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涂晓文 陈香美 +3 位作者 谢院生 师锁柱 张东山 尹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比较联合用药是否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M)、模型对照组(NX)、氯吡格雷治疗组(CLO)、伊贝沙坦治疗组(IRB)和氯吡格雷联合伊...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比较联合用药是否比单独用药效果更好。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M)、模型对照组(NX)、氯吡格雷治疗组(CLO)、伊贝沙坦治疗组(IRB)和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组(CLO/IRB),每组12只。氯吡格雷按20mg·kg-1·d-1给药,伊贝沙坦按20mg·kg-1·d-1给药,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给药(氯吡格雷按20mg·kg-1·d-1加伊贝沙坦按20mg·kg-1·d-1),每天8∶30开始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蒸馏水。分别观察治疗4周末和8周末大鼠的血压、尿蛋白、血生化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治疗8周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伊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降低24h尿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水平(P<0.05),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病变,降低平均肾小球截面积。伊贝沙坦降尿蛋白作用比氯吡格雷强。氯吡格雷联合伊贝沙坦降尿蛋白、血清肌酐、减轻肾脏病理损害作用比单独用药效果好。结论:氯吡格雷/伊贝沙坦可以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病变,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大鼠慢性肾衰竭的进程;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伊贝沙坦 5/6肾切除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Ⅳ+Ⅴ型)1例的病理图像与用药分析
2
作者 邱强 王弘 《信息记录材料》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对狼疮性肾炎(Ⅳ+Ⅴ)的疗效。1例在我院肾科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病理诊断为狼疮性肾炎(Ⅳ+Ⅴ)的女性患者,应用他克莫司(口服剂量为0.15~0.3mg/kg/d 2/日)进行治疗。对其血药浓度进行检测,根据血药浓度调...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对狼疮性肾炎(Ⅳ+Ⅴ)的疗效。1例在我院肾科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症、病理诊断为狼疮性肾炎(Ⅳ+Ⅴ)的女性患者,应用他克莫司(口服剂量为0.15~0.3mg/kg/d 2/日)进行治疗。对其血药浓度进行检测,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治疗2周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转阴。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有望成为狼疮性肾炎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狼疮性肾炎 图像
下载PDF
尿激酶对IgA肾病毛细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强 孙雪峰 +1 位作者 陈香美 洪权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后IgA肾病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方法:观察不同病理程度下,IgA肾病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同时比较尿激酶治疗前后,10例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患者的毛细血管密度变化。结果:①随着病变的加重,IgA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密度...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后IgA肾病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方法:观察不同病理程度下,IgA肾病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同时比较尿激酶治疗前后,10例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患者的毛细血管密度变化。结果:①随着病变的加重,IgA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密度、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均随之减小。②10例IgA肾病应用尿激酶治疗后,重复肾活检显示,治疗前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密度(/肾小球)分别为:36.5±8.7和45.4±9.9,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肾小管)明显升高(治疗前0.9±0.2vs治疗后1.4±0.3,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可能是通过增加肾小球和肾间质毛细血管的密度而延缓IgA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毛细血管密度 尿激酶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