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1
作者 张杰 黄青青 +3 位作者 曾镜铮 杨海红 付成倩 巩固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口服姜黄素胶囊对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姜黄素作用于POD的炎性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3-7月于某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术前口服姜黄素胶囊对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姜黄素作用于POD的炎性机制。方法选取2024年3-7月于某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每组35例。术前2 d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患者分别给予安慰剂(与姜黄素组相同材质空胶囊)和姜黄素胶囊500 mg,两组均口服1次/d,至手术当天麻醉前服用最后一次,共3次。入组前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于术后第1天(T2)、第2天(T3)、第3天(T4)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患者POD的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于干预前(T0)、术毕(T1)、T2、T4时点分别收集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术后T2、T4时点POD发生率,T2和T4时点IL-1β和IL-6水平,T1、T2和T4时点TNF-α,T1时点CRP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T1、T2、T4时点IL-1β、IL-6、TNF-α、CRP和MCP-1水平均高于T0(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前预先服用姜黄素胶囊可降低术后3 d POD总发生率及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CRP水平,且不会增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谵妄 老年 胃肠道肿瘤手术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BDNF/ERK/Homer1a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付成倩 黄青青 +3 位作者 杨海红 曾镜铮 张杰 巩固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21-224,240,共5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Homer1a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医院2024年3-7月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B...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Homer1a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医院2024年3-7月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43例。B组于麻醉诱导时予以0.2 mg/kg艾司氯胺酮,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其余麻醉过程均一致,术后患者均使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于术前1 d(T0)、术后1 d(T2)、术后2 d(T3)、术后3 d(T4)进行医院抑郁-焦虑量表评分(HADS);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1)、T2、T3、T4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中Homer1a蛋白、BDNF、ERK1和ERK2含量;T2、T3、T4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术后PCIA按压次数、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C组相比,B组T2、T3、T4时的HAD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BDNF、ERK1、ERK2、Homer1a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B组T2的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降低,PCIA首次按压时间延迟(P<0.05)。与同组T1比较,C组患者T2、T3、T4时的BDNF、ERK1、ERK2、Homer1a蛋白表达下调;B组患者T2、T3、T4时的BDNF和ERK1、T2和T4时的ERK2以及T2、T3时的Homer1a蛋白表达下调(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可缓解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术后血清Homer1a蛋白、BDNF、ERK1、ERK2的表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术后抑郁 Homer1a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乳腺癌
下载PDF
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在脓毒血症中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刘汉林 代鑫 +1 位作者 李琴 吴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0,共5页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作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REM-1...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作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REM-1在脓毒血症中可调控炎症介质和免疫细胞,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REM-1在脓毒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做一总结,为该疾病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 免疫 炎症
下载PDF
O-GlcNAcylation通过调节Rack1蛋白稳定性参与SHH型髓母细胞瘤的形成
4
作者 罗静雅 高堂清 +1 位作者 杨檬檬 杨海红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目的:研究O-GlcNAcylation调节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的稳定性在SHH型髓母细胞瘤(SHH type medulloblastoma,SHH-MB)形成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肿瘤标本库中分子... 目的:研究O-GlcNAcylation调节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的稳定性在SHH型髓母细胞瘤(SHH type medulloblastoma,SHH-MB)形成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肿瘤标本库中分子分型所确定的SHH-MB肿瘤及癌旁组织,分析样本中Rack1和O-GlcNAcylation(O-Glc NAc)的表达水平差异。对于人源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使用糖基化转移酶(OGT)抑制剂(OSMI-1)和去糖基化转移酶(OGA)抑制剂(TM-G)进行处理,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采用O-Glc NAc酶标记系统、免疫共沉淀(Co-IP)和Western blot法判断Rack1有无发生O-Glc NAc,而后通过环己酰亚胺(CHX)实验和泛素化修饰实验证实O-GlcNAcylation对Rack1蛋白水平的影响。构建敲低Rack1的髓母细胞瘤模型,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免疫荧光染色和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同时通过在免疫缺陷型小鼠进行异种原位肿瘤移植进行验证,在所得组织样本中(sh-NC和shRack1)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SHH信号通路变化。结果:Rack1和O-GlcNAcylation在SHH-MB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Rack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关系。对Daoy细胞系使用OSMI-1、TM-G处理后,发现O-Glc NAc能明显促进Daoy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O-GlcNAc则抑制细胞增殖。分子实验证实Rack1蛋白O-GlcNAcylation可以调节其蛋白稳定性,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Daoy细胞系敲低Rack1表达,其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动物水平方面,相较于对照组,Rack1蛋白敲低的肿瘤组织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并且Rack1可通过调节SHH信号通路参与SHH-MB形成。结论:O-GlcNAcylation可通过调节Rack1蛋白的稳定性进而参与SHH-MB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 O-GLCNACYLATION 细胞增殖 SHH-MB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案对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代雪梅 谢晓海 +2 位作者 袁利邦 陈兵 巩固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572-576,59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需要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按照维持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复合麻醉A组、复合麻醉B组和静脉麻醉组;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需要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按照维持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复合麻醉A组、复合麻醉B组和静脉麻醉组;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T细胞及其亚型、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各组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B组9例患儿术后出现躁动,复合麻醉A组和静脉麻醉组则有4例和2例患儿术后出现躁动;手术前1 d和手术后3 d,各组患儿外周血T细胞和B细胞的百分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麻醉B组CD4/CD8比值为0.95±0.07,复合麻醉A组和静脉麻醉组的比值分别为3.25±0.98和3.96±1.14,三组之间的CD4/CD8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麻醉B组Treg细胞比例为(8.73±2.52)%,复合麻醉A组和静脉麻醉组的比例分别为(6.05±1.71)%和(5.74±1.66)%,三组Treg细胞比例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麻醉B组方案可引起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后CD4/CD8比值下降,Treg细胞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 儿童 细胞免疫 麻醉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方 暴晨 范蕴非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4期830-833,共4页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13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13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评估)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3%(2/66)vs 16.67%(11/66),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8.48%(65/66)vs 83.33%(55/66),P<0.05)]。结论ERAS理念结合递进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康复效果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 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 递进性健康教育 术后康复 满意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海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7期2654-2656,26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2 h、6 h、24 h)疼痛程度及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注入麻药后5 min(T1)、开始手术时(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并记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MAP均低于T0、T1、T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0、T1、T2、T3时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可有效提高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缓解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麻醉 超声引导 股神经 腘窝坐骨神经 神经阻滞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用于椎管内麻醉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青青 袁利邦 巩固 《西南军医》 2020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应用系统的文献分析右美托咪定辅用于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7月万方、SinoMed、CNKI、VIP等中文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等英文数据库。筛选右美托咪定辅用于椎管内麻醉的临床随机对... 目的应用系统的文献分析右美托咪定辅用于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7月万方、SinoMed、CNKI、VIP等中文数据库和Cochrane Library、PubMed、EBSCO等英文数据库。筛选右美托咪定辅用于椎管内麻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筛选出的文献经质量评价纳入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计9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的麻醉前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开始时、牵拉腹膜时、牵拉内脏时、手术结束时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术中恶心、呕吐、躁动、胸闷、心动过缓发生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用于椎管内麻醉可以增加术中及术毕镇静效果,减少恶心,呕吐,躁动,胸闷,心动过缓,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椎管内麻醉 镇静效果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先天性心脏病小儿麻醉前滴鼻的效果
9
作者 杨旭 秦福恩 +1 位作者 任玲 杨淋 《西南军医》 2019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 dexmedetomidine)在先天性心脏病小儿麻醉前滴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2019年4月30日本院明确诊断的1-5岁先心病患儿共8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n=26)生理盐水术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 dexmedetomidine)在先天性心脏病小儿麻醉前滴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2019年4月30日本院明确诊断的1-5岁先心病患儿共8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n=26)生理盐水术前滴鼻与(B组)右美托咪啶(Dex)1 ug/Kg滴鼻组(n=26),(C组)右美托咪啶(Dex)2ug/Kg滴鼻组(n=26)。根据设定的时间点(滴鼻后15 min、手术前15 min以及手术过程中15 min)比较三组患儿麻醉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脉压差(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生命体征的变化状况。结果三个组血氧饱和度和脉压差变化未见明显差异;与对照组(A组)比较,B组和C组患儿在设定时间点的心率变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C组的心率变化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 2ug/Kg在小儿麻醉前滴鼻的效果更佳,可以使患儿循环更平稳,对减小患儿麻醉风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右美托咪啶(Dex) 麻醉前 滴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龚华渠 汪海洋 《西南军医》 2021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阑尾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组患者术前10 min~15 min匀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阑尾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组患者术前10 min~15 min匀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泵注时间10 min~15 min),然后按0.2~0.7μg/kg/h匀速泵注,C组代之以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入室(T1)、注药后10 min(T2)、手术开始(T3)、牵拉阑尾时(T4)时的HR、MAP、SpO;,并记录术中牵拉阑尾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麻醉后寒战发生率。结果D组较C组T2时刻HR明显下降,T3及T4时刻C组MAP、HR较入室时升高,且明显高于D组(P<0.05),两组各时相点SpO;没有明显差别(P>0.05)。D组抑制牵拉反射优良率高于C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麻醉后发生寒战机率低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安全用于硬膜外麻醉,能很好地用于阑尾切除术,使患者更加舒适,手术更加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阑尾切除术 寒战 舒适
下载PDF
布托啡诺调节PKA/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恒 仇丽雅 黄青青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及其在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使用SD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布托啡诺低剂量组(布托啡...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及其在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使用SD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布托啡诺低剂量组(布托啡诺L组)、布托啡诺高剂量组(布托啡诺H组)、布托啡诺+PKA抑制剂(H-89)组,对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特征,铀铅双染色海马区观察神经元焦亡,免疫荧光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Caspase-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cAMP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KA(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间隙变大,神经元细胞膜缺损,细胞核核膜凹陷、固缩,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水平增加,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托啡诺L、H组脑组织结构较完整,神经元细胞结构异常改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水平降低,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布托啡诺H组比较,布托啡诺+H-89组脑组织细胞空泡变性增加,神经元结构异常,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水平增加,cAMP、p-PKA/PKA、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布托啡诺显著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焦亡,可能与激活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缺血性脑卒中 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神经元焦亡
下载PDF
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亮 古学东 +4 位作者 易小波 刘达燕 夏炳春 袁利邦 巩固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行宫颈环扎术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阿芬太尼+罗哌卡因组,每组50例。经L2-L3或L3-L4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行宫颈环扎术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阿芬太尼+罗哌卡因组,每组50例。经L2-L3或L3-L4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罗哌卡因组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阿芬太尼+罗哌卡因组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7 ml、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和宫颈环扎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术后孕周延长时间及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平面低于胸10例数、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孕周延长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宫颈环扎时HR和MAP均明显下降。与罗哌卡因组比较,阿芬太尼+罗哌卡因组宫颈环扎时HR[(69.79±4.87)次/min vs.(75.42±4.23)次/min]和MAP[(72.96±6.21)mmHg vs.(80.55±4.49)mmHg]更低,痛觉恢复时间更长[(5.49±1.37)h vs.(4.51±1.09)h],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2%vs.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宫颈环扎术,能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效果肯定,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罗哌卡因 宫颈环扎术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非颅脑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丹 李琴 +2 位作者 古学东 肖奕君 吴畏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非颅脑骨折创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于全麻下行创伤骨折手术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LP组)和对照组(C组)各130例。C组采用常规通气方式...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非颅脑骨折创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于全麻下行创伤骨折手术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LP组)和对照组(C组)各130例。C组采用常规通气方式,LP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术中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内PPC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分级情况、Clavien-Dindo并发症和术中呼吸参数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如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用量,术中晶体液、胶体液使用量,出血量以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内,两组共59例患者出现了PPCs。LP组PPCs的发生率低于C组,PPCs严重程度分级为1级例数亦少于C组(P<0.001),其余PPCs严重程度分级和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小时(T2)测定的LP组氧合指数及气道峰压大于C组,驱动压及平台压小于C组(P<0.001)。此外,两组麻醉开始前(T1)及麻醉结束拔管后30min(T3)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颅脑创伤患者全麻术中,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减少PPCs发生率,改善术中氧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 术后肺部并发症 骨科创伤 氧合指数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以肠套叠误诊的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
14
作者 刘敏 付海钰 +1 位作者 李茸源 巩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896-898,共3页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产生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的嗜铬细胞。位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于其异位性和...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产生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的嗜铬细胞。位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于其异位性和缺乏特异性症状,在临床上极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据报道,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术前未明确诊断且未进行充分术前准备将导致死亡率上升高达47%[1]本院麻醉科术中处理未预料的异位嗜铬细胞瘤一例,结合文献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嗜铬细胞瘤 误诊 肠套叠
下载PDF
PMMA剂量和分布对重度骨质疏松人工骨中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亚明 罗杨 +3 位作者 刘达 周江军 盛珺 郑伟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骨水泥(PMMA)的不同注射剂量和分布规律对重度骨质疏松(OP)人工骨中可注射螺钉固定强度的作用,分析螺钉固定强度与PMMA注射剂量、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重度OP人工骨模块随机分为A(180°-4孔螺钉),B(180°-6孔螺... 目的比较骨水泥(PMMA)的不同注射剂量和分布规律对重度骨质疏松(OP)人工骨中可注射螺钉固定强度的作用,分析螺钉固定强度与PMMA注射剂量、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重度OP人工骨模块随机分为A(180°-4孔螺钉),B(180°-6孔螺钉),C(180°-间隔4孔螺钉),D(普通椎弓根螺钉)4个螺钉组,每组又随机分为0、1、2、3剂量组(0、2.0、2.5、3.0 m L PMMA)。同法制备钉道后,A、B、C组中分别拧入A、B、C 3种可注射螺钉并注射不同剂量PMMA,D组向钉道内注射不同剂量PMMA后再拧入普通椎弓根螺钉。X线检查PMMA分布情况,测量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F_(max))。结果 X线检查显示,A1~A3组中PMMA包裹螺钉的前1/3,B1~B3组和C1~C3组中PMMA包裹螺钉的中1/3,D1~D3组中PMMA相对均匀地包裹螺钉的全长。两因素方差分析显示,PMMA剂量和分布两个因素对F_(max)均有影响(P<0.05),但PMMA剂量和分布两者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P>0.05)。在相同螺钉组间,2.0 m L和2.5 m L PMMA组、2.5 m L和3.0 m L PMMA组的F_(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0 m L PMMA组的F_(max)高于2.0 m L PMMA组(P<0.05)。A1组中F_(max)低于D1组(P<0.05),其余相同剂量组间的F_(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MA可提高重度OP人工骨中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PMMA的剂量及分布对螺钉稳定性有影响。在重度OP人工骨模块中,推荐使用A组的180°-4孔螺钉或B组的180°-6孔螺钉,可注射螺钉注射3.0 m L PMMA来强化螺钉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骨质疏松 可注射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最大轴向拔出力 人工骨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阳阳 任玲 孙小琴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LC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组,每组20例,A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B组给予0.25μg·kg^-1·h^-1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0.50μg·kg^-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LC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组,每组20例,A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B组给予0.25μg·kg^-1·h^-1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0.50μg·kg^-1·h^-1右美托咪定,D组给予1.00μg·kg^-1·h^-1右美托咪定,比较4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B、C、D组麻醉后10 min(T1)、胆囊切除时(T2)、术毕(T3)的改良警觉/镇静视觉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A组(P<0.05),C、D组T1、T2、T3的OAA/S评分、MAP、HR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术后12、24、72 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A组,C组、D组术后12、24、72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LC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其中0.50μg·kg^-1·h^-1剂量的改善作用良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疼痛心理弹性与疼痛灾难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龚燕 王永华 +5 位作者 吴畏 李玲 李运明 宋杰 杨娟 王爱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1期111-116,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MP)患者疼痛心理弹性和疼痛灾难化的现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64例老年CMP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疼痛程度和疼...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MP)患者疼痛心理弹性和疼痛灾难化的现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164例老年CMP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疼痛程度和疼痛干扰、疼痛心理弹性、疼痛灾难化。分析疼痛心理弹性和疼痛灾难化的关系。结果患者疼痛心理弹性总分为(33.13±9.13)分,疼痛灾难化总分为(26.02±10.11)分,疼痛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疼痛灾难化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居住地、患慢性病数量、疼痛干扰、疼痛心理弹性是老年CMP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P<0.05),疼痛心理弹性能独立解释其变异的17.6%。结论老年CMP患者疼痛心理弹性与疼痛灾难化呈负相关性,是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因此提高患者疼痛心理弹性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疼痛灾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疼痛心理弹性 疼痛灾难化 相关性
下载PDF
生酮饮食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婷 李琴 +4 位作者 白芙蓉 卿羽 刘英海 古学东 吴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9-733,共5页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NC)组、常氧生酮(NK)组、低氧对照(HC)组和低氧生酮(HK)组(n=11),利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000米高原低氧环境,运行时间为24 h/d,昼夜... 目的研究生酮饮食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NC)组、常氧生酮(NK)组、低氧对照(HC)组和低氧生酮(HK)组(n=11),利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000米高原低氧环境,运行时间为24 h/d,昼夜比约12 h∶12 h。HC组和HK组分别给予3周标准饮食和生酮饮食喂养后置于低压氧舱中,持续6 d低氧处理,NC组和NK组分别给予3周标准饮食和生酮饮食喂养后置于舱外。采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变化,Seahorse生物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脑组织线粒体耗氧率(OCR)的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显示,与NC组相比,HC组表现为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细胞间隙增宽、核固缩等病理学损伤。与HC组相比,HK组表现为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排列逐渐整齐,核固缩深染的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等改善。Western blot显示,与NC组相比,HC组海马组织FIS1表达增加,而MFN1表达减少。与HC组相比,HK组海马组织MFN1表达增加,而FIS1表达减少。Seahorse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C组脑组织线粒体的OCR值降低;与HC组相比,HK组脑组织线粒体的OCR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引起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生酮饮食可以改善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生酮饮食 海马神经元 线粒体
下载PDF
脂多糖预处理通过升高糖基化修饰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卿羽 钟婷 +3 位作者 刘汉林 刘英海 林露 吴畏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预处理通过升高糖基化修饰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NC)组、脂多糖预处理(NL)组(n=15)。NL组连续7 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5 mg/kg·d对小鼠进行脂多糖预处理,... 目的探讨脂多糖预处理通过升高糖基化修饰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NC)组、脂多糖预处理(NL)组(n=15)。NL组连续7 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5 mg/kg·d对小鼠进行脂多糖预处理,两组小鼠分别处理14 d后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 30 min,而后恢复血流灌注24 h从而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通过监测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空腹血糖变化评估小鼠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TNF-α、糖基化修饰(O-GlcNAc)的表达变化,伊文氏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测定小鼠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NC组相比,NL组小鼠从注射LPS开始体质量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回升趋势,两组小鼠空腹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NL组小鼠心肌组织炎症因子TNF-α水平升高(P<0.05)。与NC组相比,NL组小鼠心肌I/R处理后其梗死面积减小(P<0.05)。与NC组相比,NL组小鼠心肌组织总体糖基化修饰水平升高(P<0.05)。结论脂多糖预处理可以通过升高心肌组织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水平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糖基化修饰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依托咪酯-丙泊酚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露 陈燕 +1 位作者 刘英海 巩固 《西南军医》 2020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泊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顺次予以丙泊酚1mg/kg,依托咪酯0.2mg/kg;B组给予丙泊酚1.5mg/kg,依托咪酯0.1mg/kg;...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丙泊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顺次予以丙泊酚1mg/kg,依托咪酯0.2mg/kg;B组给予丙泊酚1.5mg/kg,依托咪酯0.1mg/kg;C组给予丙泊酚2mg/kg。记录给药前(T0)、意识消失(T1)、胃镜过咽喉口(T2)、手术结束(T3)、意识恢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值(bispectralin-dex,BIS)。记录术中最低BIS值及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统计术中注射痛、肌阵挛、术中体动、过度抑制.(BIS<40持续30s)、严重低血压(较术前血压降低≥40%)、严重心动过缓(HR<52bpm)、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各组T1-T4时刻MAP及BIS值较T0时刻明显下降,以C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P<0.05);各组T1、T3、T4时刻点HR较T0下降,但T2时刻点A、B两组表现为HR增快,而C组较T0时刻HR减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刻点各组间比较,T2-T4时刻,A组和B组MAP、HR值均高于C组,T2-T3时A组MAP高于B组,T3时A组HR高于B组,T2-T4各时刻点BIS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B组最低BIS值均高于C组(P<0.05);A组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比C组迅速(P<0.05);围术期BIS过度抑制、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A组<B组<C组,C组苏醒延迟的例数高于A、B两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1mg/kg+依托咪酯0.2mg/kg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镇静深度适宜,麻醉复苏快,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值 丙泊酚 依托咪酯 无痛胃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