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药品过期情况及分析
1
作者 谢继青 马晓雯 +1 位作者 康健 闫东辉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为我国维和医疗分队药品的筹备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批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任务期(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过期药品相关信息(包括品规数、数量、药品类别、数量超过100盒/支的品规),比较前6个月(A组)和后6个月(B组)... 目的为我国维和医疗分队药品的筹备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批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任务期(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过期药品相关信息(包括品规数、数量、药品类别、数量超过100盒/支的品规),比较前6个月(A组)和后6个月(B组)的数据差异,并对过期药品数量超过100盒/支的品规进行分类;分析药品过期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过期药品品规共272种,其中A组183种,B组89种;数量16753盒/支,其中A组13798盒/支,B组2955盒/支;药品类别145种,数量超过100盒/支的品规35种,其中A组78种、27种,B组67种、8种。与A组比较,B组过期药品的品规数、数量超过100盒/支的品规数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药品总数量、药品类别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过期药品数量超过100盒/支的品规涉及抗感染药、电解质及营养药、消化系统药等。药品过期原因包括必备应急药品使用少、常规大量使用药品储备量大、医师用药习惯不同、部分药品失效期近、用药指南变化、精神类药品使用限制等。结论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尽量远的药品效期,药品使用中的科学管理均为执行任务中减少药品过期的有效措施,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约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期药品 维和医疗分队 药品管理
下载PDF
伴血清癌胚抗原升高的获得性特发性全身无汗症
2
作者 李欢 王晓玲 刘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报告1例获得性特发性全身无汗症。患者男,20岁,急性起病,发现无汗2个月就诊。患者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全身无汗,伴胸、背部胆碱能性荨麻疹。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胸背部及四肢行碘淀粉试验未见变色。实验室检查示血清癌胚抗... 报告1例获得性特发性全身无汗症。患者男,20岁,急性起病,发现无汗2个月就诊。患者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全身无汗,伴胸、背部胆碱能性荨麻疹。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胸背部及四肢行碘淀粉试验未见变色。实验室检查示血清癌胚抗原升高。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小汗腺数量及分布均正常,小汗腺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获得性特发性全身无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特发性全身无汗症 特发性单纯性促排汗障碍 无汗症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免溶脂技术在男性乳腺发育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源源 朱见 +5 位作者 刘长瑞 王丹 曹宪姣 刘懿心 翟东亮 贺青卿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机器人辅助免溶脂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52例男性...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机器人辅助免溶脂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52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溶脂技术分为机器人辅助免溶脂组(观察组,n=20)和机器人辅助溶脂组(对照组,n=32)。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情况,并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BMI、病程、血清泌乳素水平和Simo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双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头乳晕坏死、皮下血肿、皮下血清肿、皮肤感染和脂肪液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的评分(胸部整体外观、乳头乳晕及术区皮肤感觉和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窝入路机器人辅助免溶脂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是可行、安全、有效的,且美容效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发育症 机器人辅助手术 免溶脂技术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
下载PDF
山东地区男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研究
4
作者 盛楠 冯双亮 于翠云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5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其对男性患者HPV感染筛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皮肤科就诊的641例男性患者分泌物拭子标本,采用通用引物多重PCR扩增及流式荧光杂交分型检测的方法行... 目的:分析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其对男性患者HPV感染筛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皮肤科就诊的641例男性患者分泌物拭子标本,采用通用引物多重PCR扩增及流式荧光杂交分型检测的方法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结果:641例患者中,阳性患者306例,阳性率为47.74%。其中单一阳性感染患者219例,两种阳性感染患者56例,三种阳性感染患者17例,四种阳性感染患者8例,五种以上阳性感染患者6例。低危型感染以基因型06亚型为主,高危型感染以基因型16亚型为主。结论:男性HPV感染主要以06、11、16、43和39亚型为主,多发于18~30岁,HPV单一感染比例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杂交技术 高危型 低危型 基因型
下载PDF
山东地区某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调研及血常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飞 王延群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流行特征,并分析12岁以下儿童MP感染抗体阳性患儿的血常规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68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别检测...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流行特征,并分析12岁以下儿童MP感染抗体阳性患儿的血常规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68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别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常规。结果:6827例患儿中MP抗体阳性率为20.73%(1415/6827),2017-2019年MP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14.72%、22.33%、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冬季阳性率最高(22.81%),秋季次之(20.75%),夏、春季节偏低(17.41%、18.31%),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22.92%,1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2岁阳性率最高(33.56%),4~6岁次之(23.94%),<1岁、1~3岁、13~15岁较低(4.57%、12.14%、16.48%),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24例不同年龄段MP阳性患儿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升高率、单核细胞升高率随年龄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率随年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7-2019年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逐年升高,秋冬季高发,女患儿高于男患儿,且7~12岁儿童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性别 季节 血常规
下载PDF
甲状腺脓肿分离出马耳他布氏菌1例报道
6
作者 李扬 李继霞 +2 位作者 武静 薛炼 崔海荣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8期77-7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例从甲状腺脓肿中分离出的马耳他布氏菌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布氏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损伤的重视。方法:将脓肿穿刺液常规接种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纯菌落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例从甲状腺脓肿中分离出的马耳他布氏菌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布氏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损伤的重视。方法:将脓肿穿刺液常规接种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纯菌落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经VITEK 2 Compact鉴定为马耳他布氏菌。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进一步确认为马耳他布氏菌。结论:通过本病例的回顾,临床医生应重视布氏菌对甲状腺的损害,注重不明原因发热并伴有多关节疼痛患者布氏菌病的筛查,避免临床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耳他布氏菌 甲状腺脓肿 细菌鉴定 分析
下载PDF
纵隔尤文肉瘤皮肤转移
7
作者 孙其乐 赵祥宇 +3 位作者 田博文 李冠勇 孙霞 曹瑞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8-360,共3页
报告1例纵隔尤文肉瘤皮肤转移。患者男,27岁。躯干及四肢结节10 d。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和斑块,褐青色,质地中等。皮损组织病理:肿瘤由小蓝圆细胞组成,细胞核仁小、深染,胞质稀疏,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CD99(... 报告1例纵隔尤文肉瘤皮肤转移。患者男,27岁。躯干及四肢结节10 d。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和斑块,褐青色,质地中等。皮损组织病理:肿瘤由小蓝圆细胞组成,细胞核仁小、深染,胞质稀疏,可见核分裂。免疫组化:CD99(+),白血病病毒整合蛋白(Fli)-1弱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强阳性。诊断:尤文肉瘤皮肤转移。治疗:放疗、化疗及对症治疗。半年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尤文肉瘤 皮肤转移
原文传递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新萍 王皓 黄象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薄型子宫内膜降低了临床妊娠率和成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殖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部分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更是治疗效果欠佳。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 薄型子宫内膜降低了临床妊娠率和成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殖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部分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更是治疗效果欠佳。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的生成来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而成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PRP的制备方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作用机制及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自体PRP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与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树柳 陈玉刚 +2 位作者 刘瑞瑞 杜超 崔云亮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lncRNA UCA1)基因与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严重程度及28天死亡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收治的174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与脓毒症患...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lncRNA UCA1)基因与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严重程度及28天死亡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医院收治的174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与脓毒症患者性别相同,年龄相差1岁之内1∶1配对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UCA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独立危险因素预测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者lncRNA UCA1水平更高(Z=76.235,P<0.001)。脓毒症患者lncRNA UCA1与TNF-α(r=0.384)、IL-6(r=0.308)、IL-17(r=0.472)、ICAM1(r=0.361)和VCAM1(r=0.492)水平、APACHEⅡ(r=0.393)和SOFA评分(r=0.427)均呈正相关(P均<0.001),而对照组中lncRNA UCA1与上述参数均无相关性(P均>0.05)。LncRNA UCA1水平升高(HR=2.186,P=0.007)、年龄增加(HR=1.245,P=0.011)、真菌感染(HR=19.259,P=0.010),C-反应蛋白(CRP)升高(HR=1.334,P=0.036)及APACHEⅡ评分增加(HR=1.245,P=0.017)是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可见lncRNA UCA1(AUC=0.757)、APACHEⅡ评分(AUC=0.865)、CRP(AUC=0.731)及年龄(AUC=0.616)均可预测脓毒症患者28天死亡情况。结论脓毒症患者lncRNA UCA1水平升高,IncRNA UCA1与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基因 炎性因子 预后 真菌感染 C-反应蛋白 年龄
下载PDF
胸部严重创伤急救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邵燕 辛宁 张梅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8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索胸部严重创伤急诊急救采取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部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各50例。... 目的探索胸部严重创伤急诊急救采取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部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情况、死亡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急救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55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01)。结论胸部严重创伤急救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缩短胸部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创伤和损伤 急救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严重胸部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控制性手术急救护理的研究
11
作者 雷加英 辛宁 张梅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8期991-993,共3页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与控制性手术急救护理在严重胸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与常...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与控制性手术急救护理在严重胸部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与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急救与控制性手术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且观察组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降低(P<0.001),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39例(97.50%)患者对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中的32例(80.00%),P=0.013。结论院前急救与控制性手术急救护理可明显改善严重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指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手术中护理 护理 胸部损伤
下载PDF
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携带污染的解决方案
12
作者 于翠芸 崔晓凤 王延群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7期51-53,70,共4页
目的:为解决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过程中出现的隐蔽携带污染问题,验证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评估。方法:收集一份含尿微量白蛋白混合尿液,采用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仪连续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靶值,同时采用Alinity... 目的:为解决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过程中出现的隐蔽携带污染问题,验证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评估。方法:收集一份含尿微量白蛋白混合尿液,采用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仪连续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靶值,同时采用AlinityC生化分析仪分别使用三种方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按照预设智能清洗参数正常在AlinityC上检测(方法一)、加试剂后选择去污剂A清洗试剂针后检测(方法二)、加样本前选择去污剂A清洗样本针后检测(方法三)],用同一份尿液标本在仪器正常检测的第1、10、50、100个标本后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方法一和方法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随着标本量的增多均呈上升趋势,方法三在增加样本针SmartWash智能化清洗、去污剂A(DetergentA)后,尿微量白蛋白的结果未随标本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结论:雅培AlinityC生化分析仪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要注意批量血液样本的携带污染,必要时增加相应的清洗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携带污染 生化分析仪 智能清洗 偏倚
下载PDF
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与质量改进
13
作者 张晓宁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272-0274,共3页
对外来医疗器械处理的难点及质量改进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600个外来器械包为处理对象,根据器械类型、功能、型号等条件进行分组,将全部外来器械包平均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各300个外来医疗器械包。对照组使用常规外来医疗器... 对外来医疗器械处理的难点及质量改进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600个外来器械包为处理对象,根据器械类型、功能、型号等条件进行分组,将全部外来器械包平均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各300个外来医疗器械包。对照组使用常规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质量改进法进行处理管理,主要是从人员架构、器械处理流程等方面进行着手,对比外来医疗器械处理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外来医疗器械处理中,问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导致外来医疗器械处理的工作问题具有多样性,需要工作人员对既往工作模式进行质量改进,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医疗器械 器械处理 难点 质量改进
下载PDF
前臂皮肤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4
作者 李方圆 吴晗 +1 位作者 陈童 张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3期179-180,183,共3页
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是罕见的皮下软组织包块的类型,为良恶交界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53岁女性患者,以“右前臂鹌鹑蛋大小包块并破溃疼痛”入院,通过评估超声声像图特征,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关键词 非典型纤维组织细胞瘤 皮下肿物 超声检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基于HIS病种诊疗小目录的DRG主诊断选择辅助支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王兴强 徐茂云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79-84,91,共7页
目的 针对多病种治疗条件下临床医生选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主诊断困难的问题,基于病种诊疗小目录技术实现DRG主诊断选择辅助决策支持功能,提高DRG主诊断选择的准确性。方法 建立病种诊疗小目录和病种价表... 目的 针对多病种治疗条件下临床医生选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主诊断困难的问题,基于病种诊疗小目录技术实现DRG主诊断选择辅助决策支持功能,提高DRG主诊断选择的准确性。方法 建立病种诊疗小目录和病种价表小目录,将病种与诊疗项目和价表项目分别做对照。创建数据库医嘱表和费用明细表的触发器,实现患者目录内诊疗数据和费用数据的采集,再通过WebService服务实现病种治疗费用和病种治疗时间的排序,为临床医生提供DRG主诊断选择辅助支持。比较系统使用前后主诊断准确率、病案归档时间及超地区病种平均费用的差异。结果 系统使用后,病案主诊断错误率由11.5%降到3.0%,病案归档时间由(3.34±1.77)d缩短至(3.13±1.60)d,患者费用超地区病种平均费用由(1508.85±10355.77)元降低至(506.68±10385.09)元,降低66.42%,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消耗医疗资源最多”和“影响住院时间最长”两个要素的定量数据,可以提高DRG主诊断选择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主诊断 诊疗项目 病种目录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范真真 孙鲁琨 +3 位作者 彭霈 尚明富 杨秀芝 钟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1-14,共4页
目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采用雷火灸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采用雷火灸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相关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少于本组治疗前,排尿量多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24 h排尿次数(6.53±0.68)次、24 h尿失禁次数(3.80±0.89)次少于对照组的(8.07±0.74)、(5.07±0.87)次,排尿量(216.27±31.13)ml/次多于对照组的(199.47±27.85)ml/次(P<0.05)。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少于本组治疗前,充盈期膀胱内压低于本组治疗前,最大膀胱容积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残余尿量(83.37±7.01)ml少于对照组的(131.77±18.03)ml,充盈期膀胱内压(61.10±6.40)cm H2O(1 cm H2O=0.098 kPa)低于对照组的(64.43±4.94)cm H2O,最大膀胱容积(335.73±27.16)ml大于对照组的(314.73±36.28)ml(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功能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膀胱功能评分(1.63±0.49)分低于对照组的(2.13±0.51)分,QOL评分(82.23±2.80)分高于对照组的(73.53±2.64)分(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雷火灸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MALDI-TOF-MS检测哈维弧菌前处理条件的探索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武静 陈英剑 +1 位作者 李继霞 胡成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哈维弧菌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聚类分析初步探讨质谱对哈维弧菌溯源性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首先利用rpoB测序对33株哈维弧菌进行确证,然后利用MALDI-TOF-MS采集哈维弧... 目的 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哈维弧菌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聚类分析初步探讨质谱对哈维弧菌溯源性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首先利用rpoB测序对33株哈维弧菌进行确证,然后利用MALDI-TOF-MS采集哈维弧菌蛋白指纹图谱。并通过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及样本处理方法对检验前操作程序进行优化。最后,利用MALDI-TOF-MS对33株哈维弧菌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质谱对细菌溯源性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所用3种培养基的选择对哈维弧菌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时间18、24h哈维弧菌的鉴定结果优于48h的鉴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养18、24h之间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酸提取法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MALDI-TOF-MS法的聚类分析,能哈维弧菌病感染病原体的溯源提供理论依据。结论 MALDI-TOF-MS法操作简单、快速,可实现对哈维弧菌的准确鉴定和溯源性分析,在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哈维弧菌 快速检测 rpoB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脑血流量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凤玉 薛岩 +7 位作者 王素霞 景颖 赵寒辉 刘锴 荣鹏 张洪彬 卢文婷 孙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脑血流量(CBF)、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3例MHD患者,根据血清PTH水平分为高PTH组(n=21)和低PTH组(n=32);招募同期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脑血流量(CBF)、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3例MHD患者,根据血清PTH水平分为高PTH组(n=21)和低PTH组(n=32);招募同期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检测3组全脑、脑灰质及脑白质CBF;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价受试者认知功能。比较组间CBF及认知评分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价PTH与CBF、MMSE及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PTH组全脑、脑灰质及脑白质CB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高PTH组CBF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PTH组、低PTH组MMSE、MoC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高PTH组评分明显低于低PTH组(P均<0.05)。PTH与全脑、脑灰质及脑白质CBF均呈负相关(r=-0.320、-0.322、-0.312,P均<0.05),PTH与MMSE、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0、-0.312,P均<0.05)。结论MHD患者PTH水平与CBF及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甲状旁腺激素 脑血管循环 认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针灸结合微创埋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动脉血流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燕飞 吕玉玲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微创埋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动脉[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00例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微创埋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动脉[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00例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推拿、按摩等)+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埋线治疗,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评分,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动脉(BA、LVA、RVA)血流动力学(Vm、RI、PI)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ESC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BA、LVA、RVA)血流动力学(Vm、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BA、LVA、RVA)的Vm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动脉(BA、LVA、RVA)V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BA、LVA、RVA)RI、PI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动脉(BA、LVA、RVA)RI、P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创埋线治疗能够通过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血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穴位疗法 埋线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浓度和时间七氟烷预处理对缺氧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伟 宋强 高成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0期2133-213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和时间七氟烷预处理对缺氧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小鼠)、模型组(建立缺氧小鼠模型)、实验1组(建立缺氧小鼠模型+2%七氟烷预处理30 min)、实验2组(建立缺氧小鼠模...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和时间七氟烷预处理对缺氧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4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小鼠)、模型组(建立缺氧小鼠模型)、实验1组(建立缺氧小鼠模型+2%七氟烷预处理30 min)、实验2组(建立缺氧小鼠模型+4%七氟烷预处理30 min)、实验3组(建立缺氧小鼠模型+2%七氟烷预处理60 min),每组各8只。建立缺氧模型24 h后,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形态学改变,比较各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结果经光镜下观察可见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细胞水肿、固缩,且实验1、2、3组小鼠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模型组血清LDH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1、2、3组血清LDH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以实验3组最为明显。模型组脑组织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实验1、2、3组脑组织丙二醛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和实验1、2组脑组织GPx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实验3组脑组织GPx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和实验1、2、3组脑组织SOD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且实验1、2、3组脑组织SOD活性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脑组织VEGF和EPO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1、2、3组脑组织VEGF和EPO的水平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以实验3组最为明显。结论通过七氟烷预处理可有效缓解缺氧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调节抗缺氧蛋白合成密切相关,且2%七氟烷预处理60 min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缺氧 脑损伤 七氟烷 预处理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