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特点 被引量:29
1
作者 谭清澈 张家堂 +3 位作者 崔荣太 徐全刚 邢小微 孙婷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识别。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门诊3857名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分析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 目的分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状态的识别。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门诊3857名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分析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特点。结果有1684(43.66%)名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中年(χ2=107.75,P<0.001)、女性(χ2=188.36,P<0.001)无业及退休者(χ2=215.31,P<0.001)为焦虑抑郁状态的多发人群。1073(63.72%)名焦虑抑郁患者主诉内容超过3项,655(38.90%)名患者主诉内容超过4项。主诉内容以失眠最多,头痛、头晕、肢体无力、发麻次之。1323(78.56%)名患者选择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结论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高,此类患者有其自身临床特点,门诊医生应注意识别,并予以及时转诊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焦虑抑郁状态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估 三级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门诊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75
2
作者 于生元 万有 +20 位作者 万琪 马柯 王家双 卢振和 刘延青 刘小立 刘慧 刘若卓 邓列华 李焰生 陈向军 陈军 张达颖 郑宝森 赵华 常建民 黄东 傅志俭 熊东林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 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二、流行病学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ALGIA 中国专家共识 疼痛持续时间 痛觉超敏 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 阿片类药物 神经介入技术
下载PDF
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防控操作规范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芳 高岚 +5 位作者 霍春暖 魏娜 杨倩倩 杜鸿雁 梁涛 杨莘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帮助护士掌握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评估内容,明确干预策略,规范实施防控技术,提高护士操作的正确性与准确度。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30年来神经疾病并发HAP的相关文献,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 目的:帮助护士掌握神经重症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评估内容,明确干预策略,规范实施防控技术,提高护士操作的正确性与准确度。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近30年来神经疾病并发HAP的相关文献,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临床证据水平分级2009,进行证据和推荐意见确认,将防控HAP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进行梳理。结果:制定出翻身扣背、体位引流、振动排痰、口腔护理等神经重症患者预防HAP的可行性操作规范。结论:本规范可促使神经重症疾病护理人员早期、安全、有效地评估与实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疾病 肺炎 护理防控操作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教育与管理模式探索创新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家堂 赵威 +2 位作者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2,共2页
医学进修生教育与管理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教学工作。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依托医院及科室的特色优势,针对来自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了一条教学内容丰富全面、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教学方法灵活... 医学进修生教育与管理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教学工作。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依托医院及科室的特色优势,针对来自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了一条教学内容丰富全面、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的医学进修教育之路,同时开创了进修生导师负责制、量化考评制等进修管理新模式。这为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进修教育质量、规范进修管理、提升医师个人业务水平及整体行业医疗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进修生 教育 管理
下载PDF
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畅 张小兰 +2 位作者 吴男男 李小康 王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对带教老师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 目的:探讨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对带教老师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操作和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评式带教模式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护生的教学中可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出科考核成绩,同时还可督促带教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自评式教学 神经内科监护室
下载PDF
大型医院在神经病学进修生教育培养中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琳 于生元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医学生毕业后再教育是根据医院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教学医院招收进修生实地培养是对下级医院医生系统培养、规范操作、理念更新的主要方式,教学医院在再教育环节中承担... 医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医学生毕业后再教育是根据医院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教学医院招收进修生实地培养是对下级医院医生系统培养、规范操作、理念更新的主要方式,教学医院在再教育环节中承担重要责任。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如何让进修生在短暂的进修期内学有所获,提高培育质量,结合长期的临床教学实践工作,浅谈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 教学探索 医学再教育
下载PDF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被引量:229
7
作者 黄德晖 吴卫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55-166,共12页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1-3]。NMO的病因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相关,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独立...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1-3]。NMO的病因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相关,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独立疾病实体[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雪莲 孙小惠 +2 位作者 王燕 刘学蕊 马延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的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意外共5例,总发生率...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的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意外共5例,总发生率为4.8%,对照组发生意外共17例,总发生率为16.2%,两组比较观察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8.5%,P均<0.05;结论:神经内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神经内科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 满意度
下载PDF
谷氨酸对神经元钙离子内流和凋亡的影响及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小刚 朱克 +2 位作者 李楠 马向晨 李建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介导神经元钙离子内流与诱导神经元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 ,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显示凋亡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来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谷氨酸处理神经元造成兴奋性氨基酸...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介导神经元钙离子内流与诱导神经元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 ,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显示凋亡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方法来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谷氨酸处理神经元造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用MK 80 1做保护研究。结果 体外培养 9d的大多数神经细胞 ,用 1mmol/L谷氨酸处理后 ,细胞内钙离子快速增加 ;谷氨酸处理后细胞死亡的形式主要是凋亡。预先用MK 80 1(10 μmol/L)可明显的减少由谷氨酸介导的钙离子反应 ,并且MK 80 1可同时减少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钙离子内流与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关系 ,钙离子内流在与谷氨酸毒性导致的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神经元钙离子内流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家堂 郎森阳 +2 位作者 匡培根 张风英 刘洁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丹参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阻塞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染色神经...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丹参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阻塞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染色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及丹参的影响。结果 cyclinD1蛋白表达自缺血后 6h开始出现 ,缺血后 48h达高峰 ;丹参组各相应时间点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凋亡细胞自缺血后 12h开始出现 ,缺血后 72h达高峰 ;丹参组各相应时间点凋亡细胞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相邻切片可见cyclinD1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染色区域基本相同。结论 脑缺血后cyclinD1的异常表达可能诱发了缺血神经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凋亡 丹参 大鼠
下载PDF
貌似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德晖 钟定荣 吴卫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2,I001,共4页
目的 总结貌似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归纳临床误诊原因并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4例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手术中肉眼所见,影... 目的 总结貌似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病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归纳临床误诊原因并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4例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征、手术中肉眼所见,影像学包括CT/MRI表现,病理包括HE染色,Luxol fast blue(Lfb)髓鞘染色,Bodian神经纤维染色,还进行了CD68,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丝蛋白(NF)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临床上可出现头痛、癫癎等症状,急性期CT/MRI可以出现水肿等占位效应、增强后可以有环形强化,冰冻切片可以观察到胶质细胞增生等。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可以有肿瘤样的非典型性表现,临床容易造成误诊:应在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等多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脱髓鞘病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
下载PDF
老年慢性非癌痛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8
12
作者 于生元 王国春 +19 位作者 戈晓东 刘延青 乔晋琳 李水清 伍骥 孙铁铮 冷晓梅 汪耀 宋守礼 何农 张洪 郭万首 段婷 梅丹 商卫林 陶蔚 蒋协远 焦红梅 樊碧发 薛庆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一、概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亚太地区年龄≥60岁者被称为老年人,老年人通常基础代谢率低,肝肾等脏器功能减退,且共病较多。慢性非癌痛的定义:非肿瘤性疾病或损伤引起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的疼痛。
关键词 癌痛治疗 镇痛药物 中国专家共识 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药物依赖性 阿片类药物 慢性疼痛 抗抑郁药 疼痛评估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辰 黄德晖 吴卫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476,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NMO),亦称Devic病或Devic’s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及脊髓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在许多国家及种族人群中均有发病;中枢神经系统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AQP4-Ab)是其较为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由于NMO... 视神经脊髓炎(NMO),亦称Devic病或Devic’s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及脊髓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在许多国家及种族人群中均有发病;中枢神经系统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AQP4-Ab)是其较为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由于NMO的致残率极高,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目前,NMO的急性期治疗仍多以糖皮质激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急性期治疗 血清学标志物 中枢神经系统 脱髓鞘疾病 自身免疫性 水通道蛋白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实验性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21
14
作者 丁丽华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为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 ,建立一种可靠的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组 ,手术组用两根铬线疏松环扎大鼠的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损伤 ,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 ,但不结扎 ,观察术... 目的 :为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 ,建立一种可靠的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组 ,手术组用两根铬线疏松环扎大鼠的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损伤 ,而假手术组只暴露神经 ,但不结扎 ,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及相关的痛觉行为变化。结果 :手术组术后 9~ 6 0天左右 ,在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内 ,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 ,与手术对侧、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极低的外在刺激即可激发强烈的疼痛行为反应 ,持续至术后 30天 ,然后逐渐恢复 ,术后 80天左右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大鼠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三叉神经痛出现 ,压迫解除后疼痛可缓解。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临床因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的情况 ,简单易行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 三叉神经痛 慢性缩窄环术 动物模型 手术 行为学反应 TN
下载PDF
偏头痛——神经系统的离子通道病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董钊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无先兆偏头痛 离子通道病 神经系统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先兆症状 脑功能异常 头痛发作 伴随症状
下载PDF
壳聚糖导管复合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培惠 常青 +4 位作者 魏奉才 林志勇 孙晋浩 卢凤琦 刘克敬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9-992,共4页
目的:应用壳聚糖导管作为神经再生室,复合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观察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按3:1的比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壳聚糖复合导管;取胎兔坐骨神经,经体外增殖培养获得雪旺细胞,复合于壳聚糖... 目的:应用壳聚糖导管作为神经再生室,复合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观察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按3:1的比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壳聚糖复合导管;取胎兔坐骨神经,经体外增殖培养获得雪旺细胞,复合于壳聚糖导管,修复兔面神经0.8 cm的缺损,并与单用壳聚糖导管作对照,观察修复后4、8、16周的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情况。结果:术后8周新生面神经纤维已沿管壁通过缺损到达远端,术后16周导管大部分降解,新生神经变粗变直,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到复合动作电位,复合雪旺氏细胞的导管再生神经较粗,动作电位幅值较高。结论:壳聚糖导管可引导神经再生,复合雪旺细胞的壳聚糖导管神经再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雪旺氏细胞 神经修复 面神经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切断对光化学法诱导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小玲 王振金 +1 位作者 李英杰 尹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切断对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只 ) :A组切断颈交感神经 ;B组为假手术组 ;C组为单纯缺血组。颈交感神经切断后 48h ,采用光化学法制作脑缺血模型 ,大鼠缺血后 48h断...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切断对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只 ) :A组切断颈交感神经 ;B组为假手术组 ;C组为单纯缺血组。颈交感神经切断后 48h ,采用光化学法制作脑缺血模型 ,大鼠缺血后 48h断头处死 ,进行脑梗死体积测定。结果 A、B、C 3组梗死体积 (mm3 )分别为 17 97± 6 86、2 2 77± 4 2 1、2 3 17± 3 87。A组梗死体积比B组及C组小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与C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支配脑血管的交感神经切断可能通过扩张血管、改善侧支循环而对缺血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颈交感神经 梗死灶体积 神经切断 光化学法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偏头痛非药物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9
18
作者 于生元 万琪 +8 位作者 王伟 朱兵 李瑛 杨骏 周冀英 赵凌 赵吉平 赵宏 徐斌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前,中国偏头痛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40~44岁时疾病负担达到高峰、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许多偏头痛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导致急性镇痛药的滥用和头痛的慢性化。能够推荐给儿童和妊娠期偏头痛患... 目前,中国偏头痛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40~44岁时疾病负担达到高峰、女性高于男性的趋势。许多偏头痛患者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导致急性镇痛药的滥用和头痛的慢性化。能够推荐给儿童和妊娠期偏头痛患者的药物极其有限。随着对偏头痛认识的不断深入和非药物防治经验的积累,以针灸为主的非药物治疗策略在偏头痛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不适合药物治疗的偏头痛患者,应推荐非药物防治策略。为规范我国广大医生对偏头痛的非药物防治方法,本共识经中西医结合专家讨论,针对无/有先兆偏头痛的急性发作期和间歇期,确定推荐调整生活方式、针灸疗法、神经调节技术、行为疗法四大类非药物防治方法,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非药物防治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实验性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丽华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实验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况。三叉神经痛病因仍不明确 ,至今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假说 ,中枢性假说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为脑干感觉性痫性发作 ,周围性假说认为三叉神经受到微血管压迫等刺激或脱髓鞘所致。本文主要叙述...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实验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概况。三叉神经痛病因仍不明确 ,至今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假说 ,中枢性假说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为脑干感觉性痫性发作 ,周围性假说认为三叉神经受到微血管压迫等刺激或脱髓鞘所致。本文主要叙述了三叉神经痛的可能病理生理机理及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并对各种造模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三叉神经痛 发病机理 造模方法 动物模型 生理机制
下载PDF
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后大鼠行为反应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玲 于生元 +1 位作者 董钊 姜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三叉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大鼠一侧三叉神经分支眶下神经(ION)行缩窄环术(CCI),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 目的:观察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三叉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大鼠一侧三叉神经分支眶下神经(ION)行缩窄环术(CCI),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及三叉神经组织学改变。结果:1.术后2周到8周,在ION支配区域内,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4周开始逐渐恢复,术后12周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2.术后2周,I0N-CCI区域神经纤维肿胀,髓鞘脱失,正常结构消失;术后4到8周,神经纤维仍有脱髓鞘改变;术后12周神经纤维密度均匀,髓鞘与轴突比例恢复正常。结论:慢性缩窄环术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其局部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阈值 三叉神经痛 慢性缩窄环 组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