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下肢坏死性筋膜炎1例
1
作者 刘龙刚 张小然 +5 位作者 吴清华 王秋生 岳海岭 李蒙 宿海涛 候伟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3-213,共1页
患者,男,53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入院2个月前活动时出现膝部血肿,给予对症处理,无明显好转。入院前1周患者膝部肿痛明显,并向左大腿上方及小腿远端延伸,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症状持续加重,同时伴明显全身症状,于2022年12月23... 患者,男,53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入院2个月前活动时出现膝部血肿,给予对症处理,无明显好转。入院前1周患者膝部肿痛明显,并向左大腿上方及小腿远端延伸,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症状持续加重,同时伴明显全身症状,于2022年12月23日至我院就诊。查体:自左大腿后上段外侧、左膝部外侧、左小腿外侧至左踝部肿胀明显,局部张力较高,触痛,有波动感。实验室检查:各项感染指标增高。患者入院后给予三代抗生素治疗,膝部小切口引流,各项感染指标开始下降。MRI检查提示:左下肢筋膜下带状异常信号。经全身营养支持、抗感染、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稳定生命体征等综合治疗后,全身情况稳定。在腰麻下行手术切开引流、坏死组织切除、负压吸引治疗。术后病理显示筋膜坏死。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经2次清创后创面新鲜,在腰麻下行游离皮肤移植术,术后皮片成活。住院期间指导患者患肢无负重功能锻炼。术后5周开始功能锻炼,并下地扶拐负重。创面彻底愈合后患者开始正常肢体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后患者肢体活动良好,能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膝关节血肿
下载PDF
石黑法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近指间关节粉碎骨折脱位1例
2
作者 赵伟超 耿丽 +4 位作者 陶忠生 黄鹏 边亚萌 王世飞 高建良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80-480,共1页
患者,男,43岁,因摔伤致右手环指畸形、活动受限7d于2023年5月3日入院。X线检查显示:右手环指中节指骨基底部关节面粉碎骨折,中央压缩,近指间关节向背侧半脱位。入院后第3天在局部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使用石黑法(又称Ishguro法,原本... 患者,男,43岁,因摔伤致右手环指畸形、活动受限7d于2023年5月3日入院。X线检查显示:右手环指中节指骨基底部关节面粉碎骨折,中央压缩,近指间关节向背侧半脱位。入院后第3天在局部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使用石黑法(又称Ishguro法,原本用于末节指骨基底部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锤状指畸形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法 近指间关节骨折 脱位
下载PDF
胫腓骨远端骨折致[足母]长屈肌腱挛缩1例
3
作者 刘龙刚 吴清华 +2 位作者 王秋生 岳海领 张小然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79-579,共1页
患者,男,25岁,4年前外伤致左胫腓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内固定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出现[足母]趾屈曲畸形,功能锻炼后恢复不理想,且症状逐渐加重,[足母]趾屈曲明显,影响正常活动。于2023年2月5日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足母]趾体屈... 患者,男,25岁,4年前外伤致左胫腓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内固定治疗后骨折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出现[足母]趾屈曲畸形,功能锻炼后恢复不理想,且症状逐渐加重,[足母]趾屈曲明显,影响正常活动。于2023年2月5日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足母]趾体屈曲畸形明显(见图1A)。行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足母]长屈肌腱挛缩 趾畸形
下载PDF
人工真皮覆盖修复趾黏液囊肿切除术后缺损创面
4
作者 赵伟超 耿丽 高建良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18-418,共1页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科采用囊肿切除术治疗9例趾黏液囊肿患者,并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缺损创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46~71岁。左趾4例,右趾5例。均伴不同程度的皮肤破溃,透明黏液样物...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科采用囊肿切除术治疗9例趾黏液囊肿患者,并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缺损创面,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46~71岁。左趾4例,右趾5例。均伴不同程度的皮肤破溃,透明黏液样物质流出,不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趾黏液性囊肿切除术 人工真皮
下载PDF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玉红 张磊 +2 位作者 古彩喆 张东姣 杨卫振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 探究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病理组织标本(结直肠癌... 目的 探究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SOX9)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病人病理组织标本(结直肠癌组)94例及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正常结直肠组)39例,另取同时期结直肠息肉病人结直肠息肉组织(结直肠息肉组)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SOX9、CDK4的表达情况,分析SOX9、CDK4表达与结直肠癌病人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对结直肠癌病人进行术后复查随访,分析结直肠癌病人生存情况。结果 SOX9在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息肉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6%(4/39)、27.45%(14/51)、76.59%(7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4在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息肉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39)、21.57%(11/51)、54.84%(5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OX9、CDK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结直肠息肉组织、结直肠癌组织(P<0.05),结直肠息肉组织中SOX9、CDK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结直肠癌组织(P<0.05)。结直肠癌病人病理组织SOX9、CDK4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SOX9与CDK4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01),由TCGA数据库检索结直肠癌组织SOX9、CDK4基因表达相关性显示,二者之间亦呈正相关(r=0.40,P<0.001);SOX9高表达、低表达病人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4.6%、72.4%,两组比较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P=0.004);CDK4高表达、低表达病人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5.6%、76.5%,两组比较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6,P<0.001)。结论 SOX9和CDK4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息肉组织、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与结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有关,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速泳动族框因子9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 基因表达 细胞分化 淋巴转移
下载PDF
血清PECAM-1、IGF-1水平与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磊 汪景坤 +6 位作者 李洵 樊丽伟 付晓霞 赵玉红 张东姣 赵彦焕 王园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进展期胃癌(G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3月~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符合条件... 目的:观察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进展期胃癌(G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3月~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符合条件的85例进展期GC患者,记录患者病理特征及基线资料,检测血清PECAM-1、IGF-1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进展期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85例进展期GC患者中,肿瘤直径>5 cm 37例,临床分期Ⅳ期43例,组织低/中分化39例,病理类型为腺癌50例,淋巴结转移28例;不同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患者血清PECAM-1、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PECAM-1、IGF-1水平均高于Ⅲ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CAM-1、IGF-1单独及联合预测进展期GC患者临床高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PECAM-1、IGF-1过表达可能与进展期GC患者临床高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两者用于预测患者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和TGF-β1、sTfR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艳 魏兰 +4 位作者 白静 郭晓艳 张文贤 康亚洁 房勃龙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6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 TGF-β 1)、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sT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 TGF-β 1)、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sT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IgA肾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n =68)和对照组( n =48)。两组均予厄贝沙坦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骨化三醇,均治疗12周。比较临床疗效,检测肾功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valu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及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功能(CD4+、CD8+、CD4+/CD8+)、sTfR及TGF-β 1水平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60/68)、66.67%(32/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2.631、 P =0.03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D4+、CD4+/CD8+、sTfR、TGF-β 1水平均降低,eGFR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D4+、CD4+/CD8+、sTfR、TGF-β 1水平明显下降,eGFR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64、 P =1.729),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IgA肾病临床效果较好,能极大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肾功能,降低TGF-β 1、sTfR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IgA肾病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IgA 厄贝沙坦 骨化三醇 受体 转铁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以丘脑梗死为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贾沛哲 陈晶 +2 位作者 王英 王欣 王敬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32-533,共2页
患者,男,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于2019年10月入院。患者入院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持重、站立和行走不稳,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口角歪斜,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意识障碍... 患者,男,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于2019年10月入院。患者入院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持重、站立和行走不稳,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口角歪斜,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意识障碍和大小便失禁。急诊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史:布氏杆菌病病史1年,未规律诊治,间断性发热;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烟酒嗜好。入院体格检查:T 37.5℃,P 88次/分,R 20次/分,Bp 129/7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神经型 丘脑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海燕 刘婷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0期47-50,共4页
肠道微生物在抵抗疾病,维持人体健康和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过程中肠道微生物数量和结构都有所改变,导致机体生态失衡。个体敏感性,环境因素如营养、用药、年龄以及吸烟都可改变... 肠道微生物在抵抗疾病,维持人体健康和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过程中肠道微生物数量和结构都有所改变,导致机体生态失衡。个体敏感性,环境因素如营养、用药、年龄以及吸烟都可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而引发IBD。对肠道微生物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微生物 粪菌移植
下载PDF
双侧Heubner回返动脉梗死1例
10
作者 贾沛哲 王欣 +2 位作者 臧立会 李晓红 李向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25-325,389,共2页
Heubner回返动脉(RAH)由Otto Heubner在1872年首先报道[1],又称为前纹体动脉或内侧纹体动脉,是大脑动脉环上重要的穿支动脉。单侧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常见,双侧RAH梗死临床上非常罕见,易漏诊、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患者,女... Heubner回返动脉(RAH)由Otto Heubner在1872年首先报道[1],又称为前纹体动脉或内侧纹体动脉,是大脑动脉环上重要的穿支动脉。单侧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常见,双侧RAH梗死临床上非常罕见,易漏诊、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患者,女,56岁,因"意识障碍8 h"入院。患者于2020年6月9日晨起6时左右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对周围人呼唤无反应,疼痛刺激可见肢体躲避反射,无恶心、呕吐,无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大脑动脉环 Heubner回返动脉 穿支动脉 狭窄或闭塞 疼痛刺激 梗死 体动脉
下载PDF
不同方法修复儿童足跟轮辐伤皮肤缺损伴跟腱外露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云飞 陶忠生 +3 位作者 吴清华 杨红志 王延杰 冯亚高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修复儿童足跟轮辐伤皮肤缺损伴跟腱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跟外侧动脉皮瓣和邻位局部内侧或外侧旋转皮瓣3种皮瓣以及人工真皮覆盖修复22例儿童足跟部轮辐伤皮肤缺损伴跟腱外露创面。观察创...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修复儿童足跟轮辐伤皮肤缺损伴跟腱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跟外侧动脉皮瓣和邻位局部内侧或外侧旋转皮瓣3种皮瓣以及人工真皮覆盖修复22例儿童足跟部轮辐伤皮肤缺损伴跟腱外露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0个月。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皮缘发生血运障碍导致小部分皮缘缺血坏死,1例足跟外侧动脉皮瓣远端部分缺血坏死,2例人工真皮修复创面患儿出现轻度感染,以上患儿均经换药后创面逐渐愈合;其余患儿创面术后均顺利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足外形不臃肿,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穿鞋走路基本无影响。结论根据足跟缺损创面的大小和形状,采用不同方法修复儿童足跟轮辐伤皮肤缺损伴跟腱外露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遵循皮瓣能近勿远,能带蒂就不采用吻合血管的修复原则,严格按照皮瓣切取要求,树立微创和美观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轮辐伤 皮肤缺损 跟腱外露 外科皮瓣 儿童
下载PDF
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应用CARE Dose 4D技术联合低剂量对比剂优化扫描方案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文超 乔刚 赵磊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320排CT采用自动管电流(CARE Dose 4D)技术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扫描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进行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设置管电流120 mA... 目的探讨320排CT采用自动管电流(CARE Dose 4D)技术联合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扫描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进行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设置管电流120 mA,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用量为0.7 ml/kg;观察组患者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参考管电流120 mA,管电压80 kV,对比剂用量为0.5 ml/kg;2组患者均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比较2组患者不同位置图像质量的CT值、信噪比(SNR)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总动脉、双侧内动脉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CT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各血管的SNR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对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73,P<0.05);2组患者图像后处理及图像整体质量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TDIvol、DLP及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中应用CARE Dose 4D技术联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方案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排CT 头颈部血管成像 自动管电流技术
下载PDF
环状RNA叉头框蛋白O3靶向微小RNA-12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赵彦焕 张东姣 +5 位作者 樊丽伟 汪景坤 李洵 付晓霞 张磊 赵玉红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4期2947-2952,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叉头框蛋白O3(circFOXO3)靶向微小RNA(miRNA)-12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选取38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FOXO3、miRNA-122-5... 目的探讨环状RNA叉头框蛋白O3(circFOXO3)靶向微小RNA(miRNA)-12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选取38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FOXO3、miRNA-122-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circFOXO3与miRNA-122-5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2)取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分为6组并给予相应干预,包括si-NC组(转染si-NC)、si-circFOXO3组(转染si-circFOXO3)、miRNA-NC组(转染miRNA-122-5p-NC)、miRNA-122-5p组(转染miRNA-122-5p模拟物)、si-circFOXO3+抗miRNA-NC组(共转染si-circFOXO3与抗miRNA-122-5p-NC)、si-circFOXO3+抗miRNA-122-5p组(共转染si-circFOXO3与抗miRNA-122-5p)。分别采用细胞计数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3)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starBase预测circFOXO3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FOXO3与miRNA-122-5p的靶向关系。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ircFOXO3表达水平升高,miRNA-122-5p表达水平降低,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ircFOXO3与miRNA-122-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2)与si-NC组比较,si-circFOXO3组的miRNA-122-5p表达水平升高,细胞活力降低,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miRNA-NC组比较,miRNA-122-5p组的细胞活力降低,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减少,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与si-circFOXO3+抗miRNA-NC组比较,si-circFOXO3+抗miRNA-122-5p组的细胞活力升高,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增多,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3)circFOXO3与miRNA-122-5p存在结合位点,转染miRNA-122-5p模拟物可明显降低野生型载体WT-circFOXO3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而对突变型载体MUT-circFOXO3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干扰circFOXO3的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NA-122-5p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环状RNA 叉头框蛋白O3 微小RNA-122-5p 靶向调控 增殖 迁移 侵袭 克隆
下载PDF
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联合咪达唑仑对术前开放通路失败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躁动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艳红 吴志娟 王会瑟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2028-2031,共4页
目的 探讨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联合咪达唑仑对术前开放通路失败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3月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及术前给予咪... 目的 探讨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联合咪达唑仑对术前开放通路失败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3月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及术前给予咪达唑仑,术后采用镇痛和安抚以预防术后苏醒期躁动;对照组仅采用术后镇痛和安抚以预防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对比2组拔管至出麻醉复苏室(PACU)躁动情况、各项麻醉苏醒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术后行为量表(PHBQ)评分及行为改变发生率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拔除喉罩后5 min、拔除喉罩后15 min、出PACU前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ACU停留时间、躁动持续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PAED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PACU即刻、入PACU 15 min、入PACU 30 min、入PACU 6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周的PHB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行为改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联合咪达唑仑对术前开放通路失败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躁动的防治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缩短PACU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镇静程度,对术后麻醉苏醒效果无明显影响,对术后行为影响较轻,能改善患儿预后,具有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开放通路失败 七氟烷吸入麻醉 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 咪达唑仑 术后躁动 防治效果 术后行为改变
下载PDF
血清IGF-1、HO-1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磊 赵玉红 +6 位作者 汪景坤 付晓霞 樊丽伟 李洵 张东姣 赵彦焕 王园园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纳入符合条件的160例胃癌患者,均于入院时检测血清IGF-1、HO-1水平,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血清IGF-1、HO-1水平与...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纳入符合条件的160例胃癌患者,均于入院时检测血清IGF-1、HO-1水平,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血清IGF-1、HO-1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IGF-1、HO-1水平分别高于Ⅰ~Ⅱ期及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病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组织类型、病灶侵袭深度的胃癌患者血清IGF-1及HO-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胃癌患者入院时血清IGF-1、HO-1水平单项评估及联合评估TNM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均有一定评估预测价值。[结论]胃癌患者血清IGF-1、HO-1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TNM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并可用作评估和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红素加氧酶-1 病理分期 淋巴结转移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初次全膝置换自体骨移植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振虎 于洋 +4 位作者 龚龙 李天旺 郭连江 王庆秒 姚会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初次行全膝置换术中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严重膝内翻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80例严重膝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胫骨截骨后仍存在内侧平台骨缺损、... [目的]探讨初次行全膝置换术中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严重膝内翻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80例严重膝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例胫骨截骨后仍存在内侧平台骨缺损、行自体骨移植修复。总结86例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6例患者均获随访2年以上,除第1例于术后2年出现患膝疼痛加重,影像证实胫骨假体松动,行翻修术外,其余患者膝关节功能良好,无翻修。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86例患者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ROM和HSS评分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86例患者FTA和MPTA显著改善(P<0.05),而PTS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中对胫骨内侧平台Randll、Ⅲ型骨缺损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可降低费用、最大限度的保存骨量,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胫骨平台缺损 全膝关节置换术 自体骨移植
原文传递
液体活检技术对肺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69-172,共4页
近年来肺癌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均位于前列,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质量及生命;传统及影像学的组织活检存在部分弊端,而新兴技术-液体活检在经济、微创以及应用性等方面均具有较高优势。液体活检是近年来医学研究者提出的一种更为全面且微... 近年来肺癌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均位于前列,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质量及生命;传统及影像学的组织活检存在部分弊端,而新兴技术-液体活检在经济、微创以及应用性等方面均具有较高优势。液体活检是近年来医学研究者提出的一种更为全面且微创的新兴检测技术,其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研究者在研究早期发现对外周血体液中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进行液体活组织检查,可以诊断出早期癌症;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RNA以及外泌体,本次阐述了液体活检在肺癌诊断、预测、治疗评价等临床应用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DNA 外泌体 液体活检技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