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病毒介导的p16和顺铂的联合应用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建国 林晨 +6 位作者 黄志强 吴金生 付明 张雪艳 梁萧 要秀 吴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研究 p16基因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重组体腺病毒 p16(Ad-p16)和顺铂联合作用于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对 p16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生长抑制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用 Ad-LacZ 进行重组体腺病毒转导效率的检测,发现当MOI... 目的研究 p16基因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重组体腺病毒 p16(Ad-p16)和顺铂联合作用于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对 p16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生长抑制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用 Ad-LacZ 进行重组体腺病毒转导效率的检测,发现当MOI 为100以上时,重组体腺病毒可使90%以上的培养的人胆管癌 QBC939细胞被转导.用 RT-PCR 方法检测,在胆管癌QBC939细胞系中 p16呈低表达.重组体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 p16在胆管癌 QBC939细胞系中高效表达,重组体腺病毒介导的 p16在 QBC939细胞中表达,能抑制 QBC939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 QBC939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明显作用.并显著地抑制该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计数证实 p16能诱导 PBC939细胞发生凋亡并导致其发生 G_1期阻滞,顺铂能诱导 QBC939细胞发生凋亡并导致细胞发生明显的 G_2期阻滞.结论 p16基因能够增加 QBC93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P16基因 腺病毒 顺铂 基因治疗 凋亡
下载PDF
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大肠癌的原位基因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黎成金 马庆久 +2 位作者 涂小煌 王烈 李金茂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对不同分泌CEA大肠癌组织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 脂质体法将CEA 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在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分别...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对不同分泌CEA大肠癌组织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 脂质体法将CEA 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在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分别接种到BALB/c裸鼠大腿皮下,成瘤2周后,瘤内多点注射法行原位基因转染,每天腹腔注射500mg/kg的5 FC(5 fluorocytosine),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滴度为5.6×106CFU/L。经多次注射法转染,目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能有效表达,治疗21天后,基因治疗组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对LoVo 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明显大于对SW480细胞肿瘤。结论 CEA组织特异性CD/5 FC系统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胞嘧啶脱氨基酶 5-氟胞嘧啶 大肠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抑癌基因p16在胆管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鲁建国 黄志强 +3 位作者 吴金生 王青 马庆久 要秀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研究 p16基因产物在人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p16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51例肝外胆管腺癌 P16蛋白的阳性率为43.1%,其阳性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及神经侵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研究 p16基因产物在人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p16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51例肝外胆管腺癌 P16蛋白的阳性率为43.1%,其阳性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及神经侵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位生存期在 P16蛋白阳性的肿瘤中比阴性的长(23 mo vs 8mo,P<0.05),P16蛋白阳性比 P16阴性肿瘤手术切除率高(52.9% vs 23.5%,P<0.05).结论 p16基因可能在胆管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胆管癌分化不良、神经侵润、生存时间及能否切除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抑癌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琰 马庆久 +2 位作者 鲁建国 任朝霞 邓明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分早期、中期、晚期三期)和6例正常大鼠脾脏切除标本,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门静脉高压组大鼠VEGF的mRN...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分早期、中期、晚期三期)和6例正常大鼠脾脏切除标本,使用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门静脉高压组大鼠VEGF的mRNA高表达,其表达率分别为早期50.0%,中期66.7%,晚期100%.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6.7%.结论:(1)VEGF是最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2)VEGF随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而阳性表达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大鼠 脾脏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研究
下载PDF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融合突变型TNFα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 刘彦仿 +3 位作者 杨守京 乔庆 张素珍 程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用人源化抗人肝癌单链抗体(hscFv25)融合人突变型TNFα构建重组免疫毒素,对荷肝癌(SMMC-7721)裸鼠进行体内杀伤活性实验.方法:用纯化的hscFv25-mTNFα重组免疫毒素经尾静脉注射治疗荷肝癌裸鼠,2wk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的体积、质量... 目的:用人源化抗人肝癌单链抗体(hscFv25)融合人突变型TNFα构建重组免疫毒素,对荷肝癌(SMMC-7721)裸鼠进行体内杀伤活性实验.方法:用纯化的hscFv25-mTNFα重组免疫毒素经尾静脉注射治疗荷肝癌裸鼠,2wk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的体积、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scFv25-mTNFa治疗组对荷肝癌裸鼠的有效率为5/5,其中2/5为完全缓解,3/5为部分缓解,与mTNFa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Xh2=6.62,P<0.05),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裸鼠的肝、肺等组织中未见转移性病灶,经hscFv25-mTNFα治疗后的瘤组织,TNFα呈弥漫性阳性反应,主要存在于瘤组织的胞质中.结论:hscFv25-mTNFa对荷肝癌裸鼠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为HCC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 融合突变型 TNFα 导向作用 肝癌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对表达不同水平癌胚抗原的大肠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黎成金 马庆久 +4 位作者 赖大年 鲁建国 武永忠 王小军 李金茂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 deaminase,CD)/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系统对表达不同水平癌胚抗原(CEA)的大肠癌细胞株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用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和pCD2分别转导入大肠癌LoVo和... 目的:探讨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cytosine deaminase,CD)/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系统对表达不同水平癌胚抗原(CEA)的大肠癌细胞株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用脂质体法将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和pCD2分别转导入大肠癌LoVo和SW480细胞株。将转染成功pCD2、G1CEACDNa及未转基因之LoVo和SW480细胞分别接种到BALB/c裸鼠皮下。成瘤2周后,每天腹腔注射500mg/kg的5-FC,观察治疗效果。治疗21d后处死动物,肿瘤标本称重后,以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病理学变化。结果:目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获稳定表达。治疗21d后,在LoVo细胞肿瘤中,G1CEACDNa阳性组和pCD2阳性组肿瘤分别重(60.8±15.3)mg和(410.5±56.3)mg,与未转基因组[(3018.5±453.5)mg]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t=4.512; P<0.01,t=3.320);G1CEACDNa阳性组与pCD2阳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t=2.375)。在SW480肿瘤细胞中,G1CEACDNa阳性组和pCD2基因阳性组肿瘤分别重(356.5±23.5)mg和(463.5±56.9)mg,与对照组[(3263.5±450.6)mg]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4.547;P<0.01,t=4.475),但G1CEACDNa阳性组与pCD2基因阳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胞嘧啶脱氨酶 癌胚抗原 5-氟胞嘧啶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及肝组织内皮素水平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端阳 吴金生 +2 位作者 马庆久 高德明 褚延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91-892,共2页
关键词 内皮素 血液 肝组织 阻塞性黄疸 病理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詹建兴 陈安 +2 位作者 申海军 胡博 凤利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466-468,共3页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7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手术24例(开腹组),比较两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7例(腹腔镜组)、传统开腹手术24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机体应激反应、细胞免疫水平。术后即刻腹腔镜组患者的MDA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SOD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MDA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24、72 h,腹腔镜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患者的RCRR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免疫水平、应激水平恢复速度较开腹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氧化应激反应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