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肠上皮细胞γ射线损伤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崔大祥 曾桂英 +5 位作者 闫小君 任东青 王枫 赵涛 田芙蓉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804-805,共2页
关键词 γ射线损伤 肠上皮细胞 MR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生物芯片技术在Hp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阎小君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37-739,共3页
?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生物芯片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用分级定量RT-PCR测定中国人血清中HCV RNA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晏海 闫小君 +7 位作者 侯瑜 任峰玲 赵锦荣 崔大祥 韩锋产 段杰 李陕区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810-811,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RNA 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西安地区Hp及cagA^+亚型Hp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沥 阎小君 +4 位作者 张玲霞 韩锋产 张宁霞 侯瑜 刘永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Hp及CasA^+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各年龄段Hp及CagA^+Hp感染状况以及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2134人及525例胃病患者进... 目的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Hp及CasA^+HP感染状况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各年龄段Hp及CagA^+Hp感染状况以及与胃癌等胃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胃癌高发区的西安地区城市及农村自然人群2134人及525例胃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并使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对被调查者末梢血血清行抗Hp-尿素酶IgG(抗HpU-IgG)及抗Hp-CagA-IgG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感染率用百分数表示,做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果 我们首次采用DIGFA方法对胃癌高发地区的西安地区自然人群包括婴幼儿在内的大样本人群及胃病患者进行抗Hp-CagA-lgG及抗HpU-IgG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了西安地区0岁~60岁Hp感染与CagA^+Hp感染年龄分布的全貌,其结果显示西安地区Hp感染的特点为:①可分为剧增期,缓增期,及平坦期,而且剧增期明显提前而且持续时间短(2岁~3岁年龄段),缓增期不明显,5岁~6岁己接近平坦期(Hp感染率达50%左右)。②西安地区Hp的平均感染率为54.1%(31.1%~65.7%),其中CagA^+Hp感染率占23.2%(12.5%~29.3%),城市及农村Hp与CagA^+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1;2.85,P>0.05)。③自然人群各年龄组中CagA^+Hp感染率占Hp总感染率的比值相对固定,约为30%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胃肿瘤 胃疾病 CAGA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玲霞 张沥 +4 位作者 刘永国 张宁霞 阎小君 韩锋产 侯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33-736,共4页
目的本文从流行病学角度研究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agA)阳性 Hp 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配比比例为1:2.病例组为本院消化科自1997-10/1998-10连续住院的患者,... 目的本文从流行病学角度研究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CagA)阳性 Hp 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配比比例为1:2.病例组为本院消化科自1997-10/1998-10连续住院的患者,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活动期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对照组分为两组,对照1组为同期住院的本科及其他科住院的非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对照2组为同期普查健康人群.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配比因素为性别、民族、年龄(相差5岁以内).采用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可能有关的32个因素,对所有因素进行量化,应用 SAS 软件进行处理.CagA 阳性 Hp 感染的检测结果分析采用 x^2检验.对所调查因素首先进行1:1及1:2单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计算近似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两因素协同作用采用分层分析方法.对单因素分析时作用较大及调查结果较准确的因素,用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血清中抗 CagA 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结果①在胃溃疡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配对研究中,胃溃疡组的 CagA 阳性 Hp 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OR 分别为5.0与6.5,P 分别<0.05及<0.01.②在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配对研究中,十二指肠溃疡组的CagA 阳性 Hp 感染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OR 分别为9.33与11.00,P 分别<0.05及<0.01.③1:1及1:2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Caga 阳性 Hp 感染、吸烟、饮酒、食酸辣食物、生活不规律、精神因素等因素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呈正相关,而按时进餐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呈负相关.cagA 阳性 Hp 感染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OR=16.61-84.49).④双因素分层分析中,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精神因素、食酸辣食物等因素与 CagA 阳性Hp 感染之间作用相互独立,但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agA 阳性 Hp 菌株感染是引起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多因素病因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的因素.重视 CagA 阳性 Hp 菌株的研究,对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细胞毒素类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粘膜中呈高表达6个基因片段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崔大祥 闫小君 +6 位作者 张沥 赵景蓉 江梅 郭晏海 张玲霞 白西平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70-772,共3页
目的 筛选数个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粘膜中检出率高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筛选出的gcys1 至gcys18 的新基因片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RTPCR 技术检测48 例胃癌、16 例其他肿瘤及110... 目的 筛选数个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粘膜中检出率高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筛选出的gcys1 至gcys18 的新基因片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RTPCR 技术检测48 例胃癌、16 例其他肿瘤及110 例活检的胃粘膜标本.结果 ①在48 例胃癌中,表达检出率高的6 个片段依次为:gcys10 为90-5 % ,gcys1 为80-9 % ,gcys18 为69-5 % ,gcys11为61-9 % ,gcys4 为42-8 % ,gcys8 为35-7 % ,在癌旁组织中检出率< 10 % ;6 个片段的检出率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1) ;②在16 例其他肿瘤中, 表达率依次为:gcys10 为37-5 % ,gcys1 为14-3 % ,gcys18 为27-5 % ,gcys11为43-7 % ,gcys4 为14-3 % ,gcys8 为31-3 % ;③33 例萎缩性胃炎中,表达率依次为:gcys10 是40-5 % ,gcys1 是16-7 % ,gcys18 为44-5 % ,gcys11 为43-3 % ,gcys4 为33-3 % ,gcys8为48-3 % ;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病理学 基因表达 癌前病变 PCR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毒性相关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红 阎小君 +3 位作者 苏成芝 韩锋产 冯永强 侯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728-732,共5页
目的 vac A 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通过空泡化作用损伤上皮细胞.vacA 基因与 Hp 感染者的临床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vacA 的基因型决定毒素蛋白体外表达水平的高低.我们从幽门螺杆菌88022菌株中扩增出vacA 基因... 目的 vac A 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通过空泡化作用损伤上皮细胞.vacA 基因与 Hp 感染者的临床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vacA 的基因型决定毒素蛋白体外表达水平的高低.我们从幽门螺杆菌88022菌株中扩增出vacA 基因毒性相关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序列比较分析,为Hp 的临床检测奠定基础.方法以该菌株总 DNA 为模板,紧随 vacA 基因序列 s 区保守区域的引物(位于316bp~335bp 和1198bp~1218bp)扩增vacA 基因的一个903bp 片段,编码的氨基酸为34~334位,用13amHI 和 Pst Ⅰ双酶切后克隆入 pGEM-3Zf(-)质粒载体,以双脱氧法双向测定目的片段的序列,拼接出该片段的全序列,并与已知的 Hp vacA 基因序列作比较.结果所得序列与 Hp 国际标准株 CCUG17874(GeneBank gi619248)和 NCTCll638(GeneBank gi 495469)的 vacA 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氨基酸序列分析和所报道的结果一致.结论构建了 Hp vacA 基因毒性相关片段的重组克隆,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VAC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沥 张玲霞 +4 位作者 张宁霞 刘永国 阎小君 韩锋产 侯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胃癌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配比比例为1:2。患者末梢血中HP-CagA抗体的...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胃癌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配比比例为1:2。患者末梢血中HP-CagA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胃癌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因素分层分析。 结果:(1)不同年龄段的胃癌患者CagA阳性Hp感染率差异较大,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小于50岁胃癌患者100%感染CagA阳性Hp,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2)CagA阳性Hp感染率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分别为8。5%,28.5%,63.0%,彼此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agA阳性Hp感染与低分化腺癌关系最密切。(3)胃癌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1:1配比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食酸辣食物、吸烟、进食不规律、精神因素、身体状况较差、饮酒、Ⅰ级亲属共患病及CagA阳性Hp感染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其中以CagA阳性Hp感染的OR最大,关系最为密切。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癌发病呈负相关,为胃癌的保护性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CagA阳性Hp感染、吸烟、饮酒、进食不规律、精神因素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胃癌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基因芯片法筛选萎缩性胃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4
9
作者 徐俊荣 崔大祥 +5 位作者 张沥 张玲霞 贾长河 张宁霞 江梅 曹广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用高密度基因芯片筛选萎缩性胃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热盐水、盐水、热水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组作为对照.提取标本的总RNA,定量后并反转录成cDNA,萎缩... 目的: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用高密度基因芯片筛选萎缩性胃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热盐水、盐水、热水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组作为对照.提取标本的总RNA,定量后并反转录成cDNA,萎缩性胃炎标本标记上Cy5,正常对照标本标记上Cy3,与含有8248个大鼠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常规洗片,扫描,分析杂交结果.结果:热盐水组灌胃12wk的大鼠经病理诊断已存在萎缩性胃炎的特征,盐水、热水组灌胃的大鼠在24wk时经病理诊断也存在萎缩性胃炎的特征;热盐水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基因共有436个,145个基因在萎缩性病变组织中呈高表达,291个基因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热水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98个,98个基因在萎缩性病变组织中呈高表达,300个基因在正常组织中呈高表达;热盐水组与盐水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6个,其中23个在热盐水组中呈高表达,13个基因在盐水对照组中呈高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大鼠萎缩性胃炎的模型;筛选出了与热盐水、盐水、热水诱发的萎缩性胃炎发生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法 筛选 萎缩性胃炎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抗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锋产 阎小君 +3 位作者 侯瑜 肖乐义 郭晏海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43-745,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 CagA) 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葡萄球菌A 蛋白(SPA) ,将重组的CagA...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A( CagA) 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葡萄球菌A 蛋白(SPA) ,将重组的CagA 抗原划线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 血清中IgG 与测试条上金标记物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的固相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结果 用GICA 与ELISA 试剂盒对比检测了326 份血清标本中抗CagA 抗体,本方法的特异性为95-8 % ,敏感性为97-3 % ,两法符合率为96-6 % .结论 GICA 检测血清中的抗CagA 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分析 胶体金 免疫层析 抗体/分析
下载PDF
人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乳头状瘤病毒DNA的检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群风 江红 +4 位作者 冯永强 王小平 周勇安 刘锟 贾再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218-1224,共7页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和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 HPV-11型和HPV-16型的 DNA,阐明 HPV 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用 PCR 的方...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和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 HPV-11型和HPV-16型的 DNA,阐明 HPV 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用 PCR 的方法检测22位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粘膜(共44例标本)中的HPV-11型和 HPV-16型 DNA 的存在情况,并对其中一例 HPV阳性肿瘤标本的 HPV 序列进行测定.结果在本组所涉及的22位患者共计44例标本中,对于HPV-11型,12例癌组织为阳性;有7例癌旁组织为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的有6例.对于 HPV-16型,6例癌组织为阳性;6例癌旁组织为阳性;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为阳性的有3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序列与 GeneBank 登录的NC001525.1(HPV-11)、M14119.1(HPV-11)和 AF217526.1(HPV-11)的同源性极高,均为99%.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与 HPV-11型和 HPV-16型主要衣壳蛋白 L1基因密切相关,HPV 可能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DNA PCR
下载PDF
亚洲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晏海 闫小君 +5 位作者 任峰玲 崔大祥 侯瑜 赵锦荣 韩锋产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800-80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诊断 突变 PCR
下载PDF
大鼠小肠粘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肠段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文柱 崔大祥 +1 位作者 吴开春 胡家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部分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粘膜损伤的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巴西日圆线虫感染大鼠,建立肠粘膜损伤与修复模型,采集建模后4,8,12,16,20 d 的小肠组织标本,运用定量反转录 PCR 技术进行 IL-2,3,4,5,10,TGF-α与 TGF-β表达水... 目的探讨部分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粘膜损伤的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首先用巴西日圆线虫感染大鼠,建立肠粘膜损伤与修复模型,采集建模后4,8,12,16,20 d 的小肠组织标本,运用定量反转录 PCR 技术进行 IL-2,3,4,5,10,TGF-α与 TGF-β表达水平的检测,以β-actin 作内参照,扫描所得 A(OD 值)与βactin A(OD 值)比值为结果值.其次,在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同时,分别向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大鼠转输大鼠肠道固有膜淋巴细胞和该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同样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肠段各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①大鼠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后4,8,12,16,20 d 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别为:IL-2:3.07,2.84,3.33,3.24.3.85;IL-3:6.02,5.13,3.54,2.20.1.98;IL-4为:0.25,0.26,0.18,0.17,0.15;IL-5为:0.16,0.16,0.07,0.05,0.05;IL-10:6.25,6.87,7.44,7.32,6.45;IFNγ:7.43,6.24,7.28,15.42,7.82;TGF-α:3.70,10.09,6.94,4.88,4.01:TGF-β:4.14,15.76,10.66,5.25,4.55;②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大鼠,传输淋巴细胞后4,8,12,16,20 d 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为:IL-2:3.70,3.99,4.24,3.86,2.90;IL-3:3.45,3.78,4.46,3.99,3.25;IL-4:0.15,0.24,0.25,0.22,0.15;IL-5:0.16,0.16,0.06,0.07,0.05;IL-10:5.29,5.38,6.59,7.33,4.88;IFN-γ:3.24,3.39,3.78,3.42,3.02;TGF-α:3.99,14.54,10.33,6.29,4.01;TGF-β:5.14,16.26,15.74,10.83,6.98;③感染巴西日圆线虫大鼠,传输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治疗后4,8,12,16,20 d 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为:IL-2:4.82,5.76,5.78,5.69,4.42;IL-3:2.99,4.04,3.21,3.38,2.57;IL-4:0.32,0.40,0.48,0.23,0.19;IL-5:0.22,0.22,0.18,0.13,0.11;IL-10:6.44,6.38,6.57,6.33,5.81;IFN-γ:3.24,3.09,3.11,2.70,2.97;TGF-α:4.09,14.55,11.33,8.2l,6.58;TGF-β:5.24,16.60,13.84,9.24.7.01.结论随着大鼠肠粘膜损伤的发生,IL-2 mRNA 的表达渐有增加,感染 Nb 后7 d~10 d 达到高峰,在损伤修复过程中表达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IL-10的表达在粘膜炎症最严重时稍有增加,在修复过程中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肠粘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IL-3,IL-4,IL-5的 mRNA 的表达均有升高,TGF-α,TGF-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在肠粘膜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不同.感染 Nb、转输大鼠肠道固有膜淋巴细胞和该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后,各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粘膜损伤 修复 中肠段细胞因子 RNA 大鼠 实验
下载PDF
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序列测定和三维结构模建
14
作者 杨丽娟 白玉杰 +2 位作者 药立波 闫小君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确定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VL)的一级结构,并模建其三级结构. 方法:从抗人胃癌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V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利用同源蛋白结构模建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系统模建VL的三维空间结构. 结果:所获得的VL序... 目的:确定抗胃癌抗体轻链可变区(VL)的一级结构,并模建其三级结构. 方法:从抗人胃癌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V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利用同源蛋白结构模建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系统模建VL的三维空间结构. 结果:所获得的VL序列符合鼠抗体可变区特征,并成功构建了其三维空间结构. 结论:所测得的VL一级结构和构建的三维空间结构均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可变区 噬菌体抗体库 人胃癌 序列测定 三维结构 一级结构 同源蛋白 三维空间结构 VL基因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下载PDF
免疫金层析试验快速检测血清HBsAg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瑜 阎小君 +7 位作者 韩锋产 郭晏海 李陕区 段杰 冯永强 张菊 崔大祥 苏成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58-359,共2页
免疫金层析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检测技术。我国有40%左右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10%的人携带HBsAg,因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普查HBsAg,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极... 免疫金层析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免疫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检测技术。我国有40%左右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10%的人携带HBsAg,因而快速准确地检测和普查HBsAg,对于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为此,我们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HBsAg的免疫金层析试验(GICA),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氯金酸购于上海试剂一厂;免疫层析的材料由吸水玻璃纤维、吸附胶体金的玻璃纤维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免疫金层析试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