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0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胃镜检查确诊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淑林 杨丽平 李艳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明确近5年来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当前我国食管癌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15661例胃镜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食管癌胃镜检出率及其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食管癌... 目的明确近5年来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当前我国食管癌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15661例胃镜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食管癌胃镜检出率及其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食管癌检出率为4.70%,2016—2020年食管癌检出率依次为3.79%、4.03%、4.10%、5.23%、5.42%,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男性占比70.79%,女性占比29.21%,男性多于女性(P<0.05);食管癌年龄分布集中于50~<60岁(29.89%)、60~<70岁(34.92%),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食管癌病变部位、组织分型分布集中于食管中段(63.99%)、鳞癌(88.99%),构成比高于其他病变部位、组织分型(P<0.05);食管癌患病地域、职业集中在农村(82.20%)、农民(69.70%),构成比高于其他地域、职业(P<0.05)。结论2016—2020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食管癌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好发于食管中段,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50岁以上农村男性为高发群体,加强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镜检查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下载PDF
阴道内镜技术中国专家推荐意见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浩 魏莉 冯力民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阴道内镜技术是指在不使用阴道窥器,不固定宫颈,不扩张宫颈管的条件下,利用膨宫介质和镜头前端的扩张作用,直接将宫腔镜检查镜或者手术镜置入阴道,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的操作技术[1]。阴道内镜技术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宫腔镜诊断... 阴道内镜技术是指在不使用阴道窥器,不固定宫颈,不扩张宫颈管的条件下,利用膨宫介质和镜头前端的扩张作用,直接将宫腔镜检查镜或者手术镜置入阴道,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的操作技术[1]。阴道内镜技术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宫腔镜诊断的便捷性,具有与传统宫腔镜相似的疗效,在熟练掌握后其临床应用前景甚至更加广阔[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镜技术 标准 适应证 禁忌证 操作
下载PDF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左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庆烨 文娣娣 郑敏文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包括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与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H...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包括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与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HFrEF且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的患者34例,基于CCTA图像测量患者的EAT CT值、体积以及左前降支(LAD)和右冠状动脉(RCA)的PCAT CT值,同时基于CMR图像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心肌钆延迟增强(LGE)和细胞外容积(ECV)。采用Spearman系数分析HFrEF患者中EAT、PCAT与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AT体积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LGE均呈正相关(P均<0.05)。EAT CT值与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呈正相关,与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输出量(LVCO)、LGE均呈负相关(P均<0.05)。LAD的PCAT CT值与LVESV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室壁最大厚度、LVSV、LVEF、LVCO、LGE均呈负相关(P均<0.05)。RCA的PCAT CT值与LVEDV和LVESV均呈正相关,与LVEF和LGE均呈负相关(P均<0.05)。EAT CT值和体积以及PCAT CT值与ECV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在HFrEF患者中,EAT和PCAT均与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外膜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左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益处
4
作者 朱伯达 禹天同 +11 位作者 韩鹏 张博辉 张玺 袁平 王刚 杨易 朱惠莉 孙盼盼 李彤彤 赵帅 李成祥 廉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左主干病变...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分别采用Rose呼吸困难量表(R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生命质量SF-12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手术资料以及1个月和1年随访资料。结果 在440例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组患者176例(40.00%),其高血压病、外周动脉疾病和左回旋支病变比例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均P<0.05)。在1个月随访时,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率相似(均P>0.05),而在1年随访时,糖尿病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13)。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是成功血运重建1个月和1年内MACE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在1个月和1年随访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和心绞痛以及生活质量都有显著改善(均P<0.05)。糖尿病组患者显示出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似的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P>0.05),并且心绞痛缓解更为显著(P=0.013)。此外,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数量是呼吸困难(OR 0.723,95%CI 0.525~0.997,P=0.048)和心绞痛缓解(OR 0.686,95%CI 0.473~0.995,P=0.047)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比剂用量(OR 0.995,95%CI0.992~0.999,P=0.008)则是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成功PCI对于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益,适用于患有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 三支血管病变 糖尿病 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内科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5
作者 路晓芸 张银萍 +3 位作者 沈丽 孙惠英 张鹏亮 杨诏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ICU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 003例ICU住院病人的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63例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74株(51.41%)]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2株(17.2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85株(15.95%)],鲍曼不动杆菌连续4年检出率排名第1位;标本主要分布于痰液(82.55%),其次为尿液(15.20%);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天数、白细胞计数、留置导尿管是神经内科ICU病人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ICU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易检出多重耐药菌,根据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点及发生的危险因素精准制定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病原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肥胖型PCOS不孕患者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与IVF-ET助孕结局关系
6
作者 刘欣 何金林 +1 位作者 梁婷 罗恒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TRF)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78例临床资料,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n=...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TRF)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78例临床资料,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n=48)和非肥胖组(n=30)。患者均行IVF-ET,按是否妊娠分为妊娠失败组28例和妊娠成功组50例。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SF和TRF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SF、TRF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F、TRF水平预测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价值。结果:肥胖组SF(7.58±1.82 ng/ml)、TRF(16.53±2.81μg/ml)、HOMA-IR(3.39±0.94)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5.28±0.96 ng/ml、11.65±1.53μg/ml、2.06±0.49);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F、TRF水平与HOMA-IR存在正相关,妊娠失败组SF、TRF、HOMA-IR水平均高于妊娠成功组(均P<0.05)。血清SF联合TRF预测PCOS不孕症患者妊娠失败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灵敏度82.1%,特异度90.0%。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SF和TRF异常升高,联合预测IVF-ET助孕结局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血清铁蛋白 转铁蛋白 胰岛素抵抗指数 妊娠结局 预测
下载PDF
以工作量和成本控制为导向的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敏 王弼时 +2 位作者 雷军莉 潘景光 曹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第7期105-107,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绩效管理逐渐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对医院的战略发展与服务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现代医院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工作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绩效管理逐渐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对医院的战略发展与服务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现代医院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工作量和成本控制为核心的医院绩效管理模式,旨在通过指标导向,使员工明确医院价值导向,激励员工积极性,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使医院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化、合理化,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绩效管理 工作量 成本控制 绩效考核
下载PDF
DRG入组付费异常预警模型研究的系统评价综述
8
作者 刘硕 杨志平 +4 位作者 伍俊 李顺飞 丁敬美 赵莉 胡雪军 《中国医疗保险》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目的:为解决DRG低码高编、高码低编、歧义病例等入组付费异常问题,本研究对国内外DRG入组付费异常相关模型文章开展系统性评价综述。方法:本文运用PRISMA综述框架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估,对文献模型的研究设计、总体趋势、数据来源、输... 目的:为解决DRG低码高编、高码低编、歧义病例等入组付费异常问题,本研究对国内外DRG入组付费异常相关模型文章开展系统性评价综述。方法:本文运用PRISMA综述框架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估,对文献模型的研究设计、总体趋势、数据来源、输入输出变量、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总结了六类文献的研究设计类型,发现深度学习方法自2020年起在国外迅速发展,具有多中心数据来源、文本型输入变量、分类输出变量、模型评价性能高等显著特征,并提炼了科学问题、模型特点和局限性。结论:基于电子病历文本数据的全病组、高精度的DRG入组付费异常预警模型的深度学习研究较为缺乏,未来仍需不断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电子病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DRG入组付费异常预警工具,以进一步推动DRG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异常入组 预警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3N链接照顾模式在白血病患者照顾者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董家华 张敏 +1 位作者 谭倩 朱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患者照顾者中应用3N链接照顾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照顾者9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3N链接照顾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照顾模式,比较2组照顾者的心理弹性、照顾负担、护...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患者照顾者中应用3N链接照顾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照顾者9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3N链接照顾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照顾模式,比较2组照顾者的心理弹性、照顾负担、护理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onnor 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总分为(105.23±6.24)分,高于对照组的(91.20±5.06)分,干预后观察组无负担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度负担、中度负担、重度负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结局总分为(28.54±2.36)分,高于对照组的(21.05±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者照顾者中应用3N链接照顾模式,有助于提高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照顾负担,改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3N链接照顾模式 照顾者角色紧张 家庭照顾者 心理弹性 照顾负担 Connor 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 护理结局
下载PDF
冷缺血时间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高倩 杨龙 边冬梅 《肝胆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冷缺血时间(CIT)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去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植中心完成肝移植术受者387例,根据供肝CIT将受者分为短CIT... 目的探讨冷缺血时间(CIT)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去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植中心完成肝移植术受者387例,根据供肝CIT将受者分为短CIT组(CIT≤6h,162例)、中CIT组(6h<CIT≤10h,146例)、长CIT组(CIT>10h,79例),对比3组术后1d、术后7d、术后14d的肝功能指标。同时根据肝移植术后EAD情况将所有受体划分为EAD组(n=62)与非EAD组(n=325),对比两组受体术前一般临床资料、供体一般临床资料及受体术中相关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E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肝移植术后EAD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7d、术后14d与术后1d比较,3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中CIT组、长CIT组与短CIT组比较,各时间点TBiL、ALT、AST水平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长CIT组与中CIT组比较,各时间点TBiL、ALT、AST水平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受体MELD评分、供体年龄、CIT、术中失血量均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受体MELD评分、供体年龄、CIT、术中失血量及联合预测对于预测肝移植术后EA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预测的AUC=0.946,95%CI为0.913~0.978,灵敏度为0.903,特异度为0.929,预测价值较高。结论CIT延长会加重肝移植患者术后EAD,且受体MELD评分、供体年龄、CIT、术中失血量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肝移植术中医护人员需综合管控上述因素,以提升手术配合及手术成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缺血时间 肝移植 移植物功能 影响 危险因素 围术期手术配合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马新秀 郭春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现状,分析影响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因素。方法:连续性招募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收治的203例老年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现状,分析影响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因素。方法:连续性招募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收治的203例老年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恐惧进展问卷-简写形式(FoP-Q-SF)、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明尼苏达心衰病人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估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共97例(47.78%)病人存在恐惧疾病进展。恐惧疾病进展组女性、离异/丧偶比例、MLHFQ评分高于无恐惧疾病进展组,CHF病程长于无恐惧疾病进展组,再住院次数多于无恐惧疾病进展组,GSES评分、SSRS评分低于无恐惧疾病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庭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住院次数增加、较高的MLHFQ评分是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GSES评分和SSRS评分是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偏高,再住院次数增加、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是影响老年CHF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恐惧疾病进展 老年人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患者旅程地图提高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
12
作者 薛梦菲 董艳 +8 位作者 石力 岳波 田妍妍 冯瑞 葛艳侠 孙妍敏 冯艳兰 张慧敏 王荣娜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第3期76-82,共7页
目的提高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从患者角度发掘问题并绘制咽喉癌手术患者旅程地图,结合调查数据,对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进行分析,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从141.0... 目的提高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从患者角度发掘问题并绘制咽喉癌手术患者旅程地图,结合调查数据,对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进行分析,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从141.03分提高至189.04分。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咽喉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降低了病耻感,改善了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问题解决型品管圈 患者旅程地图 咽喉癌 手术患者 出院准备度
下载PDF
心脏彩超多参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杜文静 王昱锦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29-34,47,共7页
目的:评估心脏彩超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 目的:评估心脏彩超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左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联合检测在老年门诊体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门诊体检的9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5例老年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Philips CX50心脏彩超检查,收集入选对象一般资料及心脏彩超相关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彩超参数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LVEF(OR=0.787,95%CI=0.690~0.898,P<0.001)、左心室GLS(OR=0.362,95%CI=0.223~0.587,P<0.001)、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OR=1.189,95%CI=1.056~1.338,P=0.004)、左心室Tei指数(OR=13.317,95%CI=1.007~176.105,P=0.013)均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心脏彩超参数LVEF(曲线下面积(AUC)=0.878)、左心室GLS(AUC=0.892)、心肌收缩早期延迟时间(AUC=0.836)、左心室Tei指数(AUC=0.778)均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各参数联合检测时AUC可达0.986,灵敏度为96.84%,特异度为92.63%。结论:心脏彩超多参数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有助于老年门诊体检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客观评估与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心脏彩超 老年 门诊 健康体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14
作者 张伏 罗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期间并发IFI的4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设为感染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化...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期间并发IFI的4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设为感染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化疗期间未并发IFI的9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设为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效能,Bootstrap法行内部验证。结果48例并发IFI患者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53.33%)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OR=2.861,95%CI:1.426~5.741)、化疗周期≥2个(OR=3.421,95%CI:1.608~7.279)、中医体质为痰湿质(OR=8.746,95%CI:2.062~37.097)、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OR=3.894,95%CI:1.785~8.496)(P<0.05)。ROC曲线显示,模型预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2,95%CI:0.649~0.815,敏感度为0.625,特异度为0.719。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IFI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合并糖尿病、化疗周期≥2个、中医体质为痰湿质、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其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效果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癌晚期 化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日间手术模式下会诊与术前讨论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15
作者 俞德梁 刘小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第3期39-43,共5页
确保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是推进日间手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模式下的会诊与术前讨论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日间手术。结合实践提出:一是可参考门诊多学科会诊模式等,强化日间手术模式下会诊与术前讨论制度的落实;二是可从制度内涵... 确保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是推进日间手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模式下的会诊与术前讨论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日间手术。结合实践提出:一是可参考门诊多学科会诊模式等,强化日间手术模式下会诊与术前讨论制度的落实;二是可从制度内涵、参与范围、实施细节等方面对两项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会诊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下载PDF
主动风险干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
16
作者 朱冰瑶 原琳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342-345,共4页
目的分析主动风险干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20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等基... 目的分析主动风险干预结合精细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20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主动风险干预结合精细化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护理结局。结果干预后,2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含量明显增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干预后的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量表Ⅱ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RDS患儿实施主动风险干预结合精细化护理,能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情况,加快患儿恢复速度且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风险干预 精细化护理 并发症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杨薇薇 牛媛媛 +2 位作者 张迪娜 罗冰 谢华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61-368,共8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51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E的影响因素及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51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E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变量准确性。结果513例患者中467例正常拔管,46例UE,UE率8.97%(46/513)。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D-二聚体(D-D)水平、体外留置导管长度2 cm U型固定、导管脱出、术后持续性发热、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是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U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上述危险因素独立及联合预测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UE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预测的AUC=0.972,95%CI为0.941~1.000,灵敏度为0.935,特异度为0.940。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U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D-D水平、体外留置导管长度2 cm U型固定、导管脱出、术后持续性发热等,临床需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及管理,以降低UE风险,确保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非计划性拔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右开放阅读框激酶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雷青 王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5,12,共6页
目的 探讨右开放阅读框激酶2(RIOK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39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收集脑胶质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OK2、PD... 目的 探讨右开放阅读框激酶2(RIOK2)、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39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收集脑胶质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OK2、PD-L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胶质瘤组织中的RIOK2、PD-L1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6.26%、72.66%,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15.11%、1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RIOK2、PD-L1阳性表达与是否远处转移、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高、发生远处转移、RIOK2阳性表达、PD-L1阳性表达均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年随访结果显示,存活96例,死亡43例,存活患者的RIOK2、PD-L1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OK2、PD-L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且与WHO分级、是否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相较于阳性表达率较高的患者,RIOK2、PD-L1阳性表达率较低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右开放阅读框激酶2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远处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唇腭裂术前呼吸道感染及手术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
19
作者 王甜 杨敏利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5年第1期40-49,共10页
目的探索唇腭裂术前呼吸道感染及手术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唇腭裂患儿324例,根据入院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46例)和未感染组(278例);根据手术预后情况将参与研... 目的探索唇腭裂术前呼吸道感染及手术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唇腭裂患儿324例,根据入院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46例)和未感染组(278例);根据手术预后情况将参与研究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256例)和预后不良组(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呼吸道感染、手术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变量准确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前呼吸道感染与手术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呼吸道感染多因素结果显示:CD4^(+)/CD8^(+)异常、父母有吸烟史、住院期间陪护人员呼吸道感染、夜间未开窗通风、饭前患儿及家属偶尔洗手等因素是患儿术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异常情况、父母吸烟史、住院期间陪护人员有无呼吸道感染、夜间是否开窗通风、饭前患儿及家属洗手情况,以及联合预测对于评估术前呼吸道感染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预后情况多因素结果显示:完全性唇腭裂、营养不良、晚期修复、使用传统手术方法、医生低年资、偶尔进行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术后感染等因素是患儿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唇腭裂程度、营养状况、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的选择、医生年资、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是否术后感染,以及联合预测对于评估手术预后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术前呼吸道感染与手术预后情况显著正相关(r=0.789,P<0.05)。结论术前呼吸道感染与手术预后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CD4+/CD8+异常、父母有吸烟史、住院期间陪护人员呼吸道感染、夜间未开窗通风、饭前患儿及家属偶尔洗手等因素是患儿术前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性唇腭裂、营养不良、晚期修复、使用传统手术方法、医生低年资、偶尔进行语言功能康复训练、术后感染等因素是患儿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手术安全与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呼吸道感染 预后 影响因素 预测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惠静 杨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并发肺部疾病组(68例...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并发肺部疾病组(68例)和未并发肺部疾病组(88例),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各危险因素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疾病的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血小板计数(PLT)、单核细胞数量(MONO)、中性粒细胞(NE)计数、白细胞介素-6(IL-6)、动脉氧气压力(PaO_(2))、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量表(SOFA)评分均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发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淋巴细胞(LYM)百分比是其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LYM、PLT、MONO、NE、血清IL-6、PA-a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联合检测对预测甲型H1N1流感并发肺部疾病的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均>0.50,表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0.485,95%CI为0.972~0.999,当模型的截断值P>0.296时,敏感度为0.985,特异度为0.898(P<0.05)。结论 冬季和春季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季节,疾控部门需加强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流感病毒监测,做好防控指导。另PLT、MONO、NE、血清IL-6、PA-a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并发肺部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LYM是其保护因素,各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并发肺部疾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肺部疾病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