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与学业发展互促共进——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宏伟 黄文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9-60,共2页
努力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与学业发展互促共进,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也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实践表明,二者在工作中也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 努力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与学业发展互促共进,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也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实践表明,二者在工作中也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就如何有效实现大学生思想成长与学业发展互促共进,尝试性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建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生思想 成长成才 学业发展 财政金融 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下载PDF
信用如何支持国家经济的发展——专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晶妹教授
2
作者 高晓莉 吴晶妹 《国际融资》 2006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前,全国上下对信用的重要性、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因对信用问题的认识层次不同,对我国社会信用存在不少争论,本刊记者就我国信用发展及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晶妹教授。吴教授是中国市场学会... 目前,全国上下对信用的重要性、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因对信用问题的认识层次不同,对我国社会信用存在不少争论,本刊记者就我国信用发展及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晶妹教授。吴教授是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我国最早从事信用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学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信用建设 财政金融 国家经济 信用体系建设 知名学者 学术委员会 吴晶妹
下载PDF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3
作者 郭庆旺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信用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系之一,在此基础上1997年组建成立了财政金融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财政学家安体富教授,现任院长为著名青年财税专家郭庆旺教授,党委书记为王宏伟副教授。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财政金融 学院 财政信用 财政学家 党委书记 副教授 院长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信用是获得信任的资本
4
作者 吴晶妹 《新产经》 2019年第12期19-19,共1页
信用是资本是财富,信用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资产价值的一种新的标杆。怎样提升信用资本呢?要从诚信度、合规度、建约度三维信用来提升自身的信用资本,只有提升信用资本才能提升企业资本的经济价值。当前开展的征信评级、... 信用是资本是财富,信用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资产价值的一种新的标杆。怎样提升信用资本呢?要从诚信度、合规度、建约度三维信用来提升自身的信用资本,只有提升信用资本才能提升企业资本的经济价值。当前开展的征信评级、信用调查联合惩戒制度,包括企业互联网的信用管理都是围绕信用资本价值进行评估和定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信用资本 劳动力
原文传递
打造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
5
作者 孙榕 庄毓敏 《中国金融家》 2019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更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更高水平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 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原文传递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治理的行为约束及释困路径
6
作者 高宏宇 张茜茜 代志新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治理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机制,有效化解有限理性与非理性带来的行为约束,是提升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效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下,构建“制度—心理—行为”... 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治理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机制,有效化解有限理性与非理性带来的行为约束,是提升财政与金融政策协同效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下,构建“制度—心理—行为”分析框架,可系统揭示政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的行为约束、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机构的行为约束以及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对协同治理的约束。据此,提出“四个协同”优化路径:一是加强决策能力建设,实现政策目标协同;二是优化执行激励制度,促进政策工具协同;三是构建公众反馈机制,实现支持对象协同;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推动防范风险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协同治理 行为约束 “制度—心理—行为”框架
下载PDF
影响中央银行承担银行监管职能因素的实证分析——兼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
7
作者 李斌 唐亮 《济南金融》 2003年第11期16-19,共4页
本文以经济发展水平、中央银行独立性、是否允许混业经营和法律环境这四个变量做自变量,中央银行是否承担监管职能做因变量构建了一个计量经济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央银行独立性这两个变量对央行是否承担监管职能的影响... 本文以经济发展水平、中央银行独立性、是否允许混业经营和法律环境这四个变量做自变量,中央银行是否承担监管职能做因变量构建了一个计量经济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央银行独立性这两个变量对央行是否承担监管职能的影响是显著的。对回归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将银行监管职能赋予较独立的央行有助其及时灵活地采取行动,而独立性较低的央行则应将监管职能分离出去以更好履行其货币政策职能。最后运用得出的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监管 中央银行独立性 职能分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
8
作者 李伯涛 龙军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69-72,135,共5页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基于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做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对于全面构建开放型市场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在系统回顾我国汇率改革背景的前提下,基于经济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汇率改革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互配使用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协调
下载PDF
论中国财政金融学信用证软条款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晓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18期146-147,共2页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信用证为代表国际结算的手段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给国际贸易的结算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全面的认识信用证软条款的性质和成因,对防止损失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结合前人...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信用证为代表国际结算的手段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给国际贸易的结算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全面的认识信用证软条款的性质和成因,对防止损失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软条款的本质用了博弈论的方法进行分析,对其成因从三个主要当事人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刚刚于2007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商会制定的《UCP 600》,提出了自己对软条款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P600 信用证 软条款 成因 风险防范
下载PDF
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金融强国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青 胡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4,共11页
当下,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金融大国并且金融业整体呈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背景下仍有两大问题尚待回答:一是金融强国有哪些共同特征,二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金融强国。通过与美英日德等国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金融强国... 当下,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金融大国并且金融业整体呈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此背景下仍有两大问题尚待回答:一是金融强国有哪些共同特征,二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金融强国。通过与美英日德等国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金融强国具有三大共同特征: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强大的金融国际影响力以及强大的核心金融要素。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巨大的经济体量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但是金融市场的结构尚不完善,金融国际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显著。从构建金融强国的核心要素看,我国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功能、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金融监管的效能以及金融人才的水平与金融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实现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目标不仅要从共同特征中吸取国际经验,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从而克服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和金融危机频发等固有矛盾。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将是中国特色金融强国的有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资本市场 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开放
下载PDF
中国财政的创新:评《聚焦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
11
作者 吕冰洋 《财政科学》 CSSCI 202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中国是制度创新的一片沃土。中国国土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历史之久,举世罕见其匹。这使得中国在面对国家治理的一系列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就使得不少制度充盈着中国特色,财政转移支付就是其中一例。
关键词 横向转移支付 中国国土面积 从实际出发 财政转移支付 对口支援 财政的创新 最佳途径 解决问题
下载PDF
数据财政的非税收入及其分配机制实践探索
12
作者 谢波峰 朱扬勇 《大数据》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2025年2月11日,《福建日报》头版以“我省首单数据资产交易收入缴入国库”为题报道了福建省开出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名称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总额为100723.2元,形成的数据资产使用费缴入国库。福建案... 2025年2月11日,《福建日报》头版以“我省首单数据资产交易收入缴入国库”为题报道了福建省开出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名称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总额为100723.2元,形成的数据资产使用费缴入国库。福建案例标志着数据财政的实践探索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数据财政的非税收入,意味着在数据财政“收入侧”的实践已经开始。建议地方政府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数据收益分配等“支出侧”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由多样化的“收入+支出”财政政策措施组成的多元化财政模式,将公共数据资产的收益转换成公共利益[1],让全民分享数据要素带来的红利,实现良性数据财政闭环,即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推动以数据要素为特色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电子票据 公共数据 非税收入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探索 特色创新 收益分配
下载PDF
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夏 焦海滨 +2 位作者 赵祉友 蔡媛 张遂安 《中国物价》 2015年第5期61-63,共3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发现,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的激励效果主要表现在煤层气开发产量迅猛增长、煤层气井下抽采总量逐年翻番、煤矿瓦斯灾害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等方面。但随着物价和人力成本的上涨,现行优惠扶持政策的激... 本文通过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发现,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的激励效果主要表现在煤层气开发产量迅猛增长、煤层气井下抽采总量逐年翻番、煤矿瓦斯灾害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等方面。但随着物价和人力成本的上涨,现行优惠扶持政策的激励效果已严重减弱。通过分析煤层气开发项目投资的金融特征,本文提出了根据物价上涨指数提高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财政政策和创立适宜我国国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业 激励政策 煤层气价格 财政补贴 金融政策
原文传递
民本视角下中国财政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庆 樊稼岐 张怡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97-107,共11页
财政与国家内在关系隐含于经济政治互动变化之中。传统中国财政围绕税地、税人和专卖收入进行长期尝试,创造了众多征收方式和管理办法,终因自然经济产能波动、土地管理困难等原因无法稳定财政收入,由此演化出内外有别、阶级性、非规范... 财政与国家内在关系隐含于经济政治互动变化之中。传统中国财政围绕税地、税人和专卖收入进行长期尝试,创造了众多征收方式和管理办法,终因自然经济产能波动、土地管理困难等原因无法稳定财政收入,由此演化出内外有别、阶级性、非规范性等财政运行中的政治特征,通过剥削自耕农群体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使得传统中国财政虽包含“以民为本”的思想,强调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无法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更多是出于统治阶层内部争夺财政资源的需要。相较而言,现代中国财政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现代商品经济的经济优势,通过生产效率和人均资本的提高实现长期稳定,以工商业为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励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同时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制度的政治优势,消除阶级鸿沟和身份等级,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以“以人民为中心”来统一规范自上而下财政体系高效运行,实现现代商品经济与人民民主制度的良性互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新时代,应遵照“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财政现代转型,通过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强化人大预算监管以及提高预算过程中人民参与度,强化预算管理以实践人民监督;提高财政统筹收入能力、优化税制结构以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规范财政收入以增强人民活力;坚持民生导向、优化支出结构以及加强绩效考评,升级财政支出以助力人民发展等措施,有效发挥财政的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财政 现代财政 以民为本 国家治理 税收收入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参与发起的新兴国际金融机构未来在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融资战略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树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89,共3页
对于近年来中国参与成立的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新兴国际金融机构来说,在无国际评级、运营经验情况下,先进入人民币债券市场"曲线救国"然后再进入国际融资,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战略,也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是双赢之举。文章通过... 对于近年来中国参与成立的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新兴国际金融机构来说,在无国际评级、运营经验情况下,先进入人民币债券市场"曲线救国"然后再进入国际融资,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战略,也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是双赢之举。文章通过对中国境内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市场、筹资成本、信用评级、投资者群体、监管政策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在岸发行、追求境内最高评级、争取境内机构投资者支持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机构 人民币 债券 融资 战略
下载PDF
ESG表现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吗?
16
作者 王越 阳镇 陈劲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70,共21页
引导企业合理适度配置金融资产,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动能,对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及其... 引导企业合理适度配置金融资产,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资金动能,对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9—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考察外部金融监管以及管理者自利在ESG表现与企业过度金融化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产生抑制效应,说明ESG具有可持续投资价值导向,能够引导企业合理配置企业资产、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多元责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交互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外部金融化监管有效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替代了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效应;管理者自利导致管理者选择投资具有高额回报率的金融项目以获取更多的私利,削弱了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不具有高管金融背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为政府政策以及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过度金融化 信息透明度 金融监管 管理者自利
下载PDF
金融业如何助力稳外贸稳外资——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赵雪情
17
作者 董方冉 赵雪情 《中国金融家》 2020年第9期50-51,共2页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外贸外资面临复杂严峻形势。7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从四...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外贸外资面临复杂严峻形势。7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对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作用巨大。本刊特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赵雪情围绕相关问题发表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政策 严重衰退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银行 金融业 我国外贸 国务院办公厅 赵雪
原文传递
融汇国际国内实践经验打造中国特色科技金融
18
作者 贲圣林 《科技与金融》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3年9月发布的最新全球创新指数GII2023报告~([1])显示,中国创新总体排名全球第12位,在高铁、5G、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为全世界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2023年10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3年9月发布的最新全球创新指数GII2023报告~([1])显示,中国创新总体排名全球第12位,在高铁、5G、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为全世界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位列五篇大文章之首,可见科技金融的重要地位。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营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生态体系,有利于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绿色金融 科技创新发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生态体系 新能源汽车 养老金融 全球创新指数
下载PDF
打好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重要作用与实践原则
19
作者 张博文 谷雨泽 代志新 《财政监督》 2025年第6期17-21,共5页
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旨在通过强化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 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旨在通过强化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逆周期调节 持续用力 宏观调控 政策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高质量发展 作用与实践
下载PDF
分业监管格局下中国理财市场探析——访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同捷 邢成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理财市场 分业监管 研究所 所长 基金 信托 市场竞争 迅速发展 理财业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