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新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明龙 杨文琦 +2 位作者 王晓东 姜媛媛 李留东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验证S_(D)+SV_(4)标准对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影响其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77例。以超声心动图参数计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e...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验证S_(D)+SV_(4)标准对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影响其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477例。以超声心动图参数计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作为诊断LVH的金标准。使用ROC曲线评估S_(D)+SV_(4)、RavL+SV_(3)和SV_(1)+RV_(5)/RV_(6)标准诊断LVH的效能。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S_(D)+SV_(4)标准诊断LVH准确性的因素。结果基于LVMI,共有139例(29.1%)患者诊断为LVH。女性中,S_(D)+SV_(4)标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明显高于RavL+SV_(3)(0.847 vs.0.728,P<0.05)和SV_(1)+RV_(5)/RV_(6)标准(0.847 vs.0.706,P<0.05),且其灵敏度(79.2%)和特异度(94.4%)也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标准;而在男性中,S_(D)+SV_(4)标准与其他两种标准的AUC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调整其他因素后,仅左室射血分数(OR=0.930,95%CI 0.902~0.961,P<0.01)在S_(D)+SV_(4)标准和金标准诊断与LVH一致性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新提出的S_(D)+SV_(4)标准在诊断LVH方面优于传统心电图标准诊断。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是影响其诊断LVH准确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S_(D)+SV_(4)标准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Peguero-Lo-Presti指数诊断的左心室肥厚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2
作者 张明龙 方媛媛 +3 位作者 隋晓鹏 陈欣欣 李留东 王海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Peguero-Lo-Presti指数诊断的左心室肥厚(LVH)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功接受射频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52例。根据Peguero-Lo-Presti指数分为LVH组(167例)和左心室正常(LVN)组(485例)。... 目的探讨Peguero-Lo-Presti指数诊断的左心室肥厚(LVH)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功接受射频导管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52例。根据Peguero-Lo-Presti指数分为LVH组(167例)和左心室正常(LVN)组(485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3、6、12个月以及此后每12个月间隔进行规律随访,评估有无房颤复发;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的房颤复发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0.5(15.0,26.0)个月,共155例(23.8%)患者出现复发,LVH组95例,LVN组60例,LVH组的无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LVN组(64.1%vs.80.4%,Log-rankχ2=26.361,P<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后,Peguero-Lo-Presti指数诊断的LVH仍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HR(95%CI):2.359(1.663~3.345),P<0.01]。结论Peguero-Lo-Presti指数诊断的LVH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 左心室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Peguero-Lo-Presti指数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伟伟 王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低钠血症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80例60岁以上老年心衰患者,将入院时血钠值<135 mmol/L视为低钠血症,以此为基准,将患者分为非低钠组(44例)和低钠组(36例)。比较两...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低钠血症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80例60岁以上老年心衰患者,将入院时血钠值<135 mmol/L视为低钠血症,以此为基准,将患者分为非低钠组(44例)和低钠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础疾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酐],血管紧张素、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用药详情,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分析老年心衰患者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低钠组患者NYHA分级Ⅳ级23例、SBP 126(111,151)mm Hg(1 mm Hg=0.133 kPa)、DBP 78(71,81)mm Hg、LVEF 43(36,53)%、白蛋白37.1(33.6,40.1)g/L、血红蛋白128.6(113.2,142.5)g/L、血尿素7.9(5.6,11.4)mmol/L与非低钠组的18例、136(121,151)mm Hg、81(71,91)mm Hg、49(40,58)%、38.2(35.5,41.1)g/L、132.2(118.2,114.2)g/L、7.0(5.3,9.4)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础疾病、心率、LVEDD、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组血浆肾素1.02(0.36,4.36)μg/L、血管紧张素67.6(48.8,99.5)ng/L、醛固酮116.6(75.6,188.6)ng/L均高于非低钠组的0.43(0.11,1.38)μg/L、54.5(38.8,78.9)ng/L、97.6(68.6,141.5)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低钠组使用硝酸甘油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药物、β-受体阻滞药物、钙通道阻滞药物占比分别为80.6%、61.1%、16.7%、16.7%,均低于非低钠组的95.5%、81.8%、38.6%、36.4%,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占比均为72.2%,均高于非低钠组的61.4%、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3 d,全因病死率为11.25%(9/80)。非低钠组住院时间13(9,19)d短于低钠组的15(9,23)d,低钠组全因病死率为19.44%(7/36),高于非低钠组的4.55%(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衰。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YHA分级、左心室收缩功能、肌酐值、SBP、血钠值均为老年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的危险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心衰患者血尿素值、尿酸值、SBP、血钠值与住院时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患者入院时血钠每降低3 mmol/L,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27.00%,其中当患者血钠<140 mmol/L时,住院病死率和血钠为负相关关系(r=-0.477,P<0.05)。当血钠>140 mmol/L时,其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609,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其存在住院病死率高、住院时间长、神经激素活性程度高、心脏功能不佳的情况,使用有效方式积极预防心衰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对于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