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训练导致的致死性劳力性热射病病因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纪筠 宋青 +6 位作者 周飞虎 岳慧 唐晟 潘亮 何蕾 谢菲 王秀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分析部队医院劳力性热射病(EHS)的发病原因以及EHS易感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所部队医院1995年9月-2007年8月共18例EH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借鉴Minard制定的EHS易感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训练组织因素),对所... 目的分析部队医院劳力性热射病(EHS)的发病原因以及EHS易感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所部队医院1995年9月-2007年8月共18例EH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借鉴Minard制定的EHS易感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训练组织因素),对所有EHS病例进行评估。以最终治疗结果是否存活为标准,分为死亡病例组(F组)和存活病例组(S组),比较两组易感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两组易感因素的累积数量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例EHS均发生在军事训练中,18例患者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在EHS的易感因素中,体力不足、与体能不相适应的体力训练、对伤病员没有进行正确的医学分类、诊断不当以及治疗不当等5个因素在死亡病例组与存活病例组中具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病例组中,易感因素的累积数量为10±1.41,显著高于存活病例组5.64±1.96(P<0.01)。结论军事训练应强调科学的训练方法,严格执行训练规程。同时还需普及相关人员的EHS防治知识,从自身预防EH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多器官功能衰竭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潘亮 潘蓉 +1 位作者 王亮 刘国树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离体心脏缺血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参附注射液,观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学以及心肌病理改变,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参附注射液组中,LVP、LVdp/dtmax和CO都得...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离体心脏缺血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参附注射液,观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学以及心肌病理改变,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在参附注射液组中,LVP、LVdp/dtmax和CO都得到改善,缺血后灌流液心肌酶浓度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光镜及电镜均显示心肌细胞的损害较对照组轻。结论 参附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和防止心肌细胞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参附注射液 保护作用 家兔 心脏血流动力学 缺血模型 离体心脏 不同浓度 病理改变 心肌酶学 LVdp 浓度变化 心肌细胞 细胞破坏 保护心肌 对照组 LVP 灌流液 缺血后
下载PDF
不同镇静深度下异丙酚与咪达唑仑顺行性遗忘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尹明 宋青 +4 位作者 彭宇 周飞虎 何蕾 谢菲 潘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169-217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深度下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的顺行性遗忘效应。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7例,静脉泵入异丙酚0.5~1.5mg·kg-1·h-1;咪达唑仑组14例,静脉泵入咪达唑仑0.04~0.15mg·kg-1...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深度下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的顺行性遗忘效应。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7例,静脉泵入异丙酚0.5~1.5mg·kg-1·h-1;咪达唑仑组14例,静脉泵入咪达唑仑0.04~0.15mg·kg-1·h-1。分别在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90、85~75、74~65、<65时观看不同的纸牌,在患者恢复清醒(BIS值>90)后令其回忆所看到的纸牌,计算回忆纸牌错误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各个BIS值区间回忆纸牌错误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患者在BIS值74~65、BIS<65区间的回忆错误率与清醒时(BIS值>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05);咪达唑仑组患者在BIS值85~75、74~65、<65区间的回忆错误率与清醒时(BIS值>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0.004、0.000)。结论异丙酚与咪达唑仑一样具有顺行性遗忘效应,但需要在较深的镇静深度才可实现;咪达唑仑在较浅的镇静深度即具有顺行性遗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性遗忘 异丙酚 咪达唑仑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黄芪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抗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光 何蕾 +1 位作者 王彬 江朝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调节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抗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E组均为缺氧/复氧组,其中各组培养液组成为:B组缺氧液,C组缺氧液加...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调节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抗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E组均为缺氧/复氧组,其中各组培养液组成为:B组缺氧液,C组缺氧液加黄芪,D组缺氧液加PD98059,E组缺氧液加黄芪和PD98059。缺氧4h,复氧2 h。比较缺氧/复氧前后培养液中心肌酶含量,并进行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检测。结果缺氧/复氧后对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心肌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缺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均有升高(P<0.05)。黄芪缺氧组与缺氧对照组比较,GOT升高减轻(P<0.05)。ERK抑制剂PD98059对黄芪的保护作用有一定削弱,但没有统计学意义。黄芪可使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ERK表达增加,PD98059对黄芪引起的ERK表达增加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芪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涉及了ERK1/2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细胞低氧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光 何蕾 江朝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抗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六组:A正常对照组,B缺氧组,C黄芪20组,D黄芪100组,E黄芪200组,F黄芪400组。黄芪各组缺氧过程中给予不同浓度黄芪,缺氧4 h,复...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抗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六组:A正常对照组,B缺氧组,C黄芪20组,D黄芪100组,E黄芪200组,F黄芪400组。黄芪各组缺氧过程中给予不同浓度黄芪,缺氧4 h,复氧2 h。比较缺氧复氧前后心肌细胞存活率,培养液中心肌酶含量。结果各组缺氧前后谷草转氨酶(GOT)均有差异。复氧后2 h,B、C、D组培养液中心肌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E、F组GOT值较基础值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各组细胞经过缺氧复氧后,存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加入黄芪保护的黄芪20,黄芪100,黄芪200组均优于单纯缺氧复氧组。黄芪200组存活率最高(P<0.01)。结论黄芪能够减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术 细胞低氧
下载PDF
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4 位作者 江朝光 高岩 马迎民 王晶 程艳爽 《现代护理》 2005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犬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犬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呼吸力学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力(Pmean)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OS后肺动态顺应性(CD)、静态顺应性(CS)显著下降(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气道压力;OS后降低肺顺应性。本研究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吸痰前后气道压力等监测;对ARDS机械通气犬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吸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开放式气管内吸痰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
下载PDF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气管镜治疗高位截瘫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康红军 宋青 +3 位作者 周飞虎 刘辉 潘亮 马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纤支镜在治疗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高位截瘫患者30例,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氨溴索组(氨溴索30mg,壶入3次/d);大剂量氨溴索组(氨溴索300mg,壶入3次/d);联合治...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纤支镜在治疗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高位截瘫患者30例,随机分成3组:小剂量氨溴索组(氨溴索30mg,壶入3次/d);大剂量氨溴索组(氨溴索300mg,壶入3次/d);联合治疗组(氨溴索300mg,壶入3次,d),联合纤支镜下吸痰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第3d,第7d的临床效果、体征、X线表现、血气分析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等。结果大剂量组患者在临床效果、体征及X线表现好转程度明显优与小剂量组(均P〈0.05),且感染控制及脱机时间均显示缩短。联合治疗组较大剂量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对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大剂量氨溴索可以有效化痰,控制感染,减少控制感染时间,减少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联合纤支镜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纤维气管镜 肺部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