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从发文量、关键词、期刊来源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主要研究机构、重点文献被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热点话题以及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学者共发表中文文章684篇及英文文章共624篇,发文量稳居世界前2水平。我国学者发文量前3的中文杂志为《器官移植》《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发文量前3的英文杂志为Xenotransplant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中文发文前5的作者为潘登科、蔡志明、牟丽莎、李霄、窦科峰;英文发文前5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牟丽莎、蔡志明、戴一凡、王毅、潘登科。中文高频关键词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移植、异种、动物模型、异种骨、肝移植、基因编辑、肾移植、烧伤及骨移植;英文高频关键词为expression、xenotransplantation、cells、transplantation、survival。结论近年来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影响力,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研究内容广泛,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今后应增加跨区域、跨学科交流协作,加强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才能使该领域更加迅速稳定进展。展开更多
切割伤、坠落伤、火器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不断增加,骨修复成为骨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ACBM)是对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操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骨组织基本结构,在修复骨缺损的...切割伤、坠落伤、火器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不断增加,骨修复成为骨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ACBM)是对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操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骨组织基本结构,在修复骨缺损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但ACBM不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骨诱导性差,将ACBM与其他类型材料复合,制成具有成骨活性的复合材料,拓展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将ACBM复合的材料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细胞因子组织细胞及多种材料复合四大部分,从临床研究角度分别阐述同ACBM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特性、优点、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等,综述了近几年ACBM相关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静态冷保存(SCS)和常温机械灌注(NMP)对猪离断肢体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长白猪4头,截取8只离断肢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S组(5只)和NMP组(3只)。颈动脉取血后于肩胛骨⁃肱骨关节处离断,建立离断肢体模型。SCS组离断肢体...目的比较静态冷保存(SCS)和常温机械灌注(NMP)对猪离断肢体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长白猪4头,截取8只离断肢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S组(5只)和NMP组(3只)。颈动脉取血后于肩胛骨⁃肱骨关节处离断,建立离断肢体模型。SCS组离断肢体使用无菌布巾包裹后放入4℃环境中保存24 h。NMP组离断肢体使用含血红细胞灌注液于37℃下机械灌注24 h,每6 h更换70%灌注液。NMP组实验前采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检测供受体猪血液凝集情况以评估其血液安全性,制备同种异体血红细胞灌注液并检测灌注液pH、Na^(+)、K^(+)、Cl^(-)、Ca^(2+)、葡萄糖(Glu)、红细胞压积(Hct)、乳酸(Lac)和渗透压水平情况。灌注0、6、12、18、24 h,监测NMP组皮肤温度和血氧饱和度(SaO2),并通过检测灌注液pH、Glu、肌酸激酶(Ck)、K^(+)、Ca^(2+)、Na^(+)水平以评估离断肢体骨骼肌代谢情况。灌注0、24 h,取NMP组和SCS组离断肢体骨骼肌行HE染色、TUNEL染色,分别对平均细胞间距离和肌细胞凋亡指数进行量化分析,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灌注结束后比较NMP组和SCS组离断肢体增重率,评估其肿胀程度,观察离断肢体状态。结果供受体猪血液交叉配型试验为阴性。制备的含血红细胞灌注液pH(7.38±0.04)、Na^(+)[(138.30±4.48)mmol/L]、K^(+)[(3.50±0.26)mmol/L]、Glu[(6.11±2.08)mmol/L]、渗透压[(305.67±3.79)mmol/L]等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但Cl^(-)[(118.34±12.00)mmol/L]、Ca^(2+)[(2.00±0.15)mmol/L]略高于正常参考范围,Hct(0.30±0.03)、Lac[(1.54±0.38)mmol/L]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离断肢体灌注期间,NMP组平均皮肤温度为(36.13±0.98)℃,其中灌注6、12、18、24 h皮肤温度均较0 h明显升高(P<0.01),而灌注6、12、18、24 h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MP组皮肤平均SaO2均为95%以上,其中灌注0、12、18、24 h皮肤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灌注6 h SaO2较0 h显著升高(P<0.05)。灌注0、6、12、18、24 h NMP组灌注液pH、Glu、Na^(+)、C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18、24 h Ck水平均较6 h显著升高,且6、12、18、24 h Ck水平均较0 h明显升高(P<0.05);K^(+)水平随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灌注18、24 h K^(+)水平均较0 h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0 h NMP组和SCS组骨骼肌肌纤维连续性好且排列规则,细胞间距离均为(8.95±0.60)μm;24 h NMP组骨骼肌肌纤维有少部分断裂,肌纤维稍有肿胀,间隙稍增宽,细胞间距离为(14.75±0.90)μm,较同组0 h显著增大(P<0.01);24 h SCS组骨骼肌肌纤维明显断裂、肿胀,间隙明显变宽,细胞间距离为(23.51±1.49)μm,较同组0 h和NMP组24 h显著增大(P<0.01)。TUNEL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 h NMP组和SCS组骨骼肌含有微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均为(4.26±1.62)%;24 h NMP组骨骼肌含有少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为(25.94±2.69)%,较同组0 h显著升高(P<0.01)。24 h SCS组骨骼肌含有大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为(62.97±3.22)%,较同组0 h和24 h NMP组显著升高(P<0.01)。与SCS组离断肢体比较,灌注24 h NMP组皮肤颜色红润,皮下层稍有水肿,未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症状,关节活动良好。24 h NMP组离断肢体增重率为(15.82±0.89)%,显著高于24 h SCS组的(0.97±0.28)%(P<0.01)。结论与SCS相比,利用同种异体血制备的含血红细胞灌注液对猪离断肢体进行NMP,可通过持续稳定供能供氧、平衡离子稳态和灌注液酸碱度维持骨骼肌代谢,减轻肌纤维缺血性损伤及抑制肌细胞凋亡。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从发文量、关键词、期刊来源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主要研究机构、重点文献被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热点话题以及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学者共发表中文文章684篇及英文文章共624篇,发文量稳居世界前2水平。我国学者发文量前3的中文杂志为《器官移植》《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发文量前3的英文杂志为Xenotransplant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中文发文前5的作者为潘登科、蔡志明、牟丽莎、李霄、窦科峰;英文发文前5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牟丽莎、蔡志明、戴一凡、王毅、潘登科。中文高频关键词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移植、异种、动物模型、异种骨、肝移植、基因编辑、肾移植、烧伤及骨移植;英文高频关键词为expression、xenotransplantation、cells、transplantation、survival。结论近年来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影响力,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研究内容广泛,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今后应增加跨区域、跨学科交流协作,加强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才能使该领域更加迅速稳定进展。
文摘切割伤、坠落伤、火器伤等导致的骨缺损患者不断增加,骨修复成为骨科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脱细胞骨基质(aceller bone matrix,ACBM)是对骨组织进行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操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留了天然骨组织基本结构,在修复骨缺损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但ACBM不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骨诱导性差,将ACBM与其他类型材料复合,制成具有成骨活性的复合材料,拓展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将ACBM复合的材料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细胞因子组织细胞及多种材料复合四大部分,从临床研究角度分别阐述同ACBM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特性、优点、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等,综述了近几年ACBM相关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文摘目的比较静态冷保存(SCS)和常温机械灌注(NMP)对猪离断肢体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长白猪4头,截取8只离断肢体,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S组(5只)和NMP组(3只)。颈动脉取血后于肩胛骨⁃肱骨关节处离断,建立离断肢体模型。SCS组离断肢体使用无菌布巾包裹后放入4℃环境中保存24 h。NMP组离断肢体使用含血红细胞灌注液于37℃下机械灌注24 h,每6 h更换70%灌注液。NMP组实验前采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法检测供受体猪血液凝集情况以评估其血液安全性,制备同种异体血红细胞灌注液并检测灌注液pH、Na^(+)、K^(+)、Cl^(-)、Ca^(2+)、葡萄糖(Glu)、红细胞压积(Hct)、乳酸(Lac)和渗透压水平情况。灌注0、6、12、18、24 h,监测NMP组皮肤温度和血氧饱和度(SaO2),并通过检测灌注液pH、Glu、肌酸激酶(Ck)、K^(+)、Ca^(2+)、Na^(+)水平以评估离断肢体骨骼肌代谢情况。灌注0、24 h,取NMP组和SCS组离断肢体骨骼肌行HE染色、TUNEL染色,分别对平均细胞间距离和肌细胞凋亡指数进行量化分析,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灌注结束后比较NMP组和SCS组离断肢体增重率,评估其肿胀程度,观察离断肢体状态。结果供受体猪血液交叉配型试验为阴性。制备的含血红细胞灌注液pH(7.38±0.04)、Na^(+)[(138.30±4.48)mmol/L]、K^(+)[(3.50±0.26)mmol/L]、Glu[(6.11±2.08)mmol/L]、渗透压[(305.67±3.79)mmol/L]等指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但Cl^(-)[(118.34±12.00)mmol/L]、Ca^(2+)[(2.00±0.15)mmol/L]略高于正常参考范围,Hct(0.30±0.03)、Lac[(1.54±0.38)mmol/L]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离断肢体灌注期间,NMP组平均皮肤温度为(36.13±0.98)℃,其中灌注6、12、18、24 h皮肤温度均较0 h明显升高(P<0.01),而灌注6、12、18、24 h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MP组皮肤平均SaO2均为95%以上,其中灌注0、12、18、24 h皮肤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灌注6 h SaO2较0 h显著升高(P<0.05)。灌注0、6、12、18、24 h NMP组灌注液pH、Glu、Na^(+)、C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18、24 h Ck水平均较6 h显著升高,且6、12、18、24 h Ck水平均较0 h明显升高(P<0.05);K^(+)水平随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灌注18、24 h K^(+)水平均较0 h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0 h NMP组和SCS组骨骼肌肌纤维连续性好且排列规则,细胞间距离均为(8.95±0.60)μm;24 h NMP组骨骼肌肌纤维有少部分断裂,肌纤维稍有肿胀,间隙稍增宽,细胞间距离为(14.75±0.90)μm,较同组0 h显著增大(P<0.01);24 h SCS组骨骼肌肌纤维明显断裂、肿胀,间隙明显变宽,细胞间距离为(23.51±1.49)μm,较同组0 h和NMP组24 h显著增大(P<0.01)。TUNEL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 h NMP组和SCS组骨骼肌含有微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均为(4.26±1.62)%;24 h NMP组骨骼肌含有少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为(25.94±2.69)%,较同组0 h显著升高(P<0.01)。24 h SCS组骨骼肌含有大量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为(62.97±3.22)%,较同组0 h和24 h NMP组显著升高(P<0.01)。与SCS组离断肢体比较,灌注24 h NMP组皮肤颜色红润,皮下层稍有水肿,未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症状,关节活动良好。24 h NMP组离断肢体增重率为(15.82±0.89)%,显著高于24 h SCS组的(0.97±0.28)%(P<0.01)。结论与SCS相比,利用同种异体血制备的含血红细胞灌注液对猪离断肢体进行NMP,可通过持续稳定供能供氧、平衡离子稳态和灌注液酸碱度维持骨骼肌代谢,减轻肌纤维缺血性损伤及抑制肌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