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念段国升教授诞辰100周年,学习段国升教授开拓创新与奉献精神——为发展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做贡献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60-64,共5页
段国升教授是我国我军神经外科老前辈,对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尤其是建国初期治疗抗美援朝时期颅脑战伤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改革开放前主编的《实用神经外科学》、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等著作,对培养全国、全军神经外科医生,起到... 段国升教授是我国我军神经外科老前辈,对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尤其是建国初期治疗抗美援朝时期颅脑战伤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改革开放前主编的《实用神经外科学》、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等著作,对培养全国、全军神经外科医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段教授在世时,曾多次教导我们,重视临床实践、学习掌握新技术造福病人,学好外语,便于与国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事业 开拓创新与奉献精神 段国升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帆 宋健 余爱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0-1035,共6页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血脑屏障影响药物通透性、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升高,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在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及时、合理的应用是其关键环节。该文结合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及近年...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低、血脑屏障影响药物通透性、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升高,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在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及时、合理的应用是其关键环节。该文结合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及近年来相关研究,综述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变化趋势、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目标性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等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3
作者 邓春蕾 彭娜 +1 位作者 马廉亭 华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I)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23例MDROI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25例MDROI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I)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2月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23例MDROI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25例MDROI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标准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ROI预防性筛查检出率(40.00%,1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8.69%,2/23;P<0.05)。实施标准化护理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95.38%,62/65)和医院感染知晓率(92.30%,60/65)较实施前[分别为(42.59%,23/54)、(35.18%,19/54)]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监护室MDROI,实施标准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神经外科监护室 标准化护理
下载PDF
病案信息管理在神经外科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江鑫 丁慧超 +1 位作者 张辛璐 熊爱琼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56-57,共2页
随着现代医院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病案信息管理也成为构建先进医疗机构必要条件之一[1]。病案信息是医院对病人治疗的全部原始信息,承载主体就是病历资料,记载的是病人病程记录和医护工作者对病人进行的救治过程,不仅可以... 随着现代医院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病案信息管理也成为构建先进医疗机构必要条件之一[1]。病案信息是医院对病人治疗的全部原始信息,承载主体就是病历资料,记载的是病人病程记录和医护工作者对病人进行的救治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医生的技术水平,更能体现医护工作者对病人的人文关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学科平台建设 病案信息 医疗管理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报警疲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庆 华莎 彭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707-711,共5页
神经外科监护室(neurocrit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病人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需要进行动态且严密的病情观察,因此,NICU需要引进包括颅内压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大量医疗仪... 神经外科监护室(neurocrit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病人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需要进行动态且严密的病情观察,因此,NICU需要引进包括颅内压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大量医疗仪器设备,提供专科的监护与治疗,提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与此同时,带来了大量的仪器设备报警音,使医护人员产生报警疲劳,从而导致医务人员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下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报警疲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焦卉 田世伟 彭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心静脉导管(CVC)的使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接受经皮置入CVC的581例神经外科危重症的临床资料,总结CVC的使用经验。结果 CVC留置时间3~47 d。常规拔管397例,带管出院、死亡拔管45例,发生渗液...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心静脉导管(CVC)的使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接受经皮置入CVC的581例神经外科危重症的临床资料,总结CVC的使用经验。结果 CVC留置时间3~47 d。常规拔管397例,带管出院、死亡拔管45例,发生渗液、渗血10例,意外拔管5例,导管堵塞23例,形成导管相关血栓17例,导管相关感染11例。积极采取措施干预,达到治疗目的。结论 CVC是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输液治疗、抢救的有效通道,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延长使用时间,提高CVC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危重症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下载PDF
Access数据库辅助神经外科病案信息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江鑫 丁慧超 +2 位作者 张辛璐 熊爱琼 陈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病案管理是临床医学和档案管理学的综合,其主体是病例资料,承载着每例病人从疾病诊治初始到最终结局的经历,是科室医疗技术发展、临床经验总结、科研与教学的基石,也是应对解决医患纠纷的原始资料[1]。病案信息管理亦是科室建设中不可... 病案管理是临床医学和档案管理学的综合,其主体是病例资料,承载着每例病人从疾病诊治初始到最终结局的经历,是科室医疗技术发展、临床经验总结、科研与教学的基石,也是应对解决医患纠纷的原始资料[1]。病案信息管理亦是科室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科室配置独立的病案管理系统亦能更有效、更便捷地读取既往病历资料,为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案信息管理 神经外科 ACCESS数据库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的感染防控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天浩 宋健 +6 位作者 徐国政 杨铭 姚国杰 丁慧超 王在贵 孙荣辉 杜威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的感染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COVID-19疫情期间手术治疗的5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经验,主要包括门急诊筛查、围手术期防护及术后处理等。结果5例在做好感染防...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的感染防控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COVID-19疫情期间手术治疗的5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经验,主要包括门急诊筛查、围手术期防护及术后处理等。结果5例在做好感染防控措施基础上手术,术后未发生感染的院内播散。结论COVID-19高风险地区开展神经外科限期手术,首先,要全面评估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必须手术的病人,务必做好感染防控措施,以免导致病毒院内播散等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COVID-19 神经外科 限期手术 感染防控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9
作者 程菊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035-0036,共2页
探究行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行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 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 43 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式,实... 探究行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行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 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实验组和参照组各 43 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低血糖情况、伤口感染情况、急性并发症 发病情况、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结果 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5.35%) 高于参照组(74.42%),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快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33%)、伤口感染率(4.65%)、急性并发症发生率(2.33%)均低于参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神经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与感染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 用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糖尿病 围手术期 低血糖 空腹血糖
下载PDF
2018年武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成功召开
10
作者 杜威 姚国杰 +1 位作者 宋健 陈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833-836,共4页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的2018武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神经肿瘤专题在湖北省咸宁市成功举办。各位讲者从手术实战出发,就胶质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髓内肿瘤的显微...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的2018武汉国际神经外科论坛——神经肿瘤专题在湖北省咸宁市成功举办。各位讲者从手术实战出发,就胶质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阐述了自己的手术体会和临床经验,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1开幕式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铭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论坛 中部战区总医院 2018年 武汉
下载PDF
出现眼部症状的听神经瘤的诊治分析(附1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秦汉 胡军民 +1 位作者 秦海林 黄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68-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出现视力改变的原因以及出现眼部症状的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有眼部症状的1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中,年龄<40岁有9例,大型或巨大型肿瘤占81.2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出现视力改变的原因以及出现眼部症状的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有眼部症状的16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中,年龄<40岁有9例,大型或巨大型肿瘤占81.25%,术前均合并有脑积水。16例均采取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肿瘤;术前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5例,行Omaya囊置入术3例,术中行侧脑室-枕大池分流术1例,术后脑积水加重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2例,术后脑积水未缓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16例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2周复查显示视力好转8例,无改善3例,恶化5例(3例双目失明,2例光感)。术后随访6个月,13例肿瘤全切除者无复发、3例次全切除者无进展;8例视力好转者恢复正常,3例视力无改善者有好转,5例视力恶化者无改善(3例双目失明,2例光感)。结论中青年大型听神经瘤合并脑积水易发生视力改变,容易误诊。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缓解脑积水,挽救视力,术后脑积水缓解率高。术前视神经萎缩者,术后视力恢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视力损害 脑积水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术中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
12
作者 韦可 杜威 +4 位作者 杨柳 夏敏 吕丽辉 莫雪红 姚国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术中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6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中超声辅助下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在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术中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6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在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中超声辅助下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肿瘤全切除22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加椎板减压术1例。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8例,脊膜瘤6例,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术后1周Mc Cormick评分Ⅰ级20例,Ⅱ级4例,Ⅲ级2例;术后6个月Mc Cormick评分Ⅰ级22例,Ⅱ级2例,Ⅲ级2例。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结论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尤其髓内肿瘤手术难度大,要求高,全切除困难,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中超声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对全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保护神弪功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高颈段椎管 显微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术中超声 疗效
下载PDF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艳玲 曹成龙(综述) 徐国政(校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808-811,共4页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包括病理生理研究,诊断模式和认知功能评估,其中诊断神经疾病和评估神经功能的主要方法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s)、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以及神...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包括病理生理研究,诊断模式和认知功能评估,其中诊断神经疾病和评估神经功能的主要方法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s)、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以及神经生理术中监测(neurophysiologic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NIOM)。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神经电生理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学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肌电图
下载PDF
神经导航及神经电生理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威 丁慧超 +5 位作者 姚国杰 韦可 伍杰 陈大瑜 宋健 龚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670-673,700,共5页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导航及术中电生理监测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6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辅...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导航及术中电生理监测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60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出院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34例,无变化21例,加重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7.1±13.5)个月,术后症状加重8例中,2例好转,3例恢复至术前,3例无明显变化。肿瘤全切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伽玛刀治疗3例中,1例再出血。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手术时机,根据病灶位置采取个体化入路,联合神经导航及电生理监测等辅助技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 神经导航 神经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神经系统某些疾病名称及命名的商榷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577-582,共6页
神经系统疾病名称及一些命名多来自英美等西方国家命名的翻译,应该说多数翻译既符合疾病的本身,又符合中国的传统,但也有翻译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有丰富的汉语词汇,从提倡“文化自... 神经系统疾病名称及一些命名多来自英美等西方国家命名的翻译,应该说多数翻译既符合疾病的本身,又符合中国的传统,但也有翻译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有丰富的汉语词汇,从提倡“文化自信”高度去看,医学翻译应遵循我国启蒙思想、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个标准,“信”主要是指忠实于原作内容,“达”主要是指语言通顺易懂,用现代语言,“雅”就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合汉语的习惯,不要盲目追随某些外国人不科学、不严谨的译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命名
下载PDF
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大瑜 刘宁 +6 位作者 黄麒霖 秦海林 谢天浩 秦汉 胡军民 宋健 姚国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把海绵窦分为上、下、... 目的探讨海绵窦间隙在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5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把海绵窦分为上、下、后、外侧间隙,术中对不同间隙内肿瘤采用不同切除方法。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6例,垂体功能减退危象1例,眼球外展障碍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11例肿瘤全切除中,10例无复发,1例无功能垂体腺瘤复发并动态观察;4例次全切除中,2例无进展;2例术后6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效果良好,基于颈内动脉的自然走形的海绵窦间隙划分方法为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海绵窦间隙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 手术
下载PDF
如何降低中国脑中风的死亡率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25-426,共2页
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死亡原因普查,因脑中风(脑血管病)死亡占我国人口死亡总数的第一位,占22.3%。如何降低我国脑中风的死亡率,首先必须从预防脑血管病入手,降低脑血管的发病率。脑中风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出血性病因有高血压、动脉... 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死亡原因普查,因脑中风(脑血管病)死亡占我国人口死亡总数的第一位,占22.3%。如何降低我国脑中风的死亡率,首先必须从预防脑血管病入手,降低脑血管的发病率。脑中风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出血性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损伤、感染、脑动脉炎后继发脑底异网形成、凝血功能异常、医源性等致各种类型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脑卒中 死亡率 预防
下载PDF
唤醒麻醉下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岛叶胶质瘤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锦江 张志浩 +5 位作者 陈奥博 管江衡 丁慧超 宋健 徐国政 马生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累及岛叶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唤醒麻醉下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7例岛叶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皮质...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累及岛叶胶质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唤醒麻醉下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的7例岛叶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皮质下电刺激显示6例出现运动反应,7例肿瘤切除达到功能边界。术后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语言障碍6例,随访3个月,肌力Ⅲ~Ⅵ级5例,Ⅱ级1例;所有病人言语功能均恢复正常。7例术后随访24个月;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2例,4分2例,3分3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2例,2分2例,3分3例,4分2例;术后12个月复发2例(其中1例死亡),术后18个月1例复发、死亡,另4例无复发、存活。结论唤醒麻醉下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联合神经导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岛叶胶质瘤的安全性和肿瘤全切除率,能有效地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降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胶质瘤 显微手术 唤醒麻醉 神经导航 皮层电刺激
下载PDF
影像后处理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慧超 管江衡 +5 位作者 谢天浩 向伟楚 吕福群 黄河 宋健 徐国政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像后处理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影像后处理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0例PTN的临床资料。9例应用3D-Slicer软件三维... 目的探讨影像后处理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影像后处理技术辅助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0例PTN的临床资料。9例应用3D-Slicer软件三维重建技术、1例利用DSA影像后处理技术定位关键孔,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感染、皮下积液;术后出现暂时性眩晕伴听力下降1例。9例术后疼痛即刻缓解;1例未缓解,二次术后疼痛消失,出现感觉麻木。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1例仍有感觉麻木,无面瘫、听力下降、行走不稳。结论利用影像后处理技术可精确定位关键孔,并完整游离骨瓣,为MVD提供足够的显露空间,有助于减少感染、脑脊液漏发生率,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乙状窦后入路 微血管减压术 影像后处理技术 疗效
下载PDF
3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慧超 江鑫 宋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手术治疗的3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21例采用神经导航辅助开颅手术治疗,10例采用立体定向手术,4例采用直接开颅手术治疗。结果3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手术治疗的3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21例采用神经导航辅助开颅手术治疗,10例采用立体定向手术,4例采用直接开颅手术治疗。结果3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术后症状缓解17列,无变化16例,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针对具体情况,联合应用神经导航、立体定向、电生理技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