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搔刮与宫腔灌注G-CSF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张宗翠 马薇 +2 位作者 王玲 阎一鑫 石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到2023年6月在中...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患者行IVF-ET/ICSI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2月到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ICSI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204例。移植前未行特殊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A组,52例),行子宫内膜搔刮治疗者为搔刮组(B组,60例),行G-CSF宫腔灌注者为灌注组(C组,48例),行内膜搔刮联合宫腔灌注者为联合组(D组,44例)。比较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移植胚胎情况、移植时子宫内膜情况以及移植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早产率以及活产率。结果:对照组与各治疗组间患者的年龄(F=1.392,P=0.246)、体质指数(F=1.969,P=0.120)、不孕年限(F=0.416,P=0.742)、不孕类型(χ^(2)=4.693,P=0.196)、不孕因素(χ^(2)=7.206,P=0.616)、内膜准备方法(χ^(2)=11.289,P=0.256)、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F=1.736,P=0.161)、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F=1.894,P=0.132)、雌二醇(estradiol,E2)(F=1.614,P=0.181)、既往移植次数(χ^(2)=4.041,P=0.257)、妊娠次数(F=0.024,P=0.995)、流产次数(F=0.118,P=0.949)、移植胚胎个数(F=0.345,P=0.793)、移植胚胎发育天数(χ^(2)=1.638,P=0.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A组(7.93±1.34、8.06±0.85、7.79±1.20 vs.6.81±0.91,F=13.88,P<0.001),B组、C组、D组移植日Ⅲ型内膜血流较A组均增高(56.7%、54.2%、56.8%vs.28.8%,χ^(2)=13.70,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A组(51.1%、39.2%、48.6%vs.22.0%,χ^(2)=18.095,P<0.001)、(65.0%、58.3%、54.5 vs.28.9%,χ^(2)=16.1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生化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68.3%、66.7%vs.40.4%,χ^(2)=10.936,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的多胎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45.8%vs.20.5%、10.7%,χ^(2)=9.476,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D组的活产率均明显高于A组(55.0%、47.9%、47.7%vs.19.2%,χ^(2)=16.41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D组之间的早期流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之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搔刮、宫腔灌注G-CSF单一治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均能增加TE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且均能改善TE患者行IVF-ET/ICSI后的妊娠结局,但3种治疗措施间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且联合治疗较单独治疗能增加TE患者行IVF-ET/ICSI的多胎妊娠率,增加病理妊娠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灌注 内膜搔刮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薄型子宫内膜 冻融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褪黑素治疗化疗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及机制
2
作者 魏璐晓 黄冰雪 +3 位作者 杜静 石拴霞 王纪田 王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281-5288,共8页
背景:目前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褪黑素均可改善卵巢功能,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褪黑素对化疗所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尚未有研究报道。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褪黑素对化疗所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背景:目前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褪黑素均可改善卵巢功能,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褪黑素对化疗所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尚未有研究报道。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褪黑素对化疗所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褪黑素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构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模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组于造模后第1,6,11天分别尾静脉注射1×10^(6)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组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组每日腹腔注射10 mg/kg褪黑素,治疗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和动情周期变化。治疗14 d后,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抗缪勒管激素水平,计算卵巢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和LC3、P62等自噬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逐渐减轻、动情周期紊乱,卵巢指数显著下降(P<0.01);雌二醇、抗缪勒管激素水平降低(P<0.01),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P<0.01);卵巢组织学形态和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严重破坏;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LC3Ⅱ/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2)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逐渐恢复,部分大鼠动情周期恢复正常,卵巢指数显著升高(P<0.01);雌二醇、抗缪勒管激素水平升高(P<0.05),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降低(P<0.05);卵巢组织学形态和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显著改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和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LC3Ⅱ/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褪黑素组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褪黑素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自噬来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褪黑素 雌激素 自噬 PI3K AKT MTOR
下载PDF
辅助生殖术后并发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3
作者 杜静 王猛彪 +2 位作者 常瑞亚 张宗翠 王玲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术后的血栓多发生在上肢静脉、颈内静脉等上腔静脉以上的血管内,其主要原因与ART术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形成有关。报告1例冻融胚胎移植术...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术后的血栓多发生在上肢静脉、颈内静脉等上腔静脉以上的血管内,其主要原因与ART术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形成有关。报告1例冻融胚胎移植术(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后3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持续性疼痛不适,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等相关检查后,考虑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积极予以吸宫术终止妊娠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好转出院,持续抗凝治疗半年复查未见血栓存在。该患者无OHSS形成,且血栓形成部位少见,对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ART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Gc-1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拴霞 阎一鑫 +3 位作者 宋诚 王纪田 何毅刚 王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6-54,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小鼠精原细胞(Gc-1 spg)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H_(2)O_(2)复制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设置空白组、H_(2)O_(2)组(800µmol/L)、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小鼠精原细胞(Gc-1 spg)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H_(2)O_(2)复制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设置空白组、H_(2)O_(2)组(800µmol/L)、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和H_(2)O_(2)+15µmol/L RES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JC-1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 Tracker®®Green FM试剂盒检测活细胞线粒体水平,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结果浓度为800µmol/L H_(2)O_(2)处理Gc-1 spg细胞6 h时达到实验要求(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H_(2)O_(2)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H_(2)O_(2)+15µmol/L RES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H_(2)O_(2)组的GSH-Px和SOD水平降低(P<0.05),LDH和MDA水平升高(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H_(2)O_(2)+15µmol/L RES组GSH-PX和SOD水平降低(P<0.05),LDH和MDA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H_(2)O_(2)组细胞的红/绿荧光比值降低,提示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H_(2)O_(2)+15µmol/L RES组JC-1红/绿荧光比值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H_(2)O_(2)组细胞线粒体数明显减少(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H_(2)O_(2)+15µmol/L RES组细胞荧光强度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H_(2)O_(2)组大量细胞核皱缩、碎裂,染色程度明显增强,细胞凋亡严重;与H_(2)O_(2)组比较,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H_(2)O_(2)+15µmol/L RES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H_(2)O_(2)组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Bcl-2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5µmol/L RES组、H_(2)O_(2)+10µmol/L RES组、H_(2)O_(2)+15µmol/L RES组Bax和Caspase-3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Bcl-2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RES对H_(2)O_(2)诱导的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RES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过氧化氢 Gc-1 spg细胞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凋亡
下载PDF
甘肃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诚 阎一鑫 +2 位作者 王纪田 秦红平 王玲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7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治的589例不育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分析精液质量。结果589例不育男性...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治的589例不育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精液常规检查,分析精液质量。结果589例不育男性的年龄18~52岁,平均(31.88±5.59)岁;其中,汉族占56.4%(332/589),少数民族占43.6%(257/589)。除去97例无精子症患者,将492例不育男性根据不同民族分为汉族组(n=277)和少数民族组(n=215);两组年龄、禁欲时间、精液体积、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率、前向运动精子率、液化时间、精子总数和精子总活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地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不育男性的精液质量存在差异,饮食习惯、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详细情况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地区 不育男性 精液质量 分析
下载PDF
卵巢敏感指数、卵泡输出率及卵泡敏感指数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甜 莫少康 +3 位作者 黄冰雪 甄雪蓉 何毅刚 王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321-1328,共8页
目的探讨卵巢敏感指数(OSI)、卵泡输出率(FORT)、卵泡敏感指数(FSI)对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生殖... 目的探讨卵巢敏感指数(OSI)、卵泡输出率(FORT)、卵泡敏感指数(FSI)对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患者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选择长效长方案/拮抗剂方案行控制性促排卵(COH)治疗共6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OHSS分为OHSS组(n=88)和对照组(n=576),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OSI、FORT、FSI和OSI+FORT+FSI联合对OHSS的预测能力。结果OHSS组的年龄、不孕年限、HCG总量和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窦卵泡数(AFC)、长效长方案占比、扳机日雌二醇(E_(2))、扳机日孕酮、停针日卵泡数(PFC)、获卵数、OSI、FORT和F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因素、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Gn总量、Gn总天数、扳机日LH和受精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OHSS的预测中,OSI+FORT+FSI联合ROC曲线AUC最大为0.746;对轻度OHSS的预测中,OSI的ROC曲线AUC最大为0.725;对中、重度OHSS的预测中,OSI+FORT+FSI联合ROC曲线AUC最大,分别为0.786和0.839。结论OSI、FORT、FSI及联合应用对不同程度的OHSS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联合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敏感指数 卵泡输出率 卵泡敏感指数
下载PDF
高原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常德辉 周昕 +2 位作者 孔飞燕 丁豪帅 王玲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以PI3K/AKT信号通路为基础研究机体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将高原组置于模拟6000m海拔的低压氧舱内,饲养14d。饲养期满处死大鼠,比较两组附睾中精子计数、精子活力、... 目的探讨高原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以PI3K/AKT信号通路为基础研究机体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将高原组置于模拟6000m海拔的低压氧舱内,饲养14d。饲养期满处死大鼠,比较两组附睾中精子计数、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血液中FSH、LH、T指标;睾丸组织中MDA、SOD、GSH-Px的水平;HE染色观察两组睾丸组织形态;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两组大鼠睾丸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大鼠睾丸组织中PI3K、AKT的m RNA水平。结果跟平原组相比,高原组大鼠附睾中精子计数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血清中FSH、T降低;睾丸组织中MDA升高,SOD、GSH-Px降低;PI3K、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 RNA水平升高。结论高原环境会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造成损伤,机体会反应性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减轻高原环境对睾丸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雄性 生殖系统 PI3K/AKT信号通路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介导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缓解小鼠精原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 被引量:2
8
作者 石拴霞 王纪田 +5 位作者 宋诚 魏璐晓 甄雪蓉 黄冰雪 阎一鑫 王玲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6-424,共9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否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缓解小鼠精原细胞(Gc-1 spg)氧化应激损伤。方法...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否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缓解小鼠精原细胞(Gc-1 spg)氧化应激损伤。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Control)、过氧化氢组(H_(2)O_(2))、H_(2)O_(2)+RES组、H_(2)O_(2)+RES+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组,各组给予相应处理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SOD、MDA、GSH-PX、LDH和ATP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Tracker?Green FM检测活细胞线粒体形态,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自噬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cl-2关联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ell lymphoma 2 protein,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ight chain 3,LC3)、P62,通路相关蛋白AMPK、p-AMPK、mTOR、p-mTOR表达水平。结果H_(2)O_(2)促进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提高p-AMPK/AMPK和LC3表达并降低p-mTOR/mTOR和P62表达;RES能缓解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进一步提高p-AMPK/AMPK和LC3表达,降低p-mTOR/mTOR和P62表达,促进Gc-1 spg细胞线粒体自噬;AMPK抑制剂能逆转RES对Gc-1 spg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抑制SOD和GSH-PX活性并增加MDA和LDH水平,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线粒体损伤,破坏细胞核,增加Bax、Caspase-3和P62表达水平并降低Bcl-2和LC3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线粒体自噬。结论RES可能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Gc-1 spg细胞线粒体自噬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过氧化氢 小鼠精原细胞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线粒体自噬 凋亡
原文传递
新生儿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重复伴畸形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纪田 宋诚 +2 位作者 杨琳 辛晓玲 王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7期1255-1256,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胎儿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重复的产前诊断病例,孕妇于23 w+3 d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羊水细胞的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CNV-seq结果提示8q23.3q23.3区域存在198.70 kb的微重复,染色体核型结果未见异常,胎儿出生后查... 本文报道了1例胎儿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重复的产前诊断病例,孕妇于23 w+3 d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羊水细胞的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CNV-seq结果提示8q23.3q23.3区域存在198.70 kb的微重复,染色体核型结果未见异常,胎儿出生后查体见双膝关节反屈畸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我们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探讨其表型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号染色体 膝关节反屈畸形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高压氧对模拟高原环境下小鼠卵巢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杜静 常瑞亚 +1 位作者 张宗翠 王玲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5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模拟高原环境下小鼠卵巢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6周龄C57BL/6雌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模拟高原环境下小鼠卵巢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6周龄C57BL/6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UCMSCs组、hUCMSCs+HBO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其中模型组、hUCMSCs组、hUCMSCs+HBO组小鼠放置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500 m高原环境中持续饲养15 d,构建卵巢功能损伤模型。从造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给予对照组与模型组0.2 mL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hUCMSCs组、hUCMSCs+HBO组给予0.2 mL/只hUCMSCs(1×10^(6)个细胞)尾静脉注射,1次/周,共3次,持续干预15 d,hUCMSCs+HBO组每天予以HBO。记录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动情周期变化、性激素水平、双侧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各级卵泡计数情况、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卵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 family member 3,Smad3)蛋白的表达,以及各组小鼠产仔数、子代体质量,从而评估各组小鼠生育能力。结果①与hUCMSCs组比较,hUCMSCs+HBO组小鼠动情周期、体质量、双侧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及各级卵泡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UCMSCs+HBO组卵巢组织颗粒细胞的核膜完整、个别线粒体轻度肿胀、粗面内质网无扩张、高尔基体无肿胀等,TGF-β1、Smad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0,P<0.001),子代情况及窝仔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hUCMSCs+HBO组小鼠体质量、双侧卵巢湿重、卵巢指数、血清AMH、雌二醇、孕酮水平略低,血清FSH、LH水平稍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级卵泡计数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UCMSCs+HBO组卵巢组织颗粒细胞的核膜、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结构接近于对照组超微结构变化。hUCMSCs+HBO组和对照组TGF-β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hUCMSCs+HBO组Smad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子代体质量、窝仔数及生活习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UCMSCs联合HBO干预治疗和hUCMSCs的单一治疗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高原环境下受损卵巢组织的卵巢功能修复作用,但hUCMSCs联合HBO修复作用更好。hUCMSCs联合HBO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修复受损卵巢组织的功能,从而提高缺氧环境下小鼠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卵巢损伤 高压氧治疗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联合治疗 生育力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