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分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卢艳慧 李春霖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1期92-94,107,共4页
内分泌学发展迅速,病种多,教学与培训对于内分泌学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概念图教学法、临床路径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应用,有助于解决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 内分泌学发展迅速,病种多,教学与培训对于内分泌学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概念图教学法、临床路径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应用,有助于解决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概念图教学法 临床路径 内分泌学
下载PDF
CBL、PBL、多媒体教学法在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苗新宇 李春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7-8,共2页
内分泌学涉及全身多系统,渗透至临床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复杂,有效的知识传承、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于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至关重要。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 内分泌学涉及全身多系统,渗透至临床各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复杂,有效的知识传承、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于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至关重要。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内分泌教学增添了新的变革和生机。CBL、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内分泌学科教学质量,开辟新的教学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多媒体教学 内分泌学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心血管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俊 贾滢 田慧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以预设表格方式对解放军总医院:1995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8 年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3.2%)是...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以预设表格方式对解放军总医院:1995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8 年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3.2%)是老年非糖尿病患者(1.4%)的2.3倍。(2)糖尿病组不同年龄段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构成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病程对心血管死亡构成比的影响不显著。(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合并血脂紊乱者均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构成比;如同时合并高血压和血脂紊乱,与无此三种疾病者比较心血管疾病死亡构成比将增加3倍。结论高血压、血脂紊乱是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死亡原因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分层管理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般若 李春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27-30,共4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影...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模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到60岁以后的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中国于2001年己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17.17%,达到2.48亿。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约20.4%[1]。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治疗的靶目标、治疗策略和具体治疗方案一直是大家关心、争论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治疗 降糖治疗 降糖药物 分层管理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俊 田慧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病死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血脂异常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霖 李剑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278-282,共5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老年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 高危因素 三酰甘油
下载PDF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与并发症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孟晓敏 李春霖 +2 位作者 候惠如 黄英 姚静 《现代护理》 2005年第10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并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184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依据血压状况分为5组。正常血压组、血压理想控制组、良好控制组和不良控制组及未控制组。观测不同血压组与糖尿病...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并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184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依据血压状况分为5组。正常血压组、血压理想控制组、良好控制组和不良控制组及未控制组。观测不同血压组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184例患者平均年龄(77.3±8.7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9±11.5)年,有高血压139例(75.5%)、冠心病127例(69.0%)、心肌梗死17例(9.20%)、下肢血管病变73例(39.7%)、糖尿病肾病43例(23.4%)。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理想者44例(31.7%)、良好者28例(20.1%)、差者67例(48.2%)。随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血压控制水平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增多。结论对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干预、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高血压 并发症 老年人 护理
下载PDF
老年雄性大鼠睾丸类固醇合成酶与间质细胞形态的变化
8
作者 邵迎红 母义明 +1 位作者 李明 李江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雄性SD大鼠睾丸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 HSD)表达,观察睾丸间质和Leydig细胞结构的变化,探讨老年大鼠性腺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连续刺激3月龄和24月龄雄性S...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雄性SD大鼠睾丸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 HSD)表达,观察睾丸间质和Leydig细胞结构的变化,探讨老年大鼠性腺功能减退的机制。方法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连续刺激3月龄和24月龄雄性SD大鼠,测定基础状态和hCG刺激后血清睾酮(T)、睾丸StAR、17β- HSDⅢ mRNA的表达,对不同年龄大鼠睾丸间质和Leydig细胞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1)老年SD大鼠基础状态和hCG刺激后血清T水平和17β-HSDⅢ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青年大鼠,StAR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2)老年大鼠睾丸间质中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而Leydig细胞数量减少,并出现退行性改变,hCG刺激8 d后,青年和老年大鼠两组睾丸形态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雄性大鼠睾丸17β-HSDⅢ mRNA表达以及Leydig细胞形态学随着增龄的明显异常可能是老年SD大鼠T合成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大鼠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 形态学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9
作者 杜锦 汪寅章 +2 位作者 智光 杨波 潘长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了解糖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并探讨影响IMT的因素。方法选择149例年龄30—70岁、无明确糖尿病病史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 OGTr),按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 目的了解糖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并探讨影响IMT的因素。方法选择149例年龄30—70岁、无明确糖尿病病史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标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 OGTr),按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n=45例)、糖耐量减低(IGT,n=60例)和糖尿病(DM,n=44例)3组,同时测定各组生化指标,采用超声检查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了解血管壁情况。结果DM组及IGT组IMTCCA较NGT组显著升高(P〈0.05),DM组及IGT组颈动脉内膜不连续或不光滑者所占比率也较NGT组有显著升高(P〈0.05),DM组与IGT组各颈动脉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hPG、餐后血糖峰差值、伴随疾病(高血压)是IMTCCA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耐量异常人群(包括糖耐量减低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显著增加,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在糖耐量低减阶段就已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慧 卢艳慧 龚燕萍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10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胰岛素促泌剂 临床应用 类药物 糖尿病治疗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格列奈类 药物研发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剑 闫双通 +2 位作者 卢彦慧 成小玲 邵迎红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56例、早期DN组55例、临床DN组45例、DN终末期组44例,并选取50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56例、早期DN组55例、临床DN组45例、DN终末期组44例,并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试者的1,25-(OH)_2D_3水平,并分析DN患者的1,25-(OH)_2D_3水平与UAER、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单纯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DN终末期组的血清1,25-(OH)_2D_3水平依次降低(P<0.05)。DN患者的血清1,25-(OH)_2D_3与UAER呈负相关(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DN患者的1,25-(OH)_2D_3水平均低于正常健康人群,其水平可能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1 25-二羟维生素D_3 2型糖尿病 早期 终末期 尿蛋白排泄率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保护胰岛β细胞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苗新宇 刘瑜 李春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9,共9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大量研究表明,除刺激胰岛素分泌外,GLP-1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抑制β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胰岛β细胞量.本文就其相关分子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Β细胞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口服降糖药物在妊娠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春霖 李志冰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妊娠 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低血糖症 糖耐量减低 降糖治疗
下载PDF
以高钙危象及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裴育 高丽 +7 位作者 王昀 杨彦 李昱芃 肖靖 欧阳金芝 杨国庆 巴建明 母义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0岁。主因双下肢骨痛、烦渴、多饮10个月,加重3个月,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骨痛,活动受限,伴烦渴、多饮,每日饮水量8—10L/d,尿量与饮水量相当,于当地医院查血钙3.9mmol/...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0岁。主因双下肢骨痛、烦渴、多饮10个月,加重3个月,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骨痛,活动受限,伴烦渴、多饮,每日饮水量8—10L/d,尿量与饮水量相当,于当地医院查血钙3.9mmol/L,未予重视。2011年2月出现周身关节疼痛,以双膝、双髋、双肩关节、足跟、肋骨外侧明显,活动后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心肌梗死样 首发表现 高钙危象 心电图 急性 下肢骨痛 病例摘要
下载PDF
高脂饲养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春霖 龚燕平 +5 位作者 田慧 陆菊明 母义明 李明 肖彧君 潘长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阐明抵抗素、脂联素及其受体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Southern blot方法分析抵抗素、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表达的改变。结果高脂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空腹血... 目的阐明抵抗素、脂联素及其受体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Southern blot方法分析抵抗素、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表达的改变。结果高脂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下降(P均<0.01)。高脂组脂肪组织抵抗素和脂联素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抗素和脂联素表达的下降在高脂饮食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脂联素受体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脂联素敏感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高脂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高脂饲养 脂联素 脂联素受体 抵抗素
下载PDF
高脂培养对HepG2细胞脂联素受体1和受体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燕平 李春霖 +3 位作者 母义明 田慧 陆菊明 潘长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联素受体在高游离脂肪酸诱导胰岛素抵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HepG2肝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中孵育48h后,分别加入100μmol/L、200μmol/L和400μmol/L的软脂酸(PA)继续培养24h,提取总RNA,RT-PCR半定... 目的探讨肝细胞脂联素受体在高游离脂肪酸诱导胰岛素抵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HepG2肝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中孵育48h后,分别加入100μmol/L、200μmol/L和400μmol/L的软脂酸(PA)继续培养24h,提取总RNA,RT-PCR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受体(R1,R2)的表达量,并与未加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PA的HepG2细胞R2的表达下降。当PA浓度加至200μmol/L以上时,R2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和PA100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细胞R1表达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R2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了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I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类 脂联素 脂联素受体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的临床使用专家意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母义明 赵家军 +16 位作者 朱大龙 单忠艳 陈璐璐 窦京涛 孙子林 肖新华 李启富 李焱 李强 李春霖 余学锋 李益明 石勇铨 赵志刚 杨婉花 赵荣生 纪立伟 《药品评价》 CAS 2014年第15期8-10,共3页
胰岛素的发展简史及临床应用现状 1.胰岛素的发展简史 在胰岛素发明之前,糖尿病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成为当时医学界棘手的难题之一。直到1921年,Banting和Best从狗的胰腺中首次成功提取胰岛素,使糖尿病的治疗成为可能。1923年末... 胰岛素的发展简史及临床应用现状 1.胰岛素的发展简史 在胰岛素发明之前,糖尿病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这成为当时医学界棘手的难题之一。直到1921年,Banting和Best从狗的胰腺中首次成功提取胰岛素,使糖尿病的治疗成为可能。1923年末,胰岛素开始应用于临床。生产胰岛素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牛或猪的胰腺,1kg的动物胰腺仅可以提取出100~200mg的胰岛素,且纯度很低,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临床应用现状 发展简史 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酶 静脉输注 胰岛素基因
下载PDF
BTBD10基因的细胞、组织mRNA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瑜 王宣春 +1 位作者 陈凤玲 胡仁明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研究人BTBD10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方法用DIG-11-dUTP标记人BTBD10编码区基因作为探针,利用Northern blot杂交观察BTBD10 mRNA在14种正常人体组织和5种细胞株的表达水平。结果BTBD10基因呈单一转录本,大小约... 目的研究人BTBD10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方法用DIG-11-dUTP标记人BTBD10编码区基因作为探针,利用Northern blot杂交观察BTBD10 mRNA在14种正常人体组织和5种细胞株的表达水平。结果BTBD10基因呈单一转录本,大小约为3 kb,BT- BD10基因表达较广泛,在各组织和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脑、骨骼肌、脂肪、肝脏、主动脉、十二指肠、肺脏、胰岛β细胞株等表达较高,而胰腺、垂体、心脏中表达量低。结论人BTBD10表达广泛,可能在多种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BD10 基因表达 Noahern 印迹杂交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与多代谢异常 被引量:6
19
作者 闫双通 田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266-269,共4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代谢疾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20
作者 母义明 纪立农 +31 位作者 宁光 李光伟 单忠艳 李焱 孙子林 李延兵 赵家军 王卫庆 朱大龙 洪天配 童南伟 周智广 邹大进 刘超 李强 郭立新 彭永德 陈璐璐 肖新华 余学锋 王佑民 姬秋和 李启富 李春霖 时立新 李益明 石勇铨 赵志刚 杨婉花 纪立伟 赵荣生 吴久鸿 《药品评价》 CAS 2014年第15期11-22,共12页
背景 二甲双胍自1957年问世,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当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 背景 二甲双胍自1957年问世,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当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以及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无论对于血糖控制,还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其都有明确的临床证据。因此,该药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在我国已经有近20年的使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胍 二甲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药物 降糖疗效 格列本脲 格列奈类药物 乳酸酸中毒 肠道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