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近10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单中心30599例汉族人群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1
作者 周莹 张丹阳 +8 位作者 吴立凡 王桂杉 母杰丹 崔成文 石秀秀 董继革 王瑜 许王莉 李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本中心男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量峰值分别为1.00±0.12 g/cm^(2)、0.94±0.14 g/cm^(2)、0.99±0.13 g/cm^(2),女性分别为0.99±0.12 g/cm^(2)、0.79±0.11 g/cm^(2)、0.88±0.11 g/cm^(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腰椎P=0.022,股骨颈P<0.001,全髋P<0.001);成年男性和女性腰椎、股骨骨密度(BMD)值在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和女性各个部位BMD值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13~2014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均为近10年最低值,2015~2023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人群的BMD值存在差异。未来需要采用更精准的BMD检测技术,开展多中心有代表性人群的临床研究,以探索人群BMD值随人口统计学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射线吸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接受度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3 位作者 彭江 崔梦一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和验证基于异种移植调查问卷的预测模型,探讨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国公众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使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纳入的问卷(2280份)按7∶3分为训... 目的通过构建和验证基于异种移植调查问卷的预测模型,探讨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国公众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使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纳入的问卷(2280份)按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2280份调查问卷,公众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为7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医保状况、宗教信仰、是否素食主义、异种肾移植知晓情况、是否肾移植等待者是公众能否接受异种肾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训练集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验证集预测模型的AUC为0.785,训练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均提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决策曲线分析(DCA)均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中国公众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问卷调查所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短缺 异种移植 肾移植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基因修饰猪 接受度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异种器官移植可视化分析(2014-2023)
3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2 位作者 彭江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823,共8页
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 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从发文量、关键词、期刊来源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主要研究机构、重点文献被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热点话题以及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学者共发表中文文章684篇及英文文章共624篇,发文量稳居世界前2水平。我国学者发文量前3的中文杂志为《器官移植》《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发文量前3的英文杂志为Xenotransplant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中文发文前5的作者为潘登科、蔡志明、牟丽莎、李霄、窦科峰;英文发文前5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牟丽莎、蔡志明、戴一凡、王毅、潘登科。中文高频关键词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移植、异种、动物模型、异种骨、肝移植、基因编辑、肾移植、烧伤及骨移植;英文高频关键词为expression、xenotransplantation、cells、transplantation、survival。结论近年来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影响力,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研究内容广泛,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今后应增加跨区域、跨学科交流协作,加强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才能使该领域更加迅速稳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基因修饰猪 排斥反应 感染 免疫抑制
下载PDF
走向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圣坤 杨树军 +3 位作者 卫浩 杨海宏 卢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全世界完成了2例活体异种器官移植、6例脑死亡异种器官移植,并启动了异种肾移植的Ⅰ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结果。因此,本文在回顾、分析近几年活体及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与异种移植临床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伦理问题,希望为我国异种器官移植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促进临床异种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 基因修饰猪 非人灵长类动物 免疫抑制 生理性匹配 跨物种感染 伦理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在离断肢体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志博 管延军 +5 位作者 宋翔宇 董阳辉 杨博尧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4-829,共6页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同时这项技术有望为离断肢体的保存和功能恢复提供新的参考。因此,本文就静态冷保存在离断肢体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机械灌注的发展历程、离断肢体常温机械灌注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有待解决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肢体 肢体保存 静态冷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 肢体再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灌注液 含氧载体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红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
下载PDF
国产机器人辅助间隙平衡法在重度内外翻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体会——病例报道与临床经验
7
作者 祖力皮喀尔·买买提 黄腾 +4 位作者 延廷芳 赵亚兰 孟庆虎 张卓 柴伟 《骨科》 CAS 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本文旨在报道国产骨圣元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辅助系统(YUANHUA-TKA)在复杂内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体会。国产机器人在复杂内外翻TKA术中具有提高手术精准度,能实时地评估间隙平衡等优势,不再使用截骨导板,从而减少因导板偏移... 本文旨在报道国产骨圣元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辅助系统(YUANHUA-TKA)在复杂内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体会。国产机器人在复杂内外翻TKA术中具有提高手术精准度,能实时地评估间隙平衡等优势,不再使用截骨导板,从而减少因导板偏移、移位造成的截骨不准等问题。同时,通过分析病案报道和临床经验,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机器人辅助手术 外翻膝 内翻膝
下载PDF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联合Tergu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8
作者 樊晨 石秀秀 +3 位作者 樊茹 侯树勋 李晓 刘克敏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 目的观察对比椎间微分动力系统(intervertebral differential dynamics,IDD)联合Tergumed脊柱评估训练系统与IDD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6~60岁,平均(50.21±5.53)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9~59岁,平均(50.65±6.12)岁。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IDD联合运动疗法,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共接受4周治疗。试验组采用IDD联合Tergumed进行治疗,IDD治疗同对照组;Tergumed训练每周3次,共训练4周,12个单元。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腰椎疼痛程度,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同时采用Tergumed评估两组患者腰椎生物力学数据——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数值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16周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前屈、背伸活动度和最大肌力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6周,两组VAS、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两组疼痛VAS评分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可信区间0.19(-0.07~1.03)下限大于预设的-1,达到非劣效检验标准;治疗4周,两组ODI及各项生物力学数据的变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试验组前屈、背伸最大肌力值较治疗前的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DD联合Tergumed治疗LDH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IDD联合常规运动疗法,可在节省人力的前提下,明显缓解疼痛,增加腰部肌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微分动力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评估训练系统 非劣效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对人断肢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董阳辉 宋翔宇 +7 位作者 杨鎏璞 贾志博 陈蕾佳 陈恒 杨占程 左浩辰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4-771,共8页
目的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人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 目的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人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变化。灌注0 h、6 h取适量前臂浅层屈肌,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骨骼肌细胞间隙及糖原消耗情况。每2 h取适量前臂血管,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灌注开始前及灌注6 h行X线造影,观察指端末梢血管充盈度。结果灌注过程中氧分压处于正常范围。Na^(+)在1 h出现高峰,达到138.7 mmol/L,之后波动于正常范围;K^(+)在2 h出现高峰,为6.08 mmol/L,之后下降,波动于正常范围;Ca^(2+)在4 h达高峰,为1.03 mmol/L。葡萄糖在灌注开始时逐渐降低,灌注2 h时达最低值17.7 mmol/L,之后维持动态平衡。pH值在灌注6 h降低为7.28,乳酸水平在灌注1 h时升高,达到9.6 mmol/L,之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肌酸激酶水平从灌注开始升高,于2 h到达高峰,为20030 U/L,之后下降,在灌注结束时保持稳定。灌注结束肌纤维形态正常,肌纤维间隙略有增大,骨骼肌糖原未见明显蓄积。灌注0 h时血管内皮凋亡细胞数量较多,6 h时凋亡细胞数量减少。灌注0 h时血管充盈明显,6 h时指间部分血管充盈程度减低。结论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人断肢能持续稳定的供能供氧,保持灌注液离子酸碱度平衡,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对离断肢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机械灌注 基因修饰猪 红细胞 离断肢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酸碱度 乳酸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石秀秀 原艳丽 +4 位作者 王丽慧 秦江 樊晨 侯树勋 李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手术情况及排尿方式等9个可能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脊髓独立性评定Ⅲ量表(spinal cord independence measureⅢ,SCIM-Ⅲ)评分评定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单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对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手术情况等无显著性影响。损伤平面中骶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颈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AIS中A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E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排尿方式中自行排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留置尿管/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和移动维度及总分在不同损伤平面、AIS及排尿方式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尿方式、损伤平面、AIS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是影响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颈髓损伤、AIS A级、留置导管/袋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11
作者 杜亚丽 付凯飞 +3 位作者 王燕菊 张蓉 崔成文 蒋学兵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截止至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建库截止至2023年8月发表的有关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在常规急性跟腱损伤治疗基础上加用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采用急性跟腱损伤常规治疗。Meta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跟腱断裂评分、脚跟最大上升高度、小腿围、踝关节活动范围。使用Cochrane手册评估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包括421例急性跟腱损伤患者,其中,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212例,对照组2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富血小板血浆组较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SMD=-0.44,95%CI:-0.94~0.06,P>0.05),小腿围(MD=1.14,95%CI:-1.56~3.84,P>0.05),踝关节趾屈活动范围(SMD=1.85,95%CI:-1.38~5.09,P>0.05),踝关节背屈活动范围(SMD=2.61,95%CI:-0.95~6.17,P>0.05),跟腱断裂评分(MD=-5.60,95%CI:-15.36~4.16,P>0.05)与脚跟最大上升高度(MD=-2.48,95%CI:-5.30~0.33,P>0.05)2组间所有评分系统结局无差异,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χ^(2)=2.455,P>0.05)。结论 PRP注射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结局,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掌握骨折急救知识,避免二次伤害
12
作者 于前进 洪磊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2期70-71,共2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难以预料的。无论是在体育活动中、交通事故中,还是在家庭环境中,骨折都是一个常见的伤害类型。面对这种情况,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的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难以预料的。无论是在体育活动中、交通事故中,还是在家庭环境中,骨折都是一个常见的伤害类型。面对这种情况,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减轻伤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的二次伤害,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知识 伤害类型 急救措施 骨折 交通事故 二次伤害 家庭环境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单通道内镜辅助峡部植骨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
13
作者 曹峥 李振宙 +2 位作者 赵宏亮 朱加亮 侯树勋 《中华骨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内镜辅助峡部植骨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采用单通道内镜辅助峡部清理、自体髂骨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目的探讨单通道内镜辅助峡部植骨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采用单通道内镜辅助峡部清理、自体髂骨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植骨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8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资料,男7例、女1例,年龄(21.8±4.1)岁(范围16~29岁);均为单节段双侧峡部裂,包括2例L_(4)和6例L_(5)。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于内固定物取出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通过腰椎CT及二维重建评价术后6、12个月峡部裂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物取出术后1年峡部裂再断裂情况。采用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评估手术前后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75±3.11)个月(范围24~30个月)。术后6、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术后1年VAS评分[(1.63±0.74)、(1.25±0.71)、(1.00±0.53)分]和ODI(10.25%±5.17%、6.33%±5.03%、4.86%±3.35%)与术前[(7.25±1.04)分和40.67%±9.67%]比较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较术前VAS评分及ODI的改善率分别为83.31%±8.85%及85.22%±9.60%,内固定物取出术后1年较术前VAS评分及ODI的改善率分别为85.96%±6.97%及88.05%±7.25%。内固定物取出术后1年时,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为优7例、良1例。8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愈合3例、术后12个月愈合5例。内固定取出术后1年无一例发生峡部裂愈合后再断裂。1例内固定取出术前及取出术后1年固定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较术前进展1级,1例邻近节段较术前进展1级。术后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损伤、切口渗出、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单通道内镜辅助峡部植骨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愈合好,并发症发生少,对固定节段和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滑脱 椎弓根钉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六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监测初步报道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13 位作者 许勇 王恒恩 宋翔宇 贾志博 彭江 崔梦一 杨博尧 陈蕾佳 郭爱桃 张小丽 潘登科 杜嘉祥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1-528,共8页
目的探讨六基因编辑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模型的构建。方法将人源化基因编辑猪(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的肾脏移植给食蟹猴,观察受体存活情况及恢复血流灌注后肾脏情况。定期监测肾脏实质回声、血流变化及大... 目的探讨六基因编辑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模型的构建。方法将人源化基因编辑猪(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的肾脏移植给食蟹猴,观察受体存活情况及恢复血流灌注后肾脏情况。定期监测肾脏实质回声、血流变化及大小;进行血常规、肾功能检测及电解质检测;监测尿液、粪便及体质量动态变化。食蟹猴生命终点取移植肾、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盲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受体术后7 d死亡。恢复血流后,肾脏灌注良好,器官质地柔软,色泽正常。受体生命终点时见肾脏腹侧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附着,明显充血肿大,呈“大红肾”外观。术后随时间延长,肾实质回声增高,血流减少,皮质逐渐增厚,肾周及腹腔有少量积液。受体术后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清肌酐在术后7 d升高至308μmol/L,K^(+)变化不大。术后即有淡黄色尿液排出,术后3 h内即恢复饮食及饮水并排淡黄色成形大便1次。术后1 d内尿液颜色逐渐变淡红至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测结果相符。术后2 d晨起排褐色血便2次,量较多,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抑酸治疗,至术后4 d大便恢复正常。β2-微球蛋白在术后7 d增至0.75 mg/L。体质量增加1.7 kg。尸检病理学检查发现移植肾间质水肿出血,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小动脉壁及动脉腔内淋巴细胞浸润,有动脉炎改变;盲肠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脾脏组织有淤血表现;其余器官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人源化基因编辑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模型构建获得初步成功,术后受体存活时间达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肾移植 基因编辑猪 食蟹猴 排斥反应 α-1 3-半乳糖苷转移酶 β-1 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 补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脱细胞骨基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佳培 彭伟 +1 位作者 西娜 谢聪钦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切割伤、坠落伤、火器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不断增加,骨修复成为骨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ACBM)是对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操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骨组织基本结构,在修复骨缺损的... 切割伤、坠落伤、火器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不断增加,骨修复成为骨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ACBM)是对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操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骨组织基本结构,在修复骨缺损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但ACBM不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骨诱导性差,将ACBM与其他类型材料复合,制成具有成骨活性的复合材料,拓展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将ACBM复合的材料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细胞因子组织细胞及多种材料复合四大部分,从临床研究角度分别阐述同ACBM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特性、优点、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等,综述了近几年ACBM相关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骨基质 复合材料 骨缺损 骨修复
下载PDF
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局部肌肉特征与运动康复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鹏鹏 石秀秀 +2 位作者 徐影 刘芳明 李晓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03-808,共6页
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占膝关节运动损伤的25%~40%^([1])。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为髌后或髌骨周围疼痛,尤其是在膝关节负荷增加的活动中,如跑步、骑自行车、下蹲、上下楼梯、久坐等^([2... 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占膝关节运动损伤的25%~40%^([1])。该疾病的主要特征为髌后或髌骨周围疼痛,尤其是在膝关节负荷增加的活动中,如跑步、骑自行车、下蹲、上下楼梯、久坐等^([2]),其它的症状包括关节摩擦感和“打软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骨骼 康复 综述
原文传递
模拟战创伤对肠道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王子恺 李甍 +4 位作者 孙菁 张群 贺红艳 高远 范开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48-654,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模拟战创伤患者肠道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特征。方法以拟行手术治疗的大关节/骨盆骨折患者为模拟战创伤组(T组),以同期体检中心收治的健康查体人员为健康对照组(H组);采集各组人口学和主要临床数据;收集各组粪便样本,提... 目的初步探讨模拟战创伤患者肠道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特征。方法以拟行手术治疗的大关节/骨盆骨折患者为模拟战创伤组(T组),以同期体检中心收治的健康查体人员为健康对照组(H组);采集各组人口学和主要临床数据;收集各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细菌总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和V4区扩增,基于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各组粪便细菌群落总体特征,物种注释,α、β多样性,以及组间差异性物种分析。结果纳入T组患者和H组健康个体分别25例和35名,组间在性别比例、年龄和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多样性分析显示,战创伤较健康状态的粪便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下降;PCoA分析显示,T组和H组可较明显归为两大聚类,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P分析进一步验证T组和H组粪便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筛选确定了39个对T组贡献显著的不同水平的细菌物种,秩和检验分析确定了T组和H组差异显著的20个菌属,按丰度高低依次为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罗氏菌属、梭菌属XIVa、布劳特氏菌属、副拟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结论以大关节/骨盆骨折模拟的战创伤患者肠道粪便菌群失调的确存在,粪便相关细菌群落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较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需重视肠道微生态在战创伤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创伤 骨折 粪便细菌群落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CT-MRI多模态影像自动融合分割技术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18
作者 于浩淼 董继祥 +7 位作者 李海鹏 王明新 王龙 王耀霆 葛毅 刘星宇 张逸凌 李春宝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算法的CT-MRI多模态影像自动融合分割技术,开发并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术前自动规划系统的可行性,以实现ACLR高效准确的术前规划。方法: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影像中心得到2023...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算法的CT-MRI多模态影像自动融合分割技术,开发并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术前自动规划系统的可行性,以实现ACLR高效准确的术前规划。方法: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影像中心得到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就诊的200例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及半月板正常的膝关节疼痛患者的膝关节CT和MRI影像,由运动医学专业医师对骨皮质、ACL、PCL、半月板等结构进行手工标注,并使用AI深度学习算法对标注图像进行学习,构建CT-MRI多模态影像自动融合分割系统。基于CT-MRI配准融合图像,再次使用AI深度学习技术,强化ACLR股骨、胫骨骨道内外口关键点位的识别,构建ACLR术前自动规划系统。招募12例ACL损伤患者并使用其CT影像,3D打印技术打印其假骨模型并使用ACLR术前自动规划系统对胫骨及股骨骨道位置进行规划,以此为依据在假骨模型上钻取骨道,并对股骨和胫骨骨道长度、关节腔内间距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及MRI多模态影像融合分割后可形成包含骨骼及软组织结构的个体化3D膝关节模型,多模态影像融合精度Dice指数为0.864。ACLR术前自动规划系统进行术前规划的平均时间为(3.0±0.5)min。假骨模拟手术中股骨骨道、胫骨骨道长度及关节腔内间距与术前规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AI深度学习的CT-MRI多模态影像自动融合分割技术的ACLR术前自动规划系统更为智能、快速、精准,可显著提高ACLR术前规划能力,有望降低ACLR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人工智能 多模态影像融合 术前规划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对猪离断肢体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贾志博 董阳辉 +11 位作者 宋翔宇 左浩辰 杨占程 陈恒 彭熙为 杨博尧 李鹏凯 米召迪 李申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中华创伤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比较静态冷保存(SCS)和常温机械灌注(NMP)对猪离断肢体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长白猪4头,截取8只离断肢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S组(5只)和NMP组(3只)。颈动脉取血后于肩胛骨⁃肱骨关节处离断,建立离断肢体模型。SCS组离断肢体... 目的比较静态冷保存(SCS)和常温机械灌注(NMP)对猪离断肢体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长白猪4头,截取8只离断肢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S组(5只)和NMP组(3只)。颈动脉取血后于肩胛骨⁃肱骨关节处离断,建立离断肢体模型。SCS组离断肢体使用无菌布巾包裹后放入4℃环境中保存24 h。NMP组离断肢体使用含血红细胞灌注液于37℃下机械灌注24 h,每6 h更换70%灌注液。NMP组实验前采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检测供受体猪血液凝集情况以评估其血液安全性,制备同种异体血红细胞灌注液并检测灌注液pH、Na^(+)、K^(+)、Cl^(-)、Ca^(2+)、葡萄糖(Glu)、红细胞压积(Hct)、乳酸(Lac)和渗透压水平情况。灌注0、6、12、18、24 h,监测NMP组皮肤温度和血氧饱和度(SaO2),并通过检测灌注液pH、Glu、肌酸激酶(Ck)、K^(+)、Ca^(2+)、Na^(+)水平以评估离断肢体骨骼肌代谢情况。灌注0、24 h,取NMP组和SCS组离断肢体骨骼肌行HE染色、TUNEL染色,分别对平均细胞间距离和肌细胞凋亡指数进行量化分析,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灌注结束后比较NMP组和SCS组离断肢体增重率,评估其肿胀程度,观察离断肢体状态。结果供受体猪血液交叉配型试验为阴性。制备的含血红细胞灌注液pH(7.38±0.04)、Na^(+)[(138.30±4.48)mmol/L]、K^(+)[(3.50±0.26)mmol/L]、Glu[(6.11±2.08)mmol/L]、渗透压[(305.67±3.79)mmol/L]等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但Cl^(-)[(118.34±12.00)mmol/L]、Ca^(2+)[(2.00±0.15)mmol/L]略高于正常参考范围,Hct(0.30±0.03)、Lac[(1.54±0.38)mmol/L]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离断肢体灌注期间,NMP组平均皮肤温度为(36.13±0.98)℃,其中灌注6、12、18、24 h皮肤温度均较0 h明显升高(P<0.01),而灌注6、12、18、24 h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MP组皮肤平均SaO2均为95%以上,其中灌注0、12、18、24 h皮肤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灌注6 h SaO2较0 h显著升高(P<0.05)。灌注0、6、12、18、24 h NMP组灌注液pH、Glu、Na^(+)、C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18、24 h Ck水平均较6 h显著升高,且6、12、18、24 h Ck水平均较0 h明显升高(P<0.05);K^(+)水平随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灌注18、24 h K^(+)水平均较0 h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0 h NMP组和SCS组骨骼肌肌纤维连续性好且排列规则,细胞间距离均为(8.95±0.60)μm;24 h NMP组骨骼肌肌纤维有少部分断裂,肌纤维稍有肿胀,间隙稍增宽,细胞间距离为(14.75±0.90)μm,较同组0 h显著增大(P<0.01);24 h SCS组骨骼肌肌纤维明显断裂、肿胀,间隙明显变宽,细胞间距离为(23.51±1.49)μm,较同组0 h和NMP组24 h显著增大(P<0.01)。TUNEL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 h NMP组和SCS组骨骼肌含有微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均为(4.26±1.62)%;24 h NMP组骨骼肌含有少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为(25.94±2.69)%,较同组0 h显著升高(P<0.01)。24 h SCS组骨骼肌含有大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为(62.97±3.22)%,较同组0 h和24 h NMP组显著升高(P<0.01)。与SCS组离断肢体比较,灌注24 h NMP组皮肤颜色红润,皮下层稍有水肿,未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症状,关节活动良好。24 h NMP组离断肢体增重率为(15.82±0.89)%,显著高于24 h SCS组的(0.97±0.28)%(P<0.01)。结论与SCS相比,利用同种异体血制备的含血红细胞灌注液对猪离断肢体进行NMP,可通过持续稳定供能供氧、平衡离子稳态和灌注液酸碱度维持骨骼肌代谢,减轻肌纤维缺血性损伤及抑制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创伤性 血液灌注 组织保存 低温保存 骨骼肌
原文传递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脊柱后路开放手术部位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大伟 尹欣 +4 位作者 王华东 李利 刘义灏 原艳丽 杨亚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95-703,共9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vancomycin)对降低后路脊柱开放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系统使用特定关键词检索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 目的系统性评价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vancomycin)对降低后路脊柱开放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系统使用特定关键词检索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Springer、Google scholar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2012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发表的关于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降低脊柱后路开放手术SSI的中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汇总纳入文献后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定,选取高质量的研究数据,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对降低脊柱开放手术SSI的疗效。结果本研究纳入13篇文献,共8696例患者。所有研究均通过异质性检验,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结果提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未见明确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能有效降低脊柱后路开放手术SSI(OR=0.56,95%CI 0.44~0.72,P<0.00001)。对文献中明确提及应用内固定的数据进行二次提取分析,结果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能有效降低后路脊柱内固定手术SSI(OR=0.59,95%CI 0.45~0.77,P<0.0001)。为减少研究间异质性,根据提取信息进行了2项亚组分析,根据万古霉素使用剂量共分为1 g、2 g、混杂剂量亚组,结果不呈剂量相关效应,在局部应用万古霉素1 g(OR=0.59,95%CI 0.41~0.84,P=0.003)及混杂剂量(OR=0.49,95%CI 0.34~0.71,P=0.0001)时能有效降低脊柱后路开放手术术后SSI,2 g剂量时因纳入研究及样本量较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 0.44~3.15,P=0.74);根据感染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提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能有效降低脊柱开放手术术后表浅部位(OR=0.51,95%CI 0.27~0.95,P=0.03)及深部(OR=0.69,95%CI 0.48~0.99,P=0.04)SSI。结论局部应用万古霉素能安全有效降低脊柱后路开放手术及内固定手术的SSI;亚组分析提示其同时能降低脊柱后路开放手术深部及表浅部位SSI;同时亚组分析未见其局部应用呈明显剂量相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外科伤口感染 万古霉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