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旭 范阳 《加速康复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作为微创外科最先进的技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有三大特点,即主从式远程操作、直觉式运动和超越人手的精巧,一直助力于外科医生拥有更好的手术视野和更加精准的操作。目前,机器人手术已在全球范围内成熟开展,尤其在泌尿外科领域有着最为广... 作为微创外科最先进的技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有三大特点,即主从式远程操作、直觉式运动和超越人手的精巧,一直助力于外科医生拥有更好的手术视野和更加精准的操作。目前,机器人手术已在全球范围内成熟开展,尤其在泌尿外科领域有着最为广泛的应用,覆盖了绝大部分泌尿外科的术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机器人手术会给未来的医疗领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泌尿外科
下载PDF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输尿管硬镜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豫波 王毅 +6 位作者 张川 贾卓敏 王希友 谢常亮 陈安龙 徐衍盛 金一鹏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在输尿管硬镜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硬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17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术前是否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在输尿管硬镜治疗不同部位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硬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17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术前是否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分为用药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肾盏可见率、术中“抱镜”发生率。进而再将两组按照结石所处不同位置分为输尿管上段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再次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组的手术成功率和肾盏可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术中“抱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将输尿管上段结石以肾下极、腰4横突、骶髂关节上缘为界,进一步将上段输尿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两组上部和下部结石的手术成功率、肾盏可见率、术中“抱镜”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中部结石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用药组的手术成功率、肾盏可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抱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增加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输尿管硬镜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中“抱镜”风险。尤其对于处在肾下极与腰4横突之间的结石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原文传递
疑似脐尿管癌的脐尿管放线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吴进展 宋涛 +11 位作者 朱捷 张鹏 祝强 李杰 曹犇 陈东 杨剑锋 郭奕 马鑫 李宏召 张旭 沈诞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3-276,共4页
脐尿管放线菌病是临床上极其罕见的良性疾病,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2022年09月于我院收治的脐尿管放线菌病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复习相关文献并探讨脐尿管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脐尿管放线菌病 脐尿管癌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4
作者 陈东 顾良友 +5 位作者 黄庆波 贾通宇 贾玉琪 李宏召 马鑫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21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收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13例因术后出血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患者,从术后未行栓塞患者中随... 目的:分析并总结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21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收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13例因术后出血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患者,从术后未行栓塞患者中随机选取2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肿瘤特征,以及手术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考虑临床及肿瘤特征进行1:4配对,比较两组的患者的肾功能及肿瘤学结局。结果:13例栓塞患者与260例未栓塞患者相比,栓塞组患者肿瘤中位R.E.N.A.L评分更高(8分vs.6分,P=0.006),完全内生比例更高(46.2%vs.9.6%,P=0.002),紧邻集合系统比例更高(84.6%vs.34.6%,P=0.002)。部分切除术后到栓塞中位时间为7 d(IQR:1,10)。最常见的症状为肉眼血尿(9/13,69.2%),其次为腰痛(3/13,23.1%)。2例患者因再次出现血尿行二次肾动脉栓塞术。配对后,两组患者在术前临床及肿瘤特征、手术结果方面无差异。两组的随访eGFR无明显差异。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控制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良好方式,同时能保留肾功能。RENAL评分高、完全内生、紧邻集合系统是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患者的肿瘤特点,建议严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外科手术 手术后出血 栓塞
原文传递
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胡英娜 高杨 田二云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各4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各48例。试验组在住院期间由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使用阻力带辅助盆底肌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由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口头指导。分别建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微信群,电话随访2组(尿管拔除后及拔除后第1、3、6个月)24h尿垫使用情况,微信收集2组(尿管拔除后及拔除后第1、3、6个月)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ICI-Q-SF)问卷调查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量表。分析比较2组24h尿垫使用情况、ICI-Q-SF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量表结果情况。结果2组一般资料和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0.081~1.933,P=0.074~0.936)。对比2组尿垫使用量,尿管拔除后3个月,试验组尿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13,P<0.001)。在ICI-Q-SF评分方面,尿管拔除后3、6个月,试验组尿控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01),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力带辅助的盆底肌训练方法以其便携性、低成本、高效性和安全性,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康复中显示出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带 前列腺癌 盆底肌训练 尿失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洋洋 吕凯凯 +7 位作者 杨国荣 赖文辉 郝晓伟 黄帅 罗振君 张春燕 宋涛 袁清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23-227,236,共6页
目的评估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M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急性尿潴留(AUR)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究术前尿管留置状态是否会对手术的短期预后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7例行MoLEP治疗的BP... 目的评估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M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急性尿潴留(AUR)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究术前尿管留置状态是否会对手术的短期预后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7例行MoLEP治疗的BPH合并AUR的患者。按照患者术前是否处于尿管留置状态将患者分为A、B两个亚组。比较A、B两组之间的术前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3个月内随访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Qmax[19.60mL/s(11.30,23.38)vs 18.00mL/s(11.90,25.00),P=0.786]、PVR[11.00mL(0.00,23.25)vs 6.00mL(0.00,20.00),P=0.498]、IPSS评分[5.50分(3.00,8.25)vs 3.00分(2.00,8.00),P=0.271]、QOL评分[1.00分(1.00,5.00)vs 2.00分(1.00,6.00),P=0.174]及并发症发生比例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3.00分(2.00,8.00)vs 20.00分(16.00,25.00),P<0.001]和QOL评分[1.00分(1.00,5.00)vs 5.00分(4.00,5.00),P<0.001]较术前均显著降低。B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5.50分(3.00,8.25)vs 21.00分(17.00,25.00),P<0.001]和QOL评分[2.00分(1.00,6.00)vs 4.00分(4.00,5.00),P<0.032]也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MoLEP可以安全有效地解除BPH伴AUR患者下尿路梗阻,进而明显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术前尿管留置状态对BPH伴AUR患者手术短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 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留置尿管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病史对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早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洋洋 吕凯凯 +6 位作者 郝晓伟 赖文辉 夏新泽 黄帅 罗振君 宋涛 袁清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AUR)病史对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M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医学部2021年1月至10月接受MoLEP治疗的BPH患者120例,根据是否有AU...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AUR)病史对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M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医学部2021年1月至10月接受MoLEP治疗的BPH患者120例,根据是否有AUR病史分为AUR(+)组41例和AUR(-)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探究AUR病史对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结果:AUR(+)组相比AUR(-)组BMI较小[23.88(21.77,25.40)kg/m^(2)vs 24.80(23.25,26.22)kg/m^(2),P=0.018],前列腺体积较大[80.00(52.00,91.00)ml vs 58.00(47.00,80.50)ml,P=0.044],术前尿白细胞阳性比例较高[22(53.7%)vs 9(11.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PVR、IPSS评分、QOL评及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IPSS评分和QO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AUR病史对MoLEP治疗BPH的早期预后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摩西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无创性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洋洋 杨国荣 宋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763-1766,共4页
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DU)是导致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常见原因。尽管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DU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的复杂性和有创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此,临床上亟需找到一种简便、准确且无创的DU诊断方法。本文对DU... 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DU)是导致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常见原因。尽管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DU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的复杂性和有创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此,临床上亟需找到一种简便、准确且无创的DU诊断方法。本文对DU的无创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 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无创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活动低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洋洋 郑宝辉 +4 位作者 吕凯凯 常骁 逄瑷博 袁清 宋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648-1653,共6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合并逼尿肌活动低下(DU)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因下尿路症状(LUTS)于我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444例。根据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中的膀胱收缩指数(BCI),将患者分为DU组(BC...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合并逼尿肌活动低下(DU)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因下尿路症状(LUTS)于我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444例。根据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中的膀胱收缩指数(BCI),将患者分为DU组(BCI<100,n=150)和非DU组(BCI≥100,n=294)。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的与DU相关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BPH患者合并D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变量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较低的尿不尽症状评分、较低的尿急症状评分、较小的前列腺体积(PV)和较低的最大尿流率(Qmax)为BPH患者合并D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5个变量组成的DU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AUC=0.77),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76和0.65。结论高龄、较低的尿不尽症状评分、较低的尿急症状评分、较小的PV和较低的Qmax为BPH患者合并DU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逼尿肌活动不足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洋洋 吕凯凯 +5 位作者 常骁 郑宝辉 凌存保 王春杨 袁清 宋涛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逼尿肌活动低下(DU)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HoLEP治疗的BPH患者93例,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U组37例和非DU组56... 目的:探讨术前逼尿肌活动低下(DU)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HoLEP治疗的BPH患者93例,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U组37例和非DU组56例。因为术前组间临床特征存在差异,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对DU组和非DU组1:1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PSM后BPH伴DU组患者术后3个月Qmax[15.1(8.8,20.0)vs 9.1(5.5,10.5)ml/s]、PVR[(4.0(0.0,30.0)vs 96.0(16.0,133.0)ml]、IPSS评分[(8.0(5.0,11.0)vs 20.0(18.0,27.0)分]、QOL评分[(1.0(1.0,2.0)vs 5.0(4.0,5.0)分]相比术前均明显改善(P<0.001)。DU组术后[Qmax(15.1(8.8,20.0)vs21.8(13.2,28.5)ml/s,P=0.009]和ΔQmax[(5.50(2.0,12.9)vs.11.2(4.5,19.8)ml/s,P=0.040]小于非DU组。两组患者术后其他观察指标及围手术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合并DU的患者HoLEP术后早期排尿状况改善程度不及未合并DU患者。BPH患者于膀胱继发性退变前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可能利于保护逼尿肌功能并获得更好的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症状 前列腺增生 膀胱 前列腺
原文传递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早期尿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雪松 贾卓敏 +2 位作者 王毅 赵豫波 徐衍盛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尿控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6月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37例,回顾性分析37例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个月内的早期尿控情况。根...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尿控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6月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37例,回顾性分析37例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个月内的早期尿控情况。根据病人术后是否发生尿失禁将病人分为尿失禁组、尿控组,比较尿失禁组与尿控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导致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不力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例病人中,14例病人在术后1个月内发生尿失禁,其尿控不力,其余23例病人尿控成功,早期尿失禁率、尿控率分别为37.84%、62.16%。在单因素分析中,尿失禁组与尿控组病人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前列腺体积、肿瘤分期、既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史、术中出血量、完整保留膀胱颈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失禁组与尿控组病人在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手术入路、盆腔淋巴结清扫、远端尿道保留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前前列腺体积≥30 cm^(2)、肿瘤分期≥T3a期、既往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史、术中出血量≥600 ml、未完整保留膀胱颈是导致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不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癌病人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不力,主要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前列腺体积、肿瘤分期、既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史、术中出血量、是否完整保留膀胱颈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尿失禁 尿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行动研究的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的改进与实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玉 李娟 +2 位作者 胡英娜 刘国俊 刘万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 :改进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理论基础,针对护士在尿路造口护理中的问题,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个步骤为指导形成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完成两轮循环的方案改进,比较... 目的 :改进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理论基础,针对护士在尿路造口护理中的问题,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4个步骤为指导形成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完成两轮循环的方案改进,比较实施前后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及愈合情况、造口底盘的有效更换率。结果 :方案实施后,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由46.67%下降到13.51%,发生时间由(2.64±0.74)天延迟至(4.60±0.55)天,刺激性皮炎的愈合率由50.00%上升至100.00%,愈合时间由(8.57±0.53)天缩短至(6.60±0.55)天,造口底盘的有效更换率由83.76%上升至96.03%(P均<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的尿路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护理方案设计科学、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可降低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提高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的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造口 皮炎 护士 干预方案 行动研究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因素的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卓然 来东 +3 位作者 贾玉琪 马鑫 张旭 王保军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嗜铬细胞瘤(PCC)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预测PCC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为减少PCC复发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6月在本中心住院并行PCC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310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4例和未复发组286... 目的:探讨影响嗜铬细胞瘤(PCC)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预测PCC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为减少PCC复发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6月在本中心住院并行PCC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310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4例和未复发组28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围手术期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相比术后未复发组患者,年龄小、合并高血压、既往嗜铬细胞瘤复发史、Ki-67指数水平和肿瘤双侧概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5.765,95%CI:0.926~0.992;P=0.016],合并高血压[OR=5.767,95%CI:1.306~13.995;P=0.016],有既往嗜铬细胞瘤复发史[OR=18.655,95%CI:4.455~53.320;P<0.001],入院舒张压[OR=4.400,95%CI:0.286~4.710;P=0.036],肿瘤双侧[OR=0.044,95%CI:1.003~1.079;P=0.834]为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结论:PCC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年龄、合并高血压、既往嗜铬细胞瘤复发史和入院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预后 复发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高危前列腺癌的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
14
作者 顾良友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73-75,共3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我国男性发病率第二位的泌尿系统肿瘤,估计每年新发病例60.3万,死亡病例26.6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PCa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从惰性到高侵袭性表型的自然病程完全不同,高危PCa局部和远处进展风险明显增...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我国男性发病率第二位的泌尿系统肿瘤,估计每年新发病例60.3万,死亡病例26.6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PCa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从惰性到高侵袭性表型的自然病程完全不同,高危PCa局部和远处进展风险明显增加。尽管相应的研究层出不穷,但高危PCa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定论[2]。为了较好地控制这类患者的症状,许多学者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包括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激动剂或拮抗剂及抗雄激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前列腺癌 术前新辅助 新型内分泌药物
原文传递
基于MAP评分对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肿瘤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李玉柱 熊庄 +2 位作者 高杨 刘国俊 郭刚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385-39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MAP评分情况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处理T1期肾肿瘤的手术结果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120例行RA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影像资料予以梅奥粘连评分(MAP),分为MAP低分组(81例)和... 目的:比较不同MAP评分情况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处理T1期肾肿瘤的手术结果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120例行RA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影像资料予以梅奥粘连评分(MAP),分为MAP低分组(81例)和高分组(39例),比较MAP低分组和高分组患者基本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MAP高分组相比MAP低分组男性占比[89.7%(35/39)vs.63.0%(51/81]、年龄[(58.1±10.5)岁vs.(51.7±11.9)岁]、体质量指数[(26.1±3.2)kg/m^(2)vs.(24.6±3.9)kg/m^(2)]、高血压病史占比[53.8%(21/39)vs.32.1%(26/81)]、手术时间[(154.9±34.6)min vs.(132.3±33.3)min]、术中出血量[50(30,100)ml vs.50(20,50)ml]以及术前白细胞[(6.3±1.5)×10^(9)/L vs.(5.7±1.6)×10^(9)/L]、血红蛋白[(140.9±13.8)g/L vs.(134.4±18.0)g/L]水平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评分对肾周粘连脂肪(APF)具有一定预测效果,RAPN处理不同MAP评分的T1期肾肿瘤安全有效,MAP≥3分时手术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外科手术 肾切除术 肾肿瘤
原文传递
孤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石统帅 黄庆波 马鑫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361-366,共6页
目的:分析孤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PN)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7月我院被诊断为肾肿瘤并接受腹腔镜PN治疗的孤立肾患者4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34例和非... 目的:分析孤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PN)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7月我院被诊断为肾肿瘤并接受腹腔镜PN治疗的孤立肾患者4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34例和非AKI组12例。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危险因素。结果:34例患者(73.9%)术后发生AKI。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个可能的临床变量为热缺血时间(P=0.045)、血尿酸(P=0.069)和SCr(P=0.0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热缺血时间为AKI危险因素(OR=1.151,95%CI:1.027~1.290;P=0.015)。结论:孤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PN后AKI的发生率很高,与术中更长的热缺血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肾 急性肾损伤 肾切除术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纤维束示踪成像对前列腺根治术前前列腺周围神经三维显像的初步探索
17
作者 陈科 贾卓 +8 位作者 吕香君 敖砾言 任昶澔 许云来 张晓晶 王海屹 王保军 马鑫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311-316,共6页
目的:评估盆腔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纤维束示踪成像(DTT)与T2WI图像、三维器官融合重建对于前列腺周围神经显像的效果,探讨对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前列腺周围神经保护的价值。方法:纳入15例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包括T... 目的:评估盆腔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纤维束示踪成像(DTT)与T2WI图像、三维器官融合重建对于前列腺周围神经显像的效果,探讨对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前列腺周围神经保护的价值。方法:纳入15例行盆腔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包括T1WI、T2WI、DWI、DTI、T1 LAVA Flex Dynamic phase序列),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明确病理为前列腺癌的患者,通过DTI联合DTT技术,对前列腺周围神经进行追踪显像,并与T2WI图像、三维重建器官进行融合,显示前列腺周围神经的走行和与盆腔脏器的关系。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尿控功能及性功能的差异。结果: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周围神经三维追踪显像,其中4例因原始图像质量不佳予以排除,其余11例图像质量优良,清晰追踪并显示前列腺周围神经走行和与盆腔脏器关系。患者尿控功能在术后6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术后6月性功能相比术前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盆腔磁共振DTI联合DTT技术可以清晰追踪显示前列腺周围神经走行,通过融合T2WI图像、三维器官重建图像,显示神经与盆腔脏器的关系,对于术中前列腺周围神经的保护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远程外科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野 艾青 +2 位作者 李宏召 马鑫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以及视频解压缩策略的不断进步,远程外科通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远程外科打破了空间对外科手术实施的制约,理论上有望将优质外科医疗力量最快速投送至通讯线路覆盖的任何区域,包括偏远地区... 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以及视频解压缩策略的不断进步,远程外科通过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远程外科打破了空间对外科手术实施的制约,理论上有望将优质外科医疗力量最快速投送至通讯线路覆盖的任何区域,包括偏远地区、灾难救援现场乃至空间站等外太空空间。现阶段远程外科正经历快速发展机遇期,我国在远程外科领域的成绩已经具备国际影响力,然而在远程手术智能辅助、远程通讯视频压缩/解压缩、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等领域仍需完善,以期远程外科学科体系的快速建立、落地转化。本文将对远程外科发展的历史沿革、研究进展、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加以阐述,以期对远程外科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学 机器人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血脂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后复发风险的关系
19
作者 齐永志 陈伟浩 +3 位作者 张春燕 杨金津 乐宇 冯欣桐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治疗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行RP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61例,其中预后中低风险68例、高风险93例。术后随访3年,生化复发45例、未复发116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Gleaso... 目的探讨血脂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治疗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行RP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61例,其中预后中低风险68例、高风险93例。术后随访3年,生化复发45例、未复发116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比较预后中低风险者与高风险者、生化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上述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行RP治疗患者预后高风险和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高风险者HDL-C异常率及Lp(a)水平均高于中低风险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异常是行RP治疗患者预后高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生化复发者HDL-C、Lp(a)异常率,Lp(a)、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8分、临床分期≥T2c期比例均高于未复发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2c期、高PSA水平和Lp(a)异常是行RP治疗患者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脂中HDL-C、Lp(a)异常与行RP治疗患者预后高风险及生化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预后风险 生化复发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CUSUM法学习曲线分析
20
作者 李娟 高帆 +7 位作者 何绪成 赵越 刘海涛 樊伟哲 刘启明 麦海星 张旭 沈诞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学习曲线。方法:以累积和分析法(CUSUM)分析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我院由同一名主刀完成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穿刺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CUSUM学习曲线进行拟合,以R2判断拟合优度。比...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学习曲线。方法:以累积和分析法(CUSUM)分析2023年6月至2023年11月我院由同一名主刀完成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穿刺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CUSUM学习曲线进行拟合,以R2判断拟合优度。比较学习曲线不同阶段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的差异,总结从学习阶段进入熟练掌握阶段需要累积的手术例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212(128.22±37.19)min,随手术例数的累积呈逐渐下降趋势。学习曲线最佳拟合为三次方曲线,拟合优度系数R2=0.585,拟合方程:CUSUM(27)=-0.008n3-0.049n2+4.231n+57.407(n为手术例数)。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累积至第11例时达到顶点,以此为分界将学习曲线划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P=0.007)和术后住院时间(P=0.022)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CUSUM分析法对27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学习曲线学进行精确分析,表明掌握该技术需累积的手术例数为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UM分析 肾结石 肾镜取石术 经皮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