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时代好干部能力素质框架的地方经验——基于S市469位优秀干部基础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雪莲 李志更 +4 位作者 苗月霞 谢晶 刘军仪 刘晔 邢蓉 《中国人事科学》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明确,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各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探索构建新时代好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明确,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各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探索构建新时代好干部能力素质框架,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S市于2020年10月开展了干部工作专题调研,在全市范围内对4 000余名干部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全面深入调研,从中甄选出469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干部,对他们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新时代好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以期为各级各地相关部门更好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提供实证参考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人事制度 好干部标准 干部能力素质 地方经验
下载PDF
公务员科学考录:基本界定、标准体系及实现路径
2
作者 郝玉明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8-86,共9页
科学界定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当前党和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要推进科学考录、制定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就需要构建科学考录标准:具体有满足职位需求、符合法律规范、降低考录成本、程序规范合理、测评技术可信有效这五个衡量标准体系;针对考... 科学界定公务员考录制度,是当前党和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要推进科学考录、制定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就需要构建科学考录标准:具体有满足职位需求、符合法律规范、降低考录成本、程序规范合理、测评技术可信有效这五个衡量标准体系;针对考录面临的科学性问题,要在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统一指引下,优化考录前后"两端"程序,完善考录评估反馈机制,调整完善报考省以上机关具备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和乡镇机关五年服务期规定、调整优化省市县乡四级联考联动机制、探索建立省际之间笔试成绩互认机制、完善享受考试优惠政策群体比例和数量等各项具体制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录制度 公平考录 科学考录 标准界定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引领支撑 被引量:52
3
作者 孙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0,共5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生产力。环顾世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一个战略机遇期,如果不抓紧,就将落后于时代。人才助推发展的“马太效应”为新质生产力的先发国家“越跑越快”提供了动力。为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培育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急缺的战略人才力量,深化重点领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并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和制度体系,从而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才驱动 人才战略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着力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现实问题——基于北京市调研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锐 孙一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37,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规模不断扩大,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切实解决“青焦”难题,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青年人才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规模不断扩大,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切实解决“青焦”难题,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青年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有利于全面提升青年科技人才挑起“科技强国”大梁的能力,形成踊跃创新、科技报国的生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评价 博士后制度
下载PDF
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创新突破及深化策略
5
作者 孙锐 孙一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2-57,共6页
职称评价是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最为关心、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人才评价制度、职称制度好不好、优不优,关系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 职称评价是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最为关心、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人才评价制度、职称制度好不好、优不优,关系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职称制度改革在取得历史性进展和创新突破的同时,有待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称制度 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评价机制
下载PDF
构筑新时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孙锐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58-60,共3页
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代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核心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人才体制机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应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人才工作职能,加大人... 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新时代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核心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人才体制机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应进一步转变政府部门人才工作职能,加大人才体制机制配套改革力度,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激励力度,构建我国人才发展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体制机制 制度改革
下载PDF
后备干部制度沿革
7
作者 吴德贵 苗月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3,共4页
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确立到现在的30年间,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顺利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亟需解决的新老干部交替的历史任务,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培养党政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顺利进... 后备干部制度从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确立到现在的30年间,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顺利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亟需解决的新老干部交替的历史任务,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培养党政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党政领导人才基础。其制度变迁的历程可简要概括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 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任务 党政人才 人才基础 党政领导 老干部
下载PDF
理性看待劳动力成本上升
8
作者 洪如玲 陈建辉 《中国经济报告》 2010年第5期92-95,共4页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我国27个省份先后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有少数企业因为工资低出现了罢工现象,很多企业被迫集体加薪。以制造业为主的农民工工资上涨为代表,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了不可否认的现实。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最低工资标准 理性 2010年 工资上涨 农民工 制造业 企业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发展 壮大工程师战略人才力量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锐 《中国人才》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2024年1月19日,我国历史上首次“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 2024年1月19日,我国历史上首次“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民大会堂 工程技术 卓越工程师 见贤思齐 高质量发展 攻坚克难 埋头苦干
原文传递
以人才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锐 《瞭望》 2024年第14期23-25,共3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培育一大批大家大师和国际一流人才,产生一批改变人类工作生活的颠覆性科学技术,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引领性、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进一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从增强教育、科技、人才适配性的角度,把服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培育一大批大家大师和国际一流人才,产生一批改变人类工作生活的颠覆性科学技术,涌现一批具有全球引领性、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进一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从增强教育、科技、人才适配性的角度,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高目标,体现到资源配置的全链条、各环节,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人才 资源配置 良性循环 自立自强 适配性 三位一体 引领性 人才引领
原文传递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凤秋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 指标体系设计 行政管理工作 信息化建设 政府部门 核心业务流程 政府管理工作
原文传递
构建支撑创新驱动的国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体系——探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战略思想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锐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1,共4页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动力,重视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是我们的时代要求,更是我们党完成执政使命需要建立的执政自觉。
关键词 人才战略思想 发展战略体系 创新驱动 国家 总书记 习近平 执政使命 核心竞争力
原文传递
如何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锐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2,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一战略资源是为了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及其一系列相关战略行动。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人才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一战略资源是为了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及其一系列相关战略行动。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就提出: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人才竞争总是与国家竞争相伴而生的,人才竞争最终是为了科技竞争、产业竞争和发展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竞争力 战略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国力竞争 欧美同学会 民族振兴 国际竞争 伟大复兴
原文传递
依靠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锐 《瞭望》 2020年第17期12-14,共3页
高质量发展是人才支撑、人才引领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央有关部门会议明确,要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机... 高质量发展是人才支撑、人才引领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央有关部门会议明确,要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就是要以推动人才创新创业为核心,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健全完善新时代推动人才发展的治理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频共振 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 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战略地位 制度和政策 人才引领
原文传递
更新人才分类清单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锐 《瞭望》 2019年第30期10-11,共2页
打破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身份壁垒,构建基于产业、行业、职业门类的专业人才划分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向精细化、内涵化方向发展。以专业人才替代专业技术人才概念,根据不同行业专业... 打破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身份壁垒,构建基于产业、行业、职业门类的专业人才划分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向精细化、内涵化方向发展。以专业人才替代专业技术人才概念,根据不同行业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给予具有适配性、响应性的政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分类 专业技术人才 清单 专业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高技能人才 决定性作用 市场配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