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预后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1
作者 石蕊 冯淑娴 +1 位作者 马薇 张宗翠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57-60,65,共5页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手段为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带来广阔前景,但部分患者仍表现出不良预后。因此,对ICI免疫治疗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肿瘤及...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手段为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带来广阔前景,但部分患者仍表现出不良预后。因此,对ICI免疫治疗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肿瘤及其宿主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已有证据显示三级淋巴结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程序性死亡配体1、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性及肿瘤突变负荷与ICI免疫治疗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ICI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预后预测指标进行综述,以期推动精准免疫肿瘤学领域的发展,并为未来基于ICI免疫治疗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中的临床试验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 免疫治疗 三级淋巴结构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程序性死亡配体1 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性 肿瘤突变负荷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5
2
作者 蔺文魁 史强有 +2 位作者 王静 安飞 钟翠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发症,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为避免该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2010年5月—2019年4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497例(498耳)人工耳蜗植... 目的总结和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并发症,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处理方法及预后,为避免该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方法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2010年5月—2019年4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497例(498耳)人工耳蜗植入术,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发生并发症(24/497),占4.8%,其中眩晕9例,骨膜下血肿2例,感染或过敏1例,外耳道皮肤破裂1例,面神经及鼓索神经损伤各1例,死亡1例,术后脑脊液耳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术中电钻钻头断裂至鼓阶内1例,植入体局部斑秃2例、电极未植入耳蜗1例、磁铁移位2例,装置故障1例。结论如何降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仍然是人工耳蜗植入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术后并发症 再植入
下载PDF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姚鹏飞 张鹏江 孙杨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全球尤其是热带地区肆虐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疟原虫主要在人类宿主体内发育繁殖,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疟原虫入侵、迁移、逃避免疫攻击、肝细胞内分裂增殖、入侵红细胞并在红细胞内大量繁...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全球尤其是热带地区肆虐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疟原虫主要在人类宿主体内发育繁殖,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疟原虫入侵、迁移、逃避免疫攻击、肝细胞内分裂增殖、入侵红细胞并在红细胞内大量繁殖、周期性释放等系列过程,最终导致疟疾患者症状周期性发作。本文重点围绕疟原虫(即子孢子、裂殖子)人体红细胞外、红细胞内入侵及发育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疟疾疫苗研发和疟疾防控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子孢子 裂殖子 人类宿主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期 发育
下载PDF
卡度尼利单抗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一例
4
作者 石蕊 冯淑娴 +1 位作者 马薇 张宗翠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65-667,共3页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手术仍然是早期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宫颈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能力,晚期预后差,治疗选择有限。报告1例宫颈癌根治术和放化疗联合治疗后仍复发,出现膀胱阴道瘘和直肠阴道瘘并发严... 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手术仍然是早期宫颈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宫颈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能力,晚期预后差,治疗选择有限。报告1例宫颈癌根治术和放化疗联合治疗后仍复发,出现膀胱阴道瘘和直肠阴道瘘并发严重感染的患者,经卡度尼利单抗单药及联合化疗治疗取得了生存获益,旨在为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免疫疗法 卡度尼利单抗 复发 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帕博丽珠单抗免疫治疗复发性宫颈癌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淑娴 王静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01-102,共2页
患者58岁,因“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11年,间断阴道排液、流血4年”于2021年9月27日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因“宫颈癌ⅠB期”于2011年在外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23次放疗+6个周期化疗... 患者58岁,因“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11年,间断阴道排液、流血4年”于2021年9月27日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因“宫颈癌ⅠB期”于2011年在外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给予23次放疗+6个周期化疗(TP方案)。2018年出现间断阴道排液、流血,考虑肿瘤复发,再次给予6个周期化疗(TP方案),上述症状好转。2020年8月行阴道残端活检,病理诊断宫颈鳞癌复发,遂行6个周期化疗(TP方案)及放疗25次,同期患者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偶有脓血性分泌物及尿液、稀粪便流出,阴道口周围隐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排液 TP方案 阴道口 阴道残端 肿瘤复发 宫颈鳞癌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宫颈癌术后
原文传递
PD-1/CTLA-4双靶点抗体在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冯淑娴 田珲 肖红妮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对二线化疗的选择是有限的,由于保留HPV病毒抗原性,免疫疗法可以通过抑制多种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检查点阻断抗体已经...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对二线化疗的选择是有限的,由于保留HPV病毒抗原性,免疫疗法可以通过抑制多种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检查点阻断抗体已经较大改变了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的治疗。但是鉴于癌症复杂的发生机制,针对单个靶点的单克隆抗体通常无法显示出相应的药物作用,于是针对多个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s)得到了开发,包括针对PD-1/PD-L1和CTLA-4的BsAbs被临床研究作为复发或转移性子宫颈癌的药物,并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作用机制 免疫疗法 子宫颈癌 复发
原文传递
巨大卵巢恶性Brenner肿瘤合并胸腹水1例及文献回顾
7
作者 宋诚 王纪田 +1 位作者 石拴霞 冯淑娴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6期82-84,共3页
Brenner肿瘤是一种纤维上皮性卵巢肿瘤,其特征是由纤维基质包围的移行样上皮细胞巢。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增殖和侵袭性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恶性Brenner肿瘤(malignant Brenner tumors,MBT)因临床上极为罕见而容易被误诊,且预后较... Brenner肿瘤是一种纤维上皮性卵巢肿瘤,其特征是由纤维基质包围的移行样上皮细胞巢。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增殖和侵袭性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恶性Brenner肿瘤(malignant Brenner tumors,MBT)因临床上极为罕见而容易被误诊,且预后较差,治疗困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nner肿瘤 胸腹水 恶性卵巢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