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头痛患者血浆与脑脊液内皮素1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恒年 王振金 +3 位作者 李冲月 匡培根 余海 曾强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报道了20例偏头痛患者血浆与脑脊液(CSF)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发现偏头痛患者血浆及CSF的ET1含量在发作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浆与CSF的ET1含量不论在偏头痛患者组或对照组均无相关性,... 本文报道了20例偏头痛患者血浆与脑脊液(CSF)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发现偏头痛患者血浆及CSF的ET1含量在发作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浆与CSF的ET1含量不论在偏头痛患者组或对照组均无相关性,CSF的ET1含量与头痛的严重程度有关,重度者显著高于轻、中度者。还发现偏头痛患者伴随面色苍白者,其血浆ET1含量显著高于不伴苍白者,本文对偏头痛的发病机理、血浆及CSFET1含量增高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浆 脑脊液 内皮素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匡培根 蒲传强 +5 位作者 张凤英 刘洁晓 徐品禄 王国平 朱克 曹起龙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本文以放射免疫法研究了3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心钠素(ANP)变化。发现在发病后24~48小时及1周,ANP明显升高,ANP之升高与意识状态及脑电图变化无关。在脑出血发病后24~48小时ANP显著增高,在2周时无统计学意义。脑血管意外后24~4... 本文以放射免疫法研究了3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心钠素(ANP)变化。发现在发病后24~48小时及1周,ANP明显升高,ANP之升高与意识状态及脑电图变化无关。在脑出血发病后24~48小时ANP显著增高,在2周时无统计学意义。脑血管意外后24~48小时ANP增高可能提示属应激反应,及脑出血时ANP增高则提示为病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脑卒中 脑血管病
原文传递
脑血管病患者脑脊液中P物质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匡培根 吴卫平 +5 位作者 张凤英 刘洁晓 杨左廉 王国平 朱克 曹起龙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21-323,共3页
本实验研究了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和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HCVD)患者及38例对照者脑脊液P物质(CSF SP)含量。结果:(1)急性期ICVD患者CSF 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脑梗塞患者急性期CSF SP含量显著低于恢复期。(3)HCVD患者CSF SP含... 本实验研究了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和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HCVD)患者及38例对照者脑脊液P物质(CSF SP)含量。结果:(1)急性期ICVD患者CSF 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脑梗塞患者急性期CSF SP含量显著低于恢复期。(3)HCVD患者CSF 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本文结果提示:SP参与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脊液 P物质 含量
原文传递
巴曲酶速控频发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匡培根 彭超英 +11 位作者 陶沂 于生元 吴卫平 郎森阳 管维平 蒲传强 王国平 朱克 徐波 马维亚 张小澍 袁玉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年第2期65-70,共6页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曾发现该药能迅速控制频发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s)。本文目的是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与传统常规用药)研究,观察该药是否确实能速控频发TIAs。总数为55例患者,根据TIAs患者的... 我们应用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曾发现该药能迅速控制频发的短暂脑缺血发作(TIAs)。本文目的是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与传统常规用药)研究,观察该药是否确实能速控频发TIAs。总数为55例患者,根据TIAs患者的性别、年龄、严重程度,将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治疗组及传统常规治疗组。入院后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即予以治疗,观察及记录其发作终止之时间。结果为巴曲酶组有68.97%病人在3日内发作控制,而对照组仅19.23%,差异非常显著(X2=13.921,P<0.01)。表明巴曲酶确能迅速控制频发的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巴曲酶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不同类型偏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脑血流速度变化的特点与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永昌 王晶 +3 位作者 周赛群 郭淑珍 余海 匡培根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7,共4页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94例偏头痛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脑血流速度(MFV)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偏头痛(MWO与MWA)的发作期与间歇期,发作时头痛为单侧或双侧,其MFV的变化均不相同。且由于它具有无创伤性,...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94例偏头痛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脑血流速度(MFV)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偏头痛(MWO与MWA)的发作期与间歇期,发作时头痛为单侧或双侧,其MFV的变化均不相同。且由于它具有无创伤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动态观察偏头痛发作时动脉功能状态的变化及评估抗偏头痛药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超声波检查
原文传递
假性脑瘤是形成原发性空蝶鞍的原因吗? 被引量:2
6
作者 匡培根 马登文 王国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对3例假性脑瘤与原发性空蝶鞍同时存在的病人进行了研究,根据腰穿压力、CT及MRI影象学的动态观察,结果提示空蝶鞍系假性脑瘤引起,并提出对拟诊为垂体瘤患者进行CT或MRI检查的重要性。
关键词 假性脑瘤 CT NMR
原文传递
关于脑血管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匡培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 防治 溶栓治疗 时间窗 剂量
下载PDF
脑梗塞的血微观流变性改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向敬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3期42-43,共2页
观测26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结果表明脑梗塞后全血可滤性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流变性和白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压积可显著影响全血可滤性。白细胞流变性与血TG和HDL_3—ch密切相关,红细胞流变性与Tch和血糖密切相关。此结果... 观测26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结果表明脑梗塞后全血可滤性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流变性和白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压积可显著影响全血可滤性。白细胞流变性与血TG和HDL_3—ch密切相关,红细胞流变性与Tch和血糖密切相关。此结果揭示血微观流变性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指导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 白细胞流变性 血液流变性改变 红细胞流变性 脑梗塞患者 血细胞压积 白细胞计数 脑梗塞后 发生发展 指导治疗 Tch 全血 相关
下载PDF
丛集性头痛的脑血流研究
9
作者 李永昌 余海 +2 位作者 王晶 匡培根 周赛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6,共5页
用TCD脑血流分析技术对丛集性头痛患者丛集期之无头痛时与头痛时的脑血流速度(MFV)进行了研究。患者共1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0.0±5.6岁。正常对照组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8±9.9岁。以TCD测... 用TCD脑血流分析技术对丛集性头痛患者丛集期之无头痛时与头痛时的脑血流速度(MFV)进行了研究。患者共1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0.0±5.6岁。正常对照组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8±9.9岁。以TCD测定了颅内双侧MCA、ACA、PCA以及BA的MFV。结果发现:(1)无头痛时,患者诸动脉之MF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2)头痛时,其痛侧MCA之MFV与非头痛侧的MFV比较显著升高(P<0.01),ACA则相反,即显著降低(P<0.01);头痛时,头痛侧与该侧非头痛时比较,头痛时MCA的MFV显著高于非头痛时(P<0.01),而ACA则相反(P<0.01)。结果表明:丛集性头痛在丛集期头痛时颈内动脉系统之主要分支确有血管收缩,也有扩张的表现。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集性 头痛 脑血流 TCD 诊断
下载PDF
中药防治脑缺血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向敬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脑缺血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脑缺血损伤的一些生化机制逐渐得到阐明。针对脑缺血损伤的某些环节,寻找切实有效的脑卒中防治药物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中药防治脑卒中已有数千年历史,...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脑缺血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脑缺血损伤的一些生化机制逐渐得到阐明。针对脑缺血损伤的某些环节,寻找切实有效的脑卒中防治药物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中药防治脑卒中已有数千年历史,众多的临床实践证明,许多中草药在防治脑卒中时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中草药 预防 生物化学
原文传递
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HT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余海 匡培根 +3 位作者 张凤英 刘洁晓 殷宗健 李次芬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本文对21例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HT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在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变化做了观察,结果表明:偏头痛患者血小板5-HT含量无论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均<0.01);血浆5-HT含量在发作期显著低下(P<0.01)... 本文对21例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HT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在发作期和间歇期的变化做了观察,结果表明:偏头痛患者血小板5-HT含量无论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均<0.01);血浆5-HT含量在发作期显著低下(P<0.01),而间歇期显著增高(P<0.01);血小板和血浆5-HT比值在发作期明显增高(P<0.01),间歇期无明显变化(P>0.05)。血小板诱导聚集在发作期和间歇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我们认为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HT含量及比值异常可能与其发病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小板 血清素
原文传递
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4例报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平 匡培根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1-283,共3页
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A)是一种罕见的非进展性不自主运动疾病。发作时常表现为痉挛样、肌紧张异常样或舞蹈手足徐动样,而且常由突然运动或惊跳所诱发。发病年龄以儿童期为多见。本文报道4例PKCA,2例有家族史而另2例为散发... 阵发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PKCA)是一种罕见的非进展性不自主运动疾病。发作时常表现为痉挛样、肌紧张异常样或舞蹈手足徐动样,而且常由突然运动或惊跳所诱发。发病年龄以儿童期为多见。本文报道4例PKCA,2例有家族史而另2例为散发者,4例均由突然运动如由坐位起立、跑步等所诱发。发作间歇期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不同时期脑电图(包括诱发试验)和脑CT扫描等均未发现异常。经苯妥英钠治疗后2例发作被完全控制,另2例则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A 苯妥英钠
原文传递
关于新作出诊断的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处理意见
13
作者 匡培根 《北京医学》 CAS 1980年第1期17-17,共1页
对于刚作出帕金森氏病诊断的患者之处理,尚有分歧意见:(1)是否需要立即处理;(2)首选药物问题;(3)左旋多巴的剂量问题。有人主张一旦作出诊断,就该立即治疗,应首选左旋多巴(加脱羧酶抑制剂),并至最大耐受量;认为失神经过敏为引起药物性... 对于刚作出帕金森氏病诊断的患者之处理,尚有分歧意见:(1)是否需要立即处理;(2)首选药物问题;(3)左旋多巴的剂量问题。有人主张一旦作出诊断,就该立即治疗,应首选左旋多巴(加脱羧酶抑制剂),并至最大耐受量;认为失神经过敏为引起药物性多动症的重要因素,早期处理可推迟纹状体内失神经过敏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剂量 用药量 左旋多巴 患者
原文传递
CB-154治疗帕金森氏病
14
作者 匡培根 《北京医学》 CAS 1979年第1期33-33,共1页
CB-154(溴麦角隐亭,Bromocriptne)是一种麦角碱,其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作用机理,具有突触前及突触后二种效应,而以后者为主。它对帕金森氏诸主要症状均有效,但尚未见其对那一个症状更有效。
关键词 帕金森 左旋多巴 CB-154
原文传递
原发性中脑出血
15
作者 卢文甫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681-681,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中脑出血 CT 诊断
原文传递
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与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9-210,共2页
我院自1986年已将选择性血管造影术与数字减影技术用于脑血管造影,取得了更好的诊断效果,而且通过导管进行栓塞来治疗动-静脉畸形。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