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
作者 王驰 李绵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3期1980-1982,1984,共4页
检验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进行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应用型检验人才培养,使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当前临床诊疗的要求。而本科阶段的培养对于其今后科研素质、科... 检验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进行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应用型检验人才培养,使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当前临床诊疗的要求。而本科阶段的培养对于其今后科研素质、科学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因此,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应积极参与科研技能训练,参与科研项目的方案设计、实验开展、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等过程,为今后培养高水平、复合型检验人才,促进医院检验科室的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科研能力 本科生 实践
下载PDF
沉默PDCD4表达可减轻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于改善线粒体动力学
2
作者 于佳池 李芮冰 +4 位作者 夏天 王佳楠 金家丞 袁漫秋 李绵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缓解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分别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C166)并给予脂多糖(LPS)处理,建立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细胞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NC)、...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缓解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分别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C166)并给予脂多糖(LPS)处理,建立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细胞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NC)、LPS诱导组(NC+LPS)、si-PDCD4转染组(si-PDCD4)、si-PDCD4转染后LPS诱导组(si-PDCD4+LPS)、si-PDCD4转染后LPS诱导加线粒体分裂激动剂(FCCP)组(si-PDCD4+LPS+FCCP)。通过LC-MS/MS技术,分析PDCD4敲低前后蛋白组学变化。通过RT-PCR检测对照组和LPS组转染前后PDCD4、细胞炎症、凋亡以及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融合关键蛋白FIS1、DRP1和OPA1的表达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JC-1、MitoSOX探针荧光强度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活性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炎症相关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的mRNA表达升高(P<0.05);PDCD4在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高表达(P<0.05);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PDCD4敲低与线粒体动力学存在相关性;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诱导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DRP1表达增加,融合蛋白OPA1减低(P<0.05);MitoSOX和JC-1荧光探针结果提示LPS诱导下内皮细胞线粒体发生氧化应激,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敲减组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膜电位有所缓解。PDCD4敲减后的保护效应可被线粒体分裂激动剂FCCP逆转。敲减PDCD4后能够抑制LPS所引起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线粒体分裂和融合指标恢复平衡。结论沉默PDCD4基因通过调控线粒体的动力学维持线粒体功能正常,减轻氧化应激,从而有利于缓解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体动力学 PDCD4 炎症
下载PDF
某院2017-2018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玲 王美玲 +5 位作者 叶丽艳 马艳宁 马薇 宋林键 叶坤 杨继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07-811,815,共6页
目的了解该院2017-2018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耐药情况及常见耐药基因。方法收集该院2017-2018年临床标本分离到的全部肠杆菌科细菌非重复菌株,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2017-2018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耐药情况及常见耐药基因。方法收集该院2017-2018年临床标本分离到的全部肠杆菌科细菌非重复菌株,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使用PCR扩增检测菌株携带的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2017年和2018年CRE的检出率分别为9.6%和9.0%;CRE菌种类型以肺炎克雷伯菌(81.5%)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7.2%)和阴沟肠杆菌(4.0%);CRE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标本(45.5%)为主,其次为引流液(13.3%)、尿液(11.9%);CRE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47.7%、42.3%和55.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在CRE中,86.3%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blaKPC(74.0%)、blaNDM-1(9.0%)和blaOXA-48(1.9%)。结论CRE的检出率在该院呈上升趋势,CRE菌种类型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FM,D-Dimer和FIB检测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峰 吕忠兴 邸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5-198,2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D-二聚体(D-Dimer)以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等凝血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正常孕晚期女性为正常妊娠组(n=...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D-二聚体(D-Dimer)以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等凝血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正常孕晚期女性为正常妊娠组(n=40)和GDM患者(n=74),其中50例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GDM非药物组),24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GDM胰岛素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三组患者研究指标的差异,采用LSD-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进行两两比较;并观察不良妊娠结局患者凝血特征。结果正常妊娠组、GDM非药物组和GDM胰岛素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51,H=4.368,F=0.021,均P>0.05);FIB(4.24±0.66 g/L,4.57±0.71 g/L,4.22±0.58 g/L),D-Dimer[0.32(0.30,0.45)mg/L,0.49(0.32,0.73)mg/L,0.34(0.21,0.45)mg/L],FM[3.44(2.82,5.08)mg/L,4.53(3.44,12.99)mg/L,4.61(4.10,6.23)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47,H=9.194,8.968,均P<0.05)。两两比较显示,正常妊娠组FIB和FM水平低于GDM非药物组(t=2.429,U=2.627,均P<0.05),GDM胰岛素组FIB和D-Dimer水平低于GDM非药物组(t=2.102,U=2.665,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妊娠组、GDM非药物组和GDM胰岛素组患者FM正常率(FM≤6.0 mg/L)分别为80.00%,60.00%和78.30%;高血栓发生风险率(FM≥35 mg/L)分别为7.50%,12.00%和4.17%;D-Dimer正常率(D-Dimer<0.23 mg/L)分别为12.50%,6.00%和20.83%。临床结局方面,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患者FM和D-Dimer均高于血栓风险界值。结论FM,D-Dimer和FIB联合使用可有效反映GDM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下凝血功能的差异,具备预测不良妊娠事件的潜力,且FM作为孕期血栓风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优于D-Di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 妊娠结局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单体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明梅 姚宏武 +9 位作者 刘伯伟 白艳玲 杨姗姗 谢丽君 闫中强 周玉 叶丽艳 索继江 赵烁 刘运喜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信息化在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和管理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开始实施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协作耐药菌防控新模式,对住院患者中检出的3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 目的:探讨信息化在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和管理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开始实施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协作耐药菌防控新模式,对住院患者中检出的3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Os进行信息化实时监测和干预防控,并分析MDROs防控措施执行率、MDROs检出率的变化。结果:与2021年对照组相比,2022年干预组隔离医嘱下达率由45.0%提高至87.5%(P<0.001),转科告知填写率提升5.1倍(P<0.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清洁合格率、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均有显著提高(P<0.001)。CRE、CRAB和MRSA新发感染率由对照组的0.4%下降至干预组的0.3%,千日感染率由0.7‰下降至0.4‰(P<0.001)。结论:基于信息化的耐药菌防控新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医务人员MDROs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并有效降低了MDROs的新发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多重耐药菌 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GSTM5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常青 董腾腾 +3 位作者 虞亚菲 张兆怡 王驰 李绵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5(GSTM5)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AC)、GSTM5过表达质粒(SKM-1ovGSTM5)和谷胱甘肽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分别处理SKM-1细胞。采用实...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5(GSTM5)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SKM-1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DAC)、GSTM5过表达质粒(SKM-1ovGSTM5)和谷胱甘肽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分别处理SKM-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GSTM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GSTM5蛋白表达水平,CCK-8试验检测SKM-1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KM-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另采用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测定GSH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过表达GSTM5质粒后SKM-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C处理及过表达GSTM5的SKM-1细胞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相比,BSO处理SKM-1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GSTM5可通过调控GSH水平抑制SKM-1细胞的增殖,并具有作为MDS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5 甲基化 谷胱甘肽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和血清铁蛋白对术前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7
作者 徐文婕 冯杰 +1 位作者 王山 高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 探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良性病变的早期鉴别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 目的 探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和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良性病变的早期鉴别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224例、肾良性病变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基本信息,病理报告及血清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性别、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和SF水平显著高于肾良性病变组(P<0.05);按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核分级分成4组,SF随着分级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按照免疫组化指标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阳性百分比分为两组,其中ki67≥20%组的ALP、SF明显高于ki67<20%组(P<0.05)。结论 ALP和SF对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肾良性病变 术前 碱性磷酸酶 血清铁蛋白
下载PDF
连翘苷对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的作用
8
作者 褚佳琪 陈刚 +5 位作者 王祎琳 王磊丽 宋婕 韩虹宇 陈雨婷 周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6期175-178,107,共5页
目的研究连翘苷对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的影响。方法60只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经随机数字法分为感染组、连翘苷组、连翘苷+罗唑利宾(Loxoribine)[Toll样受体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激活剂]组,各20只;20只健康小鼠滴鼻等体积0... 目的研究连翘苷对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的影响。方法60只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经随机数字法分为感染组、连翘苷组、连翘苷+罗唑利宾(Loxoribine)[Toll样受体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激活剂]组,各20只;20只健康小鼠滴鼻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设为正常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占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肺组织病毒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7、MyD88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感染组比较,连翘苷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占比、肺组织病毒相对表达量、TLR7、MyD88蛋白表达量降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占比、CD4+/CD8+升高(P<0.05);与连翘苷组比较,连翘苷+Loxoribine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占比、肺组织病毒相对表达量、TLR7、MyD88蛋白表达量升高,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占比、CD4+/CD8+降低(P<0.05)。结论连翘苷可抑制H1N1病毒株感染小鼠病毒复制,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可能通过抑制TLR7/MyD88信号通路活性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保护H1N1感染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H1N1 免疫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TOLL样受体7 髓样分化因子88
下载PDF
血清NGAL、β2-MG与IgA肾病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兆怡 王驰 +4 位作者 常青 虞亚菲 董腾腾 聂飒飒 李绵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肾功能指标、Lee氏分级和牛津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初次诊治,...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肾功能指标、Lee氏分级和牛津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初次诊治,经肾穿刺活检术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190例。并检测血清NGAL、β2-MG水平,分析血清NGAL、β2-MG与IgA肾病肾功能指标相关性及对不同牛津病理分型诊断的效能;分析血清NGAL、β2-MG与IgA肾病患者预后关系。结果血清NGAL、β2-MG水平在不同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T)、系膜细胞增生(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119,F=26.407,t=1.972、2.507,P<0.05),T1和T2组水平均高于T0组;M1组水平高于M0组。血清NGAL、β2-MG水平在不同Lee氏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72,H=63.626,P<0.05),Lee氏Ⅳ~Ⅴ级组血清NGAL、β2-MG水平高于Lee氏Ⅰ~Ⅱ级及LeeⅢ级组。β2-MG、NGAL与SCr、BUN、24 h尿蛋白分别呈正相关性,与eGFR呈负相关性;血清NGAL、β2-MG及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对肾小管间质萎缩/间质纤维化(T)进行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5、0.710、0.738。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血清NGAL、β2-MG等指标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是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NGAL、β2-MG与IgAN患者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评估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理损伤更敏感,能反映肾小管间质的损伤程度。血清NGAL、β2-MG是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是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病理分型 血清NGAL 血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2011-2019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瑜 王丽凤 +3 位作者 常悦 杨继勇 韩瑞 王成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2910-2913,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PMA)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 目的调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PMA)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PMA,采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或VITEK MS质谱仪进行细菌鉴定,抗菌药物药敏试验采用K-B法,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去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共分离PMA 2395株,该菌在中老年(>60岁)患者中分离率较高,占67.7%;菌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71.8%),其次是尿液标本(7.3%)、引流液(6.2%)、血液(2.8%)。PMA分离数量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呼吸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推荐的几种抗菌药物中,PMA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均比较低,分别为1.4%~8.7%、7.5%~14.6%、0.0%~1.3%。不同标本来源的菌株耐药率存在差异,下呼吸道标本和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1.9%和17.3%;血液标本分离的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均为9.1%。结论不同标本类型分离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临床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减少经验性用药,对不同分离部位的菌株选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助于减少在大量抗菌药物使用压力下产生的多耐药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质量评价参考品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东来 沈舒 +3 位作者 田颖新 周海卫 张樱 许四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727-730,共4页
目的建立医疗机构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本地化检测质量评价所需参考品。方法10种微生物按1∶10梯度稀释3个浓度水平后,分别与临床样本相近的人源细胞浓度混合。人源细胞按1∶10梯度稀释3个浓度水平后,分别与低浓度微生物混合。... 目的建立医疗机构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本地化检测质量评价所需参考品。方法10种微生物按1∶10梯度稀释3个浓度水平后,分别与临床样本相近的人源细胞浓度混合。人源细胞按1∶10梯度稀释3个浓度水平后,分别与低浓度微生物混合。对参考品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D1系列参考品包含:人源细胞为10^(5) cells/mL,微生物约为10^(5)~10^(3) CFU/mL的D1⁃1~D1⁃3以及不含微生物的D0;微生物约为10^(3) CFU/mL,人源细胞为10^(5)~10^(3) cells/mL的D1⁃3、D1⁃2(10)和D1⁃1(100)。D2系列参考品与D1系列设置相同。对参考品进行检测(以D1系列为例):D1⁃1~D1⁃3各检测1次,参考品中微生物均检出、其他微生物未检出;D1⁃2重复检测3次,各微生物检出序列数的变异系数为18%~49%;D1⁃1~D1⁃3以及D1⁃3、D1⁃2(10)和D1⁃1(100)两组参考品中各微生物检出的序列数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86~0.96。参考品冻融2次后检测,各微生物的检出序列数均下降。结论建立了包含10种微生物的参考品及其使用方法,可用于医疗机构mNGS本地化检测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质量评价 参考品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荣 马欢欢 +7 位作者 邓小博 马斌 马晨辉 宋克薇 俞阳 王琛 张樱 陈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11-416,共6页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在全球蔓延,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流行为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群普遍易感SARS-CoV-2,而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生长和抗...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在全球蔓延,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流行为国际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群普遍易感SARS-CoV-2,而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生长和抗癌治疗抑制全身免疫系统,成为更易感染并发展为重症SARS-CoV-2症状的脆弱人群。SARS-CoV-2感染后的炎症因子风暴与免疫抑制在SARS-CoV-2感染的肿瘤患者体内产生矛盾,其表现和预后及治疗结果仍未明确。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文献综述,旨在了解SARS-CoV-2感染对肿瘤患者的生物学及生存预后的影响,以期为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血清CRP、D-二聚体、IL-6与老年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坤 孙伟 +2 位作者 朱琳 张浦华 苏建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622-162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与老年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肺切除术的184例老年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术后并发呼吸...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与老年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肺切除术的184例老年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术后并发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肺功能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肺弥散容量(DLco/SB)与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比例、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而DLco/SB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DLco/SB下降以及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升高(P<0.05)。DLco/SB与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0.778,-0.663和-0.683,P<0.05)。预测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清IL-6最高,其次为血清D-二聚体,然后为血清CRP,而DLco/SB最低。结论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升高以及DLco/SB下降是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DLco/SB与血清CRP、D-二聚体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4项指标在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白细胞介素-6 肺癌 肺切除术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检测在评估肝癌进展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曦 冯杰 +2 位作者 程正江 黄少军 高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1981-19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和血小板(platelet,PLT)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NM肿瘤分期进展及预后评判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首次确诊的2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和血小板(platelet,PLT)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NM肿瘤分期进展及预后评判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首次确诊的2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TNM分期分成肝癌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Ⅴ期组,以同时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为正常对照,收集患者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癌对照组血清TP、ALB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患者肝脏肿瘤细胞浸润逐渐降低;Fib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患者肝脏肿瘤细胞浸润逐渐上升;PLT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患者肝脏肿瘤细胞浸润逐渐上升。结论随着肝癌患者肿瘤细胞浸润,血清中白蛋白的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水平逐渐上升。通过对比肝癌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水平变化,可以为评估患者肿瘤进展及预后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肝癌分期
下载PDF
AFU、GLU、UREA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预警指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琳 高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岩藻糖苷酶(AFU)、肌酐(CREA)、胱抑素C(CysC)、葡萄糖(GLU)、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11... 目的探讨血清岩藻糖苷酶(AFU)、肌酐(CREA)、胱抑素C(CysC)、葡萄糖(GLU)、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116例作为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又分为3组(轻度组36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49例),选取61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无蛋白尿的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时选取97例来我院体检正常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法检测各组的AFU、GLU、UREA血清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的CysC和hs-CRP血清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的所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单纯糖尿病组仅有CysC和GLU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除了GLU,其AFU、CREA、CysC、UREA、hs-CRP水平则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按肾功能损伤程度比较,糖尿病合并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CysC水平较轻度患者显著升高(P<0.05),而重度组相较于轻度组,其CREA、CysC、UREA血清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FU、GLU、UREA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可以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功能损伤 岩藻糖苷酶 葡萄糖 尿素
下载PDF
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分类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培培 刘佳玉 +3 位作者 李兴翠 尹可东 梁臻龙 李绵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评估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方面的识别能力。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选择100例白细胞形态无异常的血液标本和287例XN仪器出现白细胞形态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使用DI-60系统分别进行10... 目的评估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简称DI-60系统)对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方面的识别能力。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随机选择100例白细胞形态无异常的血液标本和287例XN仪器出现白细胞形态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使用DI-60系统分别进行100个和200个白细胞计数并分类,所得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人工镜检和DI-60系统对正常形态白细胞检出的符合率和相关性,以及异常形态白细胞的检出率。结果与人工镜检比较,DI-60系统检测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和单核细胞(Mon)的符合率均在80%左右,嗜碱性粒细胞(Baso)的符合率较低。DI-60系统计数100、200个白细胞的分类结果与人工镜检计数Neut、Lym、Mon、嗜酸性粒细胞、Baso分类的结果均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0.9204、0.9355,0.8950、0.9256,0.6551、0.6550,0.7652、0.7831,0.6974、0.7199,均P<0.05。DI-60系统与人工镜检对异常形态白细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60系统与人工镜检具有较好的符合率和相关性,特别是对于Neut和Lym,虽然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偏倚,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镜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细胞成像分析仪DI-60系统 外周血 白细胞 形态学分类
下载PDF
血糖和单核细胞计数对4种常见头痛的预警价值
17
作者 廖琪 冯杰 +4 位作者 冯春念 曾琳智 丁慧 刘海 高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2006-2009,2046,共5页
目的探讨头痛患者与健康人群在临床实验室各血液学指标的差异,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痛患者共179例,根据ICHD-3 beta版诊断标准将其分为4组:偏头痛59例,丛... 目的探讨头痛患者与健康人群在临床实验室各血液学指标的差异,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头痛患者共179例,根据ICHD-3 beta版诊断标准将其分为4组:偏头痛59例,丛集性头痛33例,紧张性头痛36例,药物过量性头痛51例,以及同时期健康对照者58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基本信息及其ALT等25项血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头痛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与健康人群AST、TP、GLU、单核细胞计数、HCT、CA、MCH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APOB、MCV、M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患者住院以偏头痛为主,男女患病比例仍以女性为主。血糖的降低以及单核细胞计数的升高对头痛患者辅助诊断有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药物过量性头痛 血糖 单核细胞计数
下载PDF
髓系肿瘤胚系易患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代静 王芳 +3 位作者 周晓苏 刘铭 李绵洋 刘红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8期987-990,1013,F0002,共6页
2016年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的一大更新是将具有胚系易患因素的髓系肿瘤(MNGPs)列为独立的分类。MNGPs可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4%~15%。不同的MNGPs内在原因、进展规律和治疗反应各有特征,正确诊断... 2016年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的一大更新是将具有胚系易患因素的髓系肿瘤(MNGPs)列为独立的分类。MNGPs可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4%~15%。不同的MNGPs内在原因、进展规律和治疗反应各有特征,正确诊断有利于制定更适合的治疗策略。家系调查鉴定突变携带者,有利于随访和肿瘤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肿瘤 胚系易患因素 高通量基因测序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下载PDF
基因突变筛查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诊疗的获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阳 王芳 +9 位作者 房建成 王明宇 刘洪 徐雯 陈雪 曹泮翔 虞亚菲 马小丽 李绵洋 刘红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174-177,18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包含不同基因数目基因突变筛查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及帮助临床诊疗获益的情况。方法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对721例初诊AML患者分别进行包括了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筛查9种、16种...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包含不同基因数目基因突变筛查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及帮助临床诊疗获益的情况。方法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对721例初诊AML患者分别进行包括了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筛查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阳性率分别为66.2%、79.6%和86.4%;分别有23.2%、39.4%和56.3%的患者携带两种及以上基因突变;分别检出66种、186种和329种不同的突变组合。相比于只检测9种、16种基因指标,检测58种基因总体上能为62.4%、37.9%的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信息。结论全面的基因突变筛查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评估病情,本研究为基因突变筛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意义的量化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急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获益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梁臻龙 郭宇妮 +6 位作者 王楠 王佳楠 刘佳玉 刘培培 向代军 王成彬 李绵洋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 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30、60、90 d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以及监测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 目的 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30、60、90 d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探讨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以及监测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allo-HSCT术后患者33例,根据是否发生a GVHD分为a GVHD组(19例)和非a GVHD组(1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移植后30、60、90 d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水平,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特征。比较2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结果 移植后第30天,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相对计数达到较高水平,60 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B细胞长期处于较低水平。T细胞在移植后第30天时处于较低水平,60 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CD8^(+)在各监测时间点均高于CD4^(+)。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中,各监测时间点NK细胞、总T细胞、CD8^(+)、CD8^(+)CD28^(+)、CD8^(+)CD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计数中,各监测时间点仅CD3^(+)、CD4^(+)、CD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B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 GVHD组和非a GVHD组移植后第30天的调节性T细胞和第60天的CD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淋巴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对监测其免疫重建过程有重要意义。术后监测调节性T细胞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a GVHD,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