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快速诊断流程优化在颅脑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艾国平 苏晓娟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43-645,649,共4页
目的 探讨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优化流程预案在颅脑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展开流程与实战化应用流程进行优化,在野战环境下进行应用。结果 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共进行21次演练,对113人次模拟颅脑战创伤伤员... 目的 探讨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优化流程预案在颅脑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展开流程与实战化应用流程进行优化,在野战环境下进行应用。结果 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共进行21次演练,对113人次模拟颅脑战创伤伤员进行核磁检查。核磁诊断车磁体设备达到恒定温度状态下,平均9.5 min即可完成展开进行头颅核磁检查,相关业务与流程越熟悉,则耗时越少。常规颅脑4个平面类型脉冲序列的检查时间平均17.6 min,伤员实际通过率约3人/h。只完成定位像和轴位T2FLAIR序列的检查时间平均6.4 min,批量颅脑战创伤伤员通过率提升至7人/h,相对常规颅脑核磁检查平均时间约缩短63.64%,通过率约增加1.33倍。结论 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适用于野战医疗环境下颅脑战创伤伤员的伤情诊断并指导治疗,优化展开、检查流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战创伤 驰影A30磁共振诊疗车 野战环境 诊断
下载PDF
联合针刺梁丘穴和足三里穴与足三里穴和上巨虚穴的fMRI-BOLD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惠斌 熊飞 +6 位作者 贾静 黄文才 李涵翰 游涛 王叶 高利臣 陈友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27,84,共7页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 目的:探讨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针刺的联合效应,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右侧梁丘穴+足三里穴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脉冲电针治疗仪针刺。采用区块设计模式行fMRI,分析针刺过程中的脑活动模式,并比较2组的差异。记录2组针刺感觉类型和强度,评估针刺感觉与脑活动的关系。结果:梁丘穴+足三里组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共同激活区集中在右侧额上回眶缘、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和左侧眶前回,2组共同负激活区则集中在右侧缘上回、右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和左侧岛叶。梁丘穴+足三里穴组在左侧额下回盖部、左侧前扣带回等区域更活跃,而足三里穴+上巨虚穴组在右侧缘上回、左侧岛叶和左侧壳核等区域更活跃。结论:同一经络内2个相邻穴位的针刺刺激可产生协同效应,不同穴位组合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也有差异。这些结果可为针刺的中枢机制和经络学说提供一定证据,为针刺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穴位联合针刺 足阳明胃经 梁丘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下载PDF
术前MRI结合临床分型评估肛瘘术后复发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游涛 谭惠斌 +4 位作者 王叶 江远亮 黄文才 金炜东 熊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肛瘘术前MRI结合临床分型对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肛瘘患者53例,分为复发组(20例)和非复发组(33例),对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分型及术前MRI诊断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 目的 肛瘘术前MRI结合临床分型对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肛瘘患者53例,分为复发组(20例)和非复发组(33例),对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分型及术前MRI诊断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对复发患者进行生存、风险分析。结果 病史时间、SPTF分型、外口的数量、瘘道的复杂性在两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病史时间、SPTF分型、外口的数量及瘘道的复杂性分别作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病史时间却成为关键因素(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848,敏感性0.950,特异性0.606。复发组患者生存分析中,瘘道的复杂性这个MRI要素在复发时间上有明显相关性(P=0.022),有分支组复发时间(90天)明显小于无分支组(120天)。结论 肛瘘术前MRI结合临床分型对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MRI 临床分型 术后复发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特征对患者病灶性质判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文洁 胡隽 +1 位作者 范梦笛 蔡庆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CT影像特征对患者病灶性质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GGN患者8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n=48)和恶性结节组(n=32),比较两组CT影像学征象...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GN)CT影像特征对患者病灶性质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GGN患者8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n=48)和恶性结节组(n=32),比较两组CT影像学征象,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CT影像学征象对GGN病灶性质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组病灶类型为pGGN、形状不规则及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比例均高于良性结节组,病灶直径及CT值均大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征象中病灶类型、病灶形状、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病灶直径及CT值预测GGN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78.1%、87.5%、78.1%、81.3%、68.8%、84.4%、81.3%、84.4%、75.0%、84.4%,特异度为72.9%、68.7%、83.3%、79.2%、72.9%、91.7%、85.4%、89.6%、85.4%、85.4%。结论:CT影像特征可为GGN患者病灶性质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CT值具有较高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病灶性质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下PCAT定量参数联合CCTA斑块特征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疾病的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邹佳妮 廖熙妍 +3 位作者 潘晶晶 吴倩 付婷婷 黄文才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下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定量参数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疾病(INO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CCTA检查并诊断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患者176...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下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定量参数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疾病(INO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CCTA检查并诊断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患者176例,以临床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分为缺血组和非缺血组。对比两组CCTA斑块特征及人工智能辅助下PCAT定量参数[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体积],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模型。结果缺血组(93例)与非缺血组(83例)的临床基线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缺血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脂质⁃纤维斑块体积、斑块长度、重塑指数、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体积百分比、FAI均较非缺血组高(P均<0.05),其中斑块长度(OR=1.070,P=0.001)、斑块负荷(OR=1.144,P<0.001)、斑块近端FAI(OR=1.111,P=0.002)为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斑块特征预测心肌缺血的敏感度48.18%、特异度83.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0.696,P<0.001,FAI预测心肌缺血的敏感度83.2%、特异度32.6%,AUC=0.586,P=0.003,二者联合预测心肌缺血的敏感度62.3%、特异度75.6%,AUC=0.753,P<0.001。ROC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AUC=0.753),高于斑块特征模型(AUC=0.696)及FAI模型(AUC=0.5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斑块近端FAI是INOCA人群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FAI和斑块特征的联合模型对INOCA人群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 斑块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 心肌缺血 计算机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320排CT靶扫描技术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并气管狭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邹佳妮 陆然 +4 位作者 江远亮 黄文才 罗金香 吴倩 陈新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03-1407,共5页
目的探讨320排CT靶扫描技术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CVR)并气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拟诊为CVR并气管狭窄的患儿采用靶扫描技术行320排CT检查,并将术前影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2例CVR患儿均一次性成功完成320... 目的探讨320排CT靶扫描技术对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CVR)并气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拟诊为CVR并气管狭窄的患儿采用靶扫描技术行320排CT检查,并将术前影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2例CVR患儿均一次性成功完成320排CT靶扫描检查,平均辐射剂量为(1.25±0.42)mSv。32例患儿中,双主动脉弓5例(15.6%),右位主动脉弓6例(18.8%)伴Kommerell憩室、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吊带14例(43.8%),无名动脉压迫气管7例(21.8%),并且其中19例(59.4%)还伴其他心内外畸形。与手术结果对照,320排CT诊断婴幼儿CVR并气管狭窄的符合率达到100%,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结论320排CT靶扫描技术能清晰显示血管环与气管解剖关系、气管狭窄与心内外畸形情况,可作为检查婴幼儿先天性血管环并气管狭窄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血管环 气管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多b值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分析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晓妮 薛阳 +4 位作者 刘欢 熊飞 沈桂萍 黄文才 江远亮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9-445,共7页
目的探讨多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定量参数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相关因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83例患者。通过对b值为200、600、1000 s/mm^(2)时基于肿瘤全域的ADC直方图参数分... 目的探讨多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定量参数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相关因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83例患者。通过对b值为200、600、1000 s/mm^(2)时基于肿瘤全域的ADC直方图参数分析,得到ADC最小值(ADC_(min))、ADC最大值(ADC_(max))、ADC平均值(ADC_(mean))、ADC中位数(ADC_(median))、ADC第10百分位数(ADC_(10%))、ADC第90百分位数(ADC_(90%))、偏度及峰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去除特征冗余,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预后因素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能力,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效能。结果对于Luminal A型与非Luminal A型乳腺癌,b值为200 s/mm^(2)及3个b值联合建立的模型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0.905];对于Luminal B型与非Luminal B型乳腺癌,3个b值联合建立的模型诊断效能最高(AUC=0.747);对于HER2过表达型与非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b值为200、600 s/mm^(2)及3个b值联合的模型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各为0.810、0.774、0.793);对于三阴性型与非三阴性型乳腺癌,各模型间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各为0.812,0.844,0.909,0.845)。对于预后因素的预测,除了b值为1000 s/mm^(2)时预测HER2表达的模型诊断效能偏低(AUC=0.687),其他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AUC>0.7)。结论基于ADC直方图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预后因素具有良好的鉴别价值,并且综合多b值的ADC直方图参数构建的模型较单b值模型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直方图分析 表观扩散系数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