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侧腕长伸肌腱移位桥接修复拇长伸肌腱断裂缺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卫涛 刘云霞 郑哲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拇长伸肌腱陈旧损伤的功能重建,临床常采取掌长肌腱、尺侧屈腕肌腱、食指固有伸肌腱的移位或者游离肌腱移植。本例患者拇长伸肌腱系陈旧性的闭合断裂,拇长伸肌腱断端缺损较多;使用在止点处撕裂的桡侧伸腕长肌腱移位来桥接修复拇长伸... 拇长伸肌腱陈旧损伤的功能重建,临床常采取掌长肌腱、尺侧屈腕肌腱、食指固有伸肌腱的移位或者游离肌腱移植。本例患者拇长伸肌腱系陈旧性的闭合断裂,拇长伸肌腱断端缺损较多;使用在止点处撕裂的桡侧伸腕长肌腱移位来桥接修复拇长伸的断裂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长伸肌腱断裂 桡侧腕长伸肌腱 移位桥接 缺损 修复 食指固有伸肌腱 游离肌腱移植 功能重建
下载PDF
多点接触接骨板治疗非负重长管状骨骨折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付清海 孟新文 +4 位作者 席志峰 汪丙昂 许向东 刘军 张卫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 观察多点接触骨板 (MPC)固定上肢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多点接触接骨板固定上肢管状骨骨折 39例 ,要求手术中注意保护骨膜血运 ,并对骨折愈合过程进行X线观测和骨性愈合后去接骨板术中进行观察。结果  39例骨折病例... 目的 观察多点接触骨板 (MPC)固定上肢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多点接触接骨板固定上肢管状骨骨折 39例 ,要求手术中注意保护骨膜血运 ,并对骨折愈合过程进行X线观测和骨性愈合后去接骨板术中进行观察。结果  39例骨折病例全部骨性愈合。手术中见骨痂生成和骨板下血运好 ,无骨板下广泛性骨萎缩。接骨板固定强度下降 ,应力遮挡效应逐步减弱 ,更利于骨折愈合过程。结论 MPC接骨板更加符合四肢管状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过程 ;骨板下有良好的血运 ,有较小面积的骨萎缩 ;应力遮挡效应随时间逐步发生减弱 ,与骨板产生的应力松驰效应有关 ,此种现象对防止术后再骨折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接触接骨板 治疗 非负重长管状骨骨折 手术方法 内固定
下载PDF
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疗效观察
3
作者 乔林 张欢 +2 位作者 陈波 殷杰 廖炳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2094-2096,210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诊治的216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120例(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内...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诊治的216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120例(采用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保守组96例(给予颅骨牵引、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组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7.2±14.0)min,手术出血量(128.9±77)mL,植骨融合时间(12.4±2.2)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手术组患者神经功能优良率为63.33%(76/120),显著高于保守组患者的47.92%(46/96)(X2=4.529,P<0.05),JOA总分显著高于保守组患者(P<0.05)。经随访12个月发现,手术组未出现植骨不融合、cage移位或沉陷、钢板内固定移位或松动、骨折脱位及复位丢失等术后并发症,保守组出现继发性脊髓损害、功能停滞或倒退等副反应。【结论】颈前路单cage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保守治疗,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外科学 骨移植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在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军 张晔 许向东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髓内钉在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中的疗效,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提供有效的方法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髓内钉在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中的疗效,为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提供有效的方法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有30例优,11例良,5例中,1例差,总优良率为87.2%;对照组25例优,8例良,6例中,8例差,总优良率为70.2%。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仅出现1例螺旋刀片滑脱。无骨不连、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例骨不连、3例内固定失效、2例髋内翻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来治疗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且牢固可靠,术后效果显著,可以在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旋髓内钉 髋螺钉 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