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首届国际老年心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简报
1
作者 李玉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学术研讨会 2001年 国际会议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肺栓塞早期临床诊断线索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峰 刘鹏 +4 位作者 张艳 杨学东 万龙 赵玉生 王士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066-30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早期临床诊断线索。方法确诊老年肺栓塞的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因素中最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8%),其次是手术(14.2%)和恶性肿瘤(13.3%)。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早期临床诊断线索。方法确诊老年肺栓塞的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因素中最常见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8%),其次是手术(14.2%)和恶性肿瘤(13.3%)。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80.0%)、胸闷(60.0%)和咳嗽(50.0%);体征主要是呼吸急促(84.2%)、紫绀(61.6%)和心动过速(55.0%)。血气分析低氧血症者占70.0%。D-二聚体阳性者占88.3%。BNP阳性者占88.3%;心电图ST-T改变最为常见(55.0%),其次是心动过速(50.0%)。超声心动图中肺动脉压增高最多见(70.0%),其次为右心系统扩大(60.0%)。结论存在肺栓塞高危因素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表现,伴有D-二聚体、BNP升高或血气分析中PaO2下降时,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老年肺栓塞的诊断可初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老年人 诊断
下载PDF
心肌梗死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3 位作者 周荣斌 王树春 黎莉 李宾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677-677,共1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Ⅲa)及血小板聚集率,并与4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急性心肌梗...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Ⅲa)及血小板聚集率,并与4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62 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1)。结论: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小板呈相对激活状态,易使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及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急性 陈旧性
下载PDF
心肌桥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5 位作者 卢才义 赵玉生 刘鹏 吴兴利 薛桥 翟金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心肌桥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心肌桥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心肌桥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30~63岁。结果:120例具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87例(72.5%)有不... 目的:观察分析心肌桥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心肌桥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心肌桥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30~63岁。结果:120例具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87例(72.5%)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前降支肌桥114例(95%),回旋支肌桥6例(5%)。狭窄Ⅰ级:6例(5%),Ⅱ级.78例(65%),Ⅲ级:36例(30%)。120例中,药物治疗117例,置入支架3例。随访1年,大部分患者症状减轻,无恶化及死亡病例。结论:心肌桥并非罕见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治疗应首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玉生 马艳梅 +1 位作者 王士雯 高国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988年至 1997年连续收住我院的 45岁至 99岁大中型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 12 5 9例 ,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n =76)和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n =1183 ) ,... 目的 :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988年至 1997年连续收住我院的 45岁至 99岁大中型非心脏手术冠心病患者 12 5 9例 ,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n =76)和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n =1183 ) ,对比分析手术类型、内科主要疾病史、术中术后主要心血管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及心血管疾病史无显著性差异 ;与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相比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术前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 0 5 0、肾功能不全和有心绞痛症状者多 ,心电图有缺血改变者少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术中两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控制年龄和性别后与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相比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术后心肌梗死和心源性肺水肿的比数比 (OddsRatio ,OR)及 95 %可信区间分别是 19 3(5 6~ 66 2 ) ,5 7(2 5~ 12 9)。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前心肾功能不全者多 ,有心绞痛症状者多 ,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心脏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