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包云丽 汪哲 +5 位作者 唐海茹 李娜 郑英 李斌 马俊 于晓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4581-4586,共6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发病率高,具有病程迁延、疾病负担重等特点,但目前缺乏中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的数据,这可能会阻碍此疾病的医疗保健规划和资源分配。目的调查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年龄、性别和时期... 背景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发病率高,具有病程迁延、疾病负担重等特点,但目前缺乏中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的数据,这可能会阻碍此疾病的医疗保健规划和资源分配。目的调查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年龄、性别和时期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中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数据;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炎症性肠病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变化趋势及特征,利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标化发病率从1.47/10万上升到3.01/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2.5%〔95%CI(2.4%,2.6%)〕,标化死亡率从0.86/10万下降到0.35/10万,AAPC为-1.6%〔95%CI(-3.8%,-3.4%)〕,标化DALY率从24.47/10万下降到16.31/10万,AAPC为-2.2%〔95%CI(-2.3%,-2.0%)〕,趋势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男性标化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而标化DALY率在1995年之前女性高于男性,1995—2001年男性与女性基本一致,2001年之后男性高于女性。各年度各年龄段炎症性肠病标化发病率AAPC呈整体平稳上升趋势(P<0.05);各年龄段标化死亡率AAPC呈整体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下降趋势变缓(P<0.05)。结论1990—2019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年度男性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高龄人群炎症性肠病疾病负担问题值得重点关注,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口老龄化,炎症性肠病在中国的负担将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疾病负担 患病代价 变化趋势 Joinpoint模型
下载PDF
槲皮素对微重力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玉田 轩莹莹 +6 位作者 高玉海 王龙飞 唐汉琴 马智慧 李亮 武艺 陈克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微重力作用下建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3D回转仪构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给予细胞槲皮素后进行相关蛋白检测、氧化指标检测对药物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估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细胞...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微重力作用下建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3D回转仪构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模型,给予细胞槲皮素后进行相关蛋白检测、氧化指标检测对药物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估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微重力组细胞的衰老相关蛋白p21、p16、p53、RB的表达显著性上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核纤层蛋白lamin B1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微重力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5),细胞ROS蓄积量明显上升(P<0.05),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相较于微重力组细胞,槲皮素组细胞的衰老相关蛋白p21、p16、p53、RB的表达显著性下降、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核纤层蛋白lamin B1表达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槲皮素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上升(P<0.05),细胞ROS蓄积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槲皮素可抗氧化、保护线粒体功能、保护细胞周期正常进行,从而延缓微重力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衰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槲皮素 氧化应激 lamin B1 线粒体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通过促进骨形成加快骨折愈合
3
作者 吴西 王中琪 +3 位作者 高玉海 魏振龙 柏鑫 陈克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 研究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O)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2月龄体质量为(20±2)g雄性C57BL/6小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Model)组和异补骨脂素治疗(ISO)组,每组25只,ISO组灌服40 mg/kg的ISO,Mode... 目的 研究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O)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2月龄体质量为(20±2)g雄性C57BL/6小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Model)组和异补骨脂素治疗(ISO)组,每组25只,ISO组灌服40 mg/kg的ISO,Model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取服药第7、14、21、28天术侧胫骨,采用Micro-CT扫描骨折区域量化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并通过HE染色观察骨折断端愈合及塑形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服药14 d小鼠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eptide,PINP)骨形成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服药7、14 d小鼠胫骨骨痂组织中CollagenⅠ、Runx2、BMP2、OSX和VEGF蛋白的表达含量。通过血管灌注观察服药28 d后骨折区域骨痂微血管,量化分析血管体积分数及血管直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服药14 d后胫骨中VEGF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ISO组的愈合进程快于Model组。Micro-CT量化结果显示,服药7 d后ISO组的BV/TV高于Mode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后ISO组的BV/TV明显高于Model组(P<0.05);21 d后ISO组的BV/TV明显低于Model组(P<0.05);28 d后ISO组的BV/TV明显低于Model组(P<0.05)。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显示ISO组BALP和PINP含量均显著高于Model组(P<0.05)。骨组织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ISO组的CollagenⅠ、Runx2、BMP2、OSX和VEGF表达量均明显高于Model组(P<0.05)。血管造影结果示,ISO组血管体积分数明显高于Model组(P<0.05),ISO组血管直径明显高于Model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SO组VEGF表达量明显高于Model组(P<0.05)。结论 异补骨脂素可以提高成骨细胞活性,提高相关骨形成蛋白的表达量,加快造血组织进入来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补骨脂素 骨折愈合 骨重建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胃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康殷楠 石嘉琪 +4 位作者 王俊科 李斌 李初谊 马俊 于晓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87-2294,共8页
胃癌(GC)是极具异质性和侵袭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传统化疗药物及曲妥珠单抗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在GC的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耐药性发生率高、毒副作用大、患者耐受差等缺点。因此,研发更为有效的抗GC药物势在必行... 胃癌(GC)是极具异质性和侵袭性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传统化疗药物及曲妥珠单抗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在GC的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耐药性发生率高、毒副作用大、患者耐受差等缺点。因此,研发更为有效的抗GC药物势在必行。目前针对HER2的新型靶向药层出不穷,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效或产生耐药,这与HER2在某些GC细胞中低表达有关,HER2低表达(HER2 IHC1+或IHC2+/ISH-)约占全部类型的40%~60%,但在临床实践中,这类患者仍被报告为HER2阴性GC。因此准确检测HER2表达状态对于确定可能受益于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至关重要。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出现为HER2阳性GC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凭借其精准高效的抗肿瘤作用,有望在未来替代传统GC化学疗法。近期有研究发现ADC可能在HER2低表达GC中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评估其在HER2低表达GC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靶向治疗时代ADC在HER2低表达GC患者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讨论HER2靶向ADC在应用和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低表达胃癌 抗体药物偶联物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淫羊藿苷预防模拟微重力大鼠骨丢失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5
作者 王中琪 吴西 +2 位作者 高玉海 柏鑫 陈克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是否能够预防模拟微重力引起的大鼠骨丢失及氧化应激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源自中草药的预防太空微重力环境骨丢失药物奠定基础。方法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HLS)和淫羊藿苷组(ICA)3组...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是否能够预防模拟微重力引起的大鼠骨丢失及氧化应激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源自中草药的预防太空微重力环境骨丢失药物奠定基础。方法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HLS)和淫羊藿苷组(ICA)3组,每组10只。HLS组和ICA组均建立尾吊模型,其中ICA组灌服50 mg/kg淫羊藿苷,CON组和HLS组只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28 d后处死所有大鼠,左侧股骨和腰椎置于Mirco-CT扫描仪中进行骨微结构分析和三维重建;通过大鼠腹主动脉抽取动脉血,分离血清后用ELISA法测定PINP、CTX-1、OPG、RANKL、8-iso-PGF2α、8-OHdG等的含量;提取右侧胫骨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BMP2、COL-1、OSX、Runx2的表达水平;TBA法检测血清中的MDA含量,WST-1法检测血清中的SOD活力。结果(1)Mirco-CT扫描分析结果:与CON组相比,HLS组的骨小梁分布稀疏,而ICA组明显优于HLS组,与CON组接近。骨小梁参数量化情况为:与CON组相比,HLS组的BMD、BS/TV、BV/TV、Tb.N及Tb.Th均降低(P<0.05),而Tb.Sp升高(P<0.05)。ICA组的BMD、BS/TV、BV/TV、Tb.N及Tb.Th均显著高于HLS组(P<0.05),而Tb.Sp显著降低(P<0.05)。第4腰椎骨小梁及其量化结果与股骨一致。(2)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HLS组的骨形成指标PINP和OPG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骨吸收指标CTX-1和RANKL均高于CON组(P<0.05);ICA组PINP、OPG含量均显著高于HLS组(P<0.05),CTX-1、RANKL含量均显著低于HLS组(P<0.05),其中PINP、OPG和CTX-1含量与CON组水平相近。(3)胫骨骨组织中HLS组的骨形成蛋白BMP2、Runx2、COL-1和OSX表达水平均低于CON组。ICA组BMP2、Runx2、COL-1、OSX表达水平均高于HLS组,其中Runx2和OSX表达水平与CON组相近。(4)氧化与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与CON组相比,HLS组血清中8-iso-PGF2α、8-OHdG、MDA含量升高(P<0.05),SOD酶活力降低(P<0.05)。与HLS组相比,ICA组血清中8-iso-PGF2α、8-OHdG、MDA含量降低(P<0.05),SOD酶活力升高(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会引起骨密度下降,最大载荷下降,骨微结构退化,而淫羊藿苷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减轻体内氧化程度,提升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大鼠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质丢失 模拟微重力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亮 张梅 陈克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5-363,共9页
内质网(ER)是真核细胞最主要的膜性结构,是细胞内重要生理过程发生的关键细胞器。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ER的稳态受到破坏,导致蛋白质加工运输受阻,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ER腔内聚集,形成内质网应激(ERS),并触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 内质网(ER)是真核细胞最主要的膜性结构,是细胞内重要生理过程发生的关键细胞器。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ER的稳态受到破坏,导致蛋白质加工运输受阻,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在ER腔内聚集,形成内质网应激(ERS),并触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适度的ERS通过UPR信号通路减少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降解、增加协助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最终缓解ER压力。但是,如果ERS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超过细胞的自身调节能力时,UPR可启动细胞凋亡,亦可导致疾病。大量研究表明,ERS与多种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综述主要阐述UPR在几种常见CVD中的研究进展和靶向UPR作为CVD的潜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小鼠骨质量及脏器病理学的影响
7
作者 王龙飞 高玉海 +6 位作者 杨世超 黄睿馨 李幸 杨玉田 轩莹莹 唐汉琴 陈克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9-267,共9页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小鼠骨质量和脏器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阿仑膦酸钠组(ALN),ALN组每周阿仑磷酸钠400μg/kg皮下注射2次,Sham组和OV...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小鼠骨质量和脏器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阿仑膦酸钠组(ALN),ALN组每周阿仑磷酸钠400μg/kg皮下注射2次,Sham组和OVX组每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2次,给药12周后取材,分别观察脏器系数、主要脏器病理学切片、骨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micro CT、L4椎体生物力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Sham组子宫系数(0.0054±0.0007)显著高于OVX组(0.0026±0.0009)和ALN组(0.0025±0.0007)小鼠的子宫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的病变和毒副作用。骨组织脱钙切片ALN组与OVX组相比骨小梁结构致密,脂肪细胞较少。micro CT结果显示,ALN组的Tb.BMD、Tb.N、Tb.Th和Tb.BV/TV与OVX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但Tb.Sp数值显著性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4椎体生物力学中ALN组的弹性模量(50.29±13.43)和最大载荷数(29.83±4.92)显著高于OVX组的弹性模量(14.77±3.12)和最大载荷数(11.57±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N组血清中骨形成指标OCN和PINP与OVX组相比都呈上升趋势,骨吸收指标TRACP-5b和CTX-I都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能是通过增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提高骨强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提高骨质量,并且对脏器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 脏器病理学 骨密度 生物力学 骨代谢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促进小鼠胫骨骨折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西 王中琪 +3 位作者 魏娟娟 柏鑫 高玉海 陈克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69-1176,共8页
目的:探讨灌服不同剂量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O)对小鼠骨折及血管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体质量为(20±2)g的雄性C57BL/6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组(Model)、低剂量组(isopsoralenlow dose,ISO-L)、中剂量组(... 目的:探讨灌服不同剂量异补骨脂素(isopsoralen,ISO)对小鼠骨折及血管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体质量为(20±2)g的雄性C57BL/6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组(Model)、低剂量组(isopsoralenlow dose,ISO-L)、中剂量组(isopsoralen-medium dose,ISO-M)和高剂量组(isopsoralen-high dose,ISO-H),每组15只。建立右侧胫骨骨折模型。术后采用灌胃给药,ISO-L组、ISO-M组和ISO-H组分别灌服ISO的浓度为10、20和40 mg·kg^(-1),Model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28d。每周称量体重1次。分别于第7、14、21、28天行X线检查,并采用改良后I.R.Garrett评分对骨痂生长情况进行评价。至28 d后取材,剥离主要脏器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进行脏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观察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扫描骨折区域并进行三维重建得出效果图,量化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将脱钙后的胫骨进行石蜡包埋并切片,通过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观察骨折断端愈合及塑形情况。通过血管灌注Microfil造影剂后取出右侧胫骨并脱钙,使用Micro-CT扫描骨折区域骨痂微血管,比较血管体积分数及血管直径。结果:给药28 d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器官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脏器HE染色未发现明显病理学改变。X线片和改良后I.R.Garrett评分结果显示,ISO-M组28 d评分高于Model组(P<0.05);ISO-H组第14、21、28天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R0.05)。Micro-CT结果显示,ISO-M组腔内骨痂明显减少,低于Model组(P<0.05);ISO-H组骨痂大部分消退,BV/TV均低于其他3组(P<0.05)。HE染色及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ISO-H组骨折区域断端闭合,已出现连续板层骨,骨折愈合进程超过其他组。血管造影结果显示,ISO-H组和ISO-M组血管体积分数高于Model组和ISO-L组(P<0.05),ISOH组和ISO-M组血管直径高于Model组和ISO-L组(P<0.05)。结论:ISO在10~40 mg·kg^(-1)浓度范围内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改善骨微结构,促进骨痂微血管的生成,呈浓度依赖性加速小鼠骨折断端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痂 异补骨脂素 血管造影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大鼠信号通路AKT/eNOS/sGC/PKG及成骨细胞成熟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魏娟娟 何文芳 +4 位作者 高玉海 张晶 魏振龙 李雪雁 陈克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6-274,共9页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是否通过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sGC)/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信号通路促进...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是否通过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sGC)/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矿化成熟。方法检测蛇床子素处理ROBs后,成骨性转录因子RUNX2、OSX以及AKT/eNOS/sGC/PKG信号途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信号通路下游蛋白核易位;检测碱性磷酸酶(alk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用AKT特异性抑制剂MK-2206阻断AKT功能后,检测MK-2206对AKT/eNOS/sGC/PKG信号途径活性及对ROBs矿化成熟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蛇床子素促进成骨细胞矿化成熟的潜在机制。结果蛇床子素处理ROBs后,成骨性转录因子RUNX2、OSX蛋白及AKT/eNOS/sGC/PKG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均增加,ALP活性上升;加入AKT抑制剂后,蛇床子素不再激活AKT/eNOS/sGC/PKG信号通路,阻断了蛇床子素促进ROBs的矿化成熟。结论蛇床子素可通过激活AKT/eNOS/sGC/PKG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矿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成骨细胞 成骨分化 AKT/eNOS/sGC/PKG信号通路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中的应用进展和展望
10
作者 康殷楠 陈顺 +4 位作者 解有成 郑英 何昱静 李初谊 于晓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0-800,共11页
胃癌是一种异质性和侵袭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预后极差。全身治疗是目前晚期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胃癌是一种异质性和侵袭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预后极差。全身治疗是目前晚期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HER2阳性胃癌的重要治疗靶点。随着HER2靶向药物和治疗方式的不断优化,一些胃癌患者已从中获益。但是耐药发生率高、不良反应严重仍是限制HER2靶向药物应用的瓶颈。因此,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对改善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是一类新型、高效的抗肿瘤药物,由特异性靶向单克隆抗体、化学接头和小分子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组成,强大的治疗效果和适度的组织毒性是其主要优势。近年来,ADC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领域进展颇丰。首先,经过多年发展,包括DS-8201、RC48等在内的多种ADC已用于胃癌的二线及后线治疗。其次,随着ADC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包括高药物抗体比例、可切割型连接子、能引发旁观者效应的毒性载荷等,使新型ADC能够在针对特定靶点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一些ADC还具备多靶向性,能针对多个特异性靶点发挥抗癌功效。同时,ADC的研发已到达第三阶段,新一代ADC通过位点特异性偶联技术,其均质单一性更高,细胞毒性载荷更高效,精准度更高,非靶向毒性作用更低。此外,ADC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组成的“靶免联合”治疗可能是晚期胃癌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就靶向治疗时代ADC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ADC联合ICI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中的治疗前景和治疗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晚期胃癌 抗体药物偶联物 分子靶向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微重力环境下骨质流失及对抗措施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世超 宋慕格 +4 位作者 王龙飞 王中琪 吴西 高玉海 陈克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06-1711,共6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逐步加深。然而,在太空飞行期间,宇航员暴露于微重力环境下,每月有1%~2%的骨质流失。骨质的流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威胁着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和长期太空任务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逐步加深。然而,在太空飞行期间,宇航员暴露于微重力环境下,每月有1%~2%的骨质流失。骨质的流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威胁着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和长期太空任务的可行性。因此,研究者通过太空实验和地面模拟微重力实验探索发病机制并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本文将对微重力诱导的骨量丢失机制、对抗措施以及地面常用模拟实验技术加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骨质流失 骨质疏松 机制 对抗措施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模拟微重力环境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
12
作者 王中琪 吴西 +3 位作者 魏娟娟 柏鑫 高玉海 陈克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249,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模拟微重力环境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取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尾吊组、淫羊藿苷组,每组10只。尾吊组、淫羊藿苷组均建立尾吊模型,淫羊藿苷组给予淫羊藿苷50 mg/kg灌胃,对照组...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模拟微重力环境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取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尾吊组、淫羊藿苷组,每组10只。尾吊组、淫羊藿苷组均建立尾吊模型,淫羊藿苷组给予淫羊藿苷50 mg/kg灌胃,对照组和尾吊组则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周称体质量1次。给药28 d后麻醉下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检测股骨骨密度并进行生物力学检测,观察并分析胫骨的HE染色结果,进行胫骨Mirco-CT检测,测定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尾吊组和淫羊藿苷组大鼠体质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淫羊藿苷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参数较尾吊组均有所改善;淫羊藿苷组骨小梁形态、数量与厚度较尾吊组均有显著改善;淫羊藿苷组骨钙素(osteocalcin,OCN)水平较尾吊组明显增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水平较尾吊组明显降低。结论淫羊藿苷对模拟微重力环境大鼠骨丢失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骨质丢失 模拟微重力 尾吊
下载PDF
外泌体对骨组织细胞的影响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吴西 王中琪 +3 位作者 宋慕格 杨世超 高玉海 陈克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3,共6页
近年来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媒介,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新的视角。来源于不同细胞的外泌体,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其前体被认为在骨重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众多研究表明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折和骨... 近年来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媒介,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新的视角。来源于不同细胞的外泌体,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其前体被认为在骨重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众多研究表明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折和骨性关节炎等与外泌体有明显的相关性。双磷酸盐类药物干预、自体和同种异体植骨等治疗手段虽能起到不错的疗效,但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因此开发骨再生能力强、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加精准的靶向新疗法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对骨组织细胞的影响和相关骨代谢疾病治疗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开发新的骨再生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质疏松 骨折 骨关节炎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作者 贾栋 陈顺 +4 位作者 仵朝晖 李初谊 马俊 何毅刚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4-229,共6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使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全身和系统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是针对转移性或复发性病变。然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ICIs低应答率只能使约1/3的肿瘤患者...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出现使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全身和系统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尤其是针对转移性或复发性病变。然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ICIs低应答率只能使约1/3的肿瘤患者获益,并且伴随着许多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发生。因此,寻找高效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适合治疗的群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检查点治疗效果,成为了当前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微卫星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smatch repair defects, MSI-H/dMMR)、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等潜在的免疫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在消化道肿廇中的研究进展逐一展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免疫疗法和筛选合适的治疗群体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刘亚贤 谢小青 +2 位作者 马俊 于晓辉 李初谊 《肝脏》 2023年第3期389-390,共2页
患者,男,72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20年2月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右上腹部疼痛为主,呈隐痛,翻身时加重,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在外院检查考虑肝海绵状血管瘤,建议定期复查,此次入院前外院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肝右叶低回声... 患者,男,72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20年2月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右上腹部疼痛为主,呈隐痛,翻身时加重,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在外院检查考虑肝海绵状血管瘤,建议定期复查,此次入院前外院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肝右叶低回声区,考虑肝癌可能。为求进一步诊治,我科以“肝脏占位”收住。入科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部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既往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纤维板层样肝癌 TACE 手术
下载PDF
1例核型为45,X/46,X,+mar的女性患者伴癫痫的遗传学分析
16
作者 张富婷 王玲 +1 位作者 李源倡 何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91-94,共4页
特纳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以第2条X染色体的完全或部分缺失和(或)结构异常为细胞遗传学特征的一类染色体疾病。大约99%的核型为45,X胎儿会发生自然流产,只有1%的胎儿能够出生,在活产女婴中的发病率约为1/(3000~5000)[1]。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嵌合体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 癫痫
下载PDF
自噬、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异常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昱静 温雪 +3 位作者 卢利霞 马俊 于晓辉 张久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急危重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易并发多脏器损伤,导致死亡率升高,故充分了解AP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早期干预、准确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启动该...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急危重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易并发多脏器损伤,导致死亡率升高,故充分了解AP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早期干预、准确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启动该病发生和影响其进展的机制复杂多样,并且目前对AP的病理生理方面的认识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关键问题是其机制中精确而关键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和担心获取人胰腺组织的操作会加重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而无法取样,因此,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明,自噬、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异常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探讨上述机制在AP中的作用,可能为AP的缓解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异常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上皮-间质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倩倩 秦甜甜 +1 位作者 牛廷献 于晓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转变为具有间质细胞特性的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也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EMT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转变为具有间质细胞特性的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也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因素,EMT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在多个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且以特异性表达作用EMT过程,进而影响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因此,本文主要就近年来EMT相关lncRNA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调控机制作一概述,从而深入了解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19
作者 赵宝银 梁昭君 +7 位作者 张丽霞 陈顺 贾栋 仵朝晖 李斌 王俊科 马俊 于晓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139-1145,共7页
目的评估不可逆电穿孔术(IRE)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3月发表的相关... 目的评估不可逆电穿孔术(IRE)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项、回顾性研究4项和前瞻性研究3项。共397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其中联合组344例,单纯化疗组3626例。Meta分析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OR=4.52,95%CI:2.63~7.77,P<0.00001)。但是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8,95%CI:0.02~18.74,P=0.76),疾病进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9,95%CI:0.23~1.02,P=0.06)。新辅助化疗联合IRE对患者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OR=0.37,95%CI:0.10~1.34,P=0.13)和骨髓抑制(OR=0.61,95%CI:0.26~1.40,P=0.24)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结论不可逆电穿孔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改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术 新辅助化疗 胰腺癌 安全性 有效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正弦交变电磁场调控骨代谢
20
作者 柏鑫 刘晓红 +2 位作者 高玉海 侯雪峰 陈克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5-700,共6页
健康状态下骨的生成与吸收过程维持着稳定的动态平衡,其主要通过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完成骨组织代谢过程。受某些因素影响,骨吸收与骨重建之间稳定状态失衡,骨组织代谢性疾病随之发生。研究发现,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 健康状态下骨的生成与吸收过程维持着稳定的动态平衡,其主要通过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完成骨组织代谢过程。受某些因素影响,骨吸收与骨重建之间稳定状态失衡,骨组织代谢性疾病随之发生。研究发现,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作为一种极低频电磁场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电场磁场相互耦合共振,产生非热效应,在骨代谢平衡的调控中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关研究报道SEMFs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从而调控骨组织的代谢过程。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针对SEMFs调控骨代谢的相关文献,阐述SEMFs调控骨代谢的窗效应以及调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正弦电磁场 作用机制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