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莹 杨巧巧 +2 位作者 党晨珀 朱婷 侯费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视觉模...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调查,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06例(44.17%)患者发生恐动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念水平、疼痛程度、抑郁、睡眠障碍和BMI是患者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偏高,其发生易受心理状态、BMI、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需加强心理干预及镇痛处理,改善其睡眠质量,以降低恐动心理,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恐动症 正念水平 疼痛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的结直肠癌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沛菡 王雅楠 +4 位作者 薛永婷 张小凤 杨康 王得晨 高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65-1268,F0003,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西医结合治疗仍处于瓶颈状态,其难点在于缺少临床客观指标指导CRC中医辨证。利用组学技术探索“证”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构建了桥梁。本文通过总结CRC常见中医证型和不同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西医结合治疗仍处于瓶颈状态,其难点在于缺少临床客观指标指导CRC中医辨证。利用组学技术探索“证”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构建了桥梁。本文通过总结CRC常见中医证型和不同证型的基因、蛋白、代谢物及微生物等小分子标志物,探讨同一组学中CRC不同证型之间生物标志物、功能富集以及涉及信号通路的差异,并讨论不同组学间同一证型的相似之处,旨在为CRC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以推进CRC中西医结合治疗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医证候 组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UX1、CTSD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宋宁 石杨 +4 位作者 蔡建叶 张晓荷 靳蕊 张秀英 马培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剪样同源盒1(CUT1)、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及两者对AMI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诊治的96例AMI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内AMI病人是否发生主要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剪样同源盒1(CUT1)、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及两者对AMI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诊治的96例AMI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内AMI病人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AMI病人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64例)。以同期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病人PBMC中CUX1、CTSD的表达。比较各组CUX1、CTSD水平、临床生化指标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MI病人CUX1、CTSD表达与临床生化指标及心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病人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UX1、CTSD对AMI病人MACE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病人PBMC中CUX1、CTSD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AMI病人PBMC中CUX1、CTSD表达及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排血量(CO)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病人PBMC中CUX1、CTSD表达与hs-cTnT、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LVFS及CO呈负相关(P<0.05)。hs-cTnT升高、LVEF降低、CUX1升高及CTSD升高是AMI病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UX1、CTSD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AMI病人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74及0.910。二者联合检测预测AMI病人MACE的AUC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AMI病人PBMC中CUX1、CTSD表达升高,是影响AMI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AMI病人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剪样同源盒1 组织蛋白酶D 预后
下载PDF
STEAP1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诊断价值
4
作者 万玛草 白洁 +3 位作者 赵宪龙 常斌 王建平 杨立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索前列腺六段扩膜上皮抗原1(STEA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年龄、... 目的探索前列腺六段扩膜上皮抗原1(STEA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O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患病率等基础临床资料匹配的膀胱良性肿瘤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两组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对比不同病理参数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早期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增高均是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中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独立预测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的AUC分别为0.841(95%CI:0.760~0.922,P<0.001)、0.936(95%CI:0.893~0.980,P<0.001),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STEAP1及STEA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中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呈正相关,提示STEAP1可作为诊断、预测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前列腺六段扩膜上皮抗原1 膀胱肿瘤组织
下载PDF
新型氮氧自由基HP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缺氧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颖 邵瑾 +2 位作者 景临林 马慧萍 贾正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出一种可以提高氮氧自由基HPN抗缺氧活性及对脑组织具有靶向性的化合物。方法以氮氧自由基HPN和四种二溴取代烷烃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得到四个烷基链偶联的双氮氧自由基衍生物,并通过小鼠常压密闭实验确定其抗缺氧活性。结... 目的设计合成出一种可以提高氮氧自由基HPN抗缺氧活性及对脑组织具有靶向性的化合物。方法以氮氧自由基HPN和四种二溴取代烷烃为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得到四个烷基链偶联的双氮氧自由基衍生物,并通过小鼠常压密闭实验确定其抗缺氧活性。结果产物结构经电子顺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与目标化合物一致,进一步通过常压密闭实验进行抗缺氧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四个衍生物均能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且活性优于HPN(P<0.01)。结论采用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并且这些衍生物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缺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自由基 取代反应 合成 抗缺氧活性 缺氧
下载PDF
HHLA2/TMIGD2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琦 李晶晶 刘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5-1409,共5页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1(PD-L1)为代表的B7/CD28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很多PD-L1检测阴性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作为B7家族成员,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HHLA2)分子结构与PD-L1等其...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1(PD-L1)为代表的B7/CD28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很多PD-L1检测阴性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作为B7家族成员,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HHLA2)分子结构与PD-L1等其他B7家族成员有一定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对T细胞有共刺激和共抑制作用,在多数实体肿瘤中呈高表达,且在某些实体肿瘤中表达比PD-L1更广泛;其通过与受体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结合可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导致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基于此,HHLA2/TMIGD2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的通路和靶点之一。本文就HHLA2及其受体TMIGD2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实体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 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 实体肿瘤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补脑软胶囊对Aβ_(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陈二林 李喜香 +3 位作者 吴国泰 马慧萍 潘从泽 李翔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补脑软胶囊对Aβ_(1-42)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采用PBS溶解的补脑软胶囊内容物干预24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在Hoche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 目的:研究补脑软胶囊对Aβ_(1-42)诱导SH-SY5Y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采用PBS溶解的补脑软胶囊内容物干预24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在Hoche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H-SY5Y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HSY5Y细胞经Aβ_(1-42)诱导损伤后采用补脑软胶囊干预24h,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细胞突触结构消失减少,贴壁状态明显改善,提高了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呈现弥散均匀的弱荧光,而Aβ_(1-42)模型组细胞核出现固缩形态和颗粒状荧光,补脑软胶囊干预后可明显减少细胞颗粒状荧光及固缩形态,提示补脑软胶囊可有效抑制Aβ_(1-42)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补脑软胶囊对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脑软胶囊 Aβ_(1-42) SH-SY5Y细胞 神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金水宝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蛋白尿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小芬 韩凤霞 +2 位作者 李岩 徐进 罗晓红 《甘肃科学学报》 2020年第6期21-25,共5页
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蛋白尿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将116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金水宝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疗程3个... 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蛋白尿的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将116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金水宝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L-6、hs-CRP、MCP-1、TNF-α)、蛋白尿(NDBDL、UAER、UACR)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种治疗方案均能降低DN患者IL-6、hs-CRP、MCP-1及TNF-α水平,但观察组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种治疗方案均能降低DN患者NDBDL、UACR及UAER水平,但观察组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金水宝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在改善DN患者炎症状态及尿蛋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宝胶囊 利拉鲁肽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蛋白尿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低氧浓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罗芸 马俊 +2 位作者 钱前 张富婷 王晓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浓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hUCMSCs分为对照组(常氧浓度)和实验组(5%氧浓度组、10%氧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浓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hUCMSCs分为对照组(常氧浓度)和实验组(5%氧浓度组、10%氧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onBlot检测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hUCMSCs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培养24h内实验组O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细胞增殖加快,到培养至96h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24、48h时,实验组hUCMSCs细胞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72h后5%氧浓度组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氧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96h后各组hUCMSCs细胞LDH的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氧浓度组hUCMSCs细胞抗凋亡作用强于10%氧浓度组(P<0.05)。缺氧培养的hUCMSCs细胞更早出现神经元样形态学变化,且细胞中NGF、Nestin、NSE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氧浓度缺氧培养的hUCMSCs细胞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同时对成神经诱导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伴t(4;11)易位和WT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静霞 吴涛 +4 位作者 郭敏 薛锋 张立军 王存邦 白海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96-29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因“间断咳嗽2周、皮肤瘀斑4d”于2019年3月26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GB 95g/L,WBC 184.56×10^9/L,白细胞未分类,PLT 30×10^9/L,建议上级医院就诊。于2019年3月28日就诊我科,既往体健。查体:全身... 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因“间断咳嗽2周、皮肤瘀斑4d”于2019年3月26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GB 95g/L,WBC 184.56×10^9/L,白细胞未分类,PLT 30×10^9/L,建议上级医院就诊。于2019年3月28日就诊我科,既往体健。查体:全身可见散在瘀斑,胸骨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余查体未见异常。骨髓形态: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原淋+幼淋占97.6%,胞体大小不一,以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异常增生 有核细胞增生 胸骨压痛 肺呼吸音 皮肤瘀斑 病例资料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WT1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通过ERK1/2信号通路对大鼠急性肝衰竭保护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亨晶 李初谊 +7 位作者 王盼 李斌 王俊科 郑英 卢利霞 张久聪 于晓辉 甄英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通过ERK1/2信号通路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功能的转归作用,深入揭示MgIG的保肝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2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清洁饮用水),其余48只为实验组,均制作...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通过ERK1/2信号通路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肝功能的转归作用,深入揭示MgIG的保肝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12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清洁饮用水),其余48只为实验组,均制作成ALF模型,分为模型组(0.9%的生理盐液)和MgIG治疗组(25 mg/kg、50 mg/kg和100 mg/kg)。48 h后取大鼠肝脏组织同时观察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每组大鼠肝组织中ERK1/2和pERK1/2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ERK1/2 mRN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中ERK1/2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LF大鼠肝脏组织中pERK1/2、ERK1/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pERK1/2、ERK1/2 mRNA的表达随着MgIG浓度的增加逐渐下调(P<0.01),尤其在MgIG 100 mg/kg组下调最为显著。结论ALF的发生发展与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密切相关,MgIG可能通过下调ERK1/2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ERK1/2信号通路 急性肝衰竭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NK4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联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如如 哈小琴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639-1642,共4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多种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促有丝分裂、运动、形态发生和抗凋亡活性,可参与不同肿瘤中的恶性行为,例如侵袭和转移。因此,HGF可能是控制癌症恶性潜能的靶分子。而NK4是HGF的竞争...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多种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促有丝分裂、运动、形态发生和抗凋亡活性,可参与不同肿瘤中的恶性行为,例如侵袭和转移。因此,HGF可能是控制癌症恶性潜能的靶分子。而NK4是HGF的竞争性拮抗剂,可通过HGF拮抗作用和抗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大多数肿瘤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IDO是一种参与恶性肿瘤进展的免疫抑制酶,并且IDO可通过色氨酸饥饿机制抑制NK/T细胞的增殖,促成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产生肿瘤免疫耐受。此外,研究表明NK4可通过c-Met-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抑制IDO表达,从而抑制体内肿瘤生长,进一步证实NK4可作为潜在有用的免疫治疗性抗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拮抗剂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C-MET 肿瘤
下载PDF
MRI和多层螺旋CT对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景忠 李中华(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311-0311,共1页
目的:分析 MRI 和多层螺旋 CT 对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120 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 分为 2 组,各 60 例。采取 MRI 诊断观察组,采取多层螺旋 CT 诊断对照组。 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率以及影像... 目的:分析 MRI 和多层螺旋 CT 对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120 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 分为 2 组,各 60 例。采取 MRI 诊断观察组,采取多层螺旋 CT 诊断对照组。 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率以及影像学结果。结果:在诊断结果上,观察组确诊 率 96.67% 较对照组 73.33% 明显较高,且 P<0.05。在影像学结果上,观察 组韧带损伤、关节积液、骨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半月板损伤等检出率 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 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 CT 相比,对膝关节 损伤患者采用 MRI 诊断的准确性更高,且可突出表现患者骨组织变化,并 能对其膝关节异常以及损伤类型予以清晰显示,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多层螺旋CT MRI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微信小程序在门诊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雅娟 赵亚丽 +1 位作者 王燕华 史霞 《甘肃科技》 2020年第13期121-123,共3页
探究微信小程序在门诊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九四O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88例,依据门诊预约挂号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132)门诊预约挂号方式为常规挂号,研究组(n=156)门诊预约挂号方式借助... 探究微信小程序在门诊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九四O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88例,依据门诊预约挂号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132)门诊预约挂号方式为常规挂号,研究组(n=156)门诊预约挂号方式借助微信小程序。对比满意度、平均挂号用时与候诊用时。①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平均挂号用时与候诊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微信小程序应用于门诊预约挂号中,到院就诊患者无需花费较长时间挂号、候诊,总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门诊预约挂号 应用效果
下载PDF
7-羟乙基白杨素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具有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路伟 赵彤 +3 位作者 高迎春 景临林 黄琼 马慧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350 mg/kg,常氧对照... 目的:探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白杨素组、7-HEC组,每组各10只,白杨素组和7-HEC组分别给予白杨素和7-HEC350 mg/kg,常氧对照组和缺氧对照组给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常氧对照组饲养于当地海拔;其余三组置于低压性缺氧动物实验舱模拟7000 m海拔进行缺氧处理。连续灌胃给药3 d后进行力竭实验,统计各组游泳时间。力竭实验后立即采集大鼠的血液、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观察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尿素氮、乳酸、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肌肝糖原含量等指标。结果:与缺氧对照组比较,7-HEC组负重游泳时间延长[(2.58±0.77)和(4.04±1.30)min,P<0.01];肝组织和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改善;血尿素氮[(3.24±0.93)和(2.22±0.60)mmol·L–1·min–1]、乳酸[肝组织为(0.14±0.05)和(0.10±0.03)mg·g–1·min–1,骨骼肌组织为(0.26±0.06)和(0.18±0.07)mg·g–1·min–1]、丙二醛[肝组织为(1.37±0.48)和(0.78±0.28)nmol·mg–1·min–1,骨骼肌组织为(0.87±0.19)和(0.63±0.11)nmol·mg–1·min–1]生成速率减小(均P<0.05);糖原[肝组织为(15.16±2.69)和(18.89±2.88)mg/g,骨骼肌组织为(1.46±0.49)和(1.78±0.48)mg/g]和T-SOD[肝组织为(1.87±0.01)和(2.68±0.12)U/mL,骨骼肌组织为(5.46±0.42)和(6.52±0.96)U/mL]增加(均P<0.05)。结论:7-HEC对低压性缺氧大鼠运动性疲劳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乙基白杨素 抗疲劳 低压性缺氧 力竭实验 大鼠
下载PDF
自体脂肪移植量对其成活率及面部年轻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瑞芬(综述) 刘毅(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70-173,共4页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皮肤、软组织、骨骼以及支撑结构会发生改变,共同导致面部老化。自体脂肪组织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被公认是目前最理想的填充材料,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面部脂肪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面部精细脂肪移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皮肤、软组织、骨骼以及支撑结构会发生改变,共同导致面部老化。自体脂肪组织由于具有独特的优点,被公认是目前最理想的填充材料,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面部脂肪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面部精细脂肪移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提高了脂肪移植的远期效果。恰当的脂肪移植量有助于提高脂肪存活率、改善面部皮肤质地和面部轮廓。但是,如何把握移植的具体数量以确保移植存活率,从而实现面部年轻化是至今仍无定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自体脂肪移植量对脂肪存活率及脂肪移植远期效果影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存活率 远期效果
下载PDF
延续性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亚妹 席春生 +9 位作者 金春霞 郭燕 王丽丽 何玉英 郝洁 王转红 时珑玉 陈艳 金庆玲 周啟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健康路径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肾脏病内科住院患者256例,其中对照组128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128例,运用健... 目的观察应用健康路径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肾脏病内科住院患者256例,其中对照组128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128例,运用健康路径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出院后持续关注2组患者,及时解决患者在营养治疗中的问题。比较2组患者营养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体重指数、血浆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应用健康路径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治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健康教育 延续性 营养治疗
下载PDF
急诊超声诊断老年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1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礼星 王雪莲 +1 位作者 杨芳娟 闫瑞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1期202-203,共2页
通过对1例老年复杂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病例的急诊超声诊断,发现高频彩超在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定性诊断中,能够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明确分析,从而鉴别疾病的具体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关键词 急诊超声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
下载PDF
INPP4B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冬格 刘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178-1180,共3页
肌醇多磷酸4-磷酸酶II(inositol polyphosphate 4-phosphatase type II,INPP4B)在肿瘤中的差异表达效应使其成为研究热点,与肿瘤细胞凋亡、增殖、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及耐药相关,有望成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结直肠癌(CRC)作为全球高发生... 肌醇多磷酸4-磷酸酶II(inositol polyphosphate 4-phosphatase type II,INPP4B)在肿瘤中的差异表达效应使其成为研究热点,与肿瘤细胞凋亡、增殖、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及耐药相关,有望成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结直肠癌(CRC)作为全球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的癌症,其发生发展与治疗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问题。最近研究发现,INPP4B与CRC有一定关系。本文就INPP4B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CRC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P4B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侯雪峰 高玉海 +1 位作者 柏鑫 陈克明 《生物医学转化》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淫羊藿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做了一系列研究,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Wnts、BMP、MAPK、ER等相关信号通路促进BMSCs、ASCs的迁移归巢,进行成骨性分化为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药淫羊藿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做了一系列研究,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Wnts、BMP、MAPK、ER等相关信号通路促进BMSCs、ASCs的迁移归巢,进行成骨性分化为成骨细胞,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成熟、矿化以形成骨痂,并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本文从淫羊藿苷对相关细胞以及对血管重建的作用方面对淫羊藿苷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做一回顾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骨折愈合 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