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房槟 闫昭 +2 位作者 陈晶 王倩 李云庆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教学在骨科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到西京医院骨科手术室的实习生共114人,利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根据学生学历(专科、本科)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57人和对照组57...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教学在骨科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到西京医院骨科手术室的实习生共114人,利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根据学生学历(专科、本科)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带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入手术室前利用运动系统解剖模型对知识要点进行回顾并结合情景教学法对手术器械在术中运用进行讲解。对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带教评估综合能力、医护关系评估及对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实习生在出科考试成绩(83.12分±5.09分)、带教评估优良率(58.8%)、医护关系评价优良率(65.50%)、满意度(94.74%)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结合运动系统解剖模型教学能有效提升实习生出科成绩和综合能力,改善实习生医护关系,有助于培养全面的骨科手术室护理专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解剖模型 骨科 运动系统 护士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中锥形束CT与超声骨刀的联合应用及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彤 王倩 +2 位作者 卫星宇 张欢欢 赵婷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术中引入CBCT进行实时扫描成像,以精准定位手术区域并评估骨切除情况。根据切骨工具的不同,患者被分为超声骨刀组(n=40)和高速磨钻组(n=40)。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颈椎Cobb角、椎管占位率、骨性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高速磨钻组相比,超声骨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同时,超声骨刀组术后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及改善率明显优于高速磨钻组(P<0.05);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NDI指数也明显优于高速磨钻组(P<0.05)。此外,超声骨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高速磨钻组(20.00%)(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不仅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损伤,还能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和颈椎功能障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超声骨刀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手术配合 围术期
下载PDF
脊柱手术患者手术室期间综合保温处理对低体温、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徐旭 常乐 王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手术室期间综合保温处理对低体温、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95例行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保温处理方式分为常规组41例,综合组54例。常规组给予手术室期间常...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患者手术室期间综合保温处理对低体温、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95例行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保温处理方式分为常规组41例,综合组54例。常规组给予手术室期间常规保温处理,综合组给予静脉输液加温联合循环水变温毯。比较2组手术中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应激水平及不同时间段核心体温变化。结果综合组气管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滞留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从麻醉诱导后到入PACU体温持续下降,术后48 h体温恢复,综合组随着手术时间推移体温情况相对较稳定。综合组切皮后60 min、入PACU后核心温度高于常规组(P<0.01)。综合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P<0.01)。综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全麻脊柱手术患者在围术期使用综合保温可有效稳定患者在手术期间核心体温,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缩短拔管及清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外科手术 低体温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C反应蛋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影响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倩 严亚玲 +2 位作者 苏小利 杨晨 边冬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213-213,共1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对于降低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接受开放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共计86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对于降低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接受开放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共计86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51.16%,乙级愈合率46.515,切口感染率为2.33%;对照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32.56%,乙级愈合率51.16%,切口感染率为16.28%;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开放四肢骨折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对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帮助作用,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四肢骨折术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王菲 杨洁 贺静 《现代临床护理》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62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62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pain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PSEQ)、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154例患者完成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灾难化得分为(26.40±6.45)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疼痛评分、术前焦虑评分、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自我效能感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同解释其52.50%的变异。结论 年龄较大、术前疼痛评分、术前焦虑评分和术前髋关节评分高、自我效能感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感知的疼痛灾难化较严重,需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评估以上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疼痛管理策略来减轻患者疼痛灾难化的感知,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灾难化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潼洲 孙强 +1 位作者 邵倩 王倩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行关节镜下MIPPO术治疗185例病人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按...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行关节镜下MIPPO术治疗185例病人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按照术后1年关节僵硬发生情况分为无关节僵硬组(157例)、关节僵硬组(28例)。收集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为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MIPPO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糖尿病、职业为工人、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高能量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合并异位骨化、合并伸膝装置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术后镇痛、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规范康复训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异位骨化、合并伸膝装置损伤、未规范康复训练均是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MIPPO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异位骨化、合并伸膝装置损伤、未规范康复训练均是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下MIPPO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临床针对上述因素病人需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膝关节僵硬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全局精细管理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乾博 安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829-3832,共4页
目的观察全局精细管理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就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断指再植手术病例90例为观察样本,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为45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全局精细管理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就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断指再植手术病例90例为观察样本,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为45例试验组、45例对照组,对照组遵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接受断指再植术后全局精细管理干预,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TA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局精细管理应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之中,利于其心理压力的减低、舒适度的维护、并发症的控制,可取得更佳手功能康复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管理 精细管理 断指再植 术后管理
下载PDF
骨伤复原汤配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血清骨折愈合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芳兰 胡学昱 +1 位作者 王倩 李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4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究骨伤复原汤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 目的探究骨伤复原汤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行PFN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配合骨伤复原汤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中医证候疗效、血清骨折愈合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水平、骨折愈合情况及安全性。结果(1)手术基本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8.24%(45/51)高于对照组64%(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骨折愈合因子:术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TGF-β1、FGF-2均较术后第1天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4)骨折愈合情况: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PFNA术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且骨伤复原汤服用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骨伤复原汤配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骨伤复原汤 骨折愈合因子 骨折愈合时间
下载PDF
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旭 曹莉 +1 位作者 赵雄 王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0期88-90,9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0例T2DM骨质疏松患者,分为T2DM骨质疏松... 目的分析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20例T2DM骨质疏松患者,分为T2DM骨质疏松伴骨折组(54例)与T2DM骨质疏松不伴骨折组(66例)。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P1NP、β-CTX,同时检测骨密度,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r表示线性关系。结果T2DM骨质疏松性骨折组P1NP、β-CTX水平低于T2DM骨质疏松不伴骨折组(均P<0.05)。两组P1NP、β-CTX与年龄、FBG、GHb、骨密度、BMI、25(OH)D无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P1NP与β-CTX之间呈正相关(r=0.744、0.495,均P<0.05)。结论P1NP、β-CTX水平可能与T2DM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下载PDF
关节腔积液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和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表达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倩 毕龙 马捷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分析关节腔积液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 1,SIRT1),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表达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关节腔积液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 1,SIRT1),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表达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3例膝骨关节患者(膝骨关节炎组),男40例,女63例,年龄(62.02±6.09)岁。根据改良Mankin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Mankin评分1~4分,31例)、中度组(Mankin评分5~8分,40例)和重度组(Mankin评分≥9分,32例),另选择105例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男46例,女59例,年龄(62.11±6.34)岁。膝骨关节炎组检测关节腔积液和血清中SIRT1、TWEAK水平,对照组仅检测血清SIRT1、TWEAK水平。分析SIRT1、TWEAK与膝骨关节炎发生和病情的关系。结果:膝骨关节炎组关节腔积液TWEAK,血清TWEAK、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IL-1β、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腔积液SIRT1、血清SIRT1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关节腔积液中TWEAK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SIRT1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关节腔积液中SIRT1水平与血清SIRT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RP、IL-6、IL-1β、白细胞计数、改良Mankin评分、ESR呈负相关(P<0.05);关节腔积液中TWEAK水平与血清TWEAK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RP、IL-6、IL-1β、白细胞计数、改良Mankin评分、ESR呈正相关(P<0.05)。身体质量指数、从事重体力工作、关节腔积液TWEAK是膝骨关节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关节腔积液SIRT1是膝骨关节炎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关节腔积液SIRT1、TWEAK诊断膝骨关节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re curve,AUC)为0.641、0.653,联合关节腔积液SIRT1、TWEAK诊断膝骨关节炎的AUC为0.879,高于单独SIRT1、TWEAK(z=6.105、6.225,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积液中SIRT1水平降低,TWEAK水平增高,低SIRT1和高TWEAK与膝骨关节炎发病以及病情加重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2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SCIPUS评分的分级护理联合骑跨体位预防脊髓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婷婷 张喻 +1 位作者 刘双欢 朱萌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脊髓损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spinal cord injury pressure ulcer scale,SCIPUS)评分的分级护理联合骑跨体位干预预防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基于脊髓损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spinal cord injury pressure ulcer scale,SCIPUS)评分的分级护理联合骑跨体位干预预防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74例SCI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基于SCIPUS评分的分级护理联合骑跨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发生率和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心理弹性。结果观察组PI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的32.43%(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DASS-21)评分均降低,而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CIPUS评分的分级护理联合骑跨体位干预,可有效降低SCI患者PI发生风险,且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压力性损伤 脊髓损伤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 分级护理 骑跨体位
下载PDF
术前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严亚玲 胡学昱 王倩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43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分...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43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通过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术式并进行手术。观察组于术前行颈椎CT检查得到薄层图像,应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数据,通过3D打印机制作出颈椎3D模型,以辅助手术治疗。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1周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和术后18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9.22±23.41)min]和术中出血量[(404.54±26.35)ml]少于对照组[(116.34±27.46)min,(421.37±28.0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12个月两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个月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前使用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3D打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VAS评分 JOA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