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量”双标的白茅根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昱涵 王帅 +3 位作者 包永睿 李天娇 关欣 孟宪生 《药学研究》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白茅根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建立白茅根特征图谱,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共有峰化学成分,通过评价对照药材与供试...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白茅根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建立白茅根特征图谱,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共有峰化学成分,通过评价对照药材与供试药材特征图谱相似度辨别药材真伪,即“质”;以绿原酸为基准物质,建立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定量研究,区分药材优劣,即“量”。结果建立的白茅根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各供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相比相似度均大于0.900,规定了白茅根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简易,可以弥补目前白茅根药材质量控制的不足,达到全面控制白茅根药材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茅根 对照药材 “质-量”双标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绿原酸
下载PDF
基于双波长差示融合图谱的中药水红花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欣媛 张强 +4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李天娇 关欣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51-1857,共7页
该研究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水红花子药材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双波长差示融合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水红花子的特征图谱,通过特征峰的标定明确药材真伪;对内标成... 该研究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水红花子药材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双波长差示融合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水红花子的特征图谱,通过特征峰的标定明确药材真伪;对内标成分花旗松素进行准确定量,以花旗松素为基准计算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相对含量下限明确水红花子药材的优劣。结果标定了水红花子特征图谱的10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MS)鉴定出水红花子药材的7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指认特征峰中的3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花旗松素、槲皮素和原儿茶酸,检测各批次药材中花旗松素的含量为0.5994%~0.7766%,规定了水红花子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可为水红花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红花子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双波长差示融合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质-量”双标的吴茱萸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3
作者 苗梦兰 包永睿 +3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关欣 孟宪生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吴茱萸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建立吴茱萸特征图谱,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共有峰化学成分,通过评价对照药材与供...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吴茱萸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对照物质,建立吴茱萸特征图谱,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共有峰化学成分,通过评价对照药材与供试药材特征图谱相似度,判别药材真伪,即“质”;以吴茱萸碱作为基准物质进行准确定量,以吴茱萸碱为基准,计算其余特征峰相对含量,并采用特性峰的相对含量下限来判定吴茱萸药材优劣,即“量”。结果建立的吴茱萸特征图谱以及吴茱萸含量测定的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鉴定3个共有色谱峰,分别为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不同产地供试药材与吴茱萸对照药材相比相似度均大于0.970;规定了吴茱萸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可以快速简便的判别药材真伪,同时达到全面控制吴茱萸药材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质-量”双标技术 特征图谱 吴茱萸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标准起始剂量罗沙司他治疗不同慢性肾脏病分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铁代谢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小凡 张艳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罗沙司他治疗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铁代谢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的非透析CKD3~5期合并肾性贫血且血红蛋白(Hb)未达标...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罗沙司他治疗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铁代谢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的非透析CKD3~5期合并肾性贫血且血红蛋白(Hb)未达标的36例患者资料,CKD3、4期为A组(20例),CKD5期为B组(16例),所有患者均以标准起始剂量应用罗沙司他。比较患者使用罗沙司他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贫血、生化、铁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A组患者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铁蛋白、血清铁及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Hb达标率为80.0%,B组患者达标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两组患者Hb、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b、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高钾血症,5例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症状,均可耐受;所有患者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 标准剂量罗沙司他治疗不同CKD分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非透析 铁代谢
原文传递
左卡尼汀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重珍 李川 +1 位作者 滕艳 刘瑀晗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的影响,探究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左卡尼汀治疗...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的影响,探究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营养状况[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纤维化[血管紧张素II(AngII)、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GF-β1/Smad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ad相关蛋白3(Smad3)、Mad相关蛋白7(Smad7)]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Hb、Alb水平及TS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ngII、TGF-β1、CTGF及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F-β1、Smad3低于对照组,Smad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腹膜透析能改善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机体微炎症,降低氧化应激,并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活化而产生肾单位保护作用,以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透析 尿毒症 通路 肾纤维化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基于双波长等基线差示融合图谱的中药黄芩“质-量”双标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强 罗曦 +4 位作者 李天娇 王帅 包永睿 关欣 孟宪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8-975,共8页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 建立了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黄芩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了黄芩特征图谱,通过鉴定特征峰的化学成分,共确定了11个共有特征峰,通过质谱鉴定出黄岑药材的8个成分,经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共有特征峰中的4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以及汉黄芩素。通过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可明确药材真伪,即“质”,结果显示各批次供试药材与黄芩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对内标成分“黄芩苷”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黄芩药材优劣,即“量”。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可为黄芩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黄芩苷 双波长等基线差示融合
下载PDF
SOX2、SIRT1、sIL-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
7
作者 孙昊月 金艳华 +2 位作者 王欢 张艳宁 付晗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 目的探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IMN患者316例为IMN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亚组86例,预后良好亚组230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31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OX2、SIRT1、sIL-2R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X2、SIRT1、sIL-2R检测对IMN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MN组SOX2、sIL-2R水平升高,SIRT1水平降低(t/P=34.115/<0.001、28.962/<0.001、13.579/<0.001);SOX2、sIL-2R水平比较,临床分期三期>二期>一期,SIRT1水平比较,三期<二期<一期(F/P=8.309/<0.001、10.222/<0.001、4.214/0.016);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血肌酐、肾小球硬化比例、SOX2、sIL-2R水平显著升高,SIRT1水平显著降低(t/P=12.024/<0.001、12.877/<0.001、8.522/<0.001、7.147/<0.001、6.599/<0.001);血清SOX2、SIRT1、sIL-2R及三者联合预测IMN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53、0.733、0.768、0.863,三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的AUC(Z/P=3.904/<0.001、2.652/0.008、4.770/<0.001);血肌酐高、肾小球硬化、SOX2高、sIL-2R高是IM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254(1.346~3.774)、3.474(1.877~6.429)、2.362(1.441~3.871)、1.854(1.371~2.507)],SIRT1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98(0.567~0.859)]。结论IMN患者血清SOX2、sIL-2R水平显著升高,SIRT1水平显著降低,且三者与临床分期、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临床分期 预后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初始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欢 孙昊月 +5 位作者 杨雪 金重珍 张德伟 关欣 张艳宁 张英慧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PD置管术并规律随访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使用罗沙司他将患者分为罗沙司他组和非罗沙...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PD置管术并规律随访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使用罗沙司他将患者分为罗沙司他组和非罗沙司他组(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并利用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114例,其中,罗沙司他组共63例,对照组共51例。基线资料中,罗沙司他组患者的透析前血肌酐水平更高、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更低。中位随访时间为17.5(9,27)个月,至随访终点共38例患者发生死亡。罗沙司他组的生存时间是(30.739±1.565)月(95%CI 27.673~33.806),对照组的生存时间是(24.148±1.955)月(95%CI 20.316~27.98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罗沙司他组的3年生存率(62.4%)明显高于对照组(27.3%)(Log-rankχ^(2)=6.593,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R=1.187,95%CI 1.066~1.322,P=0.002)是初始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罗沙司他(HR=0.453,95%CI 0.217~0.945,P=0.035)是初始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罗沙司他可有效地降低初始P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死亡风险,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腹膜透析 肾性贫血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