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电磁波与天线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以陆军工程大学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文权 薛红 +2 位作者 朱卫刚 邵尉 刘涛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8期28-31,共4页
电磁波与天线课程作为将传统的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和专业核心课(天线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进行融合的新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复杂、应用广泛等特点。在以往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过程太单一、教学内容重理论、教学... 电磁波与天线课程作为将传统的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电磁场理论)和专业核心课(天线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进行融合的新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复杂、应用广泛等特点。在以往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过程太单一、教学内容重理论、教学资源较传统和教学条件缺特色等问题。针对军队院校新的培养目标和学情特点,该文提出深化“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电磁波与天线等电磁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对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促进作用,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与天线 课程建设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
作者 张治 高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5期122-125,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方式。文章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分析了该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方式。文章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分析了该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优势和挑战。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总结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实践能力、优化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有效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土木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磁波与天线”课程教学探析——以陆军工程大学相关课程建设为例
3
作者 曹文权 朱卫刚 薛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1期45-48,共4页
“电磁波与天线”是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理论、天线与电波传播基础知识及其分析方法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关键地位。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首先分析了这门课程在课堂学习效率、数学物理基础、抽象思维能力、网... “电磁波与天线”是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理论、天线与电波传播基础知识及其分析方法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关键地位。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首先分析了这门课程在课堂学习效率、数学物理基础、抽象思维能力、网络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五个方面的不足;其次从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应对策略;最后总结了课程在教学手段、思想政治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效果特色。课程教学探析对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电磁工程素养有促进作用,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与天线 课程教学 新工科
下载PDF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课程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赛男 郑长友 +1 位作者 胡斌 蒋园园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6期227-231,共5页
分析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思路,从课程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能力训练平台、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面介绍改革实践过程,最后说明课程改革效果。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考核机制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高阶能力训练探索
5
作者 王梅娟 李辉 +1 位作者 胡斌 宦蕾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3期35-40,46,共7页
为了适应陆军转型建设新形势和院校课程改造新任务及新要求,突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生长军官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高阶能力训练,结合本校教学实际,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在展现“四性一度”... 为了适应陆军转型建设新形势和院校课程改造新任务及新要求,突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生长军官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高阶能力训练,结合本校教学实际,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在展现“四性一度”教学理念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根结,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高阶能力训练实践,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学员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面向智慧学习的军校大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6
作者 张力 丁晓松 王欣然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8期161-163,共3页
文章基于智慧学习和精准教学概念的演变发展,分析大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结合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面向智慧学习的军校大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式,并从学情诊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反思四个方面探索军校大学英语精... 文章基于智慧学习和精准教学概念的演变发展,分析大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结合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面向智慧学习的军校大学英语精准教学模式,并从学情诊断、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反思四个方面探索军校大学英语精准教学的实现路径。最后,文章强调了教学模式的发展性特点,教育者应通力合作,持续优化教学模式,以实现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 精准教学 军队院校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赣西地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Cd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7
作者 周墨 梅丽辉 +9 位作者 刘冰权 张明 唐志敏 宗乐丽 王尚晓 田福金 张晓东 张洁 牛晓楠 黄丁伶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研究目的】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健康,开展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科学管理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129组,通... 【研究目的】重金属元素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影响健康,开展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科学管理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系统采集水稻籽实及对应根系土样品129组,通过化学分析获取As、Cd、Hg、Pb、Cr、pH和土壤Cd形态等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人体健康风险模型评估研究区健康风险。【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壤Cd平均含量为0.49 mg/kg,显著高于江西表层土壤背景值,有80件土壤Cd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占总样本的62%。水稻籽实有57件Cd含量超标,超标率为44%。(2)研究区土壤Cd的污染评价结果与农作物Cd的安全评价结果对应性较差。土壤pH值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土壤pH值升高,土壤中Cd含量增加了2.26倍,但水稻籽实Cd含量降低了4.5倍。(3)土壤中Cd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残渣态这三种赋存形态对水稻籽实Cd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强酸性土壤环境中,Cd生物有效性增强。(4)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儿童的健康风险大于成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因子主要为Cd。【结论】研究区土壤Cd与水稻籽实Cd含量空间对应性较差,依照现行规范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判漏判的局限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因水稻Cd摄入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农业地质调查工程 赣西地区
下载PDF
地下工程办公空间中照度和色温对主观评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晓东 张昕 +2 位作者 董娴 金晓公 邢哲理 《照明工程学报》 2021年第6期155-163,共9页
本研究以地下工程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类似地下工程空间的无天然光环境,以色温、照度两个参数为实验变量,模拟地下工程办公空间日常工作状态,通过评估视觉与非视觉主观反馈及工作效率,探讨照度、色温对人的视觉、非视觉及工作... 本研究以地下工程办公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类似地下工程空间的无天然光环境,以色温、照度两个参数为实验变量,模拟地下工程办公空间日常工作状态,通过评估视觉与非视觉主观反馈及工作效率,探讨照度、色温对人的视觉、非视觉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照度(1000 lx)条件下的视觉主观评价和觉醒度反馈相比低照度(150 lx)更受被试偏好;情绪和工作效率在本实验中并未受到照度色温变量的显著影响;照度相比色温对视觉主观评价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办公空间 视觉主观评价 觉醒度 情绪
下载PDF
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车云轻量级匿名认证协议
9
作者 柳亚男 曹磊 +3 位作者 张正 李戈 邱硕 王苏豪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7,共12页
针对低空经济中车辆与云端应用服务器的通信场景,提出基于PUF-ECC-Kerberos的轻量级车云匿名认证协议PEKE。该协议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改进传统Kerberos的认证模式,结合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 针对低空经济中车辆与云端应用服务器的通信场景,提出基于PUF-ECC-Kerberos的轻量级车云匿名认证协议PEKE。该协议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PUF)改进传统Kerberos的认证模式,结合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算法获得车辆假名,实现车辆与云服务器之间的双向匿名认证和密钥交换。结合Scyther形式化分析工具验证,该协议不仅能够有效抵御密钥泄露、伪装攻击、中间人攻击以及反射攻击等多种安全威胁,同时还能在低空经济环境中实现车辆通信的匿名性,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与其他协议进行性能分析比较,进一步证明了PEKE协议在计算和通信消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能有效降低通信时延,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KERBEROS 椭圆曲线密码学算法 匿名认证 车联网 低空经济
下载PDF
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
10
作者 邱浩楠 何明 +3 位作者 韩伟 徐昕 陈浩天 危怡然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2,共12页
无人机集群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新质作战力量。为解决多任务驱动下无人机集群的形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分析了鸟群行为模式,总结了以麻雀群为例的鸟群聚集御敌行为特征通过引入向心/离心对偶力... 无人机集群已成为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新质作战力量。为解决多任务驱动下无人机集群的形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仿鸟群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分析了鸟群行为模式,总结了以麻雀群为例的鸟群聚集御敌行为特征通过引入向心/离心对偶力,建立“突变”交互规则,构建了基于四规则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模型定义了控制参量和序参量,通过调控关键控制参量,实现了无人机集群的相变控制,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经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最优参数求解,有序相形成周期均缩短了近70%,验证了方法的优化可行性。该方法可望在无人机集群侦察感知、应急救援等任务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相变控制 序参量 控制参量 群体智能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乐乐 黄松 +2 位作者 郑长友 夏春艳 阳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9,共21页
自动驾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了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而仿真测试因其测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测试场景是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关键,因此... 自动驾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和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为了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而仿真测试因其测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测试场景是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关键,因此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是自动驾驶测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已有大量学者致力于研究自动驾驶仿真测试,也有许多关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研究进展报告,但是针对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生成的研究进展报告却寥寥无几。因此,对关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的文献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概述;通过调研国内外几十篇相关文献,按照自动驾驶系统的模块进行归纳总结,对现有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方法进行详细分类阐述;通过调研目前主流的仿真测试工具,对现有仿真测试工具进行分析归纳;分析了自动驾驶仿真测试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仿真测试 测试场景 整车测试 仿真测试工具
下载PDF
融合前缀调优和提示学习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
12
作者 徐磊 胡亚豪 +2 位作者 陈满 陈军 潘志松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网络暴力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其中仇恨言论作为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其检测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然而,一方面先前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监管和关键词过滤,这些方法存在人... 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网络暴力的危害性日益凸显,其中仇恨言论作为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其检测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构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然而,一方面先前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监管和关键词过滤,这些方法存在人工成本高且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下,仇恨言论的表达也变得更加含蓄、隐蔽,这对检测模型的文本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为仇恨言论检测任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受其在各项下游任务中出色表现的启发,提出了一种融合前缀调优和提示学习的仇恨言论检测方法P-Prompt。利用前缀调优方法将大模型在相关数据集上进行微调,同时结合提示学习方法使模型能够识别并关注待检测文本中的仇恨言论词汇,从而进一步提升模型对仇恨言论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大模型在仇恨言论检测任务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P-Prompt方法在仇恨言论检测的二分类和多分类任务中各项评价指标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恨言论检测 大语言模型 前缀调优 提示学习
下载PDF
拼装式复合材料圆管接头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袁帅 张冬冬 +3 位作者 段金辉 高一峰 张芸强 莫昌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9,共7页
为了实现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应急人行桥的现场快速拼装与构筑,本文基于复合材料预紧力齿连接和金属管螺纹设计了一种拼装式复合材料圆管接头,开展了两种具有不同局部构造接头的四点弯曲试验,对比和分析了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等力学行... 为了实现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应急人行桥的现场快速拼装与构筑,本文基于复合材料预紧力齿连接和金属管螺纹设计了一种拼装式复合材料圆管接头,开展了两种具有不同局部构造接头的四点弯曲试验,对比和分析了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等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拼装式复合材料圆管接头具有快速拼装构造特点和较高弯曲承载能力,适用于复合材料管梁构型应急人行桥。当拼装式圆管接头承受弯曲荷载时,若预紧力齿连接的金属外套不设置倒角,会造成复合材料管局部横向剪切破坏及初始损伤,随之造成纤维在管体上侧压缩和下侧拉伸下提前纵向破断,相邻复合材料管体发生典型的弯曲分层破坏。但当开设倒角时,异质材料管体相应交界处未发生明显的复合材料管体局部横向剪切破坏,呈现出典型的复合材料管弯曲破坏特征。与预紧力齿连接承受轴向荷载情况不同,受弯曲荷载时,需对其金属外套端部倒角进行优化设计,不仅可有效地改善拼装式复合材料圆管接头的破坏模式,而且可使接头弯曲承载力提升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应急人行桥 拼装式结构 圆管连接 预紧力齿连接 抗弯性能
下载PDF
基于局部最大同步挤压样条Chirplet变换的结构瞬时频率识别
14
作者 袁平平 赵周杰 +1 位作者 苏慧琳 任伟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7,共7页
在Chirplet变换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最大同步挤压和样条核函数,提出一种新颖的结构瞬时频率识别方法,即局部最大同步挤压样条Chirplet变换(Local Maximum Synchrosqueezing Spline Chirplet Transform,LMSSSCT)。通过单自由度Duffing非线... 在Chirplet变换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最大同步挤压和样条核函数,提出一种新颖的结构瞬时频率识别方法,即局部最大同步挤压样条Chirplet变换(Local Maximum Synchrosqueezing Spline Chirplet Transform,LMSSSCT)。通过单自由度Duffing非线性系统和两层时变刚度剪切框架结构的数值算例及非线性支撑梁结构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LMSSSCT能有效识别非线性结构和时变结构的瞬时频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瞬时频率 局部最大 同步挤压 样条Chirplet变换 非线性结构
下载PDF
伪装目标检测:发展与挑战
15
作者 陈宇 权冀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60,共19页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挑战性任务,致力于识别那些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伪装或隐蔽的目标,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2种范式。研究人员从单一特征和多特征融合2个角度分析了2... 伪装目标检测(camouflaged objectdetection,COD)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挑战性任务,致力于识别那些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伪装或隐蔽的目标,主要分为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2种范式。研究人员从单一特征和多特征融合2个角度分析了26种基于手工特征的方法;按发表年份和任务类型梳理了131个在2019年至2024年第二季度期间提出的深度COD模型来揭示其发展现状;基于3种模型调用模式和3类工作方式,分别详细分析了各类深度COD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了COD的常用数据集、数据增强技术和评价指标,并基于实验对27种前沿的图像级深度COD模型进行了性能评估。基于上述研究探讨了伪装目标检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手工特征 深度学习 数据增强
下载PDF
长距离负重行军对士兵下肢等速肌力和步态的影响
16
作者 徐盛嘉 夏铁城 +2 位作者 王巍 韩满朝 马继政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 研究士兵长距离负重行军后下肢关节肌力和步态的变化,探索下肢骨骼肌疲劳对步态的影响。方法 15名男性士兵完成负重17.5 kg行军15 km后,测试髋、膝、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并运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AMTI测力台采集士兵负重行走和跑... 目的 研究士兵长距离负重行军后下肢关节肌力和步态的变化,探索下肢骨骼肌疲劳对步态的影响。方法 15名男性士兵完成负重17.5 kg行军15 km后,测试髋、膝、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并运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和AMTI测力台采集士兵负重行走和跑步的步态参数。结果 负重行军后,髋关节屈伸峰值力矩显著下降(P<0.05);右侧屈膝和伸膝的平均功率显著下降(P<0.05);踝关节跖屈的相对峰值力矩和平均功率显著下降(P<0.05)。步行时,左侧髋屈角、膝屈伸角,踝背屈角及内翻角均显著减少(P<0.05),膝内收角显著增加(P<0.05),左侧屈髋、屈膝和踝关节跖屈力矩和双侧膝内收力矩显著降低(P<0.05),右侧伸髋力矩和地面反作用力显著增加(P<0.05)。跑步时,步频显著降低(P<0.01),左侧步宽显著增加(P<0.05),左膝屈角、右踝背屈角显著减少(P<0.05),膝内收角显著增加(P<0.05),双侧屈髋、左侧屈膝、右侧踝背屈和膝内收力矩显著减少(P<0.05),右侧地面反作用力显著增加(P<0.05)。结论 长距离负重行军后下肢肌力下降,尤其是髋关节。行军后负重行走步态使用了髋关节驱动机制,但由于肌力下降,出现膝过伸和膝外翻。跑步时则更多利用踝关节,增加了踝关节的损伤风险。为优化步态、增强负重能力和预防损伤,需强化髋关节和腘绳肌群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行军 步态 疲劳 等速肌力
原文传递
神经辐射场技术及应用综述
17
作者 陈涛 杨启亮 陈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4,共24页
神经辐射场(NeRF)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重建技术,它将场景定义为位置和观察视角的五维辐射场函数,并通过隐式的神经网络来表示.该技术仅需要单个场景在不同视角下的二维图像,结合体渲染方程,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该场景... 神经辐射场(NeRF)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重建技术,它将场景定义为位置和观察视角的五维辐射场函数,并通过隐式的神经网络来表示.该技术仅需要单个场景在不同视角下的二维图像,结合体渲染方程,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该场景的神经辐射场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合成出高质量的新视角图像.文中对NeRF的现有工作进行调查和分类,从相参位姿估计、视图集合标准、渲染过程优化等方面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势,重点阐明不同方法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帮助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讨论了各种受益于NeRF合成机理的应用场景;最后通过对现有方法优势和局限性的分析,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辐射场 神经网络三维重建 体渲染 新视角图像
下载PDF
基于CLR和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调制方式识别算法
18
作者 王晓宇 张邦宁 +1 位作者 杨宁 郭道省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提高非合作通信场景中调制方式识别任务在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条件下的识别率及实时性,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构和学习率策略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周期学习率(Cyclic Learning... 为提高非合作通信场景中调制方式识别任务在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条件下的识别率及实时性,对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构和学习率策略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基于循环周期学习率(Cyclic Learning Rate,CLR)策略和改进CNN的调制方式识别算法。为了突出信号特征,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生成信号的时频图,引入注意力机制对CNN进行改进,用于抑制信号中的冗余信息,实现特征提取,增强在低SNR条件下算法的识别能力,通过设计CLR策略,对算法超参数进行设置,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10 dB条件下,识别率可达92%,相较于其他经典算法,识别率得到显著提升,所提出的算法参数量小、计算复杂度低、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方式识别 短时傅里叶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循环周期学习率策略
下载PDF
基于多源无监督域适应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19
作者 张涛涛 谢钧 乔平娟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受传输环境以及辐射源设备工作状态变化的影响,待识别信号与训练信号的信道噪声会有所不同,这会导致训练好的模型识别准确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研究使用了单源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将特定噪声下的带标签样本用于待识别目标噪声... 受传输环境以及辐射源设备工作状态变化的影响,待识别信号与训练信号的信道噪声会有所不同,这会导致训练好的模型识别准确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研究使用了单源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将特定噪声下的带标签样本用于待识别目标噪声下无标签样本的学习。一方面,在实际情况中收集的带标签数据可能来自多个源域;另一方面,目标域通常可以看作是多个源域的组合。为了探索基于多源无监督域适应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原型对齐和对比学习的多源无监督域适应方法,充分学习和利用域内的语义结构信息。首先,使用多个源域和目标域的原型对齐方法来学习组合多个源域的特征表示并设计一个新的伪标签策略。然后,设计一种加权的域内样本到原型的对比学习方法来增加类内的紧凑性和类间的可区分性,对比学习增加了原型对齐的准确性。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目标域为4 db和8 db的任务中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准确率分别为94.1%和97.4%,相比现有的方法分别提高了2.4和1.2个百分点,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识别 多源无监督域适应 单源无监督域适应 原型 对比学习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回译式抄袭检测
20
作者 解勉 陈刚 余晓晗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5年第3期239-247,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借助翻译工具的回译式抄袭行为越发复杂隐蔽,对抄袭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抄袭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提示词,引导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借助翻译工具的回译式抄袭行为越发复杂隐蔽,对抄袭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抄袭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提示词,引导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语义层面关注句子文本中的潜在相似性,能够有效识别出语义高度相似的内容.首先,回顾了现有的抄袭检测技术和提示工程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提示工程的回译式抄袭行为检测流程.其次,设计提示模版,通过合并缩减待检测句子对的方式,提出句子压缩比的抄袭检测指标.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基于提示工程的抄袭检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检测回译式抄袭行为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袭检测 提示工程 大语言模型 回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