁路的引入方案。针对路网规划,研究赤水港专用线二期、大利口专用线、李家庄专用线的设置方案。综合上述方案,提出梧州地区铁路总图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已有线路设施设备,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提高铁路枢纽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枢纽 地区铁路 总图规划 线路引入 专用线
下载PDF
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玮 王喆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8,共10页
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基本权力,也是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幼儿园空间营造中的儿童参与,无论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还是幼儿园环境的适宜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对于其生活环境的敏感性在早期就有所反应,只要运... 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基本权力,也是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幼儿园空间营造中的儿童参与,无论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还是幼儿园环境的适宜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对于其生活环境的敏感性在早期就有所反应,只要运用合适的参与设计方法,就可以让包括学前儿童在内的所有年龄群体的儿童与成人共同设计、建造与管理维护其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环境。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须遵循如下设计框架:首先应确定儿童对其校园空间环境的感知质量差距。此种差距越小,表明儿童的校园空间环境感知质量越高,如果实际校园空间环境超过了儿童预期,儿童不仅会满意,而且会很高兴地徜佯其中,并充分利用舒适的空间环境;其次应依据儿童的需要整体规划和细部设计幼儿园的环境与空间,为他们提供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性环境的机会,而不是为他们设计所有的一切。为此,应充分考虑人、行为、辅助工具、环境和目标这5个最核心的因素,不仅让参与各方提供支持贡献,共同为儿童提供游憩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实现儿童参与权利、能力发展的目的;再次,应保证儿童处于真正的参与状态与过程之中,能够实现儿童与成人共同决策,如很多让儿童参与的国际城市或校园规划和设计项目实践所证明的那样,儿童虽然所知有限,但却拥有令人惊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够设想并发展他们自己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营造 幼儿园环境创设 儿童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