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能力建设”转向 被引量:9
1
作者 徐拥军 加小双 王兴广 《档案与建设》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十四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坚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但也呈现出内向式发展制约协同效能发挥、转型乏力削弱档案事业发展韧性和档案赋能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等问题。“十五五”... “十四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坚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但也呈现出内向式发展制约协同效能发挥、转型乏力削弱档案事业发展韧性和档案赋能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等问题。“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能力成为其适应新形势、服务新需求的核心支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以强化环境适应、重塑价值定位和提升执行效能为关键导向。据此,文章提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展望,系统阐释档案事业“能力建设”的概念内涵、核心特征及基本框架,为我国档案事业“十五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十五五” 规划 能力建设
下载PDF
从传统到数智化转型: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问题、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2
作者 马林青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2,共6页
论文以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从传统向数智化转型为背景,系统分析档案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数智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档案鉴定工作主要存在档案鉴定工作范畴泛化、“避风险、求稳妥”的思维惯性、职责分配失... 论文以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从传统向数智化转型为背景,系统分析档案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数智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档案鉴定工作主要存在档案鉴定工作范畴泛化、“避风险、求稳妥”的思维惯性、职责分配失衡、鉴定原则与依据模糊、期满档案鉴定动力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数智化环境为档案鉴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数字档案大规模保存与访问、技术复杂性升级、伦理争议与文化多元性等。这些传统问题与新挑战叠加,进一步加大了档案鉴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论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重构档案鉴定术语体系与工作边界,探索档案鉴定技术革新与管理模式变革,以及重塑档案专业人员能力与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鉴定 档案价值鉴定 数智化转型 数字档案管理
下载PDF
加强交流与合作 共同为档案事业 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
作者 徐拥军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7,共2页
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北京档案》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聘任的研究员)是《北京档案》的重要作者和忠... 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北京档案》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聘任的研究员)是《北京档案》的重要作者和忠实读者。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师生(其中相当部分教师是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是《北京档案》刊发文章数量排名第二的群体,超过474篇。《北京档案》的知识性、专业性和前瞻性,为我们档案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选题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档案事业 文献资源 交流与合作 文章数量 档案学术研究 选题来源
下载PDF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 扎实记录国家记忆——2022年中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发展报告 被引量:8
4
作者 加小双 姚静 +1 位作者 张晨文 王春蕾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5,共2页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质量关系到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蓝图,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高质量的档案事业,特别是高质量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质量关系到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蓝图,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高质量的档案事业,特别是高质量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2022年全国档案事业继续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任务,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多种形式履职尽责。本文聚焦2022年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实际,总结主要成绩、剖析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蓝图 对策建议 高质量发展 历史进程 聚焦服务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下载PDF
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
5
作者 杨文 《档案与建设》 2025年第3期23-28,共6页
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 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应聚焦人才强档和档案强国发展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快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档案人才规划,构建人才治理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二是丰富档案教育层次,扩大档案教育规模,提升档案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建强专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创新活力;四是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合理配置行业人才,培养档案领域一流人才;五是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打造新型档案智库,强化档案智力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人才体系 人才工作 档案工作 档案事业 十五五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助力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创新内涵、现实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协舟 殷韵洁 《档案学刊》 2023年第2期1-11,48,共12页
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要原则与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相结合,有利于确保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正确、内涵科学、路径清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坚定档案文化自信,实现档... 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要原则与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相结合,有利于确保档案事业发展的方向正确、内涵科学、路径清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坚定档案文化自信,实现档案事业使命担当之所向,也是提升档案效能,回应档案事业现实观照之所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内涵,有利于明确其价值取向,擘画时代图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就是从“人民立场、历史担当、数智赋能、现实痛点、跨界合作、交流互鉴”等维度将“六个坚持”用好、用活、用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档案事业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单轨赋能档案事业转型 科技予力档案行业赋能——2022年中国电子文件管理发展报告
7
作者 王宁 祁天娇 陈怡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1,共2页
2022年,电子文件的管理实践进一步突破,在政策法规建设、标准规范完善、单轨制管理探索、数字档案馆(室)网格布局等多个层面协调共进、全面发展,喜结硕果。2022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发展概述2022年是全国各级各类文档管理机构与部门... 2022年,电子文件的管理实践进一步突破,在政策法规建设、标准规范完善、单轨制管理探索、数字档案馆(室)网格布局等多个层面协调共进、全面发展,喜结硕果。2022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实践发展概述2022年是全国各级各类文档管理机构与部门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的一年,电子文件归档、移交等的制度建设成为全国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和机构文档管理部门的年度关键任务,“增量电子化”的处理成为全国档案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共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综合档案馆 数字化转型 电子文件管理 档案行业 文档管理 档案机构 电子文件归档
下载PDF
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拥军 闫静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6,共17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档案学先后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厘清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学科内核和学理内涵,是保持学科独立性、提升学科话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档案学先后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厘清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学科内核和学理内涵,是保持学科独立性、提升学科话语权、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必需之举。本文结合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内容,总结出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四个基本范畴及其十六个核心命题,并阐释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四个基本范畴中,档案的本质及其形成规律是学科的逻辑起点,档案管理核心环节设计及理论应用是学科的立足之道,档案事业研究及其社会服务是学科的生存之基,档案学理论与方法是学科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总结归纳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有助于更新和延展学科内涵,使档案学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学科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基本范畴 核心命题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斌 尹鑫 杨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 学科体系建设是中国档案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回顾历史,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发展历经基本成型期(1952—1996年)、转型发展期(1997—2011年)、创新发展期(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完整丰富学科体系的跨越发展。环顾当下,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对立足中国国情与深耕中国实践的重视、对学科体系和内容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视、对创造性地转化国外理论和经验的重视。面向未来,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仍需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提炼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中国元素;立足专业内涵,进一步发掘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特色元素;放眼国际社会,回应学科体系建设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 学科体系 历史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我国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图景展望——基于国家及省级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越男 周文泓 +2 位作者 李雪彤 代林序 冯天予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9,共9页
[目的/意义]调查分析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把握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动向与布局,为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探索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家及省级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文本分析,梳理地方对国家规划的响应情... [目的/意义]调查分析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把握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动向与布局,为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探索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家及省级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文本分析,梳理地方对国家规划的响应情况、缺失与拓展之处,展望“十四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图景。[结论/发现]档案事业发展“四梁八柱”整体框架基本确立,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驱动事业发展,面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开展档案资源建设,数智赋能档案事业转型升级,尚需面向档案事业发展远景筑基补短。[创新/价值]对照国家规划全面梳理与分析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由全局视野以“四梁八柱”为框架描绘档案事业的发展全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十四五” 档案治理 数字转型 发展图景
下载PDF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新动态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玉珏 朱娅 +1 位作者 辛子倩 王兴广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共3页
2021年6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作为专栏要求的“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提升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档案工作的重点内容。同年,新一轮《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工作重启,中国推荐《... 2021年6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作为专栏要求的“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提升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档案工作的重点内容。同年,新一轮《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工作重启,中国推荐《四部医典》和《功德林档案》申请。2022年,国家档案局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第五轮评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医典》 国家档案局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世界记忆名录》 国务院办公厅 功德林 发展展望 影响力提升
下载PDF
加快档案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拥军 龙家庆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1,共2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这是在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这是在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三个体系”,即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基础上新增了“档案治理体系”,从而发展为“四个体系”。“四个体系”是对“三个体系”的继承和创新。档案治理体系在“四个体系”中具有首位作用,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安全保密 四个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下载PDF
强化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拥军 王兴广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论断,并且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论断,并且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方向。立足新时代,加快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现代化建设人才 档案事业 科教兴国战略 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才强国
下载PDF
档案开放促发展 数据共享惠民生——2022年中国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曲春梅 刘晓雨 王溶琨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27,共2页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服务理念,建设好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我国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服务理念不断深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进展1.档案开放审核力度和...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服务理念,建设好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我国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档案服务理念不断深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进展1.档案开放审核力度和效率明显提升档案开放政策法规日趋完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国家档案局印发实施《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强调了国家档案馆要依法开放档案、强化档案开放利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开放 国家档案馆 开放档案 国家档案局 档案利用体系 数据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 政策法规
下载PDF
国际档案治理议题的多维分析与发展趋势——以ICA历年召开的国际档案会议议题为例
15
作者 加小双 张子桐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1,共9页
关注国际档案治理议题有助于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并参与国际档案治理。以国际档案理事会召开的71次国际档案会议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资料编码方法,分析国际档案治理议题的取向特征与阶段变化,归纳总结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国际档案治理... 关注国际档案治理议题有助于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并参与国际档案治理。以国际档案理事会召开的71次国际档案会议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资料编码方法,分析国际档案治理议题的取向特征与阶段变化,归纳总结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国际档案治理议题正在经历从业务型转向综合型、从管理型转向治理型、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的发展趋向。基于此,中国应积极应对,不断提升在国际档案治理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治理 国际档案治理 国际档案理事会 议题分析
下载PDF
面向档案开放审核的档案敏感词库众包构建模式研究
16
作者 刘力超 陈晓珑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1,共8页
敏感词库是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实践的产物,是开放审核人员工作参照的必备工具,也是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如何构建一个满足开放审核工作需求、规模完备、科学准确的档案敏感词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档案敏感词库构建的研究... 敏感词库是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实践的产物,是开放审核人员工作参照的必备工具,也是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如何构建一个满足开放审核工作需求、规模完备、科学准确的档案敏感词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档案敏感词库构建的研究现状,调研分析26个省级、市级与区级综合档案馆敏感词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入众包理论,从主体维度、资源维度、技术维度与机制维度提出了档案敏感词库“多馆一库一平台双机制”众包构建模式,并选取了6个综合档案馆对该模式进行验证。档案敏感词库众包构建模式对于推动各级档案馆开放审核工作快速走上正轨,推进我国档案开放审核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开放审核 敏感词库 众包模式
下载PDF
中国特色档案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加小双 常家源 李金发 《山西档案》 2023年第3期13-20,12,共9页
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研究方法体系对于建立科学严谨的档案学科理论体系、打造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和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对2018年至2023年8月档案学核心代表性学术期刊... 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研究方法体系对于建立科学严谨的档案学科理论体系、打造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和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对2018年至2023年8月档案学核心代表性学术期刊中的1199篇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研究方法体系,讨论档案学研究方法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并对档案学研究方法体系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建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纲领、坚持方法体系的多元融合和保持学科特色实现独立发展。为档案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与参考,并对探索学科转型之路与构建中国自主档案学知识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档案学 研究方法 方法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挑战及其回应
18
作者 徐拥军 陈晓婷 闫静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9,共13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挑战和变革,亟需探讨其如何推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传统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内容要点,阐述档案学基础理论对大模型挑战的回应,进一步...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带来挑战和变革,亟需探讨其如何推动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传统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内容要点,阐述档案学基础理论对大模型挑战的回应,进一步解释“大模型如何影响档案学基础理论?而档案学基础理论又应当如何回应大模型发起的挑战?”[结论/发现]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提出了来源原则概念狭窄,文件生命周期延伸、档案价值转化,档案鉴定理论缺失可信性、销而不毁,档案记忆观的建构主体危机等挑战。为回应这些挑战,档案学基础理论需进行自我调适和创新:新来源观概念与背景的再发现,强调文件生命周期的动态连续性,关注档案鉴定理论的可信度检测与被遗忘权,规范算法权力和掌握记忆话语权。[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重新审视大模型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挑战,以及档案学基础理论应如何进行自我修正以做出恰当回应,切实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档案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模型 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工作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我国档案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研究
19
作者 李海涛 朱光亚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43,共3页
自改革开放初期商业性档案代管机构出现至今,我国档案服务外包行业经历了发展初期、国外档案服务企业进入并规模化融入我国市场时期、国内外档案服务企业共生时期三个阶段4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地区发展不平衡、基于主营... 自改革开放初期商业性档案代管机构出现至今,我国档案服务外包行业经历了发展初期、国外档案服务企业进入并规模化融入我国市场时期、国内外档案服务企业共生时期三个阶段4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地区发展不平衡、基于主营业务拓展市场等发展特点。2021年以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下文简称“疫情”)给我国档案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行业组织、技术、标准、市场等层面的积累,推动了疫情时期该行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初期 档案服务 地区发展不平衡 服务外包行业 企业共生 拓展市场 主营业务 疫情
下载PDF
美国国家档案目录建设的历程分析与经验启示
20
作者 加小双 丰雨欣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26,共7页
国家档案目录一般是指由国家档案主管机构构建的系统化国家级档案资源目录工具,用于描述、组织、分类和管理国家档案资源,支持档案信息的高效检索、共享和长期保存。采用案例研究法、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多维信息来源,梳理并分... 国家档案目录一般是指由国家档案主管机构构建的系统化国家级档案资源目录工具,用于描述、组织、分类和管理国家档案资源,支持档案信息的高效检索、共享和长期保存。采用案例研究法、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多维信息来源,梳理并分析了美国国家档案目录的建设历程。研究发现,美国国家档案目录经历了手工目录、数据库和在线目录、网络平台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建设经验及对本土发展的启示,包括:注重顶层规划,分阶段持续建设;注重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内容完整性与检索效率;强化技术应用,提升目录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平台化发展,打造综合性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化建设,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档案目录 美国国家档案馆 档案资源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