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6)-甲基腺苷修饰在肿瘤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1
作者 谈元郡 王霞 +1 位作者 黄静(综述) 张百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非突变表观遗传重编程是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抵抗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肿瘤的另一关键特征。作为体内最丰富的转录后表观遗传修饰方式,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通过靶向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关键因子在肿瘤细胞凋亡、自... 非突变表观遗传重编程是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抵抗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肿瘤的另一关键特征。作为体内最丰富的转录后表观遗传修饰方式,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通过靶向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关键因子在肿瘤细胞凋亡、自噬、焦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铜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已有靶向异常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表观遗传调节剂应用于临床,靶向m^(6)A修饰调控药物仍待探索。本文阐述了m^(6)A修饰调控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旨在为通过调节m^(6)A修饰水平介导肿瘤细胞死亡这一潜在肿瘤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修饰 程序性细胞死亡 凋亡 自噬 焦亡 铁死亡 坏死性凋亡 铜死亡
下载PDF
m6A修饰在肿瘤细胞自噬中的作用
2
作者 白洁 苏夏艺 +3 位作者 魏秀珍 董亚玲 朱志博(综述) 张百红(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95-800,共6页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过程,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代谢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功能失调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m^(6)A修饰作为真核生物体内主要的RNA内部修饰,通过影响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ATG)的表...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过程,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代谢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噬功能失调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m^(6)A修饰作为真核生物体内主要的RNA内部修饰,通过影响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ATG)的表达或干扰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在调节肿瘤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异常的m^(6)A修饰会导致自噬失调并影响肿瘤的进展。然而,其在肿瘤自噬调控中的具体作用仍待探索。因此,本文综述了m^(6)A修饰在肿瘤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其与肿瘤进展及其耐药的关系,旨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m^(6)A甲基转移酶 m^(6)A脱甲基转移酶 m^(6)A结合蛋白 肿瘤 耐药
下载PDF
空间生物学和肿瘤研究
3
作者 岳红云 张百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987-3990,共4页
空间生物学研究组织的空间结构和细胞的相互作用。空间生物学应用空间多组学联合图像分析和深度学习定位肿瘤细胞和亚细胞、理解肿瘤克隆进化、阐释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作用和预测肿瘤治疗反应,这将进一步推动肿瘤精准治疗。
关键词 肿瘤 空间生物学 空间组学 肿瘤研究
下载PDF
肿瘤医学:未来10年
4
作者 岳红云 张百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76-1178,共3页
肿瘤是一组高度复杂、异质和进化的疾病,肿瘤医学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逐渐进入基因组医学、精准医学、智慧医学和阻断医学模式。肿瘤治疗将更加精准、个体和智慧。
关键词 肿瘤 精准医学 治疗
下载PDF
基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癌错配修复预测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魏秀珍 董亚玲 +5 位作者 朱志博 张政杰 谈元郡 白洁 苏夏艺 张百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构建以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为基础的胃癌MMR预测模型,为胃癌MMR状态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54例胃癌患者,依...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与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构建以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为基础的胃癌MMR预测模型,为胃癌MMR状态评估提供新思路。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54例胃癌患者,依据MMR蛋白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MMR表达正常[MMR稳定(pMMR)]组和MMR表达缺陷(dMMR)组,收集2组胃癌患者的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2组胃癌患者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与MMR的关联性;筛选dMMR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研究共纳入254例胃癌患者,其中pMMR组患者221例(87%),dMMR组患者33例(13%)。2组胃癌患者年龄、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碱性磷酸酶(AKP)、AKP/白蛋白(AL)比值(AAR)、纤维蛋白原(FB)/淋巴细胞比值(FLR)、FB/AL比值(FAR)、D-二聚体(D-D)和F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最大径[比值比(OR)=2.958,95%置信区间(CI):1.196~7.314,P=0.019]、肿瘤发病部位(OR=4.013,95%CI:1.596~10.089,P=0.003)、肿瘤分化程度(OR=3.006,95%CI:1.250~7.230,P=0.014)、FAR(OR=2.793,95%CI:1.179~6.616,P=0.020)和糖类抗原199(CA199)(OR=0.279,95%CI:0.084~0.929,P=0.038)是dMMR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胃癌MMR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0,灵敏度为0.851,特异度为0.606,P<0.01。验证列线图的校准曲线能够很好地拟合到理想曲线上,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12;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收益。结论:胃癌患者术前炎性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与胃癌MMR状态存在关联,肿瘤最大径、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CA199和FAR是dMMR胃癌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因子构建的胃癌患者MMR预测模型,可高效预测dMMR胃癌患者MMR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错配修复缺陷 微卫星不稳定 炎性指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影响乳腺癌复发的宿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志博 马澜婧 +2 位作者 董亚玲 曾伟华 张百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92-199,共8页
肿瘤复发是乳腺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靶向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以降低乳腺癌复发率是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介绍了影响乳腺癌复发的宿主相关因素的最新发现,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乳腺癌全程管理的新思路,引导他们进一步关注可能改善乳腺癌... 肿瘤复发是乳腺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靶向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以降低乳腺癌复发率是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介绍了影响乳腺癌复发的宿主相关因素的最新发现,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乳腺癌全程管理的新思路,引导他们进一步关注可能改善乳腺癌预后的全方位临床干预措施。Tumor recurrence is the main cause of breast cancer-related death. Targeting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to reduce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rate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hotspot. In this review, we illustrate the latest discoveries on host-related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re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offer clinicians recent insights into breast cancer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further guide them to focus on the complete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at might improve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休眠 复发 炎症 肥胖 饮食 体力活动 情绪障碍
下载PDF
人工智能和肿瘤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87-1889,共3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以使计算机模仿人类大脑进行有意识的行为。人工智能已经用于动物模型分析、肿瘤风险预测、个体早期诊断、时空进化分析、分子药物设计、药物反应预测、治疗决策选择、肿瘤预后预测和生物假说模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以使计算机模仿人类大脑进行有意识的行为。人工智能已经用于动物模型分析、肿瘤风险预测、个体早期诊断、时空进化分析、分子药物设计、药物反应预测、治疗决策选择、肿瘤预后预测和生物假说模拟等肿瘤研究和治疗的各领域。以人工智能为工具的网络医学和智慧医学将逐渐从科幻走进我们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计算机模拟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肿瘤的整合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6期2968-2972,共5页
整合肿瘤学是应用循证为基础的身心锻炼、自然产物或传统方法联合标准肿瘤治疗的肿瘤康复学,通过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以期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肿瘤的整合治疗包括体能锻炼、体重控制、冥想和催眠、瑜伽、针灸和推... 整合肿瘤学是应用循证为基础的身心锻炼、自然产物或传统方法联合标准肿瘤治疗的肿瘤康复学,通过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以期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肿瘤的整合治疗包括体能锻炼、体重控制、冥想和催眠、瑜伽、针灸和推拿、气功、心理教育干预、营养、光遗传学治疗和音乐治疗。以群体和网络为基础的压力干预前景良好。微生物治疗将成为肿瘤整合治疗的重要组成,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照顾自己的自我管理将是肿瘤整合治疗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整合治疗 补充治疗 推拿 冥想 音乐治疗 压力控制 瑜伽 针灸 光遗传学 营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酶ZC3H13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贾丽娟 张百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432-3436,共5页
N^(6)甲基腺苷化(N^(6)-methyladenosine,m^(6)A)mRNA修饰在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近几年表观转录组学的研究热点。ZC3H13(zinc finger CC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3)是m^(6)A甲基转移酶复合体中的新型调控蛋白,... N^(6)甲基腺苷化(N^(6)-methyladenosine,m^(6)A)mRNA修饰在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近几年表观转录组学的研究热点。ZC3H13(zinc finger CCC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3)是m^(6)A甲基转移酶复合体中的新型调控蛋白,其介导的m^(6)A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能成为新的肿瘤表观遗传调节剂。本文将阐述一种新的mRNA m^(6)A甲基化修饰酶ZC3H13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基础医学及临床治疗中m^(6)A修饰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3H13 m^(6)A 表观遗传修饰 肿瘤 免疫反应
下载PDF
肿瘤新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09-2013,共5页
2011年HANAHAN和WEINBERG提出肿瘤具有十大标志性特征,过去10年我们对肿瘤的特征又有了新认识,这些新的肿瘤特征包括表观遗传可塑、细胞自食、克隆进化、肿瘤内异质性、共生微生物群失调和生物钟紊乱。靶向肿瘤新特征产生了肿瘤表观遗... 2011年HANAHAN和WEINBERG提出肿瘤具有十大标志性特征,过去10年我们对肿瘤的特征又有了新认识,这些新的肿瘤特征包括表观遗传可塑、细胞自食、克隆进化、肿瘤内异质性、共生微生物群失调和生物钟紊乱。靶向肿瘤新特征产生了肿瘤表观遗传治疗、进化治疗、精准治疗、微生物治疗和时间治疗等新治疗模式。联合治疗和精准治疗将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特征 治疗
下载PDF
纳米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纳米医学最早用于增加化疗药物的肿瘤摄入和减少脱靶毒性。现在纳米医学主要用于输送化疗药物、提高免疫治疗、干扰微生物群、重构基因治疗以及激活光热和光遗传治疗。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生物材料纳米微粒已经用于肿瘤的不同治疗,未... 纳米医学最早用于增加化疗药物的肿瘤摄入和减少脱靶毒性。现在纳米医学主要用于输送化疗药物、提高免疫治疗、干扰微生物群、重构基因治疗以及激活光热和光遗传治疗。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生物材料纳米微粒已经用于肿瘤的不同治疗,未来机器学习分析纳米微粒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将提高肿瘤纳米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纳米医学 药物传输系统
下载PDF
实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与免疫靶向治疗疗效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866-3868,共3页
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常有非常规反应模式,这需要更加客观和精准的评价指标。新的肿瘤疗效评价指标有肿瘤缓解深度、肿瘤缓解时间、临床获益率、早期终点指标和其它替代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尝试寻找最佳时间点和精准量化的结合,未来将... 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常有非常规反应模式,这需要更加客观和精准的评价指标。新的肿瘤疗效评价指标有肿瘤缓解深度、肿瘤缓解时间、临床获益率、早期终点指标和其它替代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尝试寻找最佳时间点和精准量化的结合,未来将可能替代常规的RECIST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早期终点指标 替代指标
下载PDF
肿瘤治疗的几种新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0-1172,共3页
未来10年肿瘤的治疗模式将发生变化,光遗传学治疗、时间治疗、机械治疗、神经治疗、微生物治疗、微型机器人治疗、适应性治疗和数字治疗等新的治疗模式将进入临床,它们可能成为最终战胜肿瘤的“特洛伊木马”,肿瘤治疗将更加个体、更加... 未来10年肿瘤的治疗模式将发生变化,光遗传学治疗、时间治疗、机械治疗、神经治疗、微生物治疗、微型机器人治疗、适应性治疗和数字治疗等新的治疗模式将进入临床,它们可能成为最终战胜肿瘤的“特洛伊木马”,肿瘤治疗将更加个体、更加精准与更加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 精准医学
下载PDF
肿瘤学面临的几个难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00,共4页
虽然肿瘤学就像多细胞生物体一样衰老,但至今仍然有许多令人困惑的难题。本文提出并回答"肿瘤为什么存在?肿瘤从哪里来?肿瘤是什么样子?肿瘤能治愈吗?如何理解肿瘤临床试验的概率?"等几个难题,以期预测未来肿瘤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发生 治疗
下载PDF
肿瘤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红云 张百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64-1966,共3页
肿瘤研究依赖肿瘤模型,经典的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不能较好地模拟人类肿瘤特征。类器官模型、动物模型、微流控芯片模型和数学模型已经成为研究肿瘤生物特性和治疗反应的理想模型,它们为肿瘤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然而新的肿瘤模型也呈现... 肿瘤研究依赖肿瘤模型,经典的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不能较好地模拟人类肿瘤特征。类器官模型、动物模型、微流控芯片模型和数学模型已经成为研究肿瘤生物特性和治疗反应的理想模型,它们为肿瘤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然而新的肿瘤模型也呈现进化,计算机模型可能是未来肿瘤模型发展的方向。本文综述新的肿瘤模型在肿瘤临床和研究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模型 类器官 器官芯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和肿瘤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533-2536,共4页
合成生物学通过发现、认识和重构分子部件来编辑新的生物学功能,其合成的细菌、基因线路、蛋白质和糖类、核酸、病毒以及多细胞,现在已经用于肿瘤的细菌治疗、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等临床领域。未来合成生物学可能带来全新的多功能蛋白质... 合成生物学通过发现、认识和重构分子部件来编辑新的生物学功能,其合成的细菌、基因线路、蛋白质和糖类、核酸、病毒以及多细胞,现在已经用于肿瘤的细菌治疗、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等临床领域。未来合成生物学可能带来全新的多功能蛋白质、代谢通路和多细胞结构,这将改变现有的肿瘤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合成生物学 基因线路
下载PDF
IDO1抑制剂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良 张百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225-1228,共4页
肿瘤发生与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免疫治疗已成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上过表达,IDO1激活促进色氨酸分解产生犬尿氨酸,后者诱导T细胞... 肿瘤发生与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免疫治疗已成为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IDO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上过表达,IDO1激活促进色氨酸分解产生犬尿氨酸,后者诱导T细胞耗竭,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靶点。IDO1抑制剂逐渐进入肿瘤临床应用,它不仅作为肿瘤免疫调节剂,也可联合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目前,已有数种IDO1抑制剂进入各期临床试验,本文系统综述IDO1抑制剂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IDO1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异质核糖核蛋白C生理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谈元郡 张百红 +1 位作者 马澜婧 岳红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93-96,共4页
异质核糖核蛋白C(HNRNPC)是一类RNA结合蛋白,通过抑制mRNA前体(pre-mRNA)特定的3’剪接位点调节pre-mRNA可变剪接,并与Poly(A)位点附近富含U(尿苷)的区域结合调节pre-mRNA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作为N6-甲基腺苷(m6A)“读取器”参与m6A修... 异质核糖核蛋白C(HNRNPC)是一类RNA结合蛋白,通过抑制mRNA前体(pre-mRNA)特定的3’剪接位点调节pre-mRNA可变剪接,并与Poly(A)位点附近富含U(尿苷)的区域结合调节pre-mRNA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作为N6-甲基腺苷(m6A)“读取器”参与m6A修饰过程。HNRNPC在多种肿瘤中呈异常高表达状态,作为促癌因子通过与其下游靶点或与其他肿瘤相关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侵袭和转移。在肿瘤治疗过程中,HNRNPC诱导肿瘤细胞耐药,增加肿瘤细胞辐射抗性,抑制HNRNPC则恢复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及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核糖核蛋白C 肿瘤 MRNA前体 可变剪接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 m6A修饰 细胞增殖 细胞转移 细胞耐药 细胞辐射抗性
下载PDF
肿瘤的数字治疗
19
作者 岳红云 张百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979-3981,共3页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数字治疗 数字医学
下载PDF
细胞纠缠与肿瘤发生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百红 岳红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5-337,共3页
细胞纠缠是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姊妹细胞在生物节律调控或驱动因素启动下同时发生恶性转化,细胞纠缠假说将改变肿瘤累积突变或缓慢进化的肿瘤发生理论。细胞纠缠是一种普遍的生物现象,虽然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证明细胞纠缠,但越来越多的研... 细胞纠缠是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姊妹细胞在生物节律调控或驱动因素启动下同时发生恶性转化,细胞纠缠假说将改变肿瘤累积突变或缓慢进化的肿瘤发生理论。细胞纠缠是一种普遍的生物现象,虽然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证明细胞纠缠,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细胞纠缠的痕迹,这包括人体中基因“钟样”突变、细胞量子纠缠、细胞自主行为、“大爆炸”模型、程序化肿瘤发生和肿瘤多细胞起源。人体微环境是细胞纠缠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纠缠 生物钟 多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