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内科专业医学生初进临床的教与学 被引量:7
1
作者 汪进良 赵书 胡毅 《癌症进展》 2015年第4期386-387,424,共3页
肿瘤学既是一门专业学科,又是一门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本文从临床带教和临床学习两个方面,探讨了对初进临床的肿瘤内科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及其学习重点,指出肿瘤专业教学中应强调病理诊断、循证医学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强调了肿瘤... 肿瘤学既是一门专业学科,又是一门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本文从临床带教和临床学习两个方面,探讨了对初进临床的肿瘤内科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及其学习重点,指出肿瘤专业教学中应强调病理诊断、循证医学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强调了肿瘤专业不仅应注重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加强前沿知识的学习,以期培养出具备系统肿瘤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肿瘤内科专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临床带教 临床学习
下载PDF
癌痛控制多学科讨论会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亮 令狐锐霞 +2 位作者 武小冬 陈静 李方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735-737,共3页
癌痛是晚期肿瘤的常见症状,对疼痛的控制是姑息治疗的重点,也是肿瘤临床教学的重要部分。癌痛控制多学科讨论会以病例讨论为核心,理论授课为重点,多学科结合,强化点评与总结,把会议纪要和资料汇编有机结合,发挥临床教学形象化、具体化... 癌痛是晚期肿瘤的常见症状,对疼痛的控制是姑息治疗的重点,也是肿瘤临床教学的重要部分。癌痛控制多学科讨论会以病例讨论为核心,理论授课为重点,多学科结合,强化点评与总结,把会议纪要和资料汇编有机结合,发挥临床教学形象化、具体化的优势,突出了教学目标,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治疗 教学方法 多学科讨论会
下载PDF
乙状结肠节细胞神经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娟 张婷婷 白莉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33-436,共4页
节细胞神经瘤( ganglioneuroma ),又称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瘤,是发生于周围神经组织的含有成熟神经元的良性肿瘤,分化良好,生长缓慢,主要发生于植物神经系统,常见于纵隔、腹膜后及肾上腺等,发生于胃肠道者罕见[1]。本文对我... 节细胞神经瘤( ganglioneuroma ),又称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瘤,是发生于周围神经组织的含有成熟神经元的良性肿瘤,分化良好,生长缓慢,主要发生于植物神经系统,常见于纵隔、腹膜后及肾上腺等,发生于胃肠道者罕见[1]。本文对我院诊治的1例乙状结肠节细胞神经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待提高及加深对肠道节细胞神经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文献复习 乙状结肠 神经节细胞瘤 周围神经组织 植物神经系统 良性肿瘤 成熟神经元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突变阳性肺腺癌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齐晓光 祁春艳 +2 位作者 秦博宇 董伟伟 胡毅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77-478,共2页
患者,男,59岁,主因“确诊左肺腺癌5月余”于2015年2月20日第7次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30日因上腹部不适,遂就诊外院行上消化道造影,结果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为进一步诊治,行胸部CT示: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纵隔内见略肿大... 患者,男,59岁,主因“确诊左肺腺癌5月余”于2015年2月20日第7次入院。患者于2014年8月30日因上腹部不适,遂就诊外院行上消化道造影,结果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为进一步诊治,行胸部CT示: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纵隔内见略肿大淋巴结;双肺纤维灶表现、左肺炎症;左侧胸腔积液并左肺膨胀不全、双侧胸膜肥厚;胸水病理提示:可见肿瘤细胞;2014年9月12日行第1周期化疗,具体用药:贝伐珠单抗600mg静脉滴注第1天+培美曲塞二钠1g静脉滴注第2天+顺铂140mg静脉滴注第2天;2014年10月26日入院后复查,疗效评价SD(图1),结合基因检测结果:EGFR基因检测(2014年9月我院):21外显子L858R突变18、19、20外显子均为野生型;ALK、K—ras、Rosl,BRAF等均为野生型,故于2014年10月29日、2014年11月21日、2014年12月13日、2015年1月4日及2015年1月27日行第2—6周期双靶向联合治疗,具体用药:贝伐珠单抗600mg静脉滴注第1天;厄洛替尼150mg口服第1—28天;期间患者耐受可,皮疹反应l度,肝功能毒性1级;余未见异常;第3周期及第5周期后疗效复查均为PR(图1)。目前患者继续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厄洛替尼 肺肿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通路抑制剂客观缓解率低与EGFR突变或ALK阳性有关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毅 刘思阳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1文献来源Gainor JF,Shaw AT,Sequist LV,et al.EGFRmutations and ALK rearrange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low response rates to PD-1 pathway blockad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Clin Cancer Re... 1文献来源Gainor JF,Shaw AT,Sequist LV,et al.EGFRmutations and ALK rearrange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low response rates to PD-1 pathway blockade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Clin Cancer Res,2016,22(18):4585-4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突变 ALK阳性 PD-1抑制剂
下载PDF
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汪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183-2185,共3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利用外周血管通路,将导管放置于上腔静脉的技术[1]。放置于皮下的导管开口可以有效地为化疗药物、全静脉营养等提供通路,降低化疗药物等对血管的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利用外周血管通路,将导管放置于上腔静脉的技术[1]。放置于皮下的导管开口可以有效地为化疗药物、全静脉营养等提供通路,降低化疗药物等对血管的损伤作用[2]。但因导管需要长期留置,且位置不可移动,尤其是肿瘤化疗患者,化疗时间常可达1年以上,因此由PICC引起的并发症十分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患者 peripherally 化疗药物 化疗时间 inserted 穿刺次数 血管通路 上腔静脉 置管部位 管前
下载PDF
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李瑾昱 朱艳云 +2 位作者 张国庆 孙胜杰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 目的探讨FCGR3A基因多态性对西妥昔单抗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杀伤A549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为效应细胞。基因测序法检测NKTm细胞FCGR3A基因多态性,CCK-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介导NKTm细胞的ADCC活性。结果 NKTm细胞FCGR3A具有基因多态性,分别为V/V、V/F及F/F表型。西妥昔单抗介导3种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其中FCGR3A-158V/V表型的NKTm细胞的ADCC活性比V/F及F/F表型强(P<0.01),而V/F与F/F表型的NKTm细胞ADC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介导的NKTm细胞ADCC活性与FCGR3A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A549细胞 FCGR3A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WW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
8
作者 齐晓光 祁春艳 +2 位作者 汪进良 尹航 胡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E3 WWP1(WW domain containing E3 ubiquitiin protein ligase 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结肠癌患者118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D...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E3 WWP1(WW domain containing E3 ubiquitiin protein ligase 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结肠癌患者118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Duke分期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WP1在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WWP1染色阳性者分别为89例(75.4%)、25例(21.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WWP1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结肠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WWP1高表达与结肠癌伴肝转移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WP1可能是结肠癌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之一,有可能为结肠癌生物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P1 结肠癌 肝转移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探究晚期肺癌患者RICTOR扩增和PI3K基因改变
9
作者 胡毅 张琪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一:靶向治疗在肺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接近一半的肺腺癌患者未能确定常规治疗靶点的基因改变,有学者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在一位年轻肺腺癌患者发现仅有RICTOR扩增。RICTOR是mTOR复合体2(mTORC2)的重要组成成分,mTORC2在多... 研究一:靶向治疗在肺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接近一半的肺腺癌患者未能确定常规治疗靶点的基因改变,有学者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在一位年轻肺腺癌患者发现仅有RICTOR扩增。RICTOR是mTOR复合体2(mTORC2)的重要组成成分,mTORC2在多个癌种的调控肿瘤细胞迁移、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RICTOR扩增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是否为致瘤基因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问题有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肺鳞癌 mTOR通路 FGFR1扩增 PI3K变异
下载PDF
血根碱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路玉盼 董宪喆 +5 位作者 冯霞 胡园 郑小丽 葛晓悦 汪进良 刘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根碱(Sanguinaria canadensis,SAN)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SAN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AN对MCF-7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影响;化学发... 目的研究血根碱(Sanguinaria canadensis,SAN)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SAN对MCF-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AN对MCF-7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影响;化学发光法检测SAN对MCF-7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的影响。结果 SAN能降低MCF-7细胞存活率;SAN可明显升高MCF-7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而这种作用能被抗氧化剂NAC抑制。结论以上结果证明SAN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MCF-7 活性氧 CASPASE 凋亡 乳腺癌 增殖
下载PDF
文献报告会在肿瘤专科护士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淑豪 郭梅 +1 位作者 岳利霞 熊跃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在肿瘤专科护士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进行专科培训的肿瘤专科护士45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 目的 探讨文献报告会(Journal Club)在肿瘤专科护士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进行专科培训的肿瘤专科护士45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进行专科培训的肿瘤专科护士48人作为试验组,培训时间为1个月,两组均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书面作业完成的方法开展教学培训.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文献报告会的教学培训,举办文献报告会5次,每次2学时,共3周的时间.培训结束后两组专科护士完成综述写作1篇,比较两组专科护士综述写作得分情况,调查试验组专科护士对文献报告会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专科护士的综述写作得分为(88.19±3.04)分,高于对照组的(84.45±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P〈0.05);试验组95.83%的专科护士认为文献报告会的教学培训可以提高创新意识,93.75%的专科护士认为可以培养科研能力,91.67%的专科护士认为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采用文献报告会的教学培训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肿瘤专科护士的检索文献能力、学习意识、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肿瘤专科护士的综合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在职培训 专科护士 文献报告会 科研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肿瘤学专业型硕士培养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涛 张娟 胡毅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6期615-620,共6页
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背景下,总结了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的特点,分析了肿瘤学专硕在以内科学为基础的住院医师规培模式下遇到的专科培养时间短、内容少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了适... 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背景下,总结了肿瘤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的特点,分析了肿瘤学专硕在以内科学为基础的住院医师规培模式下遇到的专科培养时间短、内容少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了适当压缩内科轮转时间、增加专科培养等应对方法,提出了改进培养肿瘤学专硕模式,呼吁建立肿瘤学二级学科的专硕规培和考核机制,从而为培养肿瘤专业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硕士 培养
原文传递
依维莫司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月倩 胡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3920-3923,共4页
目的:探索依维莫司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在二线及多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5例IV期NSCLC患者,二线及多线治疗时应用依维莫司5mg/d联合化疗或... 目的:探索依维莫司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在二线及多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5例IV期NSCLC患者,二线及多线治疗时应用依维莫司5mg/d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首要观察终点是3个月时的疾病控制率,次要观察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4.8%),疾病稳定14例(66.7%),疾病进展6例(28.6%),总体疾病控制率为71.4%,其中3个月时疾病稳定13例,3个月时疾病控制率6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2个月。4例出现Ⅲ/Ⅳ级不良反应,表现为口腔黏膜炎、间质性肺炎和腹泻。结论:依维莫司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用于二线或多线治疗晚期NSCLC能够控制疾病进展,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依维莫司 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IL-17和TGF-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房慧 郭晓川 白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110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分为两组,A组60例为无转移患者,其中结肠癌患...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110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肿瘤是否发生转移分为两组,A组60例为无转移患者,其中结肠癌患者24例为A1组,直肠癌患者36例为A2组;B组50例为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其中结肠癌患者26例为B1组,直肠癌患者24例为B2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IL-17和TGF-β1水平,其中A组患者分别检测术前、术后血清IL-17和TGF-β1水平。结果 A组术前、B组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A组术前、术后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1);A组术后血清IL-17水平比术前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术后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A组术前、术后以及C组(P均<0.01)。A、B两组中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血清IL-17和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IL-17、TGF-β1水平随着结直肠癌发展而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对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白细胞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国庆 孙胜杰 +5 位作者 李瑾昱 胡毅 燕翔 王刚 吴亮亮 焦顺昌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研初步探讨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EAA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在层流实验室体系下,由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外诱导扩... 目的:研初步探讨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EAA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在层流实验室体系下,由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外诱导扩增EAAL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表型。然后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0月在本院接受过EAAL免疫治疗以及未接受过EAAL免疫治疗的各16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EAAL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EAAL细胞表型与培养前外周血淋巴细胞相比,CD_3^+、CD_3^+CD_8^+、CD_(45)RO^+、CD_(25)^+、CD_(29)^+以及CD_3^+CD_(16)^+/CD_(56)^+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EAAL治疗组和对照组的OS分别为17.4个月和10.0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HR=0.487,95%CI 0.228~1.037)。EAAL治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25.0%和18.75%,而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则分别为43.75%、6.25%和0%,两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AL细胞免疫治疗是SCLC患者总生存时间延长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之一。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及化疗≤6周期SCLC患者的OS经EAAL免疫治疗后得到了延长(P<0.05)。结论:EAAL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能能够延长SCLC患者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治疗 小细胞肺癌 扩增活化的自体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回顾性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FOLFOX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6
作者 夏学明 毛志远 +1 位作者 苏丹 白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一线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4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72例野生型KRAS晚...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一线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4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72例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接受FOLFOX方案(28例)、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17例)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27例)的一线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化疗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FOLFOX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4.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5.0%,中位PFS为8.0个月;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64.7%,DCR为94.1%,中位PFS为10.0个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59.3%,DCR为92.6%,中位PFS为9.2个月。FOLFOX组ORR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00 5;χ2=12.014,P=0.000 5)。3组DCR和中位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ORR和DCR,延长PFS;并且,这2种方案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小,耐受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贝伐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野生型KRAS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学明 闫晓杰 +2 位作者 房慧 刘钦兰 白莉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化学治疗(化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74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使用奥沙利铂(50例)85 mg/m2...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化学治疗(化疗)k-ras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74例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使用奥沙利铂(50例)85 mg/m2第1天或伊立替康(24例)180 mg/m2第1天,联合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5-Fu 2 4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6 h+亚叶酸钙400 mg/m2第1天,14 d为1个周期或口服卡培他滨1.0 g/m2,2次/d,第1-14天,21 d为1个疗程。结果 7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奥沙利铂组和伊立替康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0%和12.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和83.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0个月[95%CI(6.0,10.0个月)和6.7个月[95%CI(6.2,7.2)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易耐受,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一线化疗方面奥沙利铂方案较伊立替康方案能获得更高的有效率,同时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检测k-ras基因的状态不仅在抗EGFR靶向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一线化疗方案的选择也有着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突变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晚期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