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 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安宏杰 尉佳林 杨小慧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E-钙黏蛋白、环氧化酶-2(COX-2)]水平、胃肠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肠道菌群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PCT、COX-2、E-钙黏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GⅠ和G-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A72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歧杆菌、丁酸梭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肠杆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胃肠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标准四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标准四联疗法 Hp感染慢性胃炎 胃肠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超融合架构的医院云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金平 石彩霞 杨鹏程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本文对超融合架构的医院云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对我国医院在现阶段信息化的构建情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建设框架可行性等做了一个全面分析,并将一些实际活动与建设的成果进行了综合阐述,最终发现建设与应用以超... 本文对超融合架构的医院云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对我国医院在现阶段信息化的构建情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建设框架可行性等做了一个全面分析,并将一些实际活动与建设的成果进行了综合阐述,最终发现建设与应用以超融合架构为基础的医院云数据中心能够使我国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从而提高医院医疗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融合架构 医院云数据中心 建设和应用
下载PDF
探究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在药剂科实施的效果
3
作者 杨新强 包海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05-0008,共4页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在药剂科实施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实施常规药学服务管理时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时收治的患者63例作为观...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在药剂科实施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实施常规药学服务管理时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时收治的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为中心 药学服务 药剂科
下载PDF
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金平 石彩霞 杨鹏程 《科技创新导报》 2019年第30期167-167,169,共2页
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对目标受众的管理力度,并且有效扩大管理范围。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是一... 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可以说是一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对目标受众的管理力度,并且有效扩大管理范围。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是一种在节省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大力度的管理方式。基于DRGs成本质量评价的绩效管理研究所面对的是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医疗诊断效率,提高患者的诊治正确率。利用绩效管理的方式加强对医护人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是我国有效提高医护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可以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成本控制 精细化 绩效管理 医院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及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赵卫军 易守红 周武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6期148-149,共2页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平度市中医医院诊治急性脑梗死100例患者资料,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纤溶酶,研究组予以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方案,...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平度市中医医院诊治急性脑梗死100例患者资料,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纤溶酶,研究组予以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方案,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NF-α、CRP、神经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少(P<0.05);且研究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精神健康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治疗,能降低机体炎症指标,改善神经功能,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纤溶酶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性心肌病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晶 何桂榕 姜其钧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取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以上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恶心,1例头痛,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益气复脉注射液 倍他乐克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
7
作者 张启英 涂卫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1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探讨七氟醚维持麻醉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选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n=60)选用七氟醚维... 目的 探讨七氟醚维持麻醉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选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n=60)选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炎性因子。结果 手术后BPS、Ramsa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前者评分更低,后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02、16.086,均P<0.05);在生命体征比较中,观察组手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45、27.025、9.879、16.532,均P<0.05);经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56、59.298、7.711,均P<0.05)。结论 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七氟醚维持麻醉,其镇痛、镇静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能控制其血压,降低炎性反应,有利于帮助患者稳定自身的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开颅血肿清除术 维持麻醉 临床疗效 血压水平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吕江宏 《益寿宝典》 2021年第6期0149-0151,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效果。 方法:选择 2020 年 1月~2020 年 6 月间我院收治的 74 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VAS 指标以及临床指标评分(...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效果。 方法:选择 2020 年 1月~2020 年 6 月间我院收治的 74 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VAS 指标以及临床指标评分(Biard-Jackson、骨折愈合时间、ADL)进行比对。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踝关节功能、VAS 指标以及临床指标评分(Biard-Jackson、骨折愈合时间、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医师可以依照患者具体状况推荐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镜手术 非手术 老年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国超 易守红 +3 位作者 古浩然 蒋永丰 杨鹏彬 周武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5-320,共6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膝关节ACL断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47例膝关节ACL断...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疗膝关节ACL断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47例膝关节ACL断裂的患者,将患者按住院号末位奇偶数分成试验组(n=24)和观察组(n=23)。两组患者均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试验组在重建ACL时联合PRP治疗,观察组行常规ACL重建治疗。用Lysholm评分法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态,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程度,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膝关节功能状态和疼痛程度,并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MRI检查。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术前,术后3个月试验组的Lysholm评分64.22±10.55、IKDC评分60.22±9.77及VAS评分6.03±1.44优于观察组(分别为72.11±9.44,68.55±10.77,4.43±1.66),术后6个月试验组的MRI评分2.12±0.87及Lysholm评分73.22±9.33、IKDC评分70.12±8.66、VAS评分5.11±1.23优于观察组(分别为2.66±0.88,89.56±6.33,75.66±9.55,3.59±0.5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MRI显示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移植物信号更加混杂,提示愈合不佳,术后12个月两组移植物呈均一低信号,提示愈合良好。结论自体PRP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的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患者的早期疼痛,还能够加快ACL重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前交叉韧带重建 同种异体移植物
原文传递
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尉佳林 余发全 +2 位作者 何桂榕 栗荣 杨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8期3585-3588,共4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117例PU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117例PU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给予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炎性因子、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8%(44/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45%(3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理情感、社交及任务完成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PU,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Hp根除率和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四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炎性因子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GDF-15、sVCAM-1、YKL-40、α-klotho蛋白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聂礼强 臧建华 +3 位作者 周立新 彭辽 买买提明·喀迪尔 翟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4期2703-270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α-klotho蛋白、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α-klotho蛋白、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80例,将T2DM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T2DM无肾病组(n=43)、T2DM肾病组(n=37)。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DF-15、s VCAM-1、α-klotho蛋白、YKL-40水平。分析血清GDF-15、s VCAM-1、YKL-40、α-klotho蛋白水平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2DM肾病组GDF-15、s VCAM-1、YKL-40较对照组、T2DM无肾病组高(P<0.05),T2DM肾病组α-klotho蛋白低于T2DM无肾病组、对照组(P<0.05)。T2DM肾病组、T2DM无肾病组TC、TG、LDL、BUN、HOMA-IR、Scr、FPG、HbA1c水平较对照组高,且T2DM肾病组高于T2DM无肾病组(P<0.05),T2DM肾病组、T2DM无肾病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且T2DM肾病组低于T2DM无肾病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F-15、sVCAM-1、YKL-40与TC、TG、LDL、BUN、Scr、FPG、HbA1c、HOMA-IR均呈正相关,而与HDL呈负相关(P<0.05),α-klotho蛋白与TC、TG、LDL、BUN、Scr、FPG、HbA1c、HOMA-IR均呈负相关,而与HDL呈正相关(P<0.05)。结论:GDF-15、sVCAM-1、YKL-40、α-klotho蛋白在T2DM肾病患者血清中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生长分化因子-15 α-klotho蛋白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肾功能
原文传递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深讨
12
作者 唐锦辉 陈新华 汪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0209-0209,共1页
对腹部创伤患者CT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CT诊断的价值。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随机选取本院急诊科接收腹部创伤患者100例,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CT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并将对比患者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 对腹部创伤患者CT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CT诊断的价值。方法: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随机选取本院急诊科接收腹部创伤患者100例,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CT检查,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并将对比患者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结果:此次研究纳入患者均由手术诊断确诊,其中脾脏损伤40例、肝脏损伤40例、胃肠道以及肠系膜损伤15例、其他(胆囊、胰腺等)损伤5例,CT诊断共计诊出97例(脾脏损伤39例、肝脏损伤39例、胃肠道以及肠系膜损伤14例、其他损伤5例),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不同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也不相同,脾脏损伤患者可见脾增大、脾脏内部血肿等,肝脏损伤患者可见肝脏低密度影、透镜样低密度影等。结论:在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CT诊断效果良好,影像学特征显著,可有效显示患者具体损伤区域,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CT诊断 影像学表现 临床
下载PDF
关于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影像表现与特征分析
13
作者 汪蕊 唐锦辉 陈新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0233-0233,共1页
探究关于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影像表现与特征。方法:试验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四七医院的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并对CT影像学表现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子宫正后方有60例,其病... 探究关于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影像表现与特征。方法:试验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四七医院的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并对CT影像学表现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子宫正后方有60例,其病灶密度均匀,且边缘光整,实施CT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伴有壁厚均匀、轻微强化特点,且囊内物质未见强化;病灶位于子宫左后方有40例,其病灶边缘光整,且呈囊性低密度灶,实施增强CT扫描后,囊壁边缘伴有轻微强化,且部分囊壁伴有不规则增厚;通过分析CT特征后,总计的准确率较高。结论:CT对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 CT影像表现 特征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和膝关节功能预后研究
14
作者 杨鹏彬 李邦 +2 位作者 张永红 麦麦提玉苏甫·台外库力 李忠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0030-0032,共3页
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的治疗价值及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主要所在范围为:2018.07-2021.07,选取区间本院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5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性分组,一组为对照组(75例实... 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的治疗价值及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主要所在范围为:2018.07-2021.07,选取区间本院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共计15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性分组,一组为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另一组为观察组(75例实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畸形愈合、关节僵硬)、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生活质量等项目中,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结论 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并科学合理的实施,具有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情况良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不同孕期孕妇MRI检查过程中子宫假肌瘤样收缩研究
15
作者 刘淼 杨广胜 邓燕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0023-0026,共4页
研究不同孕期孕妇接受MRI检查过程中发生子宫假肌瘤样收缩的情况。方法:于我院接受MRI检查的孕妇中,按照早中期(0-27周)和晚期(28-40周)的标准各随机抽取46例,作为A组(46例,早中期)和B组(46例,孕晚期),对比两组假肌瘤样收缩发生情况和... 研究不同孕期孕妇接受MRI检查过程中发生子宫假肌瘤样收缩的情况。方法:于我院接受MRI检查的孕妇中,按照早中期(0-27周)和晚期(28-40周)的标准各随机抽取46例,作为A组(46例,早中期)和B组(46例,孕晚期),对比两组假肌瘤样收缩发生情况和特点。结果:(1)A组子宫假肌瘤样收缩发生率33例(71.74%)。B组子宫假肌瘤样收缩发生率7例(15.22%)。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A组长径(4.75±1.26)cm,短长径比(0.55±0.10)。B组长径(6.49±1.12)cm,短长径比(0.44±0.11)。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的收缩短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孕囊形态改变27例(81.82%),B组孕囊形态改变3例(42.8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子宫形态改变、收缩形态改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4)A组峡部3例(9.09%),宫体28例(84.85%),宫底2例(6.06%)。B组未见峡部,宫体6例(85.71%),宫底1例(14.29%)。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孕妇MRI检查中出现子宫假肌瘤样收缩概率较孕晚期更高,收缩长径小于孕晚期孕妇,短长径比值大于孕晚期孕妇,孕妇出现孕囊形态改变概率高,此外收缩位置、子宫形态改变、收缩形态改变进而孕晚期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应更加重视观察假肌瘤样收缩的出现,并在MRI检查前后注意观察超声检查结果,给予联合诊断,杜绝误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MRI检查 不同孕期 子宫假肌瘤样收缩 发生率 发生位置
下载PDF
增强CT与增强MRI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6
作者 王晓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156-0158,共3页
对肝癌患者进行增强MRI、增强CT方式进行对比,比较具体效果。方法:肝癌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间。分别采用增强CT、增强MRI扫描仪进行应用,层厚、层距都为7.5mm,将电压设置在100-140kV之间,随后对多排增强MRI对肝癌的情况进行... 对肝癌患者进行增强MRI、增强CT方式进行对比,比较具体效果。方法:肝癌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间。分别采用增强CT、增强MRI扫描仪进行应用,层厚、层距都为7.5mm,将电压设置在100-140kV之间,随后对多排增强MRI对肝癌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肝癌患者中使用增强MRI检查,其中阳性人数、阴性人数为66例、4例。肝癌患者使用增强CT,其中漏诊人数为1例,阳性人数为63例、阴性人数为6例,经比较,使用增强MRI整体效果较好。增强MRI整体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在88.9%、88.9%、89.4%。结论:在对肝癌患者进行多排增强MRI,整体确诊率、特异性均较好,相比增强CT诊断率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排增强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