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用于药学研究生药剂学教学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沉纹 李兰兰 +2 位作者 窦寅 郭嘉伟 张建祥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在药学研究生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国内现有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以陆军军医大学药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子药剂学”课程为例,采用O-PIRTAS... 目的 探讨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在药学研究生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国内现有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以陆军军医大学药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子药剂学”课程为例,采用O-PIRTAS翻转课堂进行教学,通过综合测评结果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及深度学习能力,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提高教学效果。实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结论 O-PIRTAS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药学研究生药剂学课程教学,可明显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加强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提升药学研究生药剂学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 O-PIRTAS翻转课堂 药剂学 研究生 教学
下载PDF
慕课在军事医学院校本科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2
作者 岑彦艳 张海港 +2 位作者 刘雅 潘夕春 陶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0期97-99,130,共4页
慕课作为以学生为主体、信息化教学为手段的多元化教学互动新模式,为促进军事医学院校本科生药理学教学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探讨慕课在军事医学院校本科生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慕课作为以学生为主体、信息化教学为手段的多元化教学互动新模式,为促进军事医学院校本科生药理学教学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探讨慕课在军事医学院校本科生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军事医学院校未来的药理学慕课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军事医学院校 药理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非抗生素治疗手段研究进展
3
作者 广承灵 张笑恺 +2 位作者 王于 熊廷蓉 邹全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抗生素一直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出现了多种耐药性菌株,抗生素的疗效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非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方法,以寻找新的治疗途径。目前,非... 抗生素一直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出现了多种耐药性菌株,抗生素的疗效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显。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非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方法,以寻找新的治疗途径。目前,非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方法包括免疫疗法、抗毒力因子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以下简称PDT)、中草药提取物疗法、噬菌体疗法。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或调节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抵抗力,从而抑制感染。光动力疗法利用光敏剂(photosensitizer,以下简称PS)、光和内源性分子氧来根除病原微生物,实现治疗效果。此外,对中草药提取物、金葡菌噬菌体的研究也有所进展。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物质的机制和应用方式,有望实现非抗生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突破。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一些非抗生素治疗方法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非抗生素治疗手段 中草药提取物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机遇与挑战
4
作者 冯馨锐 吴韦铷 +2 位作者 张晓丽 杨忠 毕清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9-195,共7页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人工智能(AI)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早期检测和诊断血液病方面弥补了人工显微镜检查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诊断效率、准确度和敏感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明显提升医疗质量和...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人工智能(AI)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早期检测和诊断血液病方面弥补了人工显微镜检查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诊断效率、准确度和敏感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明显提升医疗质量和推动个性化医疗。目前国内临床仍以传统人工镜检为标准方法,为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完善和发展,该文讨论了人工智能辅助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现状及特点,考虑到自动化血细胞形态学分析的标准化、数据库和伦理等问题,对其仍存在的一些挑战和局限性进行总结分析,可以支持血液疾病的诊断,并在未来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原创性疫苗研发案例用于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卓 曾浩 +1 位作者 邹全明 顾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8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索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人才的案例教学模式。方法以学校2018年至2022年选修“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订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教研室原创性疫苗研发为主要教学... 目的探索培养应用型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人才的案例教学模式。方法以学校2018年至2022年选修“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订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教研室原创性疫苗研发为主要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授课,在产学研平台落实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该教学实践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其中有5名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教研室原创性疫苗研发。结论基于原创性疫苗研发的案例教学课可用于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 原创性疫苗研发 案例教学法 药学专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下载PDF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药学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思 赵卓 +2 位作者 邹全明 曾浩 李海波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优化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方法根据药学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以加强学术道德思想建设、拓宽研究生学术思维、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等为着力点,将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运用到其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目的优化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方法根据药学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以加强学术道德思想建设、拓宽研究生学术思维、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等为着力点,将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运用到其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校药学类专业13名研究生,评估相比于传统的科研讨论学习方法,研究生对自媒体形式的满意度和实际需求情况,以及该自媒体平台用于研究生教学的效果。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3份,收回13份;9人(69. 23%)对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自媒体平台开展科研工作感兴趣,4人(30. 77%)很感兴趣;8人(61. 54%)会仔细阅读公众号推送的科研文献、科学前沿报告;9人(69. 23%)认为"实验操作"板块中所发布的实验操作手册和视频对日常科研十分有帮助;4人(30. 77%)认为此微信公众号用于学术交流有一定必要,9人(69. 23%)认为十分必要。结论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提高了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其综合素养,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自媒体平台 药学专业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药物质量标准研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7
作者 刘明 李霞 +2 位作者 伍启章 李海波 韩清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3期30-32,共3页
目的培养高素质药物质量研究创新型人才。方法对药学专业研究生药物质量标准研究课程进行改革,重构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的内容体系,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并优化实践考核模式。结果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 目的培养高素质药物质量研究创新型人才。方法对药学专业研究生药物质量标准研究课程进行改革,重构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的内容体系,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并优化实践考核模式。结果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功实施,有助于培养合格的药物质量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质量标准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课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法用于仪器分析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李兰兰 刘欢 +2 位作者 李沉纹 窦寅 郭嘉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药学专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的重新设计和实践,探讨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法融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目的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药学专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的重新设计和实践,探讨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法融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应用效果。结果与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员需要精心设计项目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课程 项目式教学法 药学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艳红 叶演 +4 位作者 袁庆鹏 赵安妮 贾毅敏 李杰平 孙红武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8期I0001-I0004,共4页
目的 为小白菊内酯(PTL)治疗白血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2000年至2023年相关文献,分析PTL治疗白血病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并总结其临床应用及剂型改进方法。结果 对于急性白血病,PTL能通过抑制核因... 目的 为小白菊内酯(PTL)治疗白血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2000年至2023年相关文献,分析PTL治疗白血病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并总结其临床应用及剂型改进方法。结果 对于急性白血病,PTL能通过抑制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复合蛋白(NF-κB)、影响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上调活性氧水平及激活应激反应蛋白等机制,促使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对于慢性白血病,PTL通过半胱氨酸残基的烷基化抑制NF-κB和影响谷胱甘肽系统诱导活性氧抑制白血病细胞。PTL还可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相关药物的敏感性。可通过制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b-聚(苯乙烯)胶束及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抗CD44包裹技术来提高PTL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结论 PTL对白血病疗效较好,但需通过修饰、改造、合成后才能成为较理想的抗白血病药物。本研究可为研发安全、高效的新型白血病药物提供思路,也为白血病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菊内酯 白血病 治疗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HL-J6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浩 刘婧怡 +3 位作者 曹宇 张珊珊 李海波 马雷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4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吲哚苯醌类化合物HL-J6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长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HL-J6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采用基因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HL-J6对MRSA基因表达的影响,并... 目的探讨新型吲哚苯醌类化合物HL-J6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长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HL-J6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采用基因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HL-J6对MRSA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进行验证。结果HL-J6对MRSA252的MIC和MBC分别为2μg/mL和8μg/mL。基因RNA-seq结果提示,HL-J6可能通过影响MurA,MurD,MurG,MraY等肽聚糖合成相关基因、dfrB等叶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sA等甘油磷脂代谢相关基因、MntC等ABC转运相关基因、SecA等细菌分泌系统相关基因以及rpsD等核糖体相关基因来抑制MRSA的生长,real-time RT-PCR结果证实HL-J6下调了MurA和MurD的表达。结论HL-J6可抑制MRSA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肽聚糖、叶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ABC转运、细菌分泌系统以及核糖体等相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J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测序 转录组学
下载PDF
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用于《药剂学前沿进展》课堂教学实践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嘉伟 王保旗 +3 位作者 张定林 窦寅 李兰兰 李沉纹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前沿进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专业《药剂学前沿进展》课程的教学现状。选取该校药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并通过综... 目的探讨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前沿进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专业《药剂学前沿进展》课程的教学现状。选取该校药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并通过综合测评评价教学效果及其相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结果该课程涉及的技术与手段覆盖了多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等优势。采用该法后,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明显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强。结论BOPPPS联合案例教学法用于《药剂学前沿进展》课堂教学,可明显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改善教学效果,还可为药学专业研究生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前沿进展 BOPPPS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药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用于“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实验教学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笑恺 罗萍 +2 位作者 程平 邹全明 赵卓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提升“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0级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为授课对象,随机分为线上线下混合组(观察组)和线下组(对照组)。以生物技术制药经典实验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观察... 目的提升“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20级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为授课对象,随机分为线上线下混合组(观察组)和线下组(对照组)。以生物技术制药经典实验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观察组由教师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中浙江中医药大学相应内容虚拟实验课程,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辅助传统线下教学。比较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均认为线上学习方式降低了自身学习难度,提高了兴趣,增强了掌握实验技能的自信。每个实验的观察组学生教学当天即可完成教学过程,短于对照组实验使用时间。观察组学生实验课平均得分为(93.78±1.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4±0.00)分(P<0.05)。结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课堂教学辅助手段,可有效解决传统实验课程面临的学时有限、操作机会有限、教学效果欠佳的难题,助力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人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线上教学
下载PDF
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实践与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沉纹 张定林 +3 位作者 窦寅 郭嘉伟 李兰兰 李刚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6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用于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专业本科2017级和2018级各1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7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2018级学生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用于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专业本科2017级和2018级各1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7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2018级学生采用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包括教案设计、课堂实践与讨论、课后数据分析等环节,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学生进行药剂学实验教学,计算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总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平时成绩为(82.78±5.78)分,实验成绩为(83.22±6.66)分,期末成绩为(83.56±6.41)分,总成绩为(83.38±5.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8.05±7.01)分、(80.37±5.45)分、(77.00±7.32)分、(78.12±6.19)分(P<0.05)。结论药剂学实验教学中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可优化学习流程,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信息化程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知识的传递、内化、巩固和拓展。该教学实践为药剂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法 PBL教学法 药剂学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药品质量评价与控制》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清娟 李海波 +2 位作者 曾浩 张惠静 刘明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21期15-17,共3页
目的培养高素质的药品质量管理专业人才。方法改革《药品质量评价与控制》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化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结构,构建以微课为引导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尝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评... 目的培养高素质的药品质量管理专业人才。方法改革《药品质量评价与控制》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化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结构,构建以微课为引导的信息化教学体系,尝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评。结果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了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结论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为优质药品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质量评价与控制》 教学改革 药学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