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贺威 范继红 +4 位作者 靳志涛 丁力平 卢鑫 王承竹 胡桃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入院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01至2014—12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20例,...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入院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01至2014—12我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20例,分为发生院内MACE组(n=47)和正常出院组(n=273)。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LR是否可以作为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NLR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LR患者(比值比=3.19,95%可信区间:1.55—2.65,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NLR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05,95%可信区间:1.59~10.54,P=0.015)。结论:入院早期高NLR与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相关,是STE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三级质谱法分析尿液中β_2-受体激动剂及β-受体阻断剂多组分残留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赛 邹建宏 +2 位作者 苗虹 吴永宁 赵云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3-1158,共6页
建立了SPE柱净化结合液相色谱-三级质谱测定尿液中12种β2-受体激动剂和4种β-受体阻断剂的方法。尿液样品经冷冻离心,加入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以高氯酸沉淀蛋白,经HLB和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上以甲醇和含... 建立了SPE柱净化结合液相色谱-三级质谱测定尿液中12种β2-受体激动剂和4种β-受体阻断剂的方法。尿液样品经冷冻离心,加入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以高氯酸沉淀蛋白,经HLB和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上以甲醇和含0.1%甲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进行三级子离子监测,外标法定量。16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0.005~0.160mg/kg之间,相关系数(r)大于0.995;各化合物检出限均低于0.2μg/kg。以0.005,0.01和0.02mg/L为添加水平的空白尿液的加标回收率在41.2%~8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7%~19.2%之间。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尿液中β2-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断剂残留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法 Β2-受体激动剂 Β-受体阻断剂 尿液 固相萃取
下载PDF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范继红 胡桃红 +6 位作者 贺威 靳志涛 张铮 丁力平 高国杰 杨军珂 王承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研究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分析对比剂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法:回顾2... 目的:研究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分析对比剂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法:回顾2013-06至2015-06在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eGFR≥60 ml/(min·1.73 m2)的ACS患者254例。依据对比剂肾病定义[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5 mg/dl(44.2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分为对比剂肾病组(n=23)和非对比剂肾病组(n=231),记录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和手术指标,计算eGFR值。结果:254例eGFR≥60 ml/(min·1.73 m2)的ACS患者PCI术后23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PCI(OR=0.370,95%CI:0.060~2.297)、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OR=4.209,95%CI:1.202~14.742)和既往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OR=7.950,95%CI:1.108~57.034)是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的ACS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急诊PCI、NT-proBNP升高和既往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胡莉华 胡桃红 +2 位作者 丁力平 高国杰 刘胜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和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年龄≥75岁的58例患者(高龄组)与<75岁的87例患者(非高龄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高龄组的AMI危... 目的:探讨高龄和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MI年龄≥75岁的58例患者(高龄组)与<75岁的87例患者(非高龄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高龄组的AMI危险因素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而吸烟史和AMI阳性家族史比非高龄组明显低。血脂谱分析显示高龄组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显著低于非高龄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高龄组多支病变居多(94.8%),显著多于非高龄组(72.4%),单支病变(5.2%)明显少于非高龄组(27.6%)。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比较,高龄组(86.32±44.91)显著高于非高龄组(58.93±27.95)。结论:高龄AMI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特点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常见,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显著高于非高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高龄老年
下载PDF
一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军珂 郭延松 +3 位作者 吴宗贵 黑淑敏 宋云凌 胡桃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试建立一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方法给予大鼠一次维生素D33×105U/kg体重肌肉注射、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2%胆固醇、0.5%胆酸钠、0.2%丙硫氧嘧啶、3%猪油和维生素D31.25×106U/kg的高脂饲料90 d。结果90 ... 目的试建立一种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方法给予大鼠一次维生素D33×105U/kg体重肌肉注射、球囊损伤主动脉内皮和饲以含2%胆固醇、0.5%胆酸钠、0.2%丙硫氧嘧啶、3%猪油和维生素D31.25×106U/kg的高脂饲料90 d。结果90 d后大鼠血脂明显增高,胸主动脉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有大量的泡沫细胞、脂质、巨噬细胞及钙化,中膜平滑肌明显萎缩;而仅饲以高脂饲料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未见改变。结论血管钙超载、内皮损伤和高脂可使大鼠主动脉形成较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高脂 胸主动脉 钙化 内皮损伤 维生素D3 胆酸钠 泡沫细胞 平滑肌
下载PDF
本科实习护生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学青 王承竹 刘柳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感受,为制订临床护理教学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15名本科护生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得出4个关于...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的心理感受,为制订临床护理教学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 ,对15名本科护生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得出4个关于本科护生心理感受的主题:专业认同感低、沮丧的心理、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和带教老师无暇顾及影响实习热情。结论护理管理者和带教老师应采取各种方法以提高护生自身素质及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制订合理的带教计划,以改善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提高护理临床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本科护生 心理状态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与处置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靳志涛 靳兴国 +4 位作者 丁力平 张丽娟 张丽娜 卢鑫 胡桃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2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危险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桡动脉PCI术中桡动脉穿孔的16例患者,记录术中桡动脉造影情况、桡动脉穿孔原因、导致穿孔的器械、处理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等,通过定义桡动脉穿孔分型指导处置策略。结果 16例患者中桡动脉穿孔的原因包括,桡动脉解剖学变异为12例,桡动脉痉挛2例,超滑导丝穿出2例。其中7例Ⅰ型桡动脉穿孔均未行特殊处理,其余9例患者均接受加压包扎,前臂血肿张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穿刺减压。术后随访4例患者出现桡动脉闭塞。结论桡动脉穿孔是经桡动脉PCI的少见并发症,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行桡动脉造影,早期识别桡动脉穿孔并及时给予治疗,是有效预防前臂严重血肿、骨筋膜室综合征甚至于急性手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动脉硬化指数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莉华 靳志涛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杨薇 张丽娜 胡桃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指数(AI)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者86例作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TC、TG、LDL-C及H...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指数(AI)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4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者86例作为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者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TC、TG、LDL-C及HDL-C,计算AI值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C、LDL-C、non-HDL-C、AI值显著增高,HDL-C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仅non-HDL-C和A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47,r=0.314,P<0.05)。结论:CHD患者有较高的non-HDL-C和AI水平,可预测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指数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莉华 丁力平 靳志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629-62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胸闷10年,加重伴胸痛1.5小时”入院。患者10年前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持续数秒钟后可恢复,未重视。1.5 h前,患者于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大汗,出现2次短暂意识丧失,数秒钟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胸闷10年,加重伴胸痛1.5小时”入院。患者10年前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持续数秒钟后可恢复,未重视。1.5 h前,患者于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大汗,出现2次短暂意识丧失,数秒钟后恢复,经120急救中心抢救,急查心电图(见图1):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 ST段抬高0.2~0.3 mV,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以“阿司匹林300 mg口服,硝酸甘油0.5 mg含化”后胸痛症状缓解,立即送我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痉挛 120急救中心 短暂意识丧失 心前区疼痛 AVF导联 ST段抬高 临床资料
下载PDF
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EPCs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军珂 杨新春 +4 位作者 杨龙 胡桃红 谢晓春 赵贵锋 赵明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8-212,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内皮祖细胞(EPCs)的凋亡过程。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获得EPCs。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PE)组、环孢素A(CsA)组、CsA...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内皮祖细胞(EPCs)的凋亡过程。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获得EPCs。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PE)组、环孢素A(CsA)组、CsA+PE组。采用TUNEL染色测定EPCs凋亡状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Bax、Bcl-2、Caspase-3及NFAT4的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AT4亚细胞水平定位。结果:(1)EPCs凋亡检测:与空白对照组及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EPCs凋亡数明显增加[(3.41±0.89)比(4.39±1.92)比(23.68±1.14)比(25.92±2.62),P<0.05];(2)与空白对照组和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的Bcl-2mRNA水平、Bcl-2/Bax mRNA比值明显下降(P均<0.05),Caspase-3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NFAT4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E组的明显升高(P<0.05),CsA组的明显下降(P<0.05);与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的NFAT4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四组之间Bax mRNA水平均无显著差异;(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E组NFAT4核转移率明显增加[(25.33±2.08)%比(95±2)%,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PE组比较,CsA组和CsA+PE组NFAT4核转移率[(8.00±2.65)%、(7.00±1.73)%]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EPCs凋亡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信号传导通路对内皮祖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杨军珂 杨新春 +5 位作者 杨龙 葛德元 胡莉华 胡桃红 谢晓春 赵明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52-55,80,共5页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对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获得EPCs。比色法测定EPCs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EPCs内钙调神经磷酸酶Ap...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对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获得EPCs。比色法测定EPCs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EPCs内钙调神经磷酸酶Ap(cnAp)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EPCs内cnAB和NFAT4的表达。观察不同干预因素24h和48h后对EPCs增殖能力的作用,干预因素48h后对EPCs内CnAβ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及对EPCs内CnAB和NFAT4表达的影响。结果苯肾上腺素(PE)使EPCs增殖能力增高;环孢素A(CsA)不仅直接使EPCs增殖能力下降,而且可抑制PE引起的EPCs增殖能力增高。结论EPCs内存在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该通路受促进因素及抑制因素的调节;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对EPCs的增殖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CaN—NFAT信号传导通路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的研制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靳志涛 胡莉华 +4 位作者 王承竹 高国杰 丁力平 张保中 胡桃红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75例,根据所用导管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S...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75例,根据所用导管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SimmonsⅢ导管完成脑血管造影,试验组患者采用新型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完成脑血管造影。观察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动脉插管成功率、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右椎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左椎动脉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造影时间及曝光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完成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动脉栓塞、穿刺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新型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可提高脑血管造影超选择插管成功率,缩短造影时间及曝光时间,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导管 桡动脉 专利
下载PDF
血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赛 邹建宏 +3 位作者 薛颖 刘平 吴国华 赵榕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9-317,共9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测定血液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及其6种代谢产物的稳定同位素检测技术。方法血液样品经pH 5.2的乙酸钠缓冲盐稀释后,加入β-葡萄糖醛酸酶37℃下酶解12 h,经HLB固相萃取柱...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测定血液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及其6种代谢产物的稳定同位素检测技术。方法血液样品经pH 5.2的乙酸钠缓冲盐稀释后,加入β-葡萄糖醛酸酶37℃下酶解12 h,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在ACQUITYBEH Phenyl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上以乙腈和含0.02%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ESI源模式进行二级子离子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26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相关系数(r)>0.995;各化合物检出限均低于1.0μg/L。以2.5、5.0和10.0μg/L为添加水平的血液的加标回收率为63.0%~97.7%,相对标准偏差为1.9%~19.1%。结论 UPLC-MS/MS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血液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确证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邻苯二甲酸酯及其代谢产物 血液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致高血压患者尿糖和血糖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玉蓉 胡桃红 +1 位作者 裴育 童卫杭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年第6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致高血压患者尿糖和血糖的变化。方法:19例高血压患者[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1.11±3.54)岁]予葛根素500mg溶于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用药开始后1h、5h、11h和21h(次日空腹)以及次日(停用...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致高血压患者尿糖和血糖的变化。方法:19例高血压患者[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1.11±3.54)岁]予葛根素500mg溶于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用药开始后1h、5h、11h和21h(次日空腹)以及次日(停用葛根素)的上述相同时间点检测尿糖和血糖水平。结果:用药开始1h、5h及11h的尿糖阳性率分别为15.8%、84.2%和36.8%。次日相同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0、5.26%和5.26%。前者的尿糖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用药开始后21h尿糖检测呈阴性反应。前者的血糖浓度和后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致高血压患者出现尿糖阳性,停药后迅速转阴,对血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尿糖 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