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莲有效成分对高原缺氧小鼠心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邹蓓蕾 田贻婷 +2 位作者 石志群 张汝学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8-574,共7页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PESI)及其活性单体成分二十八烷对高原缺氧小鼠大脑和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酰唑胺组(乙酰唑胺200 mg/kg)、PESI组(PESI200 mg/kg)和二十八烷... 目的:研究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PESI)及其活性单体成分二十八烷对高原缺氧小鼠大脑和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乙酰唑胺组(乙酰唑胺200 mg/kg)、PESI组(PESI200 mg/kg)和二十八烷组(二十八烷100 mg/kg),每组10只,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6000 m高原环境,减压缺氧8 h。HE染色观察高原缺氧小鼠心肌和脑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ST-1法、ABTS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小鼠血浆、心肌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含量;采用比色法和微板法检测小鼠血浆、心肌和脑组织中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心肌和脑组织中ATP含量和ATP酶活性。结果:PESI和二十八烷均能减轻高原缺氧小鼠心肌和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增强血浆、心肌和脑组织中SOD活性、T-AOC、LDH活性,降低丙二醛、乳酸含量;增加心肌和脑组织中ATP含量;同时增强心肌组织钠钾ATP酶、镁ATP酶、钙ATP酶、钙镁ATP酶活性,增强脑组织镁ATP酶、钙镁ATP酶活性。结论:PESI及二十八烷均能减轻高原缺氧小鼠心肌和脑组织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损伤,促进细胞无氧酵解,缓解缺氧导致的能量缺乏和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缺氧 大苞雪莲石油醚部位 二十八烷 自由基代谢 能量代谢 小鼠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秦宁宁 谢华 +4 位作者 赵安鹏 张晓静 孙月梅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及红景天苷小剂量(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20 mg/kg),每组15只。除外常氧对照组外,各组...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红景天苷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C57BL/6J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及红景天苷小剂量(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20 mg/kg),每组15只。除外常氧对照组外,各组按剂量预防给药3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缺氧暴露1 d后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力竭时间;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及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并比较各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糖原、乳酸、腺苷三磷酸(ATP)酶活性水平。结果:与常氧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力竭游泳时间缩短(P<0.05),肝及肌肉组织出现病理损伤、氧化应激水平显著提高、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升高、糖原含量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红景天胶囊组和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肝、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且肝、肌肉组织中MDA、H2O2、乳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GSH、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增加,T-SOD、ATP酶活性增强(均P<0.05)。结论:红景天苷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活性,其抗疲劳作用与减少氧化应激损伤、降低不良代谢产物的堆积和增加能量物质的储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性低氧 红景天苷 抗疲劳 力竭游泳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小鼠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格列喹酮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隆基 张晓静 +3 位作者 罗林 牟宏芳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6,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格列喹酮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分别灌胃给予6.3 mg/kg格列喹酮后采集血样。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格列喹酮浓度,并...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格列喹酮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与高原组,分别灌胃给予6.3 mg/kg格列喹酮后采集血样。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格列喹酮浓度,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CYP2C9的表达。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格列喹酮体内达峰血药浓度增加,吸收速率常数减小,消除速率常数增大,吸收半衰期延长,消除半衰期缩短,平均滞留时间缩短,表观分布容积减小(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高原组肝组织中代谢酶CYP2C9表达显著上调,约为平原组的1.98倍(分别为4.18±0.06和2.13±0.06,t=11.57,P<0.01)。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体内格列喹酮吸收减少、代谢加快,可能与大鼠肝组织中CYP2C9酶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压性低氧 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格列喹酮 药代动力学 CYP2C9 大鼠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子晗 郭茜文 +4 位作者 马江红 程俊飞 赵安鹏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9,共8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以及红景天苷小(14 mg/kg)、中(28 mg/kg)、大(56 mg/kg)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预...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胶囊组以及红景天苷小(14 mg/kg)、中(28 mg/kg)、大(56 mg/kg)剂量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预防性灌胃给药5 d后急进海拔4010 m的高原实地建立低压性缺氧模型,检测大鼠血气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剂盒测定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闭合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动脉血氧分压(PaO)、血液酸碱度、标准碳酸氢盐(SBC)和实际碳酸氢盐水平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上升(均P<0.05);肥大细胞蛋白酶(MCP)1、白介素(IL)-6和IL-1β含量显著增加,γ干扰素含量显著减少(均P<0.01);肺组织中谷胱甘肽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苷各剂量组SaO、血液酸碱度、血红蛋白、SBC和实际碳酸氢盐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一定改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红景天苷组MCP-1、IL-6改善情况优于红景天胶囊组。红景天胶囊和红景天苷小、中、大剂量组肺组织缺氧损伤改善,细胞壁逐渐变薄,肺泡壁逐渐完整。模型对照组闭合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减少(P<0.05),而红景天苷大剂量组闭合蛋白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改善大鼠由于缺氧所致的血气指标失调、缺氧症状和酸碱平衡紊乱、炎症因子失调,改善肺组织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等,对急进高原大鼠肺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改善效果总体优于红景天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低压性缺氧 肺损伤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闭合蛋白 大鼠
下载PDF
雪莲黄酮胶囊对高原缺氧诱导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朋朋 李琳 +2 位作者 石志群 何蕾 马慧萍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2年第5期403-407,432,共6页
目的研究雪莲黄酮胶囊对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小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雪莲黄酮胶囊组,以500 mg/kg剂量进行单次灌胃给药后,在模拟海拔8000 m环境停留9 h,对心... 目的研究雪莲黄酮胶囊对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小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雪莲黄酮胶囊组,以500 mg/kg剂量进行单次灌胃给药后,在模拟海拔8000 m环境停留9 h,对心肌组织进行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并检测缺氧相关指标的变化。通过RT-PCR法检测缺氧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研究雪莲黄酮胶囊的作用机制。结果雪莲黄酮胶囊可明显缓解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对小鼠心肌的病理学损伤,提高心肌组织T-AOC活力,降低LD累积,还可以降低心肌组织HIF-1α、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提高SOD、CA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雪莲黄酮胶囊具有良好的抗高原缺氧作用,可保护心肌组织结构和功能,调节能量代谢和提高抗氧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高原缺氧小鼠抗氧化能力、调节能量代谢以及影响HIF-1α、VEGF、SOD、CAT mRNA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 高原 抗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嘉馨 霍妍 +4 位作者 孙月梅 程俊飞 赵以览 李文斌 王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筛选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最适条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筛选槟榔多酚最适给药剂量。将PMVEC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筛选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最适条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筛选槟榔多酚最适给药剂量。将PMVEC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槟榔多酚组,采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并测定PMVEC中的氧化应激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跨内皮细胞膜电阻,罗丹明荧光染料检测PMVEC屏障的通透性。结果:1%氧浓度培养PMVEC细胞48 h后成功构建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20μg/mL的槟榔多酚可以显著逆转缺氧损伤细胞模型中PMVEC的存活率下降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均P<0.05);槟榔多酚对于低氧诱导下PMVEC中炎症相关蛋白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上调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槟榔多酚可以下调低氧诱导下PMVEC中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均P<0.05),从而减轻低氧诱导下细胞的凋亡;槟榔多酚显著上调低氧诱导下PMVEC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的表达(均P<0.05),提高跨膜电阻值并降低罗丹明透过量,改善肺微血管内皮屏障的通透性。结论:槟榔多酚可以通过减轻PMVEC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及提高细胞屏障的通透性,改善PMVEC的低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多酚 低氧肺损伤 细胞凋亡 紧密连接蛋白 氧化应激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冬梅 曹琪璐 +2 位作者 景临林 赵秀华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4-620,共7页
目的:构建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方法将PC12细胞依据缺氧条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压缺氧组、低压缺氧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条件培养,常压缺氧组和低压缺氧组分别以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条件培养。通过考察氧气浓度、大气压力和... 目的:构建PC12细胞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方法将PC12细胞依据缺氧条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压缺氧组、低压缺氧组;正常对照组以正常条件培养,常压缺氧组和低压缺氧组分别以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条件培养。通过考察氧气浓度、大气压力和低压缺氧时间,应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筛选低压缺氧的条件;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结构、数目,微板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比例和细胞周期。结果:在1%氧浓度和41 kPa低压缺氧环境下培养24h可建立低压性缺氧细胞模型。与正常对照组和常压缺氧组比较,低压缺氧组LDH活性及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细胞凋亡比例上升(均P<0.05),细胞周期阻滞发生在G0/G1期。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低压性缺氧损伤PC12细胞模型,可用于高原低压性缺氧神经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低压性缺氧 乳酸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7-羟乙基白杨素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具有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苗路伟 赵彤 +3 位作者 高迎春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350 mg/kg,常氧对照...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350 mg/kg,常氧对照组和缺氧对照组给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常氧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其余三组置于低压性缺氧动物实验舱模拟7000 m海拔进行缺氧处理。连续灌胃给药3 d后进行力竭实验,统计各组游泳时间。力竭实验后立即采集大鼠的血液、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观察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尿素氮、乳酸、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肌肝糖原含量等指标。结果:与缺氧对照组比较,7-HEC组负重游泳时间延长[(2.58±0.77)和(4.04±1.30)min,P<0.01];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改善;血尿素氮[(3.24±0.93)和(2.22±0.60)mmol·L–1·min–1]、乳酸[肝组织为(0.14±0.05)和(0.10±0.03)mg·g–1·min–1,骨骼肌组织为(0.26±0.06)和(0.18±0.07)mg·g–1·min–1]、丙二醛[肝组织为(1.37±0.48)和(0.78±0.28)nmol·mg–1·min–1,骨骼肌组织为(0.87±0.19)和(0.63±0.11)nmol·mg–1·min–1]生成速率减小(均P<0.05);糖原[肝组织为(15.16±2.69)和(18.89±2.88)mg/g,骨骼肌组织为(1.46±0.49)和(1.78±0.48)mg/g]和T-SOD[肝组织为(1.87±0.01)和(2.68±0.12)U/mL,骨骼肌组织为(5.46±0.42)和(6.52±0.96)U/mL]增加(均P<0.05)。结论: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抗疲劳 低压性缺氧 力竭实验 大鼠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贻婷 石志群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较低,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纳米晶体技术可通过降低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粒径,显著增加其溶出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从而解决黄酮类化合物的递送困...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由于其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较低,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纳米晶体技术可通过降低难溶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粒径,显著增加其溶出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从而解决黄酮类化合物的递送困难。本文概括了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稳定剂的筛选与制备方法,并对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应用于口服、注射、经皮等多种给药途径进行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纳米晶体递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 纳米混悬剂 黄酮类化合物 稳定剂 制备方法 药物递送 综述
下载PDF
激活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活性的中药组分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茜文 李文斌 +4 位作者 王荣 李加忠 张汝学 张晓静 王子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0-437,共8页
目的:从中药组分中筛选2,3-二磷酸甘油酸(BPG)变位酶(BPGM)的激活剂,以提高红细胞的缺氧耐受性。方法:以红细胞胞浆蛋白BPGM为受体,常用中药成分数据库为配体,经过里宾斯基五规则类药性筛选后,采取刚性对接(LibDock)和半柔性对接(CDOCK... 目的:从中药组分中筛选2,3-二磷酸甘油酸(BPG)变位酶(BPGM)的激活剂,以提高红细胞的缺氧耐受性。方法:以红细胞胞浆蛋白BPGM为受体,常用中药成分数据库为配体,经过里宾斯基五规则类药性筛选后,采取刚性对接(LibDock)和半柔性对接(CDOCKER)进行虚拟筛选;提取红细胞胞浆蛋白,验证筛选出来的化合物对红细胞胞浆中BPGM亲和力的影响;最后,体外孵育红细胞,建立红细胞缺氧模型,并验证化合物对红细胞缺氧模型中BPGM活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刚性对接和半柔性对接优选出与BPGM结合能前十的化合物。用这十种化合物孵育胞浆蛋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迷迭香酸甲酯各剂量组、二氢姜黄素大剂量组、八氢姜黄素中剂量组和阿魏酸松柏酯大剂量组可以进一步激活BPGM,从而显著增加常氧红细胞中的2,3-BPG含量(均P<0.05);四氢姜黄素小剂量组、橙黄胡椒酰胺大剂量和小剂量组、六氢姜黄素各剂量组和N-p-香豆酰-羟色胺中剂量组常氧红细胞2,3-BPG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均P>0.05)。缺氧红细胞在加入中剂量迷迭香酸甲酯、中剂量八氢姜黄素、大剂量六氢姜黄素和中剂量N-p-香豆酰-羟色胺后,2,3-BPG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迷迭香酸甲酯、八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和N-p-香豆酰-羟色胺可以激活BPGM从而提高缺氧红细胞中2,3-BP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2 3-二磷酸甘油酸 2 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分子对接 中药组分
下载PDF
氯化血红素对缺氧导致小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茜文 尹紫悦 +3 位作者 程俊飞 张晓静 王荣 李文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7-1444,共8页
目的:氯化血红素(heme chloride,Hemin)是天然血红素的体外纯化形式,是抗贫血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原材料。本研究旨在分析Hemin对低压氧舱模拟高原性缺氧小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在抗高原性缺氧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取30只雄性BALB/... 目的:氯化血红素(heme chloride,Hemin)是天然血红素的体外纯化形式,是抗贫血和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原材料。本研究旨在分析Hemin对低压氧舱模拟高原性缺氧小鼠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在抗高原性缺氧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取30只雄性BALB/c小鼠,分成空白组、阳性药组(乙酰唑胺,200 mg/kg)、Hemin低剂量组(Hemin,15 mg/kg)、Hemin中剂量组(Hemin,30 mg/kg)、Hemin高剂量组(Hemin,60 mg/kg),腹腔注射给药,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探究Hemin的抗缺氧活性,以及筛选最佳给药剂量。随机取36只雄性BALB/c小鼠,分成空白组、缺氧组、阳性药组、Hemin高剂量组,在低压氧舱缺氧24 h,测定不同组别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和心肌、脑组织、肺组织、肝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如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缺氧探针哌莫硝唑检测Hemin对组织缺氧损伤的保护程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阳性药组、Hemin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其中Hemin高剂量组的延长率最高。与缺氧组相比,Hemin高剂量组的小鼠脑组织SOD活力水平、GSH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和缺氧探针结果表明Hemin对缺氧小鼠肝、心、脑和肺组织造成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脑组织损伤改善作用最明显。结论:Hemin对缺氧所致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血红素 高原性缺氧 药效学
下载PDF
长链亲脂性氮氧自由基HP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对缺氧小鼠存活的影响
12
作者 达清越 张洁 +3 位作者 张朋朋 石志群 马慧萍 景临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21,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长链取代的2-(4′-羟基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烷-1-氧基-3-氧化物(HPN)衍生物,以增强HPN的抗缺氧活性。方法:以乙腈为溶剂、碳酸钾为缚酸剂,60℃反应条件下将HPN分别与6-溴己醇、6-溴己酸乙酯和6-溴己烷进行烷基化反应... 目的:设计合成长链取代的2-(4′-羟基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烷-1-氧基-3-氧化物(HPN)衍生物,以增强HPN的抗缺氧活性。方法:以乙腈为溶剂、碳酸钾为缚酸剂,60℃反应条件下将HPN分别与6-溴己醇、6-溴己酸乙酯和6-溴己烷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3个长链亲脂性HPN衍生物1、3和5;衍生物1在氢氧化钠甲醇/水体系下经过水解反应得到衍生物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为脱水剂,HPN与己酸进行酯化反应,得到衍生物4。采用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表征衍生物1~5的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衍生物的纯度,计算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评估衍生物的脂溶性,并通过缺氧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实验和急性减压耐受实验考察HPN及衍生物1~5的抗缺氧活性。结果:5个衍生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确认,产率均在92%以上,纯度均在96%以上。衍生物1~5的logP值分别为2.78、2.00、2.04、2.88和3.10,均高于HPN(0.97);在给药剂量为0.3 mmol/kg时均能显著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并将急性减压缺氧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下降至60%、70%、60%、70%、40%。结论:衍生物1~5的合成方法简便,产率较高,且在剂量较小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类似或优于HPN的抗缺氧活性,其中衍生物5的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自由基 2-(4′-羟基苯基)-4 4 5 5-四甲基咪唑烷-1-氧基-3-氧化物 亲脂性 长链 合成 抗缺氧 小鼠
下载PDF
去甲汉黄芩素对急性低压低氧诱导脑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
13
作者 景临林 邹蓓蕾 +1 位作者 王格格 马慧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80-2686,共7页
目的:研究去甲汉黄芩素改善急性低压低氧诱导小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78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低压低氧组,芦丁组(200 mg·kg^(-1)),去甲汉黄芩素低剂量(50 mg·kg^(-1))、中剂量(100 mg·kg... 目的:研究去甲汉黄芩素改善急性低压低氧诱导小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78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低压低氧组,芦丁组(200 mg·kg^(-1)),去甲汉黄芩素低剂量(50 mg·kg^(-1))、中剂量(100 mg·kg^(-1))和高剂量组(200 mg·kg^(-1))。药物组腹腔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将小鼠置于模拟海拔8000 m的低氧舱中暴露24 h以构建急性低压低氧脑组织损伤模型。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H2O2、MDA、SOD和GSH的水平以评估氧化应激状态;ELISA检测脑组织中IL-1β、TNF-α和IL-6的含量以评估炎性反应;Western blot检测缺氧相关蛋白(HIF-1α和VEGF)、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Nrf2和HO-1)、炎性相关蛋白(NF-κB和TNF-α)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小鼠脑组织出现病理学改变,脑组织中H2O2、MDA、IL-1β、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SOD和GSH水平显著降低,HIF-1α、VEGF、Nrf2、HO-1、NF-κB、TNF-α、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Bcl-2的比值升高。去甲汉黄芩素预处理能够逆转这些变化。结论:去甲汉黄芩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缓解急性低压低氧诱导的小鼠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压低氧 去甲汉黄芩素 脑损伤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7-羟乙基白杨素对低压低氧致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景临林 杨颖 +3 位作者 邵瑾 赵彤 马慧萍 贾正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低氧诱导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乙酰唑胺组、7-HEC组,每组13只。连续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将其余3组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 目的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低氧诱导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乙酰唑胺组、7-HEC组,每组13只。连续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将其余3组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升至8000 m海拔缺氧处理24 h。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酶标法检测脑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ATP酶的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抗体(Bax)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低压低氧导致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损伤,H2O2和MDA水平显著升高,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以及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力显著降低。7-HEC预处理能够逆转这些变化。此外,低压低氧能够显著升高脑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而7-HEC能够下调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7-HEC对低压低氧致脑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低压低氧 脑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7-羟乙基白杨素纳米晶体的制备与评价
15
作者 田贻婷 何蕾 +4 位作者 石志群 张朋朋 邹蓓蕾 景临林 马慧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83-2888,共6页
目的:采用纳米晶体技术改善抗缺氧新结构化合物7-羟乙基白杨素(7-HEC)的溶解性,制备7-HEC纳米晶体,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释放行为评价。方法:使用反溶剂沉淀结合超声分散法将7-HEC制备成纳米晶体,以平均粒径和PDI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 目的:采用纳米晶体技术改善抗缺氧新结构化合物7-羟乙基白杨素(7-HEC)的溶解性,制备7-HEC纳米晶体,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和释放行为评价。方法:使用反溶剂沉淀结合超声分散法将7-HEC制备成纳米晶体,以平均粒径和PDI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对纳米晶体的晶型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筛选出7-HEC纳米晶体最佳制备工艺:HPMC和SDS以2∶1的比例作为稳定剂,药载比为2∶1,制得的7-HEC纳米晶体为乳状混悬液,粒径为(281.77±1.32)nm,PDI值为0.17±0.02。纳米化后的7-HEC晶型部分发生了变化,在84 h内,纳米晶体累积释放率达到84.65%,而原料药释放率仅为20.22%。结论:7-HEC纳米晶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提高了释放率,这为7-HEC制剂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纳米晶体 单因素试验 反溶剂沉淀法 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