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分娩镇痛时机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效果
1
作者 林娜 樊周能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产妇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HDP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活跃期(宫口直径>5 cm)开始实施分娩镇痛,B组在潜伏期(宫口直径≤5 cm)开始实施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镇痛时机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产妇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HDP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在活跃期(宫口直径>5 cm)开始实施分娩镇痛,B组在潜伏期(宫口直径≤5 cm)开始实施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和收缩压、麻醉用药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第1、2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1(宫口扩张5 cm)、T2(宫口扩张7~8 cm)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收缩压低于A组(P<0.05),两组产妇在T3(宫口扩张10 cm)的VAS评分、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罗哌卡因用量、脐带血浆罗哌卡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转剖宫率为22.50%(9/40),高于B组的15.0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在娩出后l、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潜伏期开始分娩镇痛可减轻HDP产妇在第1产程的疼痛,稳定血压,对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娩出情况均无不利影响,且不会增加麻醉药物用量和新生儿体内的麻醉药物浓度,与活跃期镇痛同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时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活跃期 潜伏期 罗哌卡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易凡 欧阳林 黄秋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13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13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红蓝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文拉法辛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利培酮片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6.38%(χ^(2)=5.779,P=0.016)。治疗4周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总反应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正确反应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2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WHOQOL-100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14%、7.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46)。结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文拉法辛应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利培酮 文拉法辛 治疗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在甲状腺癌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邹艳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在甲状腺癌(TC)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2例接受甲状腺癌全切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漱口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术前颈部体位训练。比较... 目的观察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在甲状腺癌(TC)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2例接受甲状腺癌全切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漱口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术前颈部体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挛缩情况,干预前后的颈部活动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瘢痕挛缩率7.84%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向健侧屈、向患侧屈、向健侧旋转、向患侧旋转颈部活动度分别为(42.26±2.23)、(34.56±4.23)、(34.51±5.17)、(27.10±4.11)、(51.18±6.02)、(51.25±3.26)°,大于对照组的(36.96±2.17)、(28.76±4.15)、(26.95±5.34)、(25.01±3.85)、(43.96±5.64)、(41.45±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阳性率23.53%、头晕头痛阳性率17.65%低于对照组的50.98%、5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61.32±13.45)、(62.40±11.62)、(59.27±11.34)、(49.42±12.20)、(56.32±14.30)、(59.31±12.21)、(57.42±13.39)、(59.33±12.38)分,高于对照组的(50.32±12.60)、(49.56±11.40)、(46.23±10.41)、(45.50±11.34)、(49.54±13.92)、(48.22±10.31)、(53.41±12.23)、(52.32±1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应用于甲状腺癌全切术患者中,疗效确切,可减少瘢痕挛缩,改善颈部活动度,减少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颈部体位训练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瘢痕挛缩 颈部活动度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体位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
4
作者 邹艳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体位干预对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 9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康复训练联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干...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体位干预对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方法 9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康复训练联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胃肠功能恢复相关指标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75.41±7.86)、(77.18±9.47)、(81.31±5.52)、(91.28±4.17)、(82.64±3.62)、(87.57±4.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85±6.85)、(65.91±5.17)、(76.64±7.03)、(82.68±4.77)、(74.86±4.37)、(75.61±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首次进食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6±0.49)、(0.96±0.17)、(1.12±0.28)、(1.93±0.27)、(1.32±0.45)、(5.66±0.79)d,均短于对照组的(3.27±0.56)、(1.61±0.26)、(1.91±0.47)、(3.53±0.56)、(3.38±0.52)、(7.57±0.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联合体位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康复训练 体位干预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康复运动训练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黄秀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康复运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日常生活能...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康复运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对疾病的应对方式评分及干预满意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均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分别为(52.86±5.22)、(50.57±4.28)、(18.79±1.21)、(31.49±3.45)、(13.37±3.5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9.17±6.55)、(54.29±3.55)、(15.38±1.38)、(27.18±3.31)、(16.61±2.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消极的疾病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对于康复干预的整体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康复运动训练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玉惠 杨雅玲 卢武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年第3期304-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神经功能及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老年CI患者60例,...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神经功能及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老年CI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NGF、GSH-Px及T-A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AK2、P-JAK2及P-STAT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老年CI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该方案能进一步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及提高脑保护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 脑梗死 神经功能 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GRIN2B基因多态性与闽南地区汉族人群癫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连霞 郑丽群 +2 位作者 钱小容 赵佳丽 费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基因GRIN2B多态性与闽南地区汉族人群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进行体检的167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监测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163...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基因GRIN2B多态性与闽南地区汉族人群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进行体检的167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监测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163例癫痫患者为癫痫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对受试者GRIN2B基因rs11055514、rs11055515、rs12814951、rs74816802、rs2160517、rs2193149、rs966664、rs1805476、rs1806201、rs1805522、rs3764030、rs1019385等12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Haploview 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LD)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单倍型分析;采用基因型检验(GENO)、趋势χ2检验(TREND)、显性基因检验(DOM)和隐性基因检验(REC)统计两组受试者GRIN2B基因12个位点的野生纯合子(AA)、突变杂合子(Aa)及突变纯合子(aa)基因型的分布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RIN2B基因12个位点的致癫痫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GRIN2B基因12个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由rs11055514、rs11055515、rs12814951、rs74816802、rs2160517、rs2193149、rs966664组成的结构域1(Block1)和由rs3764030、rs1019385组成的Block2各位点之间存在明显LD现象(D’>0.9,r2>1/3);block1中的CGGACAG单倍体与癫痫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rs74816802、rs2193149位点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193149位点突变可能有致癫痫作用(等位基因的加和作用:OR=1.529,L95=1.017,P=0.041)。结论:GRIN2B基因rs2193149位点突变可能是闽南地区汉族人群癫痫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 GRIN2B 基因多态性 癫痫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对复方首乌藤合剂抗失眠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棋平 蔡小辉 +3 位作者 吴坤林 杨丽娜 曹毅祥 陈锦珊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 探讨复方首乌藤合剂抗失眠作用与HPLC指纹图谱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分析得到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复方首乌藤合剂指纹图谱;腹腔注射 DL -4-氯苯丙氨酸建立大鼠失眠模型,用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体5-HT的含量,采用正交投影偏最... 目的 探讨复方首乌藤合剂抗失眠作用与HPLC指纹图谱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分析得到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复方首乌藤合剂指纹图谱;腹腔注射 DL -4-氯苯丙氨酸建立大鼠失眠模型,用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体5-HT的含量,采用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从指纹图谱中共确定21个共有峰,12个峰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均>1.0,复方首乌藤合剂指纹图谱中3个色谱峰对抗失眠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复方首乌藤合剂抗失眠作用的物质基础与其所含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关,通过谱效关系分析得到复方首乌藤合剂的抗失眠物质基础,可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首乌藤合剂 指纹图谱 抗失眠 谱效关系 正交投影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镰形棘豆总黄酮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小辉 曾棋平 +2 位作者 杨丽娜 曹毅祥 陈锦珊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40-443,449,共5页
目的 考察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为指导其经皮给药剂型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在水及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测定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溶... 目的 考察镰形棘豆总黄酮的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理化常数,研究其体外经皮渗透性能,为指导其经皮给药剂型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镰形棘豆总黄酮在水及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测定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溶液中的 P 值,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采用双室渗透扩散装置考察其经皮渗透情况。结果 镰形棘豆总黄酮在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较好。镰形棘豆总黄酮的 P 值与溶液pH有一定关系,当pH值在2.5~7.4时,随着pH值的增加,总黄酮的log P 值逐渐减小且基本控制在0.38~1.34之间。24 h药物累积透过量为155.44 μg/cm 2 ,时滞为(11.52±0.95) h。结论 镰形棘豆总黄酮水溶性差,较易溶于甲醇、乙醇及pH 5.0~7.4的磷酸盐缓冲液,其皮肤透过性不高,累积透过率较低,且有一定的时滞,经皮给药剂型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以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总黄酮 理化性质 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经皮渗透性
下载PDF
MELD评分及血清DcR3、RIPK3、hBD-1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永木 刘双平 +1 位作者 王丽惠 苏亚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血清诱骗受体3(DcR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人β-防御素-1(hBD-1)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5例ACLF患者(观察组)...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血清诱骗受体3(DcR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人β-防御素-1(hBD-1)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5例ACLF患者(观察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及同期8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DcR3、RIPK3、hBD-1水平。收集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30 d时ACLF患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34例)和存活组(8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MELD评分及血清DcR3、RIPK3、hBD-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ELD评分、DcR3、RIPK3、hBD-1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DcR3、RIPK3、hBD-1水平高于肝炎组、对照组,肝炎组血清DcR3、RIPK3、hBD-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评分及血清总胆红素、DcR3、RIPK3、hBD-1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MELD评分及高水平DcR3、RIPK3、hBD-1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ELD评分、DcR3、RIPK3、hBD-1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ACLF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818、0.796、0.775、0.910。结论高MELD评分及高水平DcR3、RIPK3、hBD-1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骗受体3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人β-防御素-1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下载PDF
5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11
作者 陆秀娟 沈咏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总结了5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建立呼吸通道、纠正休克、判断病情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体位/皮肤护理、病情监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总结了5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急救护理(建立呼吸通道、纠正休克、判断病情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体位/皮肤护理、病情监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5例患者治疗痊愈,住院时间14-25 d,平均住院19.5 d。认为心脏刀刺伤病情危重,诊治不及时可致患者迅速死亡,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赢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刀刺伤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调控微小RNA⁃155在氯化锰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萍萍 庄建发 +3 位作者 纪荣佳 王俊毅 吴进 陈大朝 《毒理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9-296,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调控微小RNA⁃155(miR⁃155)在氯化锰(MnCl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nCl2处理SH⁃SY5Y细胞并将H19过表达质粒(pcDNA3.1⁃H19)及阴性对照质粒(pcDNA3.1)、H19小干扰RNA(si⁃H19)及乱序无...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调控微小RNA⁃155(miR⁃155)在氯化锰(MnCl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nCl2处理SH⁃SY5Y细胞并将H19过表达质粒(pcDNA3.1⁃H19)及阴性对照质粒(pcDNA3.1)、H19小干扰RNA(si⁃H19)及乱序无意义阴性对照(si⁃NC)、miR⁃155寡核苷酸模拟物(miR⁃155)及阴性对照(miR⁃NC)分别转染进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19和miR⁃155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19与miR⁃155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用MnCl2(250、500和1000μmol/L)处理SH⁃SY5Y细胞24 h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H19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IL⁃1β、IL⁃6和TNF⁃α分泌量,miR⁃155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H19靶向抑制miR⁃155的表达,H19过表达可逆转MnCl2对SH⁃SY5Y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P<0.05),抑制H19表达或miR⁃155过表达可加剧MnCl2对SH⁃SY5Y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P<0.05)。结论MnCl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可能与H19调控miR⁃155进而促进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9 微小RNA⁃155 氯化锰 SH⁃SY5Y细胞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