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中方法学应用概述 被引量:21
1
作者 侯风刚 赵钢 贺宪民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3-475,共3页
关键词 证候量化诊断 标准研究 方法学 中医药研究 中医辩证 辨证标准 研究工作 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 模糊性
下载PDF
中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 被引量:13
2
作者 凌昌全 李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首选疗法,其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自林贵等于1984年在国内首次开展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以来,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被广泛用于临床。TACE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被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首选疗法,其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自林贵等于1984年在国内首次开展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以来,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被广泛用于临床。TACE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在10%左右。我国约85%的肝癌合并肝硬化,临床上常受到化疗栓塞术前肝功能较差,术后肝功能损害的限制,化疗栓塞后,常出现肝功能Child降级。青木达哉等认为TACE可导致33.3%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20.3%的患者引起肝功能损害;陈晓明等报道TACE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中医药治疗 局部灌注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规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敏 朱德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2945-2948,共4页
目的:总结中药复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用药经验和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1970-2006年核心期刊中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共入选复方83首,再对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有效率及疗效评... 目的:总结中药复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用药经验和特点,探讨其用药规律,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1970-2006年核心期刊中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共入选复方83首,再对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进行分析;通过总结有效率及疗效评价指标等探讨中医药治疗SAP现状.结果:目前治疗SAP以泻下、理气、清热、活血为主.应用最多的是大黄,应用频率达到100%.中医药在治疗重症胰腺炎方面,效果是肯定的,平均有效率89.12%;固定方剂鼻饲为主,随证加减占39.66%;平均疗程8.7d;治疗效果以症状改善为主.结论:泻下法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理气、清热、活血常与其联合应用.中药治疗SAP效果肯定,但需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药治疗 泻下法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吕祥 李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对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为提高中成药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创新中药、发展中医药理论奠定基础。笔者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的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对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为提高中成药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创新中药、发展中医药理论奠定基础。笔者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拆方研究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文奇 朱德增 魏晓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淤胆型肝炎 用药规律 黄疸 中医药疗法 治疗过程 归经 效方 主编 教材 文献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长城 吕祥 李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自1971年Folkman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之后,肿瘤血管生长的调节机制和抗血管生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对抗肿瘤血管生成中药的研究方兴未艾,笔者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抗肿瘤血管生成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5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旭波 李柏 俞超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 5种中药注射剂 (榄香烯、鸦胆子、华蟾素、康莱特、肝力 )体外对人正常肝细胞L 0 2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正常肝细胞L 0 2进行体外培养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 5种中药注射剂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榄香稀、鸦... 目的 :观察 5种中药注射剂 (榄香烯、鸦胆子、华蟾素、康莱特、肝力 )体外对人正常肝细胞L 0 2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正常肝细胞L 0 2进行体外培养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 5种中药注射剂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榄香稀、鸦胆子对L 0 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康莱特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肝力抑制作用不明显 ,华蟾素则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 :榄香烯和鸦胆子在体外对L 0 2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康莱特抑制作用较弱 ,肝力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正常肝细胞 中药注射剂 MTT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强 朱德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2-93,共2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即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是指胰岛素在糖摄取和利用方面以及其他方面作用受损,单位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它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进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即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是指胰岛素在糖摄取和利用方面以及其他方面作用受损,单位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它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进展的驱动因素,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研究发现,74%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IR。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以其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小的作用特点,在治疗IR这种多系统损害的疾病时有其自身的优势。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药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研究概况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彬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103-106,共4页
糖皮质激素受体(glueocorticoid receptor,G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是一种配体依赖的转录活化因子。GR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胞浆中,分子量为90-95kD,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糖皮质激素(GC)发挥作用。GC进入靶细胞后,与胞浆中的G... 糖皮质激素受体(glueocorticoid receptor,G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是一种配体依赖的转录活化因子。GR几乎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胞浆中,分子量为90-95kD,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糖皮质激素(GC)发挥作用。GC进入靶细胞后,与胞浆中的GR结合形成GC—GR复合物,后进入细胞核,与DNA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结合,调节相应蛋白的合成,从而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受体 综述
下载PDF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系统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学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4-5,共2页
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来自正常细胞,但又不同于正常细胞,两者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结合、基... 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来自正常细胞,但又不同于正常细胞,两者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中西医结合的肿瘤防治研究体系。笔者现仅以系统观的认识思路对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肿瘤 系统观
下载PDF
中医诊治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淑丽 朱德增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病因 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肝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坚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58-60,共3页
原发性肝癌(PLC)的恶性程度高,病情变化快,预后极差,目前治疗手段中仍以手术为最佳,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放射治疗、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等方法也确有较好疗效,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晚期,此时多数病人的体质... 原发性肝癌(PLC)的恶性程度高,病情变化快,预后极差,目前治疗手段中仍以手术为最佳,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放射治疗、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等方法也确有较好疗效,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发展到晚期,此时多数病人的体质已难以耐受这些治疗。因此以中医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3
作者 方媚媚 王琳 朱德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3-1505,共3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糖尿病教育现状,内容涉及糖尿病教育组织、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教育形式及方法等方面,指出当前糖尿病教育存在的不足,对今后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课程 自我管理教育 教育模式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治疗大鼠肝肿瘤 被引量:9
14
作者 凌昌全 李琦 +4 位作者 刘晓华 陈庆华 彭永海 罗若茵 黄雪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观察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M-MS)经动脉给药对大鼠肝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复乳-液中蒸发法制备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蜂毒素组,空白微球组和蜂毒素微球组,每组16只.分别经... 目的:观察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M-MS)经动脉给药对大鼠肝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复乳-液中蒸发法制备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蜂毒素组,空白微球组和蜂毒素微球组,每组16只.分别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NS,1.5mL/kg)、蜂毒素(Melittin,0.35 mg/kg)、空白聚乳酸/羟乙酸微球(B-MS,10mg/kg)和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M-MS,10mg/kg).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肿瘤坏死程度和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蜂毒素组和空白微球组肿瘤生长率均显著降低(12.4±7.1,10.1±8.2vs 28.3±13.6,P<0.01),肿瘤坏死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但两组动物生存时间均未能明显延长(15.8±2.0 d,16.5±3.0 d vs 13.7±2.2 d,P>0.05).M-MS组肿瘤生长率(1.1±1.1)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肿瘤坏死更广泛,更彻底,且与对照组比较经蜂毒素微球治疗的大鼠生存期(31.0±3.9 d)显著延长(P<0.01).结论:蜂毒素以药物微球的剂型经肝动脉给药,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蜂毒素和空白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蜂毒素 聚乳酸 羟乙酸微球 治疗 大鼠 肝肿瘤 疗效 生理盐水
下载PDF
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5
作者 钱小路 鲍春龄 +2 位作者 侯文光 周艳丽 李璟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0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3个穴位、5个穴点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3个穴位、5个穴点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利用改良的Kupperman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并观察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Kupperman指数(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P<0.05)。2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DL-C、LDL-C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调整血脂,与隔姜灸相比有进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绝经期 高脂血症 间接灸 针灸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阴虚证量化标准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凤刚 凌昌全 +1 位作者 赵钢 贺宪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肝阴虚证量化标准(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以肝阴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辨证,根据相关因素在肝阴虚证组和非肝阴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肝阴虚证量化标准(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以肝阴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辨证,根据相关因素在肝阴虚证组和非肝阴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标准;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最后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原发性肝癌肝阴虚证量化诊断标准为24分;量化诊断标准回归性和前瞻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90%以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3.18和26.75;程度分级标准为:轻度24~32分,中度33~44分,重度≥45分.结论:同肝阴虚证各种形式的标准相比较,原发性肝癌肝阴虚证量化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更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实际;②统计更严谨;③相关因素赋分更合理;④检验更严谨;⑤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阴虚证 量化标准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留学生《腧穴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尤艳利 姚斐 +2 位作者 钱小路 舒适 周爽 《河北中医》 2010年第10期1595-1596,共2页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支奇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近年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居我国自然学科类首位,针灸学专业更是炙手可热。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为军事院校中惟一的中医教育和培训基地,每年都承担...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支奇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欢迎。近年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居我国自然学科类首位,针灸学专业更是炙手可热。我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为军事院校中惟一的中医教育和培训基地,每年都承担对外援助的中医专业外训学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腧穴学》 教育改革 学生
下载PDF
蟾毒灵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宁 汪晨 +1 位作者 顾伟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43-345,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Annexin V-FITC/PI标记方法,观察蟾毒灵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蟾毒灵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①蟾毒灵能够诱...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Annexin V-FITC/PI标记方法,观察蟾毒灵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蟾毒灵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①蟾毒灵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②蟾毒灵能够上调bax蛋白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③蟾毒灵作用于HepG2细胞后,能够抑制PKB/Akt蛋白的磷酸化但促进JNK1/2的磷酸化。结论:蟾毒灵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改变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药效学 肝癌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新癀片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发热36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瑾 俞超芹 +3 位作者 陈喆 朱德增 万旭英 翟笑枫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发热 新癀片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及其演化规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侯凤刚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病因病机 证候演变规律 中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