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证候与精液质量相关参数构建精子DNA碎片预测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超 庾广聿 +4 位作者 阳绍华 高磊磊 金珍 蒋月园 李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61-2668,共8页
背景:中医证候与精液质量相关参数相结合,共同预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异常增高的发生并绘制列线图,能显著提高临床的实操性与应用效能,为临床全面评估精液质量,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临床结局及制定个体化... 背景:中医证候与精液质量相关参数相结合,共同预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异常增高的发生并绘制列线图,能显著提高临床的实操性与应用效能,为临床全面评估精液质量,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临床结局及制定个体化医疗方案提供依据。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证候与精液质量相关参数构建精子DNA碎片的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中医男科接受中医证候诊断及精子DNA碎片率检查的不育患者共420例,据《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6版),将其中137例精子DFI>30%患者纳入精子DFI异常增高组,将283例精子DFI≤30%作为对照组;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精子DFI异常增高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套索算法(LASSO)校正因子共线性问题并筛选出最佳匹配因子后,将其纳入多因素向前逐步Logistic回归找出其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对该预测模型进行区分度与准确度及临床应用效能验证。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向运动率、精子总活率、精子浓度、精子形态学、肾阳虚衰证、湿热下注证、肾精不足证为引发精子DFI异常增高的影响因子(P<0.05);②通过LASSO回归进一步筛选出的最佳匹配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精子总活率、精子浓度、精子形态学、肾阳虚衰证、湿热下注证、肾精不足证(P<0.05);③多因素向前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精子浓度、精子总活率、湿热下注证、肾阳虚衰证共6项为引发精子DFI异常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④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模型组曲线下面积为0.760(0.713,0.806),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745(0.714,0.776),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⑤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0.040,Hosmer-Lemeshow检验P>0.05,表明该模型预测发生精子DFI异常增高的概率与实际发生精子DFI异常增高的概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证实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⑥临床决策曲线与临床影响曲线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分别在阈概率值为0.08-0.84与0.09-0.78时具有临床最大净获益,且在该阈概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能;⑦结果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精子浓度、精子总活率、湿热下注证、肾阳虚衰证为引发精子DFI异常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其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列线图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与临床应用效能,可为临床全面评估精液质量、预后与干预及个体化医疗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 精子DNA完整性 中医证候 精子DNA碎片指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人体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诊断方法的研究探讨
2
作者 陈建锌 肖慧玲 《生物医学》 202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导致,寄生于人体肝胆管系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四个领域对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导致,寄生于人体肝胆管系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四个领域对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为疾病的防控与诊断方法研究提供参考。Clonorchis sinensis (also known as liver flukes) is a common foodborne parasitic disease, caused by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parasitic in the human hepatobiliary system, seriously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 and is an important zoonotic diseas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from four fields: etiology, immunology, imaging and molecular biolog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and diagnost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病 人兽共患病 诊断方法
下载PDF
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文小艳 陈洁晶 +3 位作者 眭维国 杨明 向桢 林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10期2222-2227,共6页
糖尿病肾病为一类全身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临床发病率伴随糖尿病发病率上升而上升。本病发病早期的诊断结果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同时影响患者糖尿病病程发展。本文将针对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这种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进... 糖尿病肾病为一类全身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临床发病率伴随糖尿病发病率上升而上升。本病发病早期的诊断结果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同时影响患者糖尿病病程发展。本文将针对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这种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可为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临床检验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2
4
作者 卢春丽 薛雯 +1 位作者 莫秋菊 荆环云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355-8360,共6页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学科技术,它不仅可以测量细胞大小、内部颗粒性状,还可对细胞表面、胞浆抗原、细胞内的核酸、细胞因子等进行定量、快速、客观、多参数相关检测。它是集光学、电子学、流体...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学科技术,它不仅可以测量细胞大小、内部颗粒性状,还可对细胞表面、胞浆抗原、细胞内的核酸、细胞因子等进行定量、快速、客观、多参数相关检测。它是集光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细胞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免疫学、以及激光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运用产物。流式细胞仪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指标多、采集数据量大、分析全面、方法灵活等特点,随着其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测定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FCM已成为某些疾病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技术。本文就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临床检验 应用及前景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随机尿中ACR与24hUTP定量检测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5
作者 傅园园 罗厚龙 +1 位作者 张和君 陈洁晶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患者随机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hUTP)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 目的探讨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患者随机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hUTP)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30例原发性Ig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ACR与24hUTP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应用不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和尿蛋白水平进行亚组分析。以24hUTP=0.5 g(24h),1.0 g(24h)和3.5 g(24h)为界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CR的cut-off值。结果IgAN患者ACR[0.79(0.41~1.45)g/g]与24 hUTP[1.02(0.58~1.80)g/24h]呈正相关(r=0.85,P<0.01),二者在临床诊断上的一致性程度中等(ICC=0.63,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不受CKD分期影响,不同CKD分期的二者相关系数(r)在0.76~0.86之间(均P<0.01),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在0.53~0.72之间;受尿蛋白水平的影响,当24 hUTP≤0.5 g/24h时,二者无相关性(r=0.08,P>0.05),且在24 hUTP≤0.5 g/24h,0.5 g/24h<24hUTP≤1 g/24h和24 hUTP>3.5 g/24h三组中,二者的一致性可忽略(ICC均<0.2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24 hUTP=0.5 g/24h,1.0 g/24h和3.5 g/24h时,ACR分别为0.30 g/g,0.57 g/g和1.28 g/g时为其cut-off值。结论IgAN患者中,ACR不能简单地替代24 hUTP进行尿蛋白水平评估。特别是在24hUTP≤1 g/24h和24 hUTP>3.5 g/24h的时候,ACR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尿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随机尿清蛋白/肌酐比值 24 h尿蛋白定量
下载PDF
艾滋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1例的骨髓细胞学结果分析
6
作者 周雪情 陶丽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1151-1156,共6页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双相型真菌,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群,临床症状包括突然发病、不规则且长时间高热、体质量减轻、呼吸系统症状、贫血和肝脾肿大等。本文报道1例艾滋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骨髓细胞学结果分析。Talaromyces ma...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双相型真菌,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群,临床症状包括突然发病、不规则且长时间高热、体质量减轻、呼吸系统症状、贫血和肝脾肿大等。本文报道1例艾滋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骨髓细胞学结果分析。Talaromyces marneffei is a biphasic fungus that is susceptible to immunocompromised or deficient people, and its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e sudden onset, irregular and prolonged high fever, weight loss, respiratory symptoms, anemia and hepatosplenomegaly.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analysis of bone marrow cytology results of 1 case of HIV-infected Talaromyces marneff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 骨髓细胞学 艾滋病
下载PDF
体检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张和君 安运锋 +2 位作者 傅圆圆 李灿昌 闻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Hcy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6,406例体检人群Hcy水平,分别按性别及Hcy水平高低分组,分析Hcy与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结果:总体人群Hc...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Hcy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6,406例体检人群Hcy水平,分别按性别及Hcy水平高低分组,分析Hcy与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结果:总体人群Hcy水平为13.06 μmol/L。男性组Hcy水平为13.98 μmol/L,女性组Hcy水平为11.14 μmol/L,女性组明显低于男性组(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Homocysteine (Hcy)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lipid levels in a population undergoing health checkups. Methods: The study analyzed the Hcy levels of 106,406 individuals and categorized them by gender and Hcy leve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cy and lipids levels (including triglycerides, total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was assessed. Results: The average Hcy level in the overall population was 13.06 μmol/L. The Hcy level for males was 13.98 μmol/L, while for females, it was 11.14 μmol/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males (P < 0.05). The low Hcy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 and LDL-C compared to the high Hcy group (P < 0.05), while the HDL-C level in the low Hc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high Hc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gender difference in Hcy levels. In the health checkup population, Hcy level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DL-C and TC,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DL-C. Monitoring Hcy levels in key popula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cy and lipid level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健康体检 血脂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莫秋菊 李欢 韦唯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1254-1261,共8页
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在临床诊断和传染病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准确检测是快速控制疫区疫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缺乏有效治疗和疫苗的情况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作为常用的核酸检测技术和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有... 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在临床诊断和传染病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准确检测是快速控制疫区疫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缺乏有效治疗和疫苗的情况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作为常用的核酸检测技术和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有着高灵敏度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以牺牲特异性为代价的现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蛋白质和小分子诊断工具。然而,灵敏度低和样品预处理复杂的操作步骤极大地限制了该方法现场检测的应用。因此,快速、灵敏和特异性的检测技术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要点,随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基于CRISPR-Cas的生物传感系统的优异性能在开发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RISPR/Cas系统在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作用机制及原理,总结了新型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s crucial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Early and accurate detection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quickly control epidemic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the absence of effective treatments and vaccin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a commonly used nucleic acid te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sease diagnosis with high sensitivity. However, it often sacrifices specificit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s a rapid and highly specific diagnostic tool for proteins and small molecules. Nevertheless, its low sensitivity and complex sample preprocessing steps greatly limit its application in on-site testing.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detection technologies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CRISPR-Cas based biosensing systems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diagnostic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chanisms and principles of CRISPR/Cas systems i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detection,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novel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provides an outlook on their futur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 微流体纸基分析装置mPAD CRISPR相关蛋白质类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苏雯 杨彤 《医学诊断》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患儿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至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74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所有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九项呼吸...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患儿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至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74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所有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及分析。结果:748例患儿血清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例数为281例,总阳性率为37.57%。其中男性患儿的阳性率为19.25%,女性阳患儿的阳性率为18.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单一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的患儿中,主要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占阳性例数的27.14%,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别为3.07%和0.94%;混合感染有44例,占感染比例的5.88%。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是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时检测出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类型,为临床对患儿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nine respiratory tract pathogen infection in children,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748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dmitted into from January 2023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ll serum specimens of all children were tested by nine joint inspections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and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748 patients, 281 were positive,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37.57%, which that 19.25% were male children and 18.32% were female children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P > 0.05).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was the most common among the children who were positive for single respiratory pathogens, accounting for 27.14% of the positive cases, followed by parainfluenza virus (HPIV)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3.07% and 0.94%,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44 cases of mixed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5.88% in all the positive patients. Conclusion: MP is the main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followed by the HPIV and RSV, so timely detection of the type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in children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九联检试剂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儿童
下载PDF
2359例孕期妇女乙肝感染及免疫状况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蒋爱珍 傅园园 苏雯 《医学诊断》 202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了解本院产科门诊孕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围产期进行干预管理,预防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接受初次孕产期保健的孕期妇女进行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的实验结果。结果:... 目的:了解本院产科门诊孕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围产期进行干预管理,预防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接受初次孕产期保健的孕期妇女进行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的实验结果。结果:受检2359人中乙肝HBsAg阳性187人,阳性率7.93%,其中,>40岁组检出阳性11例(18.33%)感染率最高,≤25岁组检出阳性9例(4.13%)感染率最低,26~30岁组检出阳性51例(6.17%),31~35岁组检出阳性71例(8.39%),36~40岁组检出阳性45例(11.00%),通过对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0岁组检出HBsAb阳性37例(61.67%),通过不同年龄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tetrics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to prevent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Metho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five serum hepatitis B tests conducted on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their first prenatal care at the obstetrics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2 to December 2023. Results: Among 2359 people tested, 187 were positive for hepatitis B HBsAg,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7.93%. Among them, 11 cases (18.33%) were positive in the group over 40 years of age, and 9 cases (4.13%) were positive in the group under 25 years of age. The infection rate was the lowest, 51 cases (6.17%) were positive in the group between 26 and 30 years of age, 71 cases (8.39%) were positive in the group between 31 and 35 years of age, and 45 cases (11.00%) were positive in the group between 36 and 40 years of age. By comparing the positive rates of HBsAg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40 age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HBsAg positiv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 of neonatal hepatitis B infection. Early deter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s hepatitis B infection can reduce the risk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and ensur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A large number of pregnant women are still negative for HBsAb, so it should be recommended to vaccinate hepatitis B vaccine i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孕期妇女 感染状况
下载PDF
血清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文小艳 欧明林 +4 位作者 陈洁晶 刘凤英 薛雯 向祯 杨桂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607例患者血清,其中有141例PHC患者(PHC组),152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64例慢性乙型肝...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607例患者血清,其中有141例PHC患者(PHC组),152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和15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对4组血清标本的PIVKA-Ⅱ和AFP水平进行检测,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本研究的所有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C组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均较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IVKA-Ⅱ单项诊断PHC的灵敏度为78.72%,特异度为78.76%;血清AFP单项诊断PHC的灵敏度为68.09%,特异度为85.62%。PIVKA-Ⅱ与AFP进行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为83.69%,与单独AFP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9,P<0.05)。结论血清PIVKA-Ⅱ在临床上对PHC诊断的灵敏度较AFP的灵敏度高,与AFP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浆环状RNA的筛查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献青 张岳 +3 位作者 林华 薛雯 陈洁晶 欧明林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906-2910,共5页
目的筛查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为地中海贫血新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新的信息。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桂林第924医院入院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各10例,采用基因芯... 目的筛查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为地中海贫血新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新的信息。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桂林第924医院入院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各10例,采用基因芯片法分析受试者血浆中circ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基因芯片法共检测到circRNA 8312个,其中包括差异表达circRNA 84个(以2.0倍为标准阈值),47个环状RNA上调(>2.0倍),37个circRNA下调(<-2.0倍),并筛选了部分差异表达倍数排名前10的上、下调环状RNA配对的靶miRNA。此外,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了hsa_circRNA_100790(上调倍数11.10)和hsa_circRNA_001496(下调倍数-5.44)的相对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趋势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血浆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circRNA,可能作为地贫新的生物标志物和精准治疗靶点,为未来地贫的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外周血 环状RNA 基因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差异表达
下载PDF
2010~2019年桂林市腹泻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秋培 陈洁晶 +1 位作者 闻涛 林华 《医学诊断》 2020年第4期198-203,共6页
目的:统计分析桂林市2010~2019年腹泻儿童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感染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9年收治在门诊、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大便样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对其进行RV抗原检测。结果:腹泻儿童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 A, RV-A... 目的:统计分析桂林市2010~2019年腹泻儿童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感染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9年收治在门诊、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儿童大便样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对其进行RV抗原检测。结果:腹泻儿童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 A, RV-A)总感染率为20.94%,年检出率分别为36.13%、35.35%、24.82%、22.41%、13.85%、10.15%、18.63%、22.91%、21.80%、16.95%;0~【6M、6M~【1Y、1Y~【2Y、2Y~【3Y、3~【4Y、4~≤ 5Y患儿RV-A感染率分别为14.95%、28.09%、39.17%、29.26%、21.24%、13.94%,其中1~【2Y组的检出率最高为(39.17%),与其他组比较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1、2月的检出率分别为30.01%、30.10%、26.13%,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RV-A是桂林市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感染与年龄、性别和季节有关。病原体感染高峰期发生在秋、冬季节,如11、12、1、2月,6M到3Y儿童为RV-A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儿童 桂林市
下载PDF
一例阿萨希毛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混合尿路感染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灿昌 赵志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2942-12946,共5页
患者,男,56岁,10年前曾行“左肾切除术”和“膀胱切开取石术”,4个月前因右肾多发结石并重度积水行“右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个月前诊断慢性肾衰竭,多次行血液透析治疗,1月前确诊膀胱恶性肿瘤(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现今因血... 患者,男,56岁,10年前曾行“左肾切除术”和“膀胱切开取石术”,4个月前因右肾多发结石并重度积水行“右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2个月前诊断慢性肾衰竭,多次行血液透析治疗,1月前确诊膀胱恶性肿瘤(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现今因血尿3天入院。入院体温37.8℃,经头孢唑肟抗感染治疗仍反复发热。行中段尿培养,检出阿萨希毛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 氟康唑”治疗,经联合抗感染治疗3后天无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阿萨希毛孢子菌 白假丝酵母菌 尿路感染
下载PDF
514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润强 陈洁晶 +2 位作者 苏雯 薛雯 杨桂淇 《医学诊断》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分析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感染特点、感染率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住院及到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5142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5142例血清标本中共检... 目的:分析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感染特点、感染率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住院及到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5142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5142例血清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例数为2252例(总阳性率为43.80%),其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为34.99%,乙型流感病毒第二(9.70%),嗜肺军团菌没有被检测出(0.00%);不同季节间的感染率也不同,其中冬季最高(50.48%),夏季最低(37.42%);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也不相同,女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男性患者高(χ2 = 44.85, P 【0.05);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感染率也不同,3~6岁组的病原体阳性最高(59.57%),与其余各组间的阳性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7.52, 6.855, 136.176, 175.076, P 【0.05)。结论: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以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且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多数存在季节、性别和年龄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IGM抗体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春丽 荆环云 +1 位作者 莫秋菊 薛雯 《医学诊断》 202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多发生于青少年,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炎症性腰背疼痛、晨僵,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常有脊柱轴向的失稳及变形,病情不可逆转。该病起病隐匿,初期症状多不...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多发生于青少年,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炎症性腰背疼痛、晨僵,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常有脊柱轴向的失稳及变形,病情不可逆转。该病起病隐匿,初期症状多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故掌握好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早期影像学和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查,对诊断至关重要。早期采用药物干预,能够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也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初期症状 腰背疼痛 慢性炎症性疾病 相关检查 中轴关节 药物干预 临床实验室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对器官移植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若菡 薛雯 +4 位作者 张岳 陈洁晶 周献青 杨桂淇 甘晴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6期2757-2761,共5页
肝、肾移植可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和肾病患者的治疗,他克莫司广泛用于移植受者的免疫抑制药物,它治疗范围窄,个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大,这种差异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导致的,研究影响机制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肝、肾移植可用于终末期肝病患者和肾病患者的治疗,他克莫司广泛用于移植受者的免疫抑制药物,它治疗范围窄,个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大,这种差异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导致的,研究影响机制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细胞色素P450对移植后并发症有重要影响,对影响机制的研究,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使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移植 他克莫司 个体化用药 基因调控
下载PDF
呼吸道病原体在2627例儿童患者中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8
作者 谭秋培 陈洁晶 +1 位作者 杨桂淇 林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期350-356,共7页
目的:分析九项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感染后其产生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同时采用免疫金标法对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进行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共纳入2627份患儿样本,九联检IgM抗体阳性共计140... 目的:分析九项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感染后其产生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同时采用免疫金标法对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进行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共纳入2627份患儿样本,九联检IgM抗体阳性共计1407例,总阳性率为53.6%,其中以MP阳性为主,占总检测数43.7%,占阳性数81.6%。九联检与二联检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阳性符合率为40.6%。复合病原体感染共有441例,其中MP合并INFB阳性率最高6.3%。1407例阳性患者中男812例(49.7%),女595例(59.9%),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道感染秋季发病率最高(62.0%),冬季发病率次之(58.2%),季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九联检与二联检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对儿童患者的监测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其感染与性别、季节相关,其中秋、冬两季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原体 儿童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金标法
下载PDF
基于光学生物传感器检测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润强 卢春丽 +2 位作者 莫秋菊 陈洁晶 朱俊芳 《生物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由大多数类型的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膜性囊泡。它们存在于包括血液、尿液、血清和唾液在内的体液中,在细胞间的通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泌体包含各种生物标记物,如核酸和蛋白质,可以反映其母细胞的状态。因此,肿瘤... 外泌体是一种由大多数类型的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膜性囊泡。它们存在于包括血液、尿液、血清和唾液在内的体液中,在细胞间的通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泌体包含各种生物标记物,如核酸和蛋白质,可以反映其母细胞的状态。因此,肿瘤衍生的外泌体是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这里,我们回顾了用于检测肿瘤来源外泌体生物传感(主要是基于光学生物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分析了基于光学生物传感技术检测肿瘤来源外泌体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光学生物传感器 肿瘤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薛雯 唐立红 +2 位作者 朱俊芳 陈洁晶 刘永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期345-349,共5页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包括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都可导致CKD,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包括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都可导致CKD,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本文针对肠道菌群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进行综述,肠道菌群失调与CKD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肾脏病 菌群失调 机体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