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新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徐丽娟 张云巍 +1 位作者 王淑芳 阎丽 《肝脏》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小鼠3 d乳鼠双后肢,剔除肌肉筋膜组织,剪碎后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离小鼠3 d乳鼠双后肢,剔除肌肉筋膜组织,剪碎后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并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从骨片周围爬出,传代后,细胞形态一致,生长良好;绘制的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流式细胞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高表达CD90、CD29,低表达CD11b、CD45,成脂油红O染色和成骨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论采用小鼠3 d乳鼠骨片法能够成功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肝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肝脏组织工程
下载PDF
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金霞 黄莉 袁昌琼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12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老年高干病房工作1年以内的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压力源主要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 目的:了解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老年高干病房工作1年以内的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压力源主要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压力源不同。结论:应对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有针对性地采取减压措施、心理支持等,使低年资护士在这1年期间能够减轻压力,有助其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干病房 低年资护士 工作压力源 相关因素
下载PDF
FGF4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包装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丽娟 张云巍 +1 位作者 胡亚卓 阎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768-2773,共6页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4,FGF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包装.方法:采用Bam HⅠ/AgeⅠ酶酶切含目的基因FGF4的质粒,将目的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载体进行定向交换,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G...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4,FGF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包装.方法:采用Bam HⅠ/AgeⅠ酶酶切含目的基因FGF4的质粒,将目的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载体进行定向交换,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GC-FU-FGF4,将其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先进行菌落PCR鉴定,再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将目的质粒感染293T细胞24 h后,采用Realtime定量PCR测定包装的病毒滴度.结果:PCR结果显示扩增的目的基因FGF4已成功插入p GC-FU载体.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目的质粒转染后24 h,293T细胞几乎100%表达绿色荧光,Real-time定量PCR法测定包装的病毒滴度为2×108 TU/m L.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FGF4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对慢病毒及进行了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基因 感受态细胞
下载PDF
四氯化碳法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中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云巍 胡亚卓 +2 位作者 徐丽娟 潘美妍 阎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经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cirrhosis model,CM)实验中机体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22只,使用橄榄油配备浓度为600mL/L的CCl4按3μL/g体质量经腹腔注...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经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cirrhosis model,CM)实验中机体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情况.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22只,使用橄榄油配备浓度为600mL/L的CCl4按3μL/g体质量经腹腔注射,3次/wk,共计12 wk,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假小叶形成为判定CM成功的标准);对照组:8只,按3L/g体质量给予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次/wk,共计12 wk.两组大鼠均给予普通饲料加清水喂养,并监测实验期间大鼠体质量变化、活动及对外界的反应情况,同时记录大鼠的死亡情况及死亡时间.至12周末,模型组死亡6只,对照组全部存活.处死存活下来的模型组大鼠做肝脏病理,均符合肝硬化标准.造模成功的同时收集食管、结肠、脾、肺等组织行HE染色,肾脏组织行PAS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呈典型的假小叶改变;食管、结肠可见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肾脏可见肾小管细胞轻度水肿.肺泡结构破坏,部分区域内有肺泡间隔绷紧,有多个肺泡的融合,肺泡腔内见急性炎细胞及红细胞.脾的组织形态基本正常.结论:本文首次对CCl4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动物模型的重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证明该方法制备的肝硬化大鼠模型对主要脏器的影响小,与人类发生肝硬化时重要脏器的病理改变基本一致,因此,再次说明该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肝硬化 脏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