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各48...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各48例。试验组在住院期间由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使用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由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口头指导。分别建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微信群,电话随访2组(尿管拔除后及拔除后第1、3、6个月)24h尿垫使用情况,微信收集2组(尿管拔除后及拔除后第1、3、6个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ICI-Q-SF)问卷调查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量表。分析比较2组24h尿垫使用情况、ICI-Q-SF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量表结果情况。结果2组一般资料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0.081~1.933,P=0.074~0.936)。对比2组尿垫使用量,尿管拔除后3个月,试验组尿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13,P<0.001)。在ICI-Q-SF评分方面,尿管拔除后3、6个月,试验组尿控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01),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力带辅助的盆底肌训练方法以其便携性、低成本、高效性和安全性,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康复中显示出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各48例。试验组在住院期间由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使用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由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口头指导。分别建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微信群,电话随访2组(尿管拔除后及拔除后第1、3、6个月)24h尿垫使用情况,微信收集2组(尿管拔除后及拔除后第1、3、6个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ICI-Q-SF)问卷调查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量表。分析比较2组24h尿垫使用情况、ICI-Q-SF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量表结果情况。结果2组一般资料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0.081~1.933,P=0.074~0.936)。对比2组尿垫使用量,尿管拔除后3个月,试验组尿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13,P<0.001)。在ICI-Q-SF评分方面,尿管拔除后3、6个月,试验组尿控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01),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力带辅助的盆底肌训练方法以其便携性、低成本、高效性和安全性,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康复中显示出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