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2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丽娜 李铁岭 +2 位作者 张亚晶 杨庭树 丁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2-456,I0015,共6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制剂TISAM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Lewis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口服5 mg/kg TISAM,每日一次,连续14 d治疗EAM Lewis大鼠动物。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3组,分别为早、中...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制剂TISAM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Lewis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口服5 mg/kg TISAM,每日一次,连续14 d治疗EAM Lewis大鼠动物。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3组,分别为早、中和晚期治疗组(n=20)。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心脏取材,进行心肌炎症分级、心肌胶原纤维含量,心肌巨噬细胞和T细胞浸润,MMP-2和MMP-9的mRNA表达,以及明胶酶活性测定。结果:TISAM早期治疗(在模型建立同时开始治疗,持续14 d)无效,中、后期治疗(在模型建立后第7~14天开始治疗,持续14 d)有效。在治疗有效方案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炎症级别下降,心肌间质纤维化级别下降,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数目减少,MMP-2 mRNA表达降低,明胶酶活性降低。结论:MMP-2抑制剂抑制EAM中期的病理发展过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延缓心肌间质纤维化,从转录水平降低MMP-2 mRNA的表达,同时从蛋白水平降低明胶酶活性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2 TISAM
下载PDF
L-NAM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彭锦 李铁岭 +2 位作者 韩丽娜 林晓明 何爽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Lewis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 20只Lewis大鼠建立EAM动物模型:双足底注射心肌C蛋白片段和完全弗氏辅佐剂的油状混合物,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 目的观察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Lewis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 20只Lewis大鼠建立EAM动物模型:双足底注射心肌C蛋白片段和完全弗氏辅佐剂的油状混合物,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大鼠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腹腔注射5 mg·kg-1·d-1L-NAME,从免疫注射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20 d,1次/d。对照组相同时间内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结束后第1天处死动物,心脏取材,进行系列检测。其中组织病理学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炎症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淋巴细胞浸润,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胶原纤维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胶原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AME治疗组心肌炎症级别下降[(3.42±0.31)vs(2.51±0.22),P<0.01]、T淋巴细胞浸润数目减少[(28.2±4.6)vs(13.2±1.9),P<0.01]、心肌间质纤维化级别下降[(2.33±0.26)vs(1.14±0.17),P<0.01]、血清NO水平降低[(68.34±8.61)μmol/L vs(45.71±6.53)μmol/L,P<0.01],明胶酶活性降低[(254 526±4 729)vs(184 712±3 869),P<0.01]。结论 L-NAME抑制EAM病理发展过程,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NO水平和明胶酶活性,从而降低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延缓心肌间质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L-NAME 一氧化氮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Th细胞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韩丽娜 李铁岭 +3 位作者 张亚晶 杨庭树 丁宇 郭树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1-756,共6页
目的了解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亚群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反应状态,从而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心肌C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足底注射、百日咳毒素腹腔内注射制作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模型。未给予免疫注射正常大鼠... 目的了解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亚群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反应状态,从而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心肌C蛋白和完全弗氏佐剂足底注射、百日咳毒素腹腔内注射制作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模型。未给予免疫注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在免疫注射后1周、2周、4周、6周和8周,经胸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取心脏,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确定心肌炎症积分,天狼星红染色确定心肌纤维化。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四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脾细胞中Th1、Th2和Th17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水平。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EAM大鼠至免疫注射后第4周心脏射血分数维持正常值,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和左室舒张末期直径缩小;至第8周心脏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和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增加。炎性积分在免疫注射后2周上调,4周达高峰,6周时逐渐降低;心肌纤维含量在第1周和第2周无明显改变,至第4周明显增强并达高峰,持续至第8周。脾细胞Th1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第1周反应血清水平升高,第4周达高峰,第6周开始下降。Th17及IL-17在第2~4周升高,水平维持至第6~8周。Th2在前4周无明显变化,IL-4在第4周开始升高,两者均在第6周迅速升高,并持续至第8周。结论在EAM大鼠模型中,2~4周是心肌炎症阶段,4~8周是纤维化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Th1/Th2失衡,其中炎症性心肌炎阶段以Th1、Th17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优势,纤维化心肌炎阶段以Th2和Th17亚群介导的体液免疫为优势,Th17衔接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